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产生暴力倾向及暴力行为的成因解析

发布时间:2019-04-18 22:54: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未成年人产生暴力倾向及暴力行为的成因解析

一个十来岁小女孩摔打只有一岁半的男童,给整个世界出了一个最残忍的人性之谜。

  当电梯门关上,男童原原还来不及跟着家人出来,这时,电梯里刚刚进来的小姐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电梯里,小女孩把原原丢在地上,踢脑袋,提起来摔。电梯门开了,又直接丢出去。"这是视频呈现的情境。电梯停在25楼,此后到底又发生了什么,还不得而知。不过,原原后来被发现浑身是血地躺在居民楼下,不省人事,生命垂危。

  对于这一事件,不少网友认为,女孩的行为“令人发指”,在对其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应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暴力孩子。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性塑造极其重要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昨日发微博称:“小女孩虐待男童一事,是对我们所有人敲响的警钟。小女孩的家庭,肯定是超变态级别的。看看你周围是否有超变态家庭。大人还好,因有克制力,而孩子可能是没任何底线的。仅警惕还差很远,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要重视对所有孩子的保护,被严重伤害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暴力狂。”

  武志红此前曾关注过这类群体。她认为,几乎每个施虐狂都可以从他们的童年中找到这样的答案:他们也曾是被严重虐待的对象。并且,被虐待得越厉害,就越有可能成为可怕的施虐者。“养育者粗暴地对待孩子并丝毫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一个分裂的人格,他也由此经常生活在强烈的心理冲突中,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引发他激烈的反应。”

罿  模仿孩子暴力有时是向父母学的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等因素,不少家庭破裂或者重组;意外事故等也造成家庭结构上存在着缺陷。一些家庭中成年人的婚姻关系不完整,血缘关系不完整,如丧偶、离婚、夫妻分居,还有的孩子不幸父母双亡等。在这种结构失衡的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一般是比较低的,而成年家长之间或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却更容易出现、积累、爆发。一方面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情绪恶化,缺少安全感和同情心,甚至具有反社会倾向;另一方面,因为家庭中人际关系紧张,家长的感情危机牵连了未成年的孩子,家庭暴力常常发生,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的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家庭中发生的暴力往往因为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运用残暴的、带有侮辱性的身体惩罚。家长严厉地惩罚孩子一方面可能因为孩子的确做错了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家长情绪不好、迁怒、嫌弃孩子等原因。曾经有官方报告指出,每年有超过2.75亿儿童目睹家庭暴力,大部分都是看到了父母的争吵打架。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梅耶·威廉斯表示,家庭中的儿童暴力是“难于被照亮的隐秘地带”。

  “我最近就接待了好几个家庭的咨询,主要问题也是孩子在行事中往往出现暴力倾向。”米尔顿身心发展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吴向东向本报记者介绍道,俗话说“三岁看老”,小时候如果动辄以打人、摔东西等方式来处理矛盾,孩子会养成习惯,长大了一时控制不住,就很容易出问题!有一个咨询者,从小习惯了用拳头处理问题,成大结婚后,有不顺心就打妻子,后来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走了,他才意识到,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于是来做心理干预。

  而从找他咨询的案例来看,很多孩子身上的暴力行为其实是向父母学的!有的父亲动手打母亲,或是父母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孩子就会觉得:“爸爸或妈妈也打人,我也可以这样对别人!”在青春期之前,家长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还可以“压”得住,到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叛逆心更重,这时就“压”不住了。所以,吴向东认为,发现孩子在处理问题时有暴力倾向,得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就引导好。

罿  压抑父母完美主义也易致孩子暴力

  对孩子表现出的暴力倾向问题,南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苏畅向本报记者谈了她的观点,父母尤其是母亲要求过于完美,这种环境下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暴力。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用暴力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不开心。苏畅就见过一位3岁多的孩子冲着母亲拳打脚踢发脾气,母亲很吃惊:“这么小就暴力了还了得?”其实在苏畅看来,这很正常,因为孩子和成人一样,面对不开心,压抑久了,总有一天会爆发。

  另外,父亲过于严厉也易出现问题,很多父亲在单位是领导,回家后没能转换好身份,对孩子也以领导的角色来命令他(),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批评,也易导致孩子使用暴力的行为来反抗。

  总之,苏畅认为,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暴力,家长首先应认识到根源在哪?才能“对症下药”。另外,夫妻间不睦,常吵架;夫妻双方教育孩子不一致;隔代宠爱与孩子父母教育要求的不一致等等,都或有关系。

  孤独缺乏陪伴也会成就暴力

  孤独也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土壤!南宁市磐石家庭教育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薛嵋嵋称,前几年,该机构在贺州的几所小学做过一项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孩子心中的好父母是怎样的?其中的一个答案惊人的一致,数十位学生表达的心声是:“能陪伴我,并告诉我什么是对的。”在回答“喜欢什么样的妈妈”这一问题时,一般人可能认为孩子会选择“给我自由,没那么多管束的妈妈”,但很多孩子选择的是“会对我唠叨的妈妈”。这是一份让人心酸的调查,因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多,父母给孩子的陪伴很少,孩子们宁愿要一个唠叨的妈妈,也不愿意没人理。

  其实,在城市里,很多孩子又何尝不是“留守儿童”?父母忙于工作,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的时间太少。而事实证明,缺乏陪伴、内心孤单的孩子,处事走极端的几率更高。

  “家族遗传”原生家庭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苏畅认为,如果要探究孩子暴力行为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与孩子父母的原生家庭有关。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一条船行驶在海上,看得见的是海面的冰川,而海下的冰山更容易让船触礁。如果父母小时候从原生家庭里带来了太多的负能量,比如父母的性格是很少微笑的,家里从没有“阳光”,对孩子总是很挑剔,不让孩子自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总是害怕这样害怕那样等等。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即使家长不骂孩子,也不轻易批评孩子,孩子也往往会觉得无安全感,有时甚至用掀桌子等行为来抗拒。

  南宁市磐石家庭教育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薛嵋嵋也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父母小时候在原生家庭受到的管教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父母对自我的认识就很重要。

  二、学校教育

  “高大上”思德教育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网友“三五月的天空”认为:“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青少年大多处于被动的状态,我们过于重视填鸭式的灌输,却忽略了互动,也没有注重效果。”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教授曾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阐述过四个误区。陆士桢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教育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

  陆士桢曾公开表示:“当受众对内容不能完全理解甚至不感兴趣时,学习、接受和执行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过去把道德教育看为强势化的灌输,现在所谓的道德能力是你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教育者不能把道德教育看成对青少年的压制和灌输,而应该变成一种辅导。”

  大部分网友认为,目前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形式化,“学校的课堂上教的很多都是‘高大上’的内容,却忽视了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尊重生命”。

  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学校能否认真执行正确的教育方针,是否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师能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等,对于青少年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统计表明,校风正,学风好,学校管理严格的学校,暴力事件就少。反之就多。具体来说,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的不能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方面加快了学生成绩的分化,使一部分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的动力,从而惹事生非。另一方面,只抓学习成绩,忽视了文艺、体育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过剩精力无处发泄,这些都容易诱发暴力事件。

  第二、学校管理松懈的影响。有些管理松懈,一方面,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校外不安定因素影响学校。另一方面,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违纪,要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要么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得力精干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学校暴力事件频发。

  第三、少数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少数教师,自身素质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言传身教”,学生证中发生的矛盾就容易用用暴力方式去解决。有的教师对学生中产生的矛盾和纷争不是用积极的态度去排解,要么听之任之;要么简单粗暴,以至矛盾越来越尖锐,结怨越来越深,从而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社会媒介

  成人化媒介内容入侵孩子的感官世界

  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介传播技术手段的多样化,爸爸妈妈们发现,如今的影视节目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连儿童节目也开始出现成人化的趋势。

  网友“刘一手2211”说,风靡全球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其实在美国是严禁6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因为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镜头。甚至在动漫产业非常发达的日本,动画片也有着严格的分级制度,年龄跨越从4岁到60岁。

  今年4月,连云港市一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专家认为,暴力元素在动画片中的过度使用,无形中会助长孩子们的暴力倾向和行为,甚至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

  都是电视惹的祸?

  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暴力”?“我觉得是看电视看多了,现在动画片里到处都是暴力的语言和镜头,孩子们难免会受其影响并且模仿。”张女士说,“《超人》、《变形金刚》等动画片一听名字就知道很暴力。就连《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红太狼语言和动作都很暴力,还有《猪猪侠》,每集都要打架。”

  违法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体中某些不良的误导;经济浪潮冲击下的西方腐朽价值观、人生观的腐蚀,这些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暴力的节目直接播放攻击行为:当孩子还小时,并没有太多自己的行为表现和思考模式,所以大部分的动作,都是经由观察学习模仿而来。但有些时候,孩子又不能分辨好坏与对错,所以容易照单全收。从暴力影片所学来的动作、举止、言行,一开始只会放在脑中,久而久之,却会逐渐实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暴力节目对孩子有强烈影响:当孩子观看暴力的节目时,其影响力比非暴力性节目影响力还大,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亢奋程度会明显影响各种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反应。这些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反应就会和不当的行为和情绪产生联结。下一次,当孩子的情绪再次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孩子就会出现相同的反应,同样的情绪又会浮现,而引发相同的暴力行为。

  暴力节目会影响孩子对于暴力本身的敏感度:如果孩子常观看暴力影片,心中被改变的暴力情绪也会相对增加。所以,当孩子看到暴力行为发生在生活周遭时,孩子会不以为意,或误以为社会的暴力现象本来就是如此泛滥,不必太过大惊小怪。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对身边受害者的同情与怜悯心,相应的,还会降低孩子原本去帮助受害者的意愿和准备。

  暴力节目会减少孩子对于暴力行为的压抑:一般来说,当孩子受到别人攻击时,他们通常不会直接还击,他们会想更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常看暴力节目的孩子受到激怒或攻击时,他们会很直接地把不满的情绪和怒气表达出来。因为孩子在电视上,通常看到的是暴力可用来解决问题,看到电视上的警察用暴力抓住坏人,会误以为是一种社会正义,无法区分现实生活好坏的界线。

  所以,暴力节目会为孩子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孩子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却不一定能改善冲突,减少攻击的发生。



以下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0cf37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d1.html

《未成年人产生暴力倾向及暴力行为的成因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