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故城县郑口第一小学刘风华
教学设计思想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媒体设计思路:
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越来越显著。我利用网络上可以利用的视频、图片、声音等元素,借助PP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课前网上搜集与古诗有关的内容环节,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教学主体角色,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不足,面更新优化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根据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了既能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又能够支持与优化教学活动的媒体与资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IE6.0以上版本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个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特别喜欢,今年暑假我就背上我的旅行包,拿着我的登山棍去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古筝音乐,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庐山图片只见这里云雾缭绕中山花烂漫,蓝天碧水伴着群山环绕;云海日出,夕阳晚照风光无限好。那山,时而连绵起伏,时而危峰兀立,时而若隐若现,时而一峰独秀。泉水抛珠溅玉,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站在这瀑布边我不由得诗性大发,于是我就吟诵了一首诗。谁来猜猜我要吟诵哪首诗?学生回答《望庐山瀑布》。)指生背诵。
师:书归正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课前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总结,一会我们将进行闯关。
师:此课是我上,此关是我开,要想从此过,拿出本事来!第一关:知诗人,解题意
1学生分小组自由展示搜集到的作者简介
2、学生分小组自由展示题目意思,补充相关资料。师:我守关,谁来闯,过关得奖想不想?进入第二关第二关:通诗句,析诗意。学习单展示:
1、我读了()遍古诗,我能把古诗()。1、读通顺2、读流利3背过。
2、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指导
3、学习单展示字义、诗意:横看,是横着看,本文只从正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的山脉。峰:高而尖的山峰。识:认识。缘;因为。面目:相貌。比喻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景象,状态。
师:过一关,又一关,一关更比一关难,进入第三关。第三关:想画面,入诗情
我能把看到的和想象到得诗的内容画下来!(指生作品多媒体展示)师:一关难,一关险,再过一关敢不敢?第四关:吟诗文,悟诗情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很了解了,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苏轼的内心世界,看看对于这些问题你都知道了多少?不懂得可以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指定小组拿学习单上来说,其他同学补充)
师:作者一边在叙述自己看不清庐山真正面目的同时,还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分析才行。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五关:化人化文,感悟人生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哲理。: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也始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希望同学们也做有心人。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5373d6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9.html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