中日战争最激烈的主战场“鸡公骑坳”

发布时间:2011-01-26 16:19: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日战争最激烈的主战场“鸡公骑坳”

194283日,日军70师团226227两个联队和115178联队在松阳会合后,大举进攻当时省会云和,松阳与云和的分水岭成为最后的屏障,国军21师、浙保三团在此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后人称之为方山岭战役。然而真正最激烈的主战场在哪里?却不为后人所知。

王心白老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日军于3日派出主力骑兵从松阳沙坑及苦槠树下两个方向的山间小路,奔袭云和、松阳交界海拔800多米的方山岭,另外分兵从小路侧出,攻桅树坳和山望排,战线长达十余里。其实也只写出了一个大概,并未注明详细地点。方山岭村与三望排村之间,是一条长约15里绵延起伏的松阳、云和分水岭,距方山岭村5里处有一个山坳,叫着石仓岭坳,海拔800余米,南邻松阳沙坑,下至云和徐湖村。山望排村海拔约700米,在山望排村东方二里处,有一个较为低矮的山坳,叫着鸡公骑坳,海拔400余米,北邻松阳枯株树下村,南下云和桃子坑村,该线是当时云和至松阳最近的古道,商路繁华。当时日寇主力部队即试图从较为低矮的鸡公骑坳向云和进发。
“鸡公骑坳”成为最激烈的主战场,是地理要素决定的。日寇在碧湖、保定一战失利后,调转矛头,从碧湖来到松阳的港口村,然后到达沙坑、大东坝一带,经过侦察,发现两条途经可走,“石仓岭坳”虽然较近,可山高路陡,进攻艰难,而“鸡公骑坳”,山势较低,但需要绕道到大东坝、外大阴、枯株树下,需多走10余里路。日寇在松阳地界,一马平川,行动非常容易,必然选择主力部队向鸡公骑坳进发。在石仓岭坳虽有日寇部队进攻国军,但只作为布防性质,防止国军从沙坑下来后,后方袭击日军。
当年日寇确实已经攻占了三望排村。有关史料记载日寇“未曾攻上山头”,其实不然。现年已86岁的山望排村赖振桂老人回忆了当年的事情,他说道:当年我已20多岁,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年的事情,民国31年,当时村里驻有二个连的国军,一个连长姓邵,另一个连长姓范,还有一个排长姓张。一天,松阳枯株树下村的李关水(号名关水佬,已故,估计是被迫。)带了日寇从金竹窝(王望排村后的一条小路)上来,具体人数不清楚,到村里后,杀了村里的一头猪,是剥皮后,煮着吃掉的,并打伤了村里的一个老头和一个妇女。日寇到村后,一部分日寇就往鸡公骑坳,看到凉亭(该亭在鸡公骑坳下方100米处,现存完好。)对面山上的几个国军后,就用机枪扫射,国军当时就被打死,战后,我看到山上的士兵尸体是穿黄色军衣的,凉亭路边上有一个尸体是穿毛衣的,也没有埋葬,路上的尸体是我推下山的,至今对面山上还有尸骨,村里人都不敢去山上砍柴。当时日寇上来后,大部分国军退到距山望排村西边2里地的庙里(千年古刹经堂下),也有从凉亭直接退下,一直退到渡蛟村(已被水库淹没)。日军和国军很好分辩的,日军的枪声是两响的,声音听起来是嘭啪,子弹的屁股也不一样,国军的枪声一响。

当时在“鸡公骑坳”的战争非常激烈。赖振桂老人说:当时国军的营长在赤石,师长在龙泉,第一天,国军战士退到渡蛟村后,营长即下死命令,要返回战场,并派了大部队增援,第二天天亮时,国军就到了,是从兰蓬下村(该村距桃子坑村2里,现有2户人家。)屋背的丁背崀上来的,到经堂下庙里就住下,到晌午时分,开始反攻,日本军队仍旧退到松阳枯株树下村。

“鸡公骑坳”战争非常残酷。赖振桂老人说:当时,我和村里的10多人晚上藏在村后三周田的一个灰寮里,白天躲在山上,所以情况非常清楚。当时村里还装起了电话,就在当天,日寇大部队从鸡公骑坳的大路正面反攻,战打了三天三夜,日本人往上开炮,炮一落地就是一个大窟窿,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就在第三天,战争结束后,我被国军叫去带路,连夜带到松阳的大山头村,我是走在部队中间的,不用走在前头。从鸡公骑坳、内大阴、外大阴一路出去,道路两傍都是尸体,大都是穿黄军装的日军,有一个日军尸体被母猪撕得一块一块的,天黑时到外大阴渡口,踩上了才知道是尸体。战后国军的一个连在村里住了一个月。村里留下的子弹很多,我就捡了七八斤子弹,其他人也捡了很多,因为是铜可以用来换糖吃的,还有许多未打过的子弹,手榴弹也很多,都已拉掉引线的那种,拆出里面的硝是很臭的。

与“鸡公骑坳”面对面的村叫“瓦窑背”,从“经堂下”到该村,要沿山沟步行10里路,站在村后的山上,直视鸡公骑坳距离约为2里路。该村的涂松秀老人现年已79岁,她说:当是我已14岁,但个子很小,大人都躲到山沟里,小孩不怕,在家里。枪声像鞭炮一般,三天三夜不停,飞机飞得很低,像蜻蜓那样多,炸弹声接连不断,到菜地里去摘南瓜叶吃也得从树下偷偷走过。退下来的国军在我家住了一夜,杀了我家一头猪。

在“石仓岭坳”防守战争也非常激烈。家住方山岭山脚徐湖村的老人李广太(2000年去逝,现年85岁,原名李日狗,建国后大源乡第一任乡长。),他在前几年回忆说:当时我在方山岭为国军挑水,因为机枪长期扫射会发热,需要用水浇凉,每日要挑10余担到石仓岭坳,国军看我挑水辛苦,杀牛煮肉的时候,也会分我一勺。开始的第一天,国军战士在位于石仓岭半腰的石壁上放哨,日军冲上来一枪将一个哨兵打倒,其余的哨兵急忙往山顶逃去,到石仓岭坳后,国军即用机枪扫射,一打就是三天三夜,未见日军冲上来过。

家住方山岭村的范家老太太回忆说:当时,村里几天几夜都有部队行走,从未间断过,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住满了人。方山岭村的蔡裕良老人回忆说:当时的一个连长住在我们家,说是肚子痛,我娘泡了一碗草药给他喝,就好了,他给我娘一串铜钱,然后就去打仗,最后是死了抬回来的,就葬在我家旁边,前几年建房的需要,我把他的坟迁到别处了,现在到清明我还给他上坟。前年村里还找出两个未爆炸的重型炸弹。

这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魂。时光飞逝,如今所有的地方很难看见战争的痕迹,所见的是茂密的丛林和潺潺的清泉,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但皑皑青山不但掩埋了国军战士的尸骨,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魂,这里山山水水就是纪念的丰碑,当年爱国主义的精神应当得到传承。“鸡公骑坳”距桃子坑村康庄公路3公里,如在此处设一座中日战争纪念亭,供后人纪念,将是永远激励丽水人民爱国主义热情的一座闪光宝塔。

黄富武红军部队曾驻山望排村

现年已86岁的山望排村赖振桂老人回忆: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初六,一队人马约700余人,到山望排村住宿,带队的叫黄富武,当时我14岁,有一个小红军12岁,跟我一起玩,他给我饼干和红枣吃。当时还从大南山村抓了一个人过来,用绳子绑起来的,这个人穿着丝光蓝长布衫,号名叫庄子,红军说他是保长大人,后来,我村里的老人告诉红军,这人是烧炭的,因为打摆子(一种风寒病) 才穿着“丝光蓝”长布衫,红军就把他放了。当时部队走的时候,拿了一张盖有私章的片子给村民赖长球,私章上的名字是“叶同丰”,赖长球是村里的风水先生,前几年,被其曾孙赖华富拿去玩,后又被松阳苦楮树下村的李照元拿去,就不知下落了。我还被红军叫去带路,一直带到松阳,给了我一块洋钱,回来时,红军还特别交待“回来的路上碰到人,就说去干什么了,千万不能说是为红军带路。”

附:黄富武(1908-1935),江西弋阳人。民国16年(1927)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中共闽北分区区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候补执行委员、 赣东北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243月,中国工农红军挺师进入浙西南地区,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率领一支部队转战于龙泉、云和、遂昌县一带。同年6月,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带领特委机关干部,在松阳县玉岩、遂昌县王村口、龙泉县住龙等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920日,在松阳县玉岩、枫坪一带战斗中负伤,几经转移,于1030日在遂昌县淤头乡外市方岭村不幸被俘。1212日,在丽水县大水门外英勇就义。

云和发现1941年抗战宣传笔记


(摘自2008-11-15 处州晚报)

  

  本报讯 自从云和发现了抗战期间留下的名校课桌后,近日,云和县居民黄育盛整理祖传书籍时,发现了一本1941年抗战将士留下的宣传笔记。这本《抗战笔记》的发现,揭开了云和乡村抗战宣传的另一段历史。

  据黄育盛介绍,上辈的老人曾经说过,抗战部队从“经堂下”(千年古刹)退下来时,落下了这个本子。

笔记本用黄色的宣纸手工制作,为当年普遍使用的抄写用本。首页用小楷撰写了孙中山先生的训词: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大纲三民主议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内页内容丰富,如国民公约:一不违背三民主议,二不违背政府法令……;党员十二守则: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仁爱为接物之本……;抗战拾问:是谁杀死我们同胞的父母兄弟?是日本鬼子……

其中有许多歌曲创作精良: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来做这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战,收复失地保家乡。好铁要打丁,好男要当兵,保家乡,杀敌人……

《保卫浙江》歌曲中写道:“他强占了我们的杭州,他强占了我们的嘉兴,只有战,只有拼……”说明当时杭州已经沦陷。

笔记本中还有用大字体书写的非常有趣的一句话:“观音出殿松龙界(松阳龙泉交界处),佛母回宫益经堂,慈悲佛母都救苦,救苦抽兵保回家。”显示了笔记主人的美好愿望。最后页有“黄復生岁次庚辰年腊月(公元19411月)”的字样。

有关史料证明:19381941年,随着省政府各厅局的入迁,抗日救亡宣传成为当时最大的政治,各项运动风起云涌,有军方的宣传队,也有许多地方组织了演出团体。因为,此地是云和(当时属龙泉县)与松阳分水线,必定将成为为保卫浙江省会的主要战场,所以宣传力度较大。此抗战宣传笔记本,可能是当年国军留下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edb751ad02de80d4d840ad.html

《中日战争最激烈的主战场“鸡公骑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