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发布时间:2019-07-04 03:57: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案例: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个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由此便造成了认识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里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逻辑先在性”问题。

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正因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大惑不解: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

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简单的认识,并从而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工具上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就事物自身说,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却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旦人们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对象化给事物本身,就会把这种认识中的“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野蛮地”(列宁语)把“理念”与“事物”割裂开来,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写”,其根源就在于柏拉图歪曲地“夸大”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

古代的哲学唯心主义主要是“野蛮”地“夸大”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性”。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主一客体关系,在这种主一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成为主体对象的存在,只是某种“自在之物”,而不是主一客体关系中的客体。这说明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是以“我”(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

进一步说,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又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 “思想”等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再进一步说,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但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中,却歪曲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如贝克莱)、思维(如黑格尔)、意志(如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而“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不懂得“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的区别,因而也就不懂得列宁所说的“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所以只能简单地把哲学唯心主义指斥为“胡说”。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2.为什么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笨的唯物主义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3.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产生有什么帮助?

分析:

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扩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就会产生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人用来解释世界的哲学思想。唯心主义从精神、意识出发,认为现实存在、物质世界是精神、意识的一个表象,是由精神、意识所产生出来的东西,认为万物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存在的产物,意识反映物质世界,这是两种不可调和的、对立的哲学思想。而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而唯心主义是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的世界观,这是两种哲学思想的阶级性。

其实,要更好地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和联系,作出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必须考虑“逻辑先在性”和“时间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陈述的是事物之间在道理上逻辑上的优先地位。而“时间先在性”陈述的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即谁先谁后。显然,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较难理解的,它不能像旧唯物主义者那样以一种“常识思维”去解决问题,而是需要辨证的思维方式,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具体分析与评价。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使其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中,人与自然地关系成为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界的对峙中,主体的人自觉地把自己与对象世界对立起来,并且以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认识活动为自己实际地把握客体的实践活动作准备,在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中,人们不仅要以感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还必须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关于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事实上都没有真正理解和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而是各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并把强调的这方面绝对化了,认识不到两者辨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展开批判的同时指出它们共同的缺陷在于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并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了“逻辑先在性”与“时间先在性”的辨证统一。

实际上,无论是“时间先在性”或“逻辑先在性”,它们都是以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们现实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和基础和根据。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逻辑先在性”与“时间先在性”关系问题也不会产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扬弃,并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辨证统一了“逻辑先在性”与“时间先在性”,最终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要真正理解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质及其之间的分歧,理解实践唯物主义,就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辩证理解“时间行在性”与“逻辑先在性”及其关系。对于逻辑先在性与时间先在性问题,对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纷争问题,从表面上似乎不难理解,其实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当我们碰到具体实践问题时,对这两者的分析往往存在不少困难与困惑。不是可以用时间上的或逻辑上简单地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争论仍然在继续,哲学问题也将永远存在。当然,追求智慧追求进步的人类必将永恒探求。也许,这也是我们今天有兴趣去讨论“逻辑先在性”与“时间先在性”的关系问题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147292d5bbfd0a78567321.html

《案例--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