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篇》之《三埠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08-22 17:2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开平篇》之《三埠的变迁》

《开平篇》之《三埠的变迁》

   诗曰:“纵目潭江万里遥,侨乡风景信多娇。碉楼处处开生面,烟柳丛丛拂绿条。双体客轮腾碧浪,名牌巴士越虹桥。华洋合力兴邦国,新世宏图重彩描”(冯保卫诗)。    三埠是一个商埠,曾被誉为“小武汉”、“小广州”。如今则是潭江中游最大的港口和口岸,是开平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又是五邑的经济强镇之一

  开平的长沙、小武汉和小广州

  潭江流过赤坎,转了几个弯,来到了三埠。

  三埠是由长沙、荻海、新昌三个埠组成的。长沙地属开平,而荻海、新昌则原属台山。194911月,省政府划开平的长沙东西乡及台山的勒冲、旺北、石海等7个乡设三埠镇,是为县级镇建制,直属省和粤中区领导。现在的三埠,则归开平市人民政府管辖,分为三埠和长沙两个街道办,面积12.3平方公里,有大小马路103条,常住人口10多万人,成了一座小城市。由于长沙、荻海、新昌均被潭江隔开,就象武汉的汉口、汉阳、武昌一样,人们便把三埠叫做“小武汉”。

  三埠之中,以长沙最大,因它原先是由潭江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长条沙滩,故名长沙,这刚好与湖南的省会同名,不过面积小了许多。1952711日,开平县人民政府从赤坎迁来此地,长沙便成为县治所在地。

  长沙、荻海、新昌均为商埠,其成埠时间为:长沙1368年,荻海1851年,新昌1881年。由于三埠位处珠三角西部,是通往粤西及广西的咽喉,因而江门、广州的客商都来此做生意,民国时期,三埠是潭江中上游最大的商业中心。

  三埠又曾是一个老口岸。据《澳门港史资料汇编》记载,从1890年至1903年,长沙与澳门均有贸易往来。其中1890年的贸易额为31.6万港元(出口10.3万港元,进口21.3万港元),1903年的贸易额为104.3万港元(出口17.3万港元,进口87万港元),是五邑地区与澳门通商的6个口岸之一(其余5个为江门、新会城、台山城、赤溪、鹤山城)。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国沿海港口全部被日军占领,194112月香港又被日军攻占,而葡、日两国商定把澳门划为中立区,中国游击区、国统区用贸易方式取得的物资以及海外华侨捐献的物品,便全部集中到澳门一地进口。五邑军民利用这一渠道,以走私的形式,绕过日伪设置的海关,把粮食、果菜、禽畜运销澳门,换回布疋、日用品、药品等,以此接济数十万澳门原居民和内地难民,并帮助国统区和游击区人民取得战时紧缺的药品、食品和日用品。这种走私,实际上是抗战的一种形式。

  据《民国广东商业志》记载,当时澳门、三埠之间走私的路线:“有由新会之棠下、鹤山之沙坪经金冈入开平之单水口,分趋三埠,或经公益入台城之线;由江门偷渡到新会属之礼乐到双水,水运到开平之单水口入三埠之线;有由新会古井经天亭到大江入台城之线;有由三夹海口登广海转船入海尾到那金、三合转船赴水南、水西分趋台城或三埠之线;有由三夹海口登斗山经大同市北趋三埠,或由大同市西北趋海口端芬、上泽、那金分入台城或三埠之线;有由沙头涌经深井、赤水、三合入台城,或由赤水经水南入三埠之线;有由海宴经深井、赤水、东山入台城,或由赤水经水南、水西入三埠之线;有由海宴、大窿洞、大同分趋台山,或由大同向三合入三埠之线”。是时,三埠商贾云集,满街洋货,成了走私商品的集散地,粤西、广西的商人都来此采买日用品、纺织品和药品,市面上热闹非常,仿如广州的西关一般,人们便把它叫做“小广州”。

  1983105日,国家开设“开平三埠分关”(198615日改称“三埠海关”),三埠又重新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从19841月到19931月,三埠口岸的进出境旅客共106.3万人次,进出境船舶10547艘次。1984-1992年,三埠海关共监管查验船舶141077艘次(入境6474艘次,出境7703艘次),货柜车26703辆次。1992年,开平4个国有外贸公司的出口总额为4678.22万美元,是五邑的大口岸之一。

三埠港边

三埠港  

三埠港今昔 

  三埠港位于潭江中游,上通恩平、下通新会,出崖门可达澳门、香港,经江门水道可通江门、广州、肇庆。港区水域面积3.5平方公里,河宽300-500米,主航道宽100米、水深基准2.2米,适航500吨级以下船只,乘潮水深4.5米,可通航 1000吨级船只。

  清末及民国时期,三埠曾是潭江流域最大的港口。道光三年(1823年),有南门渡、谭姓渡、梁姓渡等25艘人力(风力)渡船航行县内外,其近者水口、赤坎,远者江门、广州。1881年,江门谭毓秀发明了以人力脚踏轮片拨水前进的明轮船,并造出三合渡投入营运。1884年,有三埠船商购置了这种明轮船,用以行走长沙广州,航速比帆船快了许多。1889年,三埠航商张崇郁又将渡船改为用汽船拖带,行走长沙广州。1896年,航商余和藻也把长沙澳门渡改为用汽船拖带。从1914年开始,又有浅水电船(柴油机)航行于赤坎长沙线。

  20世纪30年代,三埠港经营客货营运的船务公司有:荣新船务行(三埠至广州及澳门线)、华安船务行(三埠至广州钱)、益新船务行(三埠至广线)、德华船务行(赤坎、三埠、澳门线)、利成船务行(三埠至广州及澳门线)、裕商船务行(三埠至江门北街线)、裕祥船务行(三埠至澳门线)、两广运输公司(苍城至三埠线)、万华隆运输公司(苍城至三埠线)、益泰运输公司(苍城至三埠线)、船运联合公司(石桥至苍城及三埠线)、西南船务行(三埠至新会城、双水、石咀线)、德荣船务行(赤坎至三埠线)、同合记船务行(三埠至广州线)、大利船务行(赤坎至三埠线)、中华船务行(三埠至广州线)等。

   从1946年至1949年,行走三埠至广州的机动(拖带)客货船先后有安记渡、新联和渡、新发利渡、大华安渡、鸿记渡、新联泰渡、大联兴渡、新兴利渡、新昌利渡、新合和渡等,行走三埠至香港的客货船有桂海轮、桂山轮、文星轮、侨运轮、广福祥轮、龙门轮等,行走三埠至澳门的有同记渡、利德轮、新发轮。金海轮、银河轮等,行走三埠至江门的有新联和渡、恩开渡、台新渡等,行走三埠至台城的有华南电船,行走赤坎至三埠的有长风电船、东发电船等。

  吾讲你吾知,三埠还曾经是一个航空港呢!长沙对开的潭江水面,便曾是水上飞机的起降机场。1949年,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四邑航线。626日,该公司派出一架水陆两用客机从广州起飞,来往江门、三埠作试航。715日,广州江门首航成功,之后又增开了江门三埠、三埠香港、三埠澳门三条航线。三埠便有了空运,形成了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可惜只是昙花一现,194910月初,解放战争进入广东,1014日,中国航空公司宣布广州江门航线停飞,1017日,又宣布全部航线停航,并将所有飞机飞往香港暂避战事,三埠这个航空港便成为历史。

远眺半岛酒店

 当时三埠线营运的飞机是当时较先进的XT147型水陆两用客机,可载人27名,其中乘客21名。配置机师2人,无线电报务员、机械工程师各1名,空姐1名。顺便一提这些飞机后来的去向:1949119日,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开平赤水人)宣布起义,把存放在香港启德机场的“中航”32架飞机、“央航”39架飞机和所有飞机零部件,以及“两航”在香港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台湾当局获悉“两航”起义后,入稟香港法院,香港高等法院判决该财产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然而英美两国政府却合谋劫走这批飞机,先是英国下达“英皇扣压令”把飞机扣下,接着英国枢密院出面推翻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继而港英当局出动2000多名军警冲入启德机场,驱散两航护机人员,把飞机全部劫走,拆解后由美军派出的航空母舰运去台湾。曾经航行三埠的那几架飞机,也就从此不见踪影了。

  解放后,三埠港不断扩建、完善。至1985年,港区建有码头4座,仓库18幢(建筑面积7221平方米)、堆场6个(面积7.3万平方米)、锚地两个、联检大楼1幢(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从1954年起,营运船只也由民营改为国营,三埠广州航线的客货运输由珠江轮船公司经营,正班行驶的有曙光305、曙光400、曙光401三艘花尾渡,替班的为曙光301、曙光303、曙光304三艘花尾渡。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三埠与港澳的客货运输又得以恢复,航行香港线的货船有中食89、潭江1号、潭江2号、中食60、中食21、中食22、中土出27等。19843月,三埠港客货运输公司购置了潭江号客轮(客位284个),专营三埠香港客运。19852月从国外购进金山湖号双体快速客船(座位150个),替代速度较慢的潭江号。19898月,又从澳大利亚购入银山湖号双体快速客船,19929月再购入开平号双体快速客船加入营运(3艘船共有座位720个)。1992年,三埠港的旅客量达32万人次,货运量达149.5万吨。

1957年建成的长(沙)新(昌)浮桥

三埠的桥

  过去,三埠被潭江分隔成几块,三地来往靠的是人力横水渡摆渡。1948年,有长新过海电船公司购置柴油机作动力的“电船”经营长沙、新昌的轮渡服务,并一直营运(1956年后改为公私合营)至19585月。即使这样,人们仍感到十分不便,他们盼望有一座跨江大桥。

  三埠的第一座桥叫潭江大桥,它是用数十艘木船架设的浮桥,桥长332米,宽4.8米,只容行人和单车通过,该桥于19571225日启用,是为潭江第二桥(第一桥为恩平的中渡桥,始建于1926年,原为石墩木板桥,1972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19629月该桥被台风吹毁,之后,由政府出资兴建钢筋混凝土的新潭江大桥,新桥长340米,宽5.5米,19孔,通航高度2.8米,承重15吨,于196381日通车。19781月,该桥又扩建桥面扩宽至13米,两边行人道各宽1.2米,于1980210日竣工通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区一座潭江桥已不敷使用。19911123日,由开平县府筹资兴建的开平大桥动工。该桥位于潭江大桥下游1200米处,接长沙、新昌,桥长1014米(主桥长736.6米,引桥长277.4米),中间宽19米(车道16.4米),两边行人道共2.6米,3孔,主航道净高9米,荷载20吨,于19921015日合拢、19933月竣工。

潭江桥

  潭江的三埠段有一个江心岛叫祥龙洲,为了开发该岛,地方政府又筹资兴建了荻龙桥和祥龙桥。荻龙桥长168米,宽10米,198310月动工,198412月竣工;祥龙桥长316米,宽10米,15孔,19846月动工,19852月竣工。

19638月建成通车的潭江大桥

  都说路通才能财通,改革开放后,开平市政府刻意加快境内桥梁建设的步伐。记者了解到,如今三埠建有大小桥梁共19座,其中100米以上的有潭江桥、开平大桥、祥龙桥、荻龙桥、新中桥、新美桥、振华桥、滘龙桥、幕沙桥、新海桥、苍江桥等11座。196410月,省政协委员胡希明到开平检查侨务工作时,见到潭江大桥,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诗:“三埠如珠一水遥,长桥作线串今朝,乡情欲托潭江水,流到重洋慰远侨”。

   

风采堂前说风采   在三埠的荻海埠,有一座古建筑叫“名贤余忠襄公祠”,人们都把它叫做风采堂。皆因里面有宋仁宗御赐的“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牌匾,又有名儒陈白沙手书的“风采堂”3个大字,还有一间风采楼图书馆。

三埠荻海风采堂

  原来,广东余氏都尊忠襄公余靖为先祖,余靖后裔从福建武溪迁入广东曲江,建风采楼以作纪念。此后海内外余姓子孙均以“风采”、“武溪”作为宗祠或宗亲组织命名。余氏族人在广州、新会,以及缅甸仰光、古巴湾城、美国和加拿大各华埠均建有风采堂或武溪公所,这便是风采堂之名的来由。

  某日,记者前往风采堂参观,只见大门旁有一副石刻对联曰:“水襟三县,名冠四贤”。原来,风采堂所在的地名叫茭荻嘴,它正对着来自恩平的锦江、台山的茭江,以及两江合流后的潭江,故称“水襟三县”,至于“名冠四贤”,据说是因为余靖与欧阳修、范仲淹、尹洙齐名,同为北宋重臣,故有此称。

  荻海风采堂由门楼、风采堂和风采楼三部份组成,占地面积5364平方米,建筑面积4437平方米,为三进十五厅六院,间以长廊、巷道的中式建筑,后座风采楼则是欧洲古城堡式3层建筑。它的梁、柱、壁及屋脊饰有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泥塑、铁铸工艺品或花草、绘画(其中灰塑总面积400多平方米,塑有浅浮雕彩画396幅,高浮雕彩画194幅),集中西建筑于一体。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位专家参观后说:“风采堂建筑不亚于广州陈家祠”,中国古建筑专家刘教授看过后说:这“是中国南方古建筑难得之作”。2002717日,风采堂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刊记者李兴发(左2)、尹英杰(右2)与开平风采中学校长谭晓东(中)、三埠街道党工委邝碧筠(左1)、开平市风采中学办公室副主任金伟能(右1)在风采堂合影

  荻海风采堂于1906年春动工,1914年建成,共耗资34万银元,均由余姓族人募捐。1915329日(农历二月十四日),名贤余忠襄公祠入伙,是日子时,父老奉忠襄公余靖及各房神祇3000个升座,五邑及香(中)山、顺德等地及海外数千余氏族人拈香朝拜。此后一连数日,荻海均有庆祝活动,甚为热闹。

  祠教合一是风采堂的特色之一。名贤余忠襄公祠落成后,余族钟英小学随即搬入。1940年,又创办风采中学,以祠堂西斋为中学校舍,东斋为小学校舍。居住在台山新昌、荻海和三八的余氏子弟均在此入学。解放后,新昌、荻海划归开平,三八仍属台山,于是开平的余族学生入读风采中学,三八的余族学生入读台山中学。从1984年起,风采中学又招收台山的余姓学生。1986年,海外余氏捐资1600多万元兴建武溪中学,风采堂便有了隶属开平的风采中学和隶属台山的武溪中学。

  陪同参观的谭校长告之,两校现有53个班级,在校学生2626人。又介绍说,70年多来,从风采中学这个校门走出去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余师汤、余嫣然、余荣权,以及一些政要、富商等3万多人。“苍苍乔木气清,秩秩环墙照明。岭腾江合,殿阁峥嵘;忠襄赫赫,风采煌煌;……任重道远,努力云程!”至今,风采中学的同学们仍唱着这首古老的校歌。

三埠风采中学学生在上美术课

  风采堂的风采除了美仑美奐外,还因它曾遭受过战火的洗礼。194133日和920日,日军两次进犯三埠,风采堂被日军飞机投下的两颗炸弹炸中第一进天面,部分瓦面和桁桷被炸毁,屋顶陶塑被抛于地。之后日军步兵杀到,又纵火焚烧风采楼的大门。现存开平博物馆的风采楼被焚烧过坤甸大门,就是日军在三埠犯下的罪证之一。1944625日,日军2000多人进攻三埠,当天占领长沙、新昌,之后又企图渡江侵占荻海,三思乡乡长余和俊率领乡自卫队(20多人),会同荻海自卫队(20多人)、台山第四区自卫队(67人)奋起反抗,在风采堂前的江边对渡江来犯的日军予以迎头痛击,令日寇当天占领荻海的企图未能得逞。

  由于年久失修,20041115日,世界余氏第二届恳亲大会通过《修祠提案》,同意与开平市政府合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风采堂进行一次大修。海外余氏社团和宗亲热烈响应,共筹得捐款515万元,加上政府拨款,共600多万元,于2007329日动工重修,20093月工程竣工。

开平旅游购物街

购物街、半岛酒店和文化广场

  开平旅游购物街位于长沙苍江河畔的幕涌上,全长800多米,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商铺537间,总耗资9000多万元,由港商谭锦豪先生投资兴建。

  购物街分为两层,首层采用“骑楼”与“挑廊”相结合的形式,二层则分为内廊和外廊。建筑外观隐约显露“美国白宫”、“法国凯旋门”、“德国古堡”、“英国伦敦桥”、“荷兰风车”等外国景色,楼顶则是一个空中大花园,大面积的绿化带中配置了喷水池、凉亭、 柱廊及大量汉白玉雕塑等,

  开平旅游购物街集旅游与购物于一体。800多米长的“街”,分为餐饮服务区、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区、综合商品区和名优电器区,在此售卖的商品有2万多种,既有本地土特产又有外国牌子货。购物街设有5个展销大厅,供大商家展销自己的产品。记者见到,来这里参观、购物的人真的不少。

  半岛酒店位于三埠祥龙岛东端,楼高32层,是开平市最高的建筑物,可俯瞰整个三埠和三江合流的景色。酒店共有客房290间(套),有一个可容纳800人开会的国际会议中心和4个小型会议厅,一个面积1100平方米的大型宴会厅、一个中型宴会厅和3间餐厅,还有室外泳池、网球场、保龄球场、健身房、歌舞厅等设施。半岛酒店于19971219日建成开业,2000717日,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五星级酒店,成为粤西地区首家、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家县级市五星级酒店。据说,自开业以来,其入住率均在八成以上,“申遗”成功后,还经常爆满。

三埠文化体育广场演出艺曲

三埠文化体育广场文化廊

  三埠文化体育广场位于祈新昌的潭江边,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其中陆地8500平方米,水面3700平方米。陆地分为报刊、棋艺、绿道、荷池、曲艺、健身舞、篮球场、露天舞台等8个功能区。据三埠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每日来此娱乐、健身的逾千人,节假日则过万人。

  三埠文化体育广场是开平市为打造文化强市、宜居名城的“重拳”之一。2009年,市府先是投资180万元进行第一、二期工程的建设,2011年又筹集近500万元开展了第三期工程。记者见到,文化广场的各项设施齐全,管理也算完善,人们悠然自得地享受各种乐趣:绿道上,有人在闲庭信步;健身广场上,有一群人在耍太极;露天舞台上,一班老年歌唱队正在起劲唱《明天会更好》,台下的观众在热烈地拍手唱和……

  外贸口岸、旅游热点、文化沃土、经济强镇,这便是今日三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6d7a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a.html

《《开平篇》之《三埠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