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5-25 19:01: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请选出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2016年我国生产的某出口商品A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9元人民币。假如2017年我国生产A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5%,则2017A商品的价格用美元表示约为

A.37.88美元 B. 45.45美元 C. 36.23美元 D. 34.72美元

2.今年65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6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下降30个基点。美元对人民币价值的变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种影响。其中积极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有价格优势,可增加出口 ②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③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黄金具有商品和金融资产两种属性,其价格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而形成黄金价格的波动和变化。下列关于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变动分析合理的是

①欧美主要国家的通胀率上升——纸币的购买力削弱——黄金的吸引力上升

②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增大——黄金的吸引力上升

③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黄金的开采成本下降——黄金价格下跌

④全球股市剧烈震荡——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的投资价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反比

②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D1是生活必需品,D2是高档耐用品

D2是生活必需品,D1是高档耐用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1611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为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措施,为非公资本松绑,这表明

①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12月份,我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6%,环比降幅比11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PPI指数持续下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②劳动者就业压力加大 ③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④企业劳动者收入下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7. 2017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为14%,相对于20166月份CPI23%来说有所回落,而这会影响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代表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纵轴代表居民收入水平,d1CPI回落前,d2CPI回落后),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

8.2016-2017年,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产权市场盘活存量资产超500亿元,平均增值率近20%2017年,社会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市场以股权受让方式参与的国有企业混改项目交易额达981.6亿元。由此可见,我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①完善了产权保护制度,能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②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能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③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助推了国有企业改革④推动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了资源自由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图4)的是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这一改革举措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是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一增加民生领域投入一维护社会公平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一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一缩小贫富差距

③增加专项费用扣除一改善消费结构一惠及中低收入者

④增加专项费用扣除一提高恩格尔系数一持续扩大内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某市规定,在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职工工资增长要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同步,职工工资增幅应高于经营者和管理层工资增幅,技术人员的特殊付出要得到承认。这表明

①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在我国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③要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生产要素要按贡献参与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目标,李克强总理指出关键是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所谓“合理区间”,是指以防通货膨胀为“上限”,以稳增长、保就业为“下限”。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政府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①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贷利率,增加社会总需求

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④实行结构性减税,刺激总需求增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 2017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通观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着重抓好9个方面工作。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其中之一。为此,我们要

①树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

③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逐步改造取代传统产业

④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我国发展的根基,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去”是为了“立”,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腾笼换鸟的新空间滋养了新兴产业,兼并重组的新合力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政府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转移落后产能

②依法实施破产程序→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所有分流职工工作→保障分流职工生活

④采取兼并或债务重组→激活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品牌建设,有利于

①实现消费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引进来”向“走出去”战略的转变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提高供给品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75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据此,完成16—17题。

16.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这意味着

①流向股市的资金可能增加 ②投资者会增加储蓄的额度

③储蓄存款的风险性会提高 ④贷款消费的消费者会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17年上半年我国进行了三次降息。这表明我国

A.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 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总供给

C.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 D.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社会总供给

18.贯穿我国南北的电子回收产业链吸纳了大量从业者,提炼的稀贵金属每年产值能达到70亿,但由于回收不当致使浅层地表水污染严重,当地儿童体内铅严重超标。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应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②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③强化管理手段,强制回收企业退出市场 ④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污染物监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去年“双11”,淘宝天猫成交额突破1000亿,居民网购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快递业却面临着“物流运输成本过高”“低价竞争”等困境,存在“快件爆仓”“暴力分拣”等问题;网购中的“假打折、价促销”的现象也令消费者伤不起。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

①加强市场监管,推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②完善市场规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③市场的自发性不利于电商业的健康发展 ④改善服务质量,提升信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虽然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主要是追求新的知识、新的产品和发现现有产品更有效的生产办法的结果,但是,技术的进步和相应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验积累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边干边学、干中学的过程。这种干中学可以用学习曲线来表示。下列现象符合这一图示的是

①飞机骨架生产越多,工人耗费的单位时间越短,成本大量下降

②企业投入巨资和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新的生产技术

③轮流组织员工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

④企业到国外建立分公司,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中央财政下拨26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27.7亿元。这表明国家财政

A.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C.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

22. 近年有一个“互联网+能源”的远景行动:“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并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一愿景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能推动各种传统产业全面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 20176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亿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据此可知亚投行的成立

①可让中国主导、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能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的场所

③能帮助亚洲国家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与挑战 ④能促进亚洲区域内资本的有效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交通运输行业内统一了信用评价等级,为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最终实现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统一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交通运输行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

①提高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③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④消除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因此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①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消除 ②贫困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④经济发展平衡性明显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这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①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②把城镇化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④总体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1-4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4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1%;非金融类对外投资3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双向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反映出我国

①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②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陕西省近年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化。如汽车产业在江汽和奇瑞的带动下,涌现出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加速向集群聚集。同时,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协作逐步细化,原来的一些生产环节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企业,形成了新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产业链逐步延伸。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形成

①将加速专业化市场的形成 ②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行业集中

③能促进消费的形成和繁荣 ④创新了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形式

A.③④   B. ①② C.②③    D. ①④

29.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面临“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后,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将逐步形成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态势。同时,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国企资户重组将

①融合双方优势实现有效整合 ②形成强强联合控制国内市场

③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④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3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712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①深化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②完善宏观调控,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个小题,共40分)

20165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和年青人边喝咖啡边聊创业,再掀国民创新热潮。

材料一 下列图表,反映出我国经济的现状: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国务院在2017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特别是要注重走活分配机制创新这着棋 ;推动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发展民营银行和普惠金融,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让众多“创客”自由创业、能够成业,使千千万万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活力迸发

30.1)揭示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

材料三: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创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材料四:“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业当前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浪费严重;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低端产品占比重过大,实际利润率低;产品附加值小,产品工人工资增长艰难等系列问题。因此,我国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2.1)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中的论述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6分)

2)针对材料四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该通过哪些着力点推动制造业由大変强的历史跨越?(10分)

材料五: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7%,2016 我国GDP增速为6.8%,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6.5%,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増效的部署,其中,2017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増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33.1)结合材料五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6分)

2)从财政角度说明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防止经济下行的必要性。(4分)


2019届高三一模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3小题,共40分)

31.1)揭示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4分)

①经济信息: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分)

②经济增长动力向消费驱动、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

①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④扶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利率优惠。

⑤确立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每点2分,共10分)

32.1)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中的论述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6分)

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②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人们改变了跟风消费模式,注重产品质量坚持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是求实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③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向导。“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体现了消费者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针对材料四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该通过哪些着力点推动制造业由大変强的历史跨越?(10分)

企业要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的超常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形成自主优势品牌。

企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把立足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的产品。

企业要依靠科学技术,增强装备技术研发力度和绿色化,运用先进技术设备,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利润空间。

企业要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控制能力和精准程度,增强精品制造能力,实现由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升级。

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依靠互联网合作,提高技术设备的大型化、成套化和精确化,生产高质量、大型产品。

(每点2分,共10分)

33.1)结合材料五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6分)

财政赤字是国家运用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的经济手段,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使用。

财政赤字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需要。我国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财政赤字能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目前的财政赤字是适度的、安全的。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远远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不存在债务危机和政府财政倒闭风险。

(每点2分,共6分)

2)从财政角度说明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防止经济下行的必要性。(每点2分,共4分)

这是保证财政收入的根本措施。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没有国家经济发展,要增加财政收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是财政的作用之一。国家运用财政防止国民经济下行是财政应当发挥的巨大作用。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12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o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1fe67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21.html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