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民生问题现状

发布时间:2012-03-01 17:31: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一直以来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最主要就是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人民,而人民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样也离不开国家的富强,此时民生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更好的解决了民生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那么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老百姓投身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古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贵国国君可好?齐国使者对赵太后最后才问本国国君大为不悦,赵太后说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次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这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原文如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民生问题的表现

如今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把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它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及动力。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解决好民生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转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民生问题还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矛盾。现在人民依然面临着就医难,买房难,行路难,学生面临就业难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今,2011年又百姓又面临许多问题与疑问,例如说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如果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什么遗憾的话,楼市调控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楼市调控,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没见到房价下降的现象,也没看到开发商紧张的神态。到是开发商重拾炒地热情、重争地王的消息不断地传入公众的耳朵。也正因为如此,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公众首先要问,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公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一年里,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房价的依然居高不下,普通百姓面对这天文数字般的房价只有叹息与无奈。我看过一首歌的MV,印象非常深刻,讲述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位的人要买一套房需要的时间。对于中低层收入阶层的百姓来说,几乎是一辈子的时间才有可能能买一套房,甚至有的人到下辈子了……还有人民最关心也是最怕的,那就是通货膨胀会来吗?过去的一年,物价这根神经,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如果要问新的一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物价沿着可控的目标发展,如何让物价不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自然是2011年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抓好的一项民生工程。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民生问题,比如还有大家关心的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拆迁条例能够顺利出台吗?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面对这一堆的疑问,百姓有些茫然无措。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富两极分化 城乡差距加大 生存环境恶化……因此,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因为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和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只有着手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全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

三、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却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解决过程,需要上到政府下到百姓的共同努力,需要人民的团结一致。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我们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但是,一旦搞起市场经济,它就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经济运动,它就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搞市场经济,其特性和规律同样要表现,要起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我们许多人对发展市场经济存在极大盲目性,受价值规律使然,哪样赚钱就搞哪样,哪一样赚大钱就大搞哪一样,一个地区这样搞还不打紧,大家都这样搞就不得了。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其次,我们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可以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二亿多吨钢铁、几亿吨水泥、十几亿吨煤炭,这样的发展规模是难以为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千多亿这样的挤压人民的状况,也是难以为继的。空手套白狼式的工程和建设,要坚决的刹住;继续再搞的,要坚决查处。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三、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凡市场上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追究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近来,中央电视台连续报导了一系列地区发生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事件,就应该严格追究相关部门的失职或违法责任。

四、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一国以及一省、一市、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达到多少,那里的公务员收入就应该达到多少,同样那里的工人最低工资是多少,农民的最低收入是多少,那里的离退休人员收入最低应该是多少,低保人员的收入也应该是多少。这要作为一个整体,一升俱升,一富俱富。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五、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在这类拆迁中,一定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给他们创造过上小康生活的条件。有关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政策和法规,一定要能体现上述的基本要求,决不允许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绝不允许搞空手套白狼式的建设项目。

六、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七、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对各种民生问题熟视无睹,或者不甚了了,都是官僚主义表现,务必坚决反对。要怀亲民之情,深入到人民中去,亲自做一些调查研究,既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又能于调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

八、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年度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确有成效者,应予肯定;成绩优秀者,应予重用。对解决民生问题不负责任者,应给与相应的惩罚。

九、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对上级机关来说,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抓检查。只有有计划、见人见事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好官,发现真经,促使各项爱民、富民政策、措施的落实。

十、要坚决同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作斗争,发现一个撤掉一个,查处一个。在党内、政府内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地方,都与那些地方存在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有关,许多情况下,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人民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有的敢怒而不敢言,有些频频上访告状,有的甚至采用原始方法加以反抗。对这些地方,一定要派员检查,派员监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揭露那些危害民众、欺压民众的官僚分子、腐败分子、恶霸分子,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归于民,夺归于党,打开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新局面。

总之, 民生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 社会就愈和谐; 民生建设越被关注, 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就越快。民生问题的解决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始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密不可分。我们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好了, 把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了, 民生建设搞好了, 人民群众才能在党的领导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积极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78486eaf1ffc4ffe47ac43.html

《浅谈我国民生问题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