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达标校高三生物考前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18:55: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福建省达标校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B.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C. 线粒体和叶绿体扩大生物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D. 代谢旺盛的人体细胞核孔多、核仁小

【答案】A

2. 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ATPaseATP水解酶)能将胞内Na+主动 转运进人血液,以维持肠腔内Na+浓度髙于胞内的状态,而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由肠腔进人小肠上皮细胞不消耗ATP

B. SGLT1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进人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 ATPase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排出K+、积累Na+

【答案】D

【解析】肠腔内Na+浓度高于胞内,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 A项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SGLT1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一侧,为主动运输,B项正确;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进入血浆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其方式为协助扩散,C项正确ATPase(ATP水解酶)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排出Na+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 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温稳定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引起Na+内流

C.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反应属于反射

D. 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膜内外在不同时候钾离子或者钠离子外流或者内流,都是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说明神经纤维膜产生兴奋需要膜内外的钠、钾离子浓度的差异才能产生

体温稳定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如下丘脑参与,也有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参与,A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钠通道开放,从而引起Na+内流B正确;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反应不属于反射,因为该反应不是在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下完成,C错误;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神经纤维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兴奋的基础D正确。

4. 下列有关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

B.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最重要特征

C. 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答案】C

【解析】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A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错误; 群落中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不是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D正确。

5.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孟德尔依靠实验和类比推理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C. 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侵染小鼠,推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高斯建立的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

【答案】D

【解析】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应先将酶与底物溶液分装在不同试管放所设定每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再让它们混合放再该组温度环境中保温A错误;孟德尔依靠豌豆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B错误;艾弗里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推测DNA是遗传物质, C错误;用函数曲线、数学关系式、柱形图、扇形图、表格数据等数学方式表示生物学知识的模型,都是数学模型,所以D正确

6. 某二倍体植株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突变产生的,且基因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2是基因A1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 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 基因A1A2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D. 基因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答案】B

【解析】突变基因A2的产生还可能是原基因A1中碱基对替换造成,A错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都共用一套密码子,B正确;等位基因(A1A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同一配子中,C错误;当不同雌雄配子含有的是一对等位基因(A1A2),它们结合发育成的后代体细胞中则含有A1A2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条色素带。

缺失第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_____,该植株对_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___(填)。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_____mg·m-2h-1

【答案】 (1). 无水乙醇 (2). A (3). 叶绿素b (4). 红光和蓝紫 (5). (6). 小于 (7). 4.9

【解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据此围绕题图和表中信息和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 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在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的划线处不能没入层析液中,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A 处。

(2) 图中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缺失第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叶黄素,导致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15klx时,乙植物C02吸收速率的数值明显高于甲植株,说明乙植物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表中光照强度为零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大于零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据此可推知: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3.03.66.6 (mg•m-2h-1)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4.63.68.2 (mg•m-2h-1),因此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CO2吸收速率为7.2 mg•m-2h-1,依据如下的反应式则有6×441807.2XX”表示积累的葡萄糖的量),解得X4.9 mg•m-2h-1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中的小题的解答:解答此类问题,应由题意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即呼吸作用速率是指表中的光照强度为零时的CO2吸收速率 ,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表中的光照强度大于零时的CO2吸收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据此依据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表中信息与题意,进行相关计算。

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密切相关,下图中AB为人体细胞。请回答问题:

1)若图表示人看到酸梅流唾液的反射弧中的部分过程,则信号分子C_____________;此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_____________参与并产生酸觉。

2)若图表示人体缺水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且信号分子C是抗利尿激素;CB细胞膜上的___结合,进而促进细胞B_____________

3)若图表示人体血糖升高后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细胞A需通过_______等细胞器对信号分子C进行加工。

4)若图表示某种抗原侵入人体引发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且信号分子C是淋巴因子时,细胞B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与_____________,后者可分泌抗体。

【答案】 (1). 神经递质 (2). 大脑皮层 (3). 特异性受体 (4). 对水的重吸收 (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6). 浆细胞

【解析】(1)人看到酸梅流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此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而后者是借助神经递质来完成的,据此可推知信号分子C 神经递质。条件反射需要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3) 人体血糖升高后,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进而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若图表示人体血糖升高后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则细胞A为胰岛B细胞,信号分子C 为胰岛素。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4)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9. 淡水养殖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非常普遍。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鱼类养殖中要采用立体养殖法,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淡水养殖生态系统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鲢鱼,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食,鲢鱼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若浮游植物提供1.0×103 kJ的能量,其中链鱼获得的能量为10×102kJ,鳙鱼的食物1/2来自浮游植物,1/2来自浮游动物,则鳙鱼最多可获得能量__________kJ。调査鲢鱼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鱼排卵时还能释放激素以吸引雄鱼前来排精,以促进卵子受精,这种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

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2).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3). 33.3100/3 (4). 标志重捕法 (5). 化学 (6). 生物种群的繁衍

【解析】1)采用立体养殖法养殖鱼类,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不同鱼种在不同水域层面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和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根据题意涉及三条食物链:浮游植物鲢鱼,浮游植物鳙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若浮游植物提供1.0×102kJ自浮游植物,1/2来自浮游动物,按照20%的能量传递效率,设鳙鱼最多获得能量xkJ,则可列出关系式:1/2x÷20%+1/2x÷(20%)2=1.0×103-1.0×102÷20%,经计算可得x=100/3。由于鳙鱼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某种鱼排卵时还能释放激素以吸引雄鱼前来排精,以促进卵子受精,这种激素是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计算鳙鱼最多获得的能量的计算方法,一是要利用最大能量传递效率,二是要将食物网中三条食物链逐一列出,依次表示出浮游植物在三条食物链中的能量分配,再根据浮游植物总能量等于三条食物链中支出能量之和,建立关系式,再计算得到答案。

10. 某种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用红眼黄体鱼和黑联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鱼的眼色与体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F2出现93 :4”的性取分离比的根本原因是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3)若从F2黑眼黑体鱼中选择纯合体以繁殖更多的黑眼黑体鱼。F2的黑眼黑体鱼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约是_____________,这些纯合体有两种类型,与纯合的红眼黄体鱼杂交可以分辨出每种类型,请你写出杂交结果:如果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则基因型是aabb;如果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黑眼、黄体 (2). aaBBAAbb (3). 两对等位基因分离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4). 1/2 (5). 全部是红眼黄体 (6). 全部是黑眼黄体 (7). AAb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以红眼黄体鱼和黑眼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是核遗传;亲本红眼黄体鱼的基因型大致为aaB_、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大致为A_bbF1全为黑眼黄体(A_B_),F2为黑眼黄体(A_B_):红眼黄体(aaB_):黑眼黑体(A_bbaabb=93:(31=9334,可推知亲本图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出现934”,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没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黑体为隐性性状眼球颜色性状中,黑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

2)亲本红眼黄体鱼的基因型大致为aaB_、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大致为A_bbF1全为黑眼黄体,F2为黑眼黄体(A_B_):红眼黄体(aaB_):黑眼黑体(A_bbaabb=93:(31=9334,可推知亲本图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出现934”,实际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变式所以出现该实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对等位基因分离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产生了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

3)根据题(2)分析可知: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比例为1:2:1其中纯合体有2种:AAbbaabb比例为1:1;所以黑眼黑体鱼中纯合体占(1+1)/(1+2+1)=1/2。若将黑眼黑体鱼中纯合体与纯合的红眼黄体鱼aaBB杂交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全部是红眼黄体(也就是aaBB×aabbaaBb),则基因型是aabb;如果子代的表现型 全部是黑眼黄体(也就是aaBB×AAbbAaBb),则基因型是 AAbb

【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其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能以934为突破口,结合题干信息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

长期使用除草剂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一除草剂(有机物)能被土壤中某细菌(M)降解。下图为分离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_____

2)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

__________。图中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划线所用的工具为__________,该工具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__________灭菌。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先将1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1个平板未涂布稀释液,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370,则可计算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个。

【答案】 (1). 琼脂 (2). 被该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土壤 (3). 该除草剂 (4). 增加目的菌的浓度 (5). 接种环 (6). 灼烧 (7). 稀释涂布平板 (8). 3.8×107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接种与选择培养、微生物计数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无菌技术,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基制备等方法,能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选择培养和计数,此题难度不大。

1)在液态培养基的基础上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2)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根据题意,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被该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土壤。图中过程是选择培养,目的是增加目的菌(即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的浓度,故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该除草剂作为唯一碳源,以促进目的菌种的生长繁殖,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

3)图中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划线所用的工具为接种环,接种环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灼烧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即先将1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1个平板未涂布稀释液,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370,即对照组的菌落数为0,说明平板灭菌彻底,则根据三个实验组的数据可计算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x1000x100= 3.8×107个。

12. 15)

下图1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其中FPP是合成青蒿素必需的前体物质,在青蒿细胞和酵母细胞中都存在,而ADS酶和CYP71AV1酶只存在于青蒿细胞中,酵母菌细胞内FP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细胞,理论上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 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借助__________(工具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 因、启动子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2)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产青蒿素的量较少,可利用__________工程技术来改造酵母菌细胞内催化FPP转化成乙醇的酶,进而使FPP尽可能转化成青蒿素。

3)青蒿素是青蒿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上图2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流程中①②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进行扩大培养,进而从乙中提取青蒿素。

【答案】 (1). 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 (2).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标记基因 (4). RNA聚合酶 (5). 蛋白质 (6). 脱分化 (7). 再分化 (8). 愈伤组织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1)根据题意,FPP是合成青蒿素必需的前体物质,在青蒿细胞和酵母细胞中都存在,而ADS酶和CYP71AV1酶只存在于青蒿细胞中,因此若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细胞,理论上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借助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启动子外,还包括标记基因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过程。

2)若通过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产青蒿素的量较少,则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来改造酵母菌细胞内催化FPP转化成乙醇的酶,进而使FPP尽可能转化成青蒿素。

3)图2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甲是外植体,乙是愈伤组织,丙是幼苗,丁是转基因植株;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现代谢产物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对 愈伤组织进行扩大培养,进而从培养基中分离提取青蒿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98e6f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06.html

《福建省达标校高三生物考前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