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第10课 牛郎织女(一) 部编版

发布时间:2020-07-10 13:12: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主要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条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牛郎织女()》是故事的前半部分。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第38自然段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9自然段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的经过,此部分插叙介绍了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

课文情节曲折动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课文做了重点叙述。牛郎善待老牛,无论寒暑,吃、喝、住,都细心照看,他把老牛当作亲人,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仿佛也有了默契。这部分讲述,为下文老牛变身会说话的神牛,道破仙女下凡的天机,成就牛郎织女的奇缘埋下了伏笔。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老牛忽然会说话,并且给牛郎泄露天机。然后是牛郎按照老牛的话,捡起了粉红色的纱衣,和织女相识。而织女逃离天庭,想追求自由,多玩了一会儿,才遇到忠厚老实的牛郎。一切机缘巧合让牛郎、织女有机会互诉衷肠,互相吸引,最终结为夫妻。

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牛郎童年时遭哥嫂的虐待;牛郎和织女心心相印,虽然贫寒,却男耕女织、儿女绕膝,非常温馨。故事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观,如,课文中对牛郎、织女、老牛、喜鹊的赞扬,对牛郎哥嫂、王母娘娘的贬斥。

课文中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为故事增色不少。故事中的老牛,会说人话,还会预知未来,在它的指点下,牛郎才得以和织女美满结合。织女能织一手好彩锦,那彩锦就是王母娘娘用以装饰天空的灿烂云霞……这些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突显了民间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古代劳动人民用以表现自己情感、愿望的重要手段。

课文有两幅插图,分别呈现出牛郎童年时与老牛相依为命、成年后经老牛指点与织女喜结良缘两个重要的场景,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感受故事的生动与神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的方式掌握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及重要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读中了解民间故事语言朴素的特点,了解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3.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主要的情节来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4.体会神话传说的奇妙,想象故事情境,发挥创意,通过简要复述、生动复述、想象复述和完整复述,把文中简略的情节补充得更加具体、生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发挥创意,把文中简略的情节补充得更加具体、生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1生字教学

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真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指导读音时,检查生字是否读准。要提醒学生注意是平舌音,纱、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落、挨是多音字,指导学生据义定音。

指导书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各个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笔画的繁简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正确、匀称、美观。如嫂、郎、辆、纱、泳、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是上下结构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朗读练习

民间故事的教学,是文体意识的教学,而不是真正的文体教学。可在朗读指导中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朴素、口语化的语言,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老牛说话的语气,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在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复述练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也有讲故事的要求与方法,可以渗透在具体语段的复述学习中。故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整体感知时指导学生简单复述,在具体语段中指导生动复述,借助文中情节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复述,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时间顺序,按照时间提示进行完整复述。课文第18自然段间接转述了织女对牛郎的话,可以在感受织女勤劳辛苦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织女的身份直接讲述这番话,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让复述能力在练中养成。

4培养想象力

民间故事往往具有夸张的语言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人物、情节、语言这些方面感受民间故事神奇的幻想。如文中老牛能说话,能预知仙女下凡,天上有仙女与王母等,想象瑰丽、神奇。同时,文中也有不少想象的空间。如课后的习题练习2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引导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

1.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

3.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学会利用合适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找出文中体现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做上标记。

5.摘抄文中写得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6.教师准备牛郎、织女星空图和《牛郎织女》相关图片、动漫视频。

2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主要人物,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动人之处。

板块一 图片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牛郎、织女星空图。师:同学们看了此图想到了什么?

2.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仔细看,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出示课题)

3.介绍背景,以便学生理解主题。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人们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和完善,经过大众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水准,都堪称民间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千百年来流传不绝。

4.介绍作者叶圣陶,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等。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筛、纱为翘舌音;嫂、梭是后鼻音;是前鼻音,不能读为kěnɡ郎、辆是边音,是鼻音。是多音字,在文中读在文中读āi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注意右边是,右下是,不是上面不要多加一点。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的末笔撇要写得长一点。右边上面是,不要多写一点成了

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识记辆、纱,用猜字谜的方法指导学生识记,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学习趟、挨

左窄右宽,右边两个左小右大。

略扁,紧凑。

左窄右宽,右部上下紧凑。

左高右低,左边点偏上。

上窄下宽,第四笔为点,竖宜正。

横画长短有致,的横长,撇舒展。

横画宜收,捺为平捺。

略扁,下横宜长,托住上面。

右下为,上横短下横长。撇与捺要协调。

字谜示例:一字十笔歪,任你随意猜。若是猜不出,叫你父亲来。(谜底:爹)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嫂子 剩饭 床铺 亲密 笑嘻嘻

成家立业 好歹 稀罕 妻子 晚霞

游泳 一辈子 结婚 相依为命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默读,要求边读边思考:在这个传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7.学生在组内交流,指名回答。

牛郎 织女 王母 七仙女 老牛 牛郎的哥哥、嫂子

8.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提示:把内容进行合并)

9.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12):交代了牛郎可怜的身世、名字的由来,以及他过着贫穷孤独的生活。

第二部分(34):写牛郎与老牛相依相伴,亲密无间。

第三部分(58):写牛郎在哥嫂的逼迫下离开了家,与老牛相依为命。

第四部分(921):写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喜结良缘。

板块三 抓住人物,概述内容

1文中哪些人物是幻想出来的呢?(提示:这就是传说的一个特点——充满神奇的幻想)课文中哪些人物是主要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幻想出来的人物:七仙女、王母娘娘。主要人物:牛郎、织女。

2.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主要人物简单说说这个传说故事。(提示:以牛郎为对象叙述)

叙述脉络:受尽虐待、生活艰难——与牛为伴、亲密无间——老牛指点、湖边等候——互诉衷肠、结为夫妻。

板块四 观察发现,感知特点

1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与大家交流吗?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

织女虽然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是还要没日没夜地织早晨和傍晚的云霞。

当织女提议要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时,别的仙女也有这样的想法。

织女愿意和牛郎组成家庭,一块儿过日子。

3.小结:这些不可思议的地方,既是民间故事内容上的一个特点,也是民间故事在表达时的一个特点。我们深入文本后,通过具体分析,会对这种不可思议有更深刻的认识。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抓住主要情节,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2.能复述课文,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分角色表演。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组词听写。

牛郎 爹娘 嫂子 一辆车 好歹 稀罕 纱衣 妻子 来一趟 托着 游泳

结婚 一辈子 挨近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牛郎和织女是如何结下缘分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看看作者笔下的人物蕴含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格和精神。

板块二 精读感悟,感知形象

1.感知牛郎、织女的形象。

(1)请同学们找出介绍牛郎身世的句子。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

(2)读了这段话,同学们对牛郎有什么认识呢?(提示:牛郎很可怜、命运悲惨)从哪里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都死了”“很不好”“吃剩饭”“穿破衣裳”“在牛棚里”“没名字等来体会)

(3)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介绍织女的句子,了解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学生说出相应段落。相机出示彩霞图片,学生欣赏彩霞的美)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织女形象: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4)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找出有关语句画出来。(明确:老牛向牛郎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5)引导学生模仿老牛说话的语气朗读上面语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和不可思议的地方。

(6)师:牛郎在老牛的指引下,见到织女,两人结下良缘,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的放牛郎,织女为什么要嫁给牛郎呢?文中哪个地方写明了缘由?

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7)结合语境理解一五一十的意思。(明确:形容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8)师: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所以,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让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从而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2.感知其他人物形象。

(1)文中还有一些角色,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些角色的句子,思考,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相关人物:牛郎的哥嫂。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3)读上面的句子,同学们觉得牛郎的哥嫂是怎样的人?(很坏、狠毒、不念亲情)这一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衬托牛郎的可怜)

(4)课件出示相关角色:老牛。师:文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角色,就是老牛。牛郎与老牛是怎样相处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提示:第34自然段,从吃、喝、冷、热、住这些方面,感受牛郎与老牛亲密的感情以及老牛为牛郎着想的心理)

(5)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勤勤恳恳、眉开眼笑、美中不足这些词语的意思。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美中不足:大体虽然很好,但还有使人不满意的地方。不足,不够。

(6)指导学生画出很好”“嫩嫩的青草”“上游”“干净的水这些词,有感情地读出牛郎对老牛无微不至的照顾。(提示:注意排比句表达的情感)

(7)思考:从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节,可以看出牛郎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人)

(8)指导朗读写牛郎照顾老牛周到的原因的句子。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是一个反问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

句中有否定词不、无、没有等,就去掉;如果没有,则要加上。把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岂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去掉。把句末的问号变为句号。

上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就对不起它。

(9)学生思考:老牛这一角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给牛郎做媒、知恩图报)

(10)朗读第34自然段,同学们发现民间故事的语言有何特点呢?(提示:语言非常朴素)怎么说好这个片段呢?就要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提示:拉家常)

(11)学生练习朗读。师:根据提示,你能像拉家常一样,生动地讲讲牛郎是怎么照看老牛的吗?

板块三 角色扮演,想象复述

1.想象复述。

(1)师: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2)教师指导:选一个内容,通过你的想象,像拉家常一样说说,说的时候,在合适的地方设个悬念,引起听众兴趣。

2.练习复述全文。发挥想象把相关情节说得更具体一些。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线,课件出示复述脉络。

生活艰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2)学生看主线,自由练习复述,同桌之间相互复述。

(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4)小结复述课文的方法。

复述要分四步走:熟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按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列出提纲。把内容前后连接起来,完整地进行复述。可根据文章内容,对某些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2.小结:民间故事常常蕴藏着老百姓美好的愿望。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都是永恒不变的。

完成对应训练。

本文属于民间故事,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口语化,想象奇特丰富,艺术感染力强。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复述课文,在反复品读交流中,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并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形成自己的认识,真正了解民间故事的表现艺术特点,领略民间故事的魅力,进一步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e4103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27.html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第10课 牛郎织女(一) 部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