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厚黑学活用之口才篇

发布时间:2019-04-29 11:20: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厚黑是一门学问,说话是一门艺术。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交往过程中,有的人善于用说话来表达情意,一席话就使人心情舒畅,有的人不善于以语言来表达,一讲话就使人误解,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了避免话难说,说话难的困扰,我们就要探求学习说话的艺术。其实,只要我们懂得厚黑的说话技巧,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会说话的人,能够掌握厚黑的说话技巧,便能在生活中无往而不胜。

第一节 投其所好,左右逢源

1.言谈适度,把握分寸

古人讲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道理,讲得即是分寸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听到过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但何为分寸大多数人却说不清。能说清这二字的人都是聪明、练达和城府极深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跻身于世上少有的成功者行列。可以说与人处事,与人交谈处处蕴含着分寸的玄机。

人生短短几十年,回首数十载风风雨雨,思量为人处世之得失,与之成败关系颇大。而言谈有分寸近乎为人处世之锁钥关键。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它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常变常新的资本。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你就掌握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的武器,使用得当便可在生活中无往不胜,那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适度、得当。我们都知道,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会说话不等于懂得说话的分寸。只有把握言谈的适度、把话说的有分寸,才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儿上,才能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而言词不当,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甚至引来一些祸端,这就应了祸从口出这句古训。

语言——它是传达感情的工具,它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交往过程中,有的人善于用言词来表达情意,一席话就使人心情舒畅,甚至心服口服,有的人不善于用言语来表达,开口讲话就往往被人误解,或者说话不懂分寸,从而引起吩争的人也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困扰,我们就要学习说话的艺术——言谈适度,把握分寸。

分寸本是长度单位,这里引申为说话的适当限度。分寸,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所谓言谈适度,就是掌握了说话的分寸。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他的为人处世就有一定界限,无论从哪个方向突破了它,事物的性质或形态就会变。因此,掌握好,就成为做人与做事成败的关键。

做人、做事任性而为,不管不顾,用句俗话说也就是哪里打滑哪里住犁,这样的人有,然而很少!生活在的大多数人为人、做事希冀恰如其分,只苦于分寸难把握。为何难以把握,难就难在分寸并非绝对不变之数,它是因条件而异。比如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同一件事,在相知的亲人、朋友间可以谈得深,而与一面之交的人就谈之苦甚浅。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相知深浅不同,言谈之分寸也就有的变化!古语勿知深言浅,勿知浅言深,讲得正是这一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上若把握不好分寸,为人处事,没有一点儿分寸感,话也说不好,不懂得说话的技巧,说出口的话不适度,这样就很难与人愉快地交往,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中立足,又如何步入成功之列?这一点由不得你不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言谈适度,能够很好的把握分寸的人。

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人交往,而言谈适度,分寸有度方可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说话不懂分寸的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不该说时又滔滔不绝,该止时不止,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长辈面前乐不可支地大谈马路新闻等等。这些都是言谈不适度的表现。不要说是留下好印象了,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人,对他会有好印象吗?

西汉时期刘邦称帝。就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说起论功行赏,群臣们自然是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很长时间尚未平定。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更封其为侯,封地最多。但群臣心中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引起争议,许多人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刘邦在封赏时就已偏袒萧何,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他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就在此时,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刘邦听了这番话,自然高兴无比,连连道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而鄂君也因此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近一倍。

鄂君为什么能够得到汉高祖的加赏?就是因为他懂得厚黑之道,懂得察言观色,而且能够掌握好说话的适度。他凭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能言善道不烂之舌,在该说的时候说了一些该说的话,因此为自己带来的一生荣华富贵。

那么,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之中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一门技术,如果你能够掌握好这一门技术,如果你能把这门技术运用的恰到好处,那么,就有可能因此扭转你的一生。

1988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在选民中造成了布什是毫无独立主张的这一印象,他们甚至称布什是里根的影子。在交谈时,民主党人用挖苦的口气问:布什在哪里?像是这样问题,明显是在挖苦,如果你的回答不适度难免会更加尴尬,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布什的竞选顾问、老资格政治公关专家艾尔斯,为布什设计了一个回答: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这有错吗?这样一回答,体现了强烈的针对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的结合,可以说是有很高的艺术性。

像是这样巧妙的回答一般人是想不到的,假如艾尔斯不是这么回答的,肯定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也势必会带来影响。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看,如果你在社交场上遭到别人挖苦,如果你马上抓住对方弱点,给以迎头痛击,那样对方可能会很难堪,那时也许你自认为是胜利者,可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心胸狭窄不善言辞的人。而艾尔斯为布什设计的回答,却为布什的政治家风度增添了不少光彩。这不失为言谈的适度,分寸的掌握恰到好处。

说话不但要有尺度,而且尺度一定要拿捏到位,这样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尺度决定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也要掌握这些厚黑之学,把握说话的分寸,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当然,说出来的放一定要有尺度,尺度要拿捏到位。需知,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口才的适度主要是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可以说只要一个人把这些厚黑的说话技巧把握好,并加以利用,那么,这个人便能在生活中无往而不胜。

2.练好绝活,投其所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喜财者众,而无一所好者甚少。所见,怎一个字了得。这个,对己是优点,是个性,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则是攻破你防线的突破口,是你致命的弱点。因此,金钱敲不开的铁门,投其所好者往往能乘而入。

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觅求同类或知音的倾向,只要能使对方将你纳入知音的行列,你就已经有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为此,与人交往时必须投其所好,而不能惹人反感、叫人生厌。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看似口才很好,与人交流,滔滔不绝,但他只是一味地谈一些无味的话题,更另人反感的是,这些话题根本引不起交谈者的兴趣。结果,只能使对方感到万分厌恶、不耐烦。这就像是对一个老农讲文学论;对一个文学爱好者谈怎样种植农作物更好;对一个狂热的球迷谈某场音乐盛会;更像似喂兔子吃肉。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只有一种,他们会接受不了,他们消化不了。所以说,谈话内容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内容,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对方相来是吃素食,而你却要对方吃荤,你想一下,他会吃吗?

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最好的办法是引出彼此共通的话题来,才能聊得投机,投其所好,才能让对方吃得津津有味。毕竟上什么山就得唱什么歌,对牛弹琴始终难以营造轻松的气氛,一切也都是惘然。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说人与人之间的投缘,其实也就是因为各自投对方所好。朋友与朋友相处,这个人能够让你喜欢,并且成为你的朋友,一定是因为他投其所好,你投其所好!反过来,你想与某人交朋友,或者想让其对你有好感,甚至想让人帮你,你首先就要知道对方之喜好。

如果要问与人交往,求人办事有什么捷径可言?答案无它,与人交谈求人办事的惟一捷径,就是要投其所好。如果你能投其所好,说的话就能深入其心。就像鲁迅先生说过,贾府的焦大是不会喜欢林妹妹的。当然,林妹妹也绝对不会喜欢焦大的。至于为什么,这还用问吗?林妹妹喜欢吟诗作赋,而焦大肯定不会为林妹妹去做这些事情的。他们都不会投其所好。这就像是现代的商家卖东西一样,现在的大部分人都喜欢穿着大方,朴素一点的牛仔裤,如果你偏要卖几十年前的旗袍,试想一下,你能卖出几件?除非你卖给那些拍戏的人。所以说,作为一个商家,不能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来做,而更应当从自身的顾客入手,把握消费者的倾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所爱,这样你的商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你才能从中获利,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位汽车推销员,为了手上的进口高级车,专程拜访了一位经理。而刚开始,这位经理推说自己很忙,并没有接见他。然后,这位汽车推销员就预约两天后再见。果然,两天后,他们准时约见。可是见面的开始他并不谈买车的事,反而先拿出儿子的集邮册,原来他儿子与经理的儿子是同班同学,他知道经理为了替儿子搜集邮票,总是不辞辛劳,乐此不疲。他是由这件事展开了话题,想当然,两人很快就有了共同语言,并且谈得很投机,最后在快要告辞时他很好巧妙的稍微提一下进口跑车的事,就顺利的将车子销售了出去。

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如果不能善用机会,投其所好地找出话题,必然不能取得沟通的成功。试想,如果双方连最基本的沟通都不能进行的话,又哪里来的友好。就像上述事例中的销售员,如果他没有了解到这个经理人有收集邮票之喜好,如果他不能够投其所好,见面就谈售车的问题,那么事情很有可能就不是现在的这种结果。

就像从前的一个年轻人,自己明明知道万俟这个姓的读音,是来自《说岳传》中的那个奸臣万俟乔。但是为了能投对方所好,于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耐心地听着对方去吹嘘他姓氏中那些光荣的历史,并适时的给予赞同。这样他就为未来的生意,奠定了一个成功的基础。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与独生子想把牛牵回牛栏,两人一前一后,一个人前面拉,一个人后边赶,使尽所有力气,可是牛就是不进去。家中女佣见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将牛赶进牛棚,于是便上前帮忙。她拿来一些牛平时最爱吃的草,让牛悠闲的嚼食,并牵着牛一路喂着它,很顺利就将牛引进了牛栏里,而爱默生与儿子站在那里看得目瞪口呆。这并非是牛脾气发作,非要女佣来牵,只是那女佣更懂得投牛所好而已。这就像是一个钓鱼者,如果你想钓到鱼的话,就必须准备好鱼儿最喜欢的诱耳,唯有这样你才能诱鱼儿上钩不是吗?不要说什么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那是行不通的,世上又有哪些鱼愿上钩?愿上钩的鱼无非是你能够给予其所需,投其所好。

人们常说商经商,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唯一可以确定是:以利诱之,投其所好是糊涂经商中的绝招;亦是精明的处事之道。做销售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想说服对方,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不是在听我们说,而是忙着做其它事情,或只是应付你,或转移话题……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弃现在的话题,寻找他的兴趣点。毕竟人们都是想听自己想听的话,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更是人的一种意识。

事实上,有谁不愿意去自己想去的环境,见到自己想见的人,听到自己想听的话,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一个人想实现一个目标,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了,当然是幸事,也是再好不过的事。然而,巧妙的投其所好,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失为一种成功之道。或许有人认为投其所好,似乎有一种投机的成分。其实,仔细想一想,却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至理名言,它并不等同于投机取巧。它本意是指迎合别人的喜好做事情。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劝说艺术,使对方按照自己所希望的去做。

在商业推销中,我们都知道,顾客就是上帝。那么如何打动顾客这个上帝,是一门艺术,它更需要量的术。为什么说是术?因为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就是要使用厚黑学其中之一——投其所好。就是跟他谈论他最感兴趣的、最喜爱的事物,唯有这样做顾客才有可能光顾你的公司,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双方都会有收获。它是推销员的成功推销法之一。投其所好不是狡诈,不是坑蒙拐骗,它是真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沟通法则,是一种练达,它需要动一动脑筋,讲一点权术,它是一种智慧……

总之,要使别人与我们在任何事情上合作,最重要的,必须使他们自己情愿。而我们要达到让他们情愿这个目的,就只要去迎合他的兴趣,投其所好。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打动他的希望,使进行中的事情达到我们的期望。

3.送高帽子,平步青云

我们游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人生大舞台之上,要想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或者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有一技之长,或人际关系好,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否则那真是太难了。世上之难事何其多,然而求人办事最难。先人早就说过:登山易,求人难。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呢?当属厚黑学中的送高帽子。给你所求的人送一顶高帽,这是一种求人办事易达目的的策略,也是为了生存而必需的一种手段和技巧。

人们通常把当面奉承的人叫做给人戴高帽。如果让大家都站出来对爱奉承的人表态,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会不尽一致。那就是,我们态度明确的反对奉承,高举远离奉承的旗帜。但事实表明,这种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真实的情况是几乎无人能躲过奉承这一悠久而现代的糖衣炮弹的攻击。奉承、吹捧是知识经济,既体现知识,又非常经济,你得到想要的尊严,我得到我所需要的。

拿破仑说:人类本来就是如此,要靠美名和虚荣来点缀!人人都爱听奉承话,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关羽是出了名的为人正直。但在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话说三国时的关羽为人正直,最受不得人奉承他,最厌恶奉承之人。当他得知有个特会说奉承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吃香喝辣的人后,便怒气冲冲地扛着他那把大刀,找到此人,满脸杀气地说:听说你特别会奉承,今天就奉承奉承我吧!那人满脸堆笑说:小民会奉承人不假,可我奉承的尽是些小人。天下谁人不知关爷为人正直,有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不爱听奉承话,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我怎么敢奉承您呢?关羽道:量你也不敢,我今天要宰了你这个巧嘴的小人!那人一听要杀他,慌忙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小民谢恩!关羽听他说谢恩,抡起的大刀又放了下来,问他:我要斩你,你还要谢恩?那人说:关爷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都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将军。小民这种比狗屎还臭的人,能挨上您老一刀,烧高香也求之不得呀!关爷不怕脏了您的宝刀,就快快成全草民吧!关羽听后,没再说话,了一声,便扭头走开。那个人站起身,指着关羽的背影说:原来他也爱听奉承话!

人们通常把当面奉承的人叫做给人戴高帽。给人送高帽子之所以可以屡试不爽,是因为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在奉承发展中,它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大于它的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是不得而知。

虚荣和骄傲在人类本性中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埋藏于人类最低级的目的中,我们经常发现人类在攫取赞扬。于是,奉承这种没有牺牲的犯罪、经常使给予者和接受者都感觉良好的没有代价的罪过无害有益。我们的虚荣心对奉承有需求,有了需求市场,产生供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双赢;这就是交互利他主义。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吹捧别人,就等于是侮辱而不是善意的中立。就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实:你外出几年,当朋友见到你时,肯定会说:哟!变啦!变得是越来越漂亮啦!不管是否变得漂亮了,但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比较舒服的。假如朋友们见到你就说:哟!变啦!人怎么变成这样了呀?人老珠黄的,一副病态!这样听来,心里肯定极不舒服。

世上谁人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如果你就说你不喜欢,那你就是不真实,可以说是更加虚伪。有时候,说一些奉承话是非常有必要。新娘一定是漂亮的,小孩前途一定是远大的,这时,你不说好听的话,你不说好听的话就是对他人的一种侮辱。这时的奉承又何尝不是一种慷慨呢?所以说,不要吝啬你的帽子,多送几顶帽子,有时还可以为自己遮风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清朝有个才子名叫袁枚。他年轻有学,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被任命去某地当知县,在离乡就任之前,他去向老师辞行,他的老师做过地方官,便叮嘱他说:官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今后为师不在你身边,凡事都要谨慎哪!你年纪轻轻就做了知县,有什么准备吗?袁枚说:并未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只是准备好了一百顶高帽,只要逢人送上一顶,办起事来就会容易很多了。老师听后,脸色大变,厉声指责:为官要正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也使用这种低劣之术?袁枚接着说道:老师的话很对,可是老师想想看,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都爱戴高帽,只有老师您是高风高节之士,不吃这一套,但是社会上像老师您一样的人还有几个,我的高帽正是为一般人准备的。老师听后,面露悦色,点头默认。袁枚辞别老师后感叹道: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子,还没到任就剩下九十九顶了。

人们通常称巴结、献媚人为戴高帽。给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维他人、赞美他人。人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赞美与欣赏,因为这能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常言说得好礼多人不怪。世人办事帽子是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古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当官的、有钱的常常戴着一顶漂漂亮亮的帽子,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尊心。一般说来,一个人可以拒绝你给的金钱,可能拒收你送来的高档礼品,但对于他人赠送的帽子总是来者不拒、并且乐于接收。这样你不乱纪,他不违法,既满足了他人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你想要的结果。

话说包拯要选一名师爷,想当然面试者是踏破了门槛。最后剩下十余人,他对十个面试者说:你看我长得怎么样?面试者一个个开始对其大加赞赏。一个个恭维他眼如明星,眉似弯月,面色白里透红,天庭饱满,一看就知是福相。如此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话,自然不能让人相信,气得包拯将他们一个个赶走。

只有最后一个面试者是这样回答的:大人相貌虽不俊美,但心如明镜,忠君爱国,天下谁人不知道包青天的美名?这一席话说得包拯心中大喜,当然那人也得到了包拯的信任与重用。

帽子虽然不要钱,而且人人喜欢。但是帽子不是乱戴的,帽子一定要戴得合适,太小的话戴不上,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如果太大,就遮住了整张脸也不合适。怎样给人戴一顶漂亮、合适的高帽子,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只要把帽子送出去就可以的。我们要明白,高帽子送得好就是赞美称颂欣赏,送得不好,则就是阿谀献媚等等。

给他人戴好高帽子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是非常不适当的,这样会让人产生不快。就算是奉承别人,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就如上述之例:包拯本人面黑如炭,而偏偏就有人说什么眉似弯月,面白泛红。这些就不是恰当不恰当的问题,而是根本不着边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送高帽子的时候,要从对方的优点入手,令人乐于信服;富有新意,而非陈词滥调;要尺寸恰当,分量适中,正中下怀,唯有此法,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好听的话人人爱听,高帽子人人爱戴,如果能给对方送的高帽子恰如其分,适合其人,那么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也就有好感。从而,办起事来也容易多了。所以,学会给人戴高帽子,是扩大、增强自己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好办法。

俗话说:对别人微笑,别人就会对你微笑你给我抓背,我给你搔痒。既然好听的话人人爱听,既然漂亮的高帽子人人爱戴,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送别人一顶高帽子呢?何况这样做,对你并没有什么损失不是吗?利用厚黑学,利用你的送高帽之道。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送出你的高帽子(但不是绿帽子),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帮助!

4.真心赞美,诚心恭维

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人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有人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人说着赞美的话。也许其中的赞美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人们把这样的赞美称之为恭维。在世人的眼里,恭维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但它却在现今社会里起着良好的作用。

闯荡人生道路的三大重要武器:说话、做人、办事,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三大重要支点,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你的人生才有可能大放溢彩,生命不在其长,更多的是否精彩,这是一门艺术。一个人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把话说好,可以说关系着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关于说话的词句也非常多:有祸从口出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有一句好话抵得上半年的口粮,人们之所以把说话排为首位,由此可见,说话的重要性。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在人生的战场上,说话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不会说话是万万不能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你把话说好了,你才能得到更深一步的交流。说话就要说别人喜欢听,如果你说的话,别人不喜欢听,就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甚至越来越讨厌你,那么事情一定会被搞杂。要知道,世上没有人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是最经不住恭维的。对上级来说也是如此,你求他办事儿,恭维他是理所当然的。你恭维了他,他听到好听的话心里就会舒服,就会对你留下好的印象,得到恭维的人是不会放着对方的难题不管的。当然求人办事的方法有很多种,你还可以赞美,恭维他人,你可以帮助他人做事,你也可以赞成他人的意见。那么要问怎么样做才是最好?事实证明,最有效的就是恭维。恭维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更是助你成功的良性催化剂。

说到了恭维,也许会有人认为,恭维别人太容易了,无非是说一些好听、人家爱听的话。说人家的好处,吹人家的长处,拍人家的马屁,或者大加赞美地夸赞别人。比如说:年轻漂亮啦、学问渊博啦、身体硬朗啊等等。其实不然,恭维,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么简单。我们知道,人有三六九等之分,其实恭维也有三六九等不同质地的类别。上等品被称为赞美赞扬赞许称颂等,下等品则被称之为讨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献媚邀宠。不管怎样说,这些恭维之语,讨好赞美,溜须拍马,凡是懂得厚黑之学的人都会把它运用的淋漓尽致。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和呻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在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不愧为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和呻功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开口,和坤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至今,提到和坤人们就把他与马屁精联系在一起。他之所以称得上为马屁精肯定要有他的拍马的高明之处。和呻拍马屁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即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服,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那么能够修炼到这种无声无息的地步,也可以说是拍马的最高境界。

那么拍马屁之说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传说,我国的西北地区素以盛产马匹著称。在那时各家各户都要养上几匹,谁家若养有好马,大都以为奇货可居,众邻里都以养得骏马而荣。平日邻里机遇,往往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续而再摸摸马膘如何,便大加赞美道:好马!好马!从而博得对方的欢心。此习惯延续很久以后,也就是到了现在,人们就称那些阿谀奉承的举动为拍马屁了。

厚黑学所讲的奉迎拍马不是泛泛而谈的,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为基础。它也是一门艺术,是人际关系至高无上的润滑剂

人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就是骑马前还需要先拍拍马的屁股,这样马才会温顺地让你骑上去,何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人生大道上!对于厚黑之人来说,溜须拍马的目的最终是要好处给自己办事。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志士在人际关系上栽了跟头,他们怀才不遇,抑郁而终;悲剧的根源,不是拒绝拍马屁这门艺术,就是没有真正地悟透奉迎拍马的真正含义。大多数人认为拍马屁的人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在社会上仅靠一张巧嘴混饭吃,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这类人从思想上总给以排斥,甚至是深恶痛绝。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拍马屁完全不是我们所说的那样无耻,虽然大多数反对恭维,批判拍马,同时我们又在处处运用着它。有这样一句俗语: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这是生活体验的真理,这并非无道理。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拍马屁也有拍马屁的至高境界,它是极讲究手法和拍法的。拍马也要看场合,拍得不是场合就不行;拍轻了,紧紧是抓了抓痒;拍重了,又会让人感觉你没有诚意。如果能做到在无声无息、不露痕迹,让人晕晕糊糊、得意忘形,这样才算是达到了拍马的最高境界。例如:赵高、高俅、魏忠贤、贾似道、和绅等人,哪一个不是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高的权力?他们生于不同的朝代,然而他们都有同样的拿手绝活——拍马屁。他们把马屁拍得叮当响,官职也升的相当快。这一切都原于他们真正的悟透了奉迎拍马的真意所在,他们懂得厚黑之学的精髓所在。

诚心恭维,不仅仅是嘴上抹蜜、天天对着上司谄媚那样简单,但在办公室里,有些人的赞美总让人感到不快。他们总像戴着一张面具,不分场合和时间,奉承他遇到的每一个人,恭维每一个他能恭维的人,遇到上级人员就猛拍马屁,他们认为向上司大献殷勤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提升,不愧为有名的马屁精。须知,真正会拍马屁的人是含蓄地奉承,表达方式合理合情。奉承并不是要让你不分场合地乱拍一气,成功的奉承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要能精确掌握拍马屁的火候,知道什么该拍,什么时候不该拍,还要拍得恰到好处,拍得不露痕迹,拍得让人舒服,拍得受用。说到底,这些都要有一张金刚钻都钻不透的厚脸皮。

人们不应该用奉迎拍马去害人,但可以在坎坷人生道上找个护身符。拍马屁本质上是通过一种颇具处世艺术的语言来实现对方心理上满足,从而取得与对方心理上的沟通。拍马屁的时候,切忌不着边际的奉承和套话。恭维贵在自然,是一定场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发。任何僵硬、虚夸和做作的恭维,都会让人反感。

也许我们从来就没有留意,恭维在生活中不但是好的润滑剂,还是人际间的解毒散,许多尴尬之事,都可用它来化解。一句看似恭维的话,实则蕴含了无限的玄机,因而便显得委婉含蓄,巧妙地为自己解了围。

所以,就让我们学会厚黑学、运用厚黑之道吧!学会恭维,恰到好处的、把握分寸的、并且不失时机的说人家的好处、吹人家的长处、拍人家的马屁,无论在现实上还是网络上,提醒自己给你的交往对象尽可能多的恭维。无论你骨子里是谦恭的还是骄傲的,真心的赞美,诚心的恭维都会为你带来快乐和机会,也为别人带来快乐和机会。

5.满足虚荣,留足面子

面子是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人不仅是一个重人情的民族,也是一个爱面子的民族,由于受到面子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在人际交往中,很注重给别人以面子,这样也是给自己以面子,因为给别人面子同样也是自己有面子的表现。中国人大多很重视面子,也总是去评价别人有没有面子。多数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比别人更有面子,在这种对于面子的追逐中,他们都努力使自己更有面子,其结果是大家都越来越重视面子,面子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人很讲究面子问题,于是便有很多关于面子的俗语,如,给谁一个面子看在某某的面子上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那么,面子到底是什么呢?面子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声望、社会名誉,人们通常把它视之为立足的根本。

生活在这个人情世故的大圈子里,做人不懂人情,就不会受人欢迎;做事不讲究一点策略,就很难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人与做事的同时最好还要顾及到其它人。无论你周围都是些什么人物,都要给他人留足面子。俗话说:树有皮,人有脸。由此就足以看出人人都是有自尊心与虚荣心的,人活脸,树活皮,当你不给别人面子的时候,你就伤了他的自尊心,就满足不了他人的虚荣心。那么反过来想一想,以后,当你需要得到他的帮助的时候,他人帮助你吗?你既然不给他留面子,他还会顾及你的面子吗?

曾经有一位文化界的人士,每年都会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鉴工作,此工作虽说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难得的荣誉。我们知道人类是一个很虚荣的高级动物,凡是能够得到某项荣誉,就感觉自己很有面子,自尊心得到了维护,虚荣心也就得到了满足。当时也就因为此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参加了一次或者两次,但再也没有机会了,至于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稍后就会明白了。至于这位文化界的人士,为什么年年有此殊荣?也有不少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他在届龄退休,不再参加此项工作之后才公开了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还强调说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一少两多;何为一少两多呢?也就是说少批评而多鼓励、多称赞;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就因为他总是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时刻想着给他人留下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社的编辑人员,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欢他,一个受有尊敬与喜爱的人当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中国人的社会里,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了面子的问题,有些人小则翻脸,大则有可能大打出手,有些人由朋友变为敌人等,像是这样的事件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如果你是个对面子冷感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的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有一天会吃暗亏。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性格,与人相处时发生矛盾从而转为争执,这些都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关键是在这个时候,千万不可说话得理不饶人,给人留点面子,事后他也会感激于你的,如果我们都做到了这些,又有谁不愿与你交往下去呢?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大家都是在现实社会的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人们常常说这么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此引申到另一句话: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提起虚荣心,大概都会异口同声地数说它的不好。然而,人总是有点虚荣心的,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没有一点虚荣心?也许有些人认识不到自己的虚荣,但这并不代表虚荣不存在,虚荣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的,只不过有些人的虚荣心比较强,有些人的虚荣心没有那么强烈。人人都是虚荣的,人人都是要面子的。仔细想来,无论古今中外,无论草根精英,免不了虚荣两字。

年轻人喜听他人夸少年老成,中年人爱听别人说成熟睿智,老年人爱听众人夸自己宝刀不老。姿色平平者喜听人说有风度,徐娘半老也求一句风韵犹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顺耳之言人皆喜之。人人都有自尊心与虚荣心,希望自己的外貌、学识、地位等方面得到他人的肯定或承认。智者善于利用别人的这份虚荣心,满足他人的自尊感,在交往中我们会听到智者说:你写得字真漂亮,你怎么会写这么漂亮的字,能教教我吗……”“唉!等我到您这个年龄,能有您成就的一半就不错了……”;当然,智者在照顾他人的自尊感的同时,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某公司业务部新来了一位主管,姓王,人称之为王管,这天,王管第一次召集大家召开全体会议,他很诚恳地要求大家以后多建议,并且说:如果发现我本人有缺点,也欢迎大家指正。

会议的现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没过多久,又召开第二次会议,王管再次重复那些话,这次才到职两个多月的小张终于站起来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王主管当场表示赞许。他的行动好像是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几位同事相继发言。

自从这次之后,每次召开会议,小张都不放过提建议的好机会,除了工作上的建议外,他还针对王主管的个人言行,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大家都认为,小张不久一定就会升官。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没过多久,经常提出诚恳建议的小张却被调了一个闲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开会时提建议……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答案是不得而知啊!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或是坏,但是,一旦你主动提出,你就侵犯了人性的自我!这是事实,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也必须承认这一点。所以说小张的行为,也就是在提出建议或展示自己时,自己的虚荣心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王管也是有虚荣心的呀,小张似乎完全没有顾及到这一点。从而为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制造了障碍。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全然不顾他人的面子。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里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总让别人下不来台,他只有使出最后的一招——自卫。因此,当我们遇事待人时,应当谨记满足他人的虚荣心,给别人留有足够的面子要知道,给他人留下面子的同时,也就是在给自己留有余地。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这是非常奇妙的。我们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就是吃不起没有面子的亏,所以在现实社会的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他们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给人,既满足了他人的虚荣,也为他增得了面子,这样别人自然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欢而散。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也应该学会这些为人处事的方式,既然人们都爱虚荣,那么就满足他们的虚荣,给他人留下尊严,为他挽回面子,也为自己争得面子,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厚黑之学。

6.软磨硬泡,直到成功

精通厚黑之术者,深知攀缠术的高招。攀缠术的形式表现为软磨硬泡,其中术是最主要的要决:有些情况下,所求之事明明合理,可是正常渠道却走不通,这时只有多才能办成想办的事。这样听起来好像有些不正经的味道。然而,究其实质,它与沾边耍赖、无理取闹有着根本不同,它立足于韧性与耐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十年磨一剑,这里关键在于一个字,必须抱着铁杵磨成针的决心,一直磨下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轻言放弃。

不过也要讲究策略。的时候既要死缠乱打,又要显示出你的真诚,既要软,又要使其感觉不到在耍无赖,这就要有点厚颜黑心的真功夫才行。如果修炼到了《厚黑学》的精髓,火到猪头烂是一个极好的求人策略。就是这策略的要诀。以持久战的阵势去震慑对方。

这天,天气相当的热,张女士在母亲的陪伴下,抱着才8个多月的宝宝,撑着遮阳伞,往市妇幼保健所走去,她是带宝宝去做例行健康检查的。太阳热辣辣地当头照着,烤的整个地面都是烫的,她与母亲走得很匆忙。就在一个转角处,突然被迎面走过来的一名30多岁左右的女子拦住了去路。这个陌生女子自称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问董女士有没有买什么保险。出于礼貌,张女士一边客气地敷衍着女子的问话,同时委婉地告知对方她们有急事,没时间考虑类似问题,请不要打扰她们,她们还要赶路。可是没想到的是,该女子紧缠不放(可见她也懂得一点软磨硬泡的技能),殷勤地紧跟在母女俩后面,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讲的全部都是他们公司保险多么好,并不停的劝说张女士投保现在投保的必要以及诸多好处,弄得母女俩哭笑不得。向来善解人意的董女士忍不住斥责她几次,可那位小姐仍很执著,似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之意(真是有种术)。母女俩真得是无话可说了,她们又急又气,只得加快步伐。走了10多分钟后,那个女子见实在没有什么戏,才悻悻然离去。甩掉这个烦人的尾巴,母女俩长舒了一口气。事后,张女士感慨地说,这位保险业务员兢兢业业忙业务是不错,但不顾场合、不顾别人意愿,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由些可见,术可不是乱来的,它也要讲究技巧。即磨就要到点子上,在能磨的情况下再磨,在该磨的时候才磨,唯有这样才能出好事来。毫无技巧可言地去死缠乱打,乱一气,这样就给人一种你要疯了的感觉,感觉你在耍无赖,这样就很难办到你想办的事情,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是软磨硬泡术的技巧与策略。

同样的意见,有的人能够做到三番五次不断地反复向上司提出,从而达到说服的效果,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运用这种说服法,须坚韧的性格才行,内坚外韧。即使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但是绝不可灰心丧气,要找机会反复地去申请、强调同一个问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反复其次磨一磨。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法要懂得分寸,磨得超过极限,就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反而会得到反效果。所以要处处谨慎小心,力求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亦不可泡的软不软硬不硬,凡事掌握一个度才能达到了最佳效果。

山田被推举为石心岛芝浦透平公司总经理。当时,日本大战百姓生计窘迫,企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无疑就是筹措资金的问题。像是芝浦透平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根本没有哪家银行肯痛快地借钱给它。山田担任总经理不久,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了筹措资金,山田每天都要忙碌着走访各家银行。

这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好像预试着有什么好一样,山田这样想着,手里提着盒饭来到第一银行总行,与营业部部长长川先生(后升为行长)商议贷款事项。山田来到就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长川则装出爱莫能助的无奈之态。双方好像在进行着一场口舌之战(只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激烈,否则山田肯定被赶了出来),就这样他们谈了半天也没谈出什么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的飞快,山田看到疲倦的长川有点像要溜走的样子,山田便慢条斯理地拿出了带来的盒饭,说:让我们边吃边谈吧,谈到天亮也行,反正就是不让长川与营业员走开。长川看这阵势,只有服了他的份儿,最终借给了山田所希望的款项。

后来,为了使政府给机械制造业支付补助金,山田又以同样的方式向政府开展申诉活动。于是在政府机关集中的霞关一带,就传开了说客山田的大名。

人难求,求人难,难得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但只要你拿出跑断腿,磨破脚,说烂嘴,超厚脸皮的决心来,你所求之事也就得来全不费功夫了。因为能使对方不断积累微小的心理负担,当这种心理负担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方就只能让步了。

山田的行为正是具备了软磨硬泡战术要领:脸皮够厚,这样就不至于一见到钉子就缩回头;明显地表达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软磨硬泡时法的礼貌性、合情理。要保持不温不火,保证对方不翻脸,否则对方真地生气而反脸相向事情就办不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生活在世上,能够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谁能保证他这一辈子就不求人呢?你能房顶不开,锅台打井吗?有人说求人求得低三下四的,甚至有人认为这叫丢人现眼。这是丢人现眼吗?当你求人之时,你就得低三下四,难道你要求别人,还让人家反过来给你说好话不成?是,求人是有些低三下四,但办成事了。把事办成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有人不低三下四,也有人不丢人现眼,但他的事情就没办成,事情没办成不是更没面子吗?

所以有人就是这样说的:我能够把事情办成,也没有什么万全之策,要说经验只有四个字,那就是软磨硬泡。我们不是万能的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加入一些术,把硬的泡软了,相信事情就有成功的希望了。

第二节 颜语相悦,口蜜腹剑

1.吹捧对方,抬高自己

人人都希望被尊重、被吹捧。我们都明白,渴望被欣赏是人之共性,不论是谁,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期待从父母、老师、领导、同事那里得到被欣赏的愉悦。

谁不喜欢听好听的?人的天性如此。西方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真诚的肯定,大概的意思就是用赞美、报偿及增援的字句向你的朋友说你真的相信。由于你适切地发出了真诚的肯定,你会得到接受你肯定的人给你直接的回馈。

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名声去顾面子,那么,地位低的人就会变成溜须拍马的人,去为上司增加面子,这样上司就会报答下属并在别人面前抬高下属的地位,于是双方在交往中感到大家都有面子。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是最经不住恭维的动物。对上级来说也是如此,你求他办事儿,恭维他是理所当然的。你恭维了他,他也会反过来重视你,得到恭维的人是不会放着对方的难题不管的。在这个社会上,会说恭维话的人,肯定比较吃香,办事儿顺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每个人都有被肯定其价值的欲望,无法说出恭维话的人,等于是对别人不体谅、缺乏服务精神的人,你的人际关系肯定会停滞不前。吹捧是一种双赢战略,是一种没有代价的罪过。人人喜欢被恭维,亚伯拉罕?林肯说。的确,人们不愿意接受愚弄,但都欣然接受吹捧。对那些自视较高的人进行吹捧,效果更佳。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小吏很喜欢拍马屁,新任府台听说后,找到这位小吏批评道:你为什么专门拍马屁?我对这种人恨之入骨。小吏听后很紧张,但他不愧为拍马屁的高手,他立即叩着头说:因为世人都爱听恭维话,我也不得不如此啊!大人您为官公正廉洁、明察秋毫,谁又敢在你面前说恭维话呢?府台大人听后,心里非常高兴,说:是啊,是啊,谁敢在我面前拍马屁呢?这位府台的表现,无异于告诉我们,即使是那些口口声声说讨厌听恭维话的人,骨子里也是非常喜欢听恭维话的。

适当的吹捧自然有好处,但也要看人。对于商人,你如要说他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安贫。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在即,他听后一定高兴;对于官吏,你如果说他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如果你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他肯定很高兴。对于文人来说,你如果说,学有根底,笔上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他听了也定高兴。总之,看他是什么职业,你就说什么恭维话。

恭维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恭维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

不管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吹捧都是一种润滑油。吹捧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社会存在地位等级。哪里有等级,哪里就有吹捧,因为吹捧是提高你地位的技巧。凡是有社会学家所称的非对称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服从者企图登上统治地位的情况,而有策略的吹捧是一条捷径。

大家都知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出身贫寒,少年时候就放牛,给有钱人家打工,还曾经为了能吃饱饭而出家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当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以前的穷伙伴听说后,便来到京城,而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好听的话。犹豫再三,总不能让人说自己富贵了不念旧情吧,还是让传了进来。

那人一进大殿,即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给这个伙伴金银珠宝,还让他在朝廷中做了大官。

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听说朋友在京城做了大官,便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划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带下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气又恼,在臣面前一点都不给自己留面子,要知道他当上皇帝后,最烦的就是别人提以前的事,只有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把他推出去斩首。

这个被推去斩首的人,和第一个享受荣华宝贵的人来说,区别就在不懂得吹捧人的精妙之处。

吹捧是在俗世中要想生存乃至步步亨通所不能不掌握的一门关键技艺;其之重要性,甚至远大于文凭乃至其他一切生存能力。古往今来,俗世中之成功者十有八九盖精通此术。

吹捧是一门学问,是惠人悦己的开心果。一个聪明能干的人若能掌握赞美的说话艺术,犹如在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2.巧设悬念,吊人胃口

设置悬念又称卖关子,即说话者先提出一个故意使人产生误会的结论,然后再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分析和解释,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利用听者的好奇心理,先说出一个发人深思或出人意料的现象、结论,设一关卡又秘而不宣,吊住别人的胃口,再巧解谜团,让听者自我猜测思考后才加以分析,和盘托出真情或道理的说话技巧。

对演讲者来说,在开场白的时候,他们只有通过卖关子才能进一步吸引住观众的心即先提出一个令大家的深思的问题,然后再得出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就演讲者而言,试着卖关子,把握而不发与而不发的语言特点,可以使演讲更加有趣、生动;就听众来说,如果演讲与一般逻辑不同,那么他们就会紧跟着向演讲者提问,所以卖关子就足以吊起听众的胃口。

著名作家刘绍棠就是利用厚黑学的巧设悬念法,使演讲成功的结束。

有一次,他要在南开大学作报告。在他讲到每一位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时,台下有人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刘老师,您说作家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事实的,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绍棠对于这张纸条提出的问题,并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的方法去回答,不是找到这位写纸条的女同学,说:你把你的学生证给我看看好吗?

他似乎早有准备,果然有听众提出疑问,而这位学生也是充满疑惑。

我要看看你的学生证上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疮的照片。

我为什么要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啊?

长疮时你为什么不拍个照片呢?刘绍棠追问一句。

长疮时谁还拍照片啊,怪寒碜的。女同学很轻松地回答。

你不在长疮时拍照片,更不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因为你是漂亮的,长疮时的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最真实面目。所以你不想照相留念,更不想照这样的像片贴在学生证上。不良词语,不能显示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有些事情是有特殊原因的,是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的,可你非把它揭露出来,这岂不是明知故做,岂不是跟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工作证上一样道理吗?

这位女同学提的问题应该够,因为她针对刘绍棠演讲中的部分话语大做文章,如果照常理来讲,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与时间的,但他巧妙的跳出这个圈,使出了卖关子手段,不与他进行正面较量。他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根据照片与本人的可比性,先使对方不知不觉地进入自己预设的语言圈套中,然后就此展开说理,使道理犹如拨云见日般地显露出来。这就是刘绍棠的高明之处:利用对方的疑问,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演讲最终以热烈掌声中结束。

推推员在推销产品时,也要懂厚黑之道,即适当的设置一点悬念,让顾客从心理产生好奇心及急切购买心理。例如在与顾客交谈时,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市场新的信息及有关商品的最近行情,让他们觉得现在买是最实惠的时候。这种方法就是主动刺激顾客听需求,作为一个推锁员如果没有厚黑精神,只是一味的处于被动地位,那永远都不会成功的推销出产品。当然,在推销产品时,切不可太过于虚张声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落得欺骗顾客的罪名

其实,巧设悬念,就如同说书人说长篇故事,每次总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设置疑惑,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颁奖晚会亦是如此,越重要的奖项往往是越到最后才揭晓,做到吊观众的胃口,很有悬念的样子。

夫妻之间同样也可以通过此法达到不为人知的目的

某位员工小李由于为一个项工程作策划任务繁忙,己经好多天都没有和妻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了。

一天他晚上加班到9点多,工作了一天很累并有点烦。回到家中发现妻子还没有睡在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妻子问。

什么问题?”“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在这等我不去睡,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吗?无聊。他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妻子几乎用哀求的口气问他。

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元。

哦,妻子低下了头,接着又说,你可以借我10个硬币吗?

他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作你存储硬币为游戏的话,你最好打消这个念头,现在就回去睡觉。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妻子安静地回到房间并关上门。他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妻子太凶了——或许妻子真的很需要那10元钱,平时妻子很少开口要钱的。

他走进房间:你睡了吗?”“还没,我还醒着。妻子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他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元钱,现在我没有硬币,明天你去换吧。

谢谢你。妻子开心的从床头拿下存钱罐,倒数硬币一个一个的数着。

为什么你无缘无故存这么多硬币呢?他问。

这些钱都是从你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存的,因为我都知道这次的任务很重,并且时间很紧,肯定会给你带来不少的压力,我一天存一个,一天一个愿望,希望你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要这10元钱,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他被妻子的举动给逗笑了:什么事啊?

我可以用这20元钱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项目就完成了,我想和你一起到外面吃晚餐。他哈哈大笑:就这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没问题,明天我提前下班,咱们好好吃一顿。

这位妻子可谓是一位厚黑高手,倘若这个妻子看到丈夫回到家,就要求丈夫明天陪他吃饭,那无疑就会被无情的推拖,但她很聪明,她只是一步一步的使丈夫步入圈套,她先以问钱设悬念。等丈夫到9点仅是为了问一句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问得突兀而奇怪。然后再以借钱设悬念。平时很少要过钱的妻子竟向丈夫开口借十个硬币,以致丈夫发怒,而妻子却安静地回到房间并关上门,令丈夫疑云再起。再以数钱设悬念。当妻子从后悔的丈夫手里接过10元钱,却又开心的从存钱罐中倒出一个又一个硬币,慢慢地数着,更给丈夫一头雾水。最后经丈夫的询问说出存钱的原因,却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让丈夫更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妻子的回答在一个小小的要求中戛然而止。

可见,设置悬念法对调节生活中的尴尬及不快有很大效果,所以生活中你不妨多学学厚黑人士的巧设悬念法。但设置悬念也是需要技巧的,一个会说话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让别人帮他,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不但不会取得别人的帮助,有时反而还会被别人认为你是无理取闹。凡事都要有一度,设置悬念也不例外。

3.以假乱真,故装糊涂

聪明一词的意思显而易见,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阅历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而与聪明相反的糊涂可就有些含糊不清了。可能一般人认为糊涂就是痴、呆、笨、傻、蠢。其实不然,糊涂它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一种豁达、宁静、超脱的态度,也就是小事情不计较装糊涂,而在大事上则一点也不糊涂。正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要问其功效,不试不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大宴群臣,称之为太平宴。朝中上上下下、文官武士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后宫宠姬嫔妃,无一落席,务要尽欢。席间悦耳的乐声奏起,狂欢的歌舞跳起,美酒佳肴饮至黄昏时刻,还兴犹未尽。楚王便命人点亮烛火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人敬酒,就在敬酒这当,不知怎地,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没有月光的夜晚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于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叫人点起烛火,看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楚王听了,并没有这么做,他忙命人不必点烛,却大声向各人说:诸位,今晚诸位狂欢,寡人也务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我们痛饮一番。

于是各官除掉帽子,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楚王命令点烛,大家继续狂欢,好似没发生过什么事。夜半时分席散回宫,许姬抱怨楚王不给她出气,楚王却笑对许姬说道:此次宴会,目的只在于狂欢,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真要追究起来,岂不是大煞风景,这可不是宴会原意。

许姬听楚王这么一说,真是服了楚王装糊涂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会

后来楚王伐郑,有一英勇猛将前来请战,他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在前,一路率前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后来,这位将军向楚王承认他就是当年那个人。故事讲到这里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至于当年的将军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置,现在已经无关紧要了,至少我们可以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些道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或是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令自己难堪的情境,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是不知该怎样去做,有时候越是急于解脱事情就越是难堪。其实对此,我们不防借助于糊涂,就像楚王一样,在今天看来,不得不说楚王乃聪明智者,真聪明装糊涂。楚王不过于斤斤计较,旁人看起来好像他吃了亏,实则不然,如若当年楚王追究起来,不仅仅是宴会不欢而散,及有可能就会失去一员大将,楚王的糊涂真是装得实在是令人佩服。

所以说,我们也要掌握厚黑学中的术,当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假乱真,假装糊涂。这种糊涂可以帮你脱离困窘,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它还是防弹的防护衣,具有保护自己的功能。

有句特别有意的诗句是这么说的: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没错,正是出自诗圣李白之口,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却揭示了一个大道理。揭示正是厚黑学意义上的糊涂处世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般的机智,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其间从容行事。当然世人要做到明知故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有句话叫做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装糊涂更难吗?如果没有洒脱,没有练达,没有高度涵养想要做到明知故昧是断然不行的。

中国人的哲学,含蓄谦修,内敛沉稳,大智若愚被奉若真理,锋芒毕露为人不齿。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太聪明的人,学点儿糊涂学中的妙处,于己大有益处。古人云:心底无私天地宽。天地一宽,对一些琐碎小事,就不会太认真,苦恼也不来了,怨恨更谈不上。得糊涂时且糊涂,是糊涂学的真谛。糊涂难得,难得糊涂,仅仅一句难得糊涂其中的意义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我们且看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怎么来的: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给世人留下一句难得糊涂的名言。据说有多年板本。其一为: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调任潍县,巧遇旱灾。而上面派来的钦差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怒不可揭将画撕毁,郑板桥可怜百姓心力不支,非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道: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

还有一说为: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争吵,引起官司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道: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也有传说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的云峰山观看郑文公碑,因天色已晚,不得以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听言语便可听出其出语不凡。他室中陈列一方桌般大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看到这些着实大开眼界。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猜想这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章。因砚台大,尚有余地,郑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印章,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大惊,细谈之下,方知老人原来是一位退隐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郑板桥当下见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老人见了大笑不止。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名言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此我们且不论此言出自何处,但难得糊涂确实人生真谛之所在,人生就好似万花筒,在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莫测变化。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聪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就像济公和尚那样,他的那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醒亦醉,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是透、透了世态炎凉的表现,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生活中,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所谓装糊涂是在商场中运用主动的伪装去战胜对手的一种策略。这种糊涂是主动的、伪装的,而不是被动的、真实的。然而在商战进入白热化的这一时期,总有一些商人分不清是非,搞不清对错,将假糊涂变成了真糊涂,将真精明变成了假精明,以致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就必须学会这门功课,装糊涂是一门学问——厚黑学;是一种艺术——行为艺术;是一种技能——生存技能;这是一种很上道的生活态度。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达到希望的彼岸。

4.晓以利害,蛊惑人心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做没有好处的无用功。要想很好地起到办事效果,把好话说在前头,以被求人的切身利益为准。不要惹人厌烦的提醒你曾经给予他的帮助和恩惠,要谦虚,讲求利益关系。了解对方的心理,积极主动地满足他的欲望,以利诱之,指出你的请求和合作对他有利的地方,对方就会更乐意帮助你。达到目的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三国时期,为推行联吴抗曹的战略,诸葛亮来到东吴面见孙权。他刚一到,就遭到了东吴投降派们的围攻。诸葛亮为了战胜投降派,以自己的如簧之舌,同他们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说。

诸葛亮在鲁肃陪同下,走进前厅时,张昭等二十多个文官已经在这里端端正正地坐着了。表面上是迎候诸葛亮,实际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张昭首先开炮说:听说刘备三顾茅庐,请先生当军师,以为如鱼得水。外人也都以为刘备如虎生双翼,汉朝即将复兴,曹操就要覆灭了。谁想到,曹操一出兵,你们却丢盔弃甲,望风鼠窜,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听说先生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请问:管仲,乐毅就是这样没能耐吗?听了张昭这番话,东吴群儒个个耸肩咂嘴,十分得意,看诸葛亮如何回答。

诸葛亮哑然一笑说:大鹏展翅,志在千里,麻雀和小燕子怎么能看得出来呢?刘备起兵时,兵不满一千,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新野小县,粮少人稀。但我们却火烧博望坡在先,火烧新野在后,杀得夏侯惇,曹仁的十万大军心惊胆裂。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至于刘琮献出荆州,我军寡不敌众,要知道,胜负乃兵家之常事,有什么奇怪的呢?想当年,汉高祖屡败于项羽之手,而垓下一战,终于获得最后胜利。这靠的是韩信的良谋呀!而韩信辅佐高祖,也并不是每战必胜。有关国家大计,人民安危的事儿,心中都应该有个周密的考虑,全面的安排。不能像那些只会夸夸其谈之徒,靠着虚名来骗人。这种人高谈阔论比谁都强,可是临危应变呢?却一丁点儿能耐也没有,只能引起天下人的耻笑!

诸葛亮连辩说带挖苦,说得张昭哑口无言。忽然有人大声问道:现在曹丞相有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吞并荆州,虎视江南。先生,您怎么看待曹丞相呀?这是虞翻在发问。诸葛亮答道:曹操收降袁绍,刘表的乌合之众,虽然号称百万,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虞翻冷笑道:在当阳打了败仗,躲进夏口没了主意,来向我们东吴求救,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不怕!真是拿着大话骗人呀!

诸葛亮立即反驳:刘备虽是仁义之师,但只有几千人马,怎能敌得过曹操的百万残暴之众呢?现在退守夏口,是为了等待时机。而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之险,可是有些人却不顾天下人的耻笑,劝自己的主公去投降曹操。请问,是这帮子人害怕曹操,还是刘备害怕曹操呢?

虞翻被噎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座上又有一个人应声问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毕竟是汉朝初期宰相曹参的后代。而刘备虽然自己说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可是没有明证,能证明的只不过是一个织席子、卖草鞋的罢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和曹操抗衡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您不就是那位在袁术的坐席上偷偷藏起三只桔子的陆绩先生吗?曹操既然是曹相国曹参的后代,就应当学他祖宗的样子!可现在他专权跋扈,因此,他不仅是汉朝的乱臣,也是曹家的逆子。刘备是堂堂正正的皇族后裔,连当今的皇上都称他皇叔,怎么能说没有明证呢?汉高祖的出身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但却得了天下,当了皇帝;那么织席、卖鞋又有什么丢人的呢?您这是小人之见,是不配和高雅的人士同堂议论的。诸葛亮一席话,把陆绩说得面红耳赤。

此时,又有一个叫严畯的说话了:孔明先生只会强词夺理,没有什么引经据典的正论。我看您不必多谈,只是说一说您是钻研什么经典,研究哪门学问的吧!诸葛亮说:您说的那种引经据典,断章摘句,背诵条义,只不过是腐朽的儒生们干的事,怎么能振邦兴国,成就事业呢?就说古代那些开国的功臣们吧:商朝初期的伊尹种地,周朝初期的姜子牙钓鱼,还有辅佐汉高祖的张良、陈平,协助光武帝使汉朝中兴的邓禹,耿弇这些先辈都是擎天建国的高才,没听说他们是钻研什么经典,研究哪门子学问的。人们怎么能效法那些迂腐的白面书生,只会说东道西,舞文弄墨呢?严畯说不过诸葛亮,唉声叹气地低下头。

接着又有几个人进行非难,都被诸葛亮驳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胜利,为其联吴抗曹战略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诸葛亮一人独下江东舌战群儒,在见到孙权之后,一开始便妙语生花故意大谈降曹的好处,等到孙权反感了,才吐出实情,然后因势利导,一举成功。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很关心与自己有关的利益,当你想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时候,要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之所动。

诸葛孔明利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妙语生花,不仅说得江东群儒哑口无言,而且说服了孙权和周瑜与他联合抗曹,结果使得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而归。可以说,厚黑之招被诸葛亮运用的极为巧妙。

求人办事,想要达到目的,利益出面比空口说教更有力。古人云: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的衣服,怀里就会装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想要办成事不难,就要用切身利益蛊惑人心,运用厚黑,想他人所想

现在社会是一个充满利益色彩的,人们每做一件事,多多少少都是为了利益。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别人帮助你,你就需要付出一些,尽量满足他们对利益的需求,用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作为办事前提。

一般来说,有来有往,互为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如果要请人帮忙办事,当然就得考虑以什么东西作为回报,而所谓的回报,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一个真正成熟的、善于办事的人,往往就是在这一点上能够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让他知道这样做是小利大害之举,取得他的信任,进而听取你的意见。当然,这个大害可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也可以是某人因看他不顺眼而特意给他的。如劝架,二人正打得两眼火红火绿,你好心以仁义道德之利相劝,是不行的;再劝以被官差看见会坐牢之害,也是不行的,还被二人拳脚相加,于是一气之下到二人家中各放一把火,二个人就会立即跑回家救火。

总而言之,说话时,晓以利害是说服别人、达到目的的关键,因敌制胜,应形于无穷是说服中最高的心法。围绕对方的心而谈,以无穷的利害变化,让对方认为你是在替他着想,而且你的想法能给他带来很多利,他就会听从你的建议。在不知不觉中,就容易受你影响从而接受你所说的话,以制胜。

5.危言耸听,上纲上线

在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人才也许不是口才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间接来说,知识渊博,话才能说的生动通顺。正因为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所以说,口才是知识的标志,是事业成功的阶梯。口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好口才可以助你变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在谈笑间无往而不胜。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论述,可见我们的先辈早已注意到口才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人对于口才学的发展是做出巨大贡献的,尤其是自古到今有一大批口才尚佳的杰出人才留名青史的。

三国时期,魏国势力比较大,而蜀与吴的势力非常弱,为说服周瑜联合抗战,诸葛亮认为,如果只泛讲一通吴蜀联合抗曹的意义,只怕难于奏效,于是他巧用危言耸听之法去激怒周瑜,促其下定决心。诸葛亮对周瑜说:我有一条妙计,只需将两个人送给曹操,其百万大军必然卷旗而撤。

周瑜闻言急问此二人是谁?诸葛亮说:曹本好色,听说江东乔公有女大乔、小乔,美丽动人,曹发誓,要得其二乔,以娱晚年。观曹兵百万,进逼江南,就是为二乔而来。将军何不找到乔公,花千两黄金买女送曹?江北失此二人,就如大树飘落两叶,无损大局;而曹得二乔,必心满意足,班师回朝。

周瑜问:曹欲二乔,有何为证?诸葛亮答:有诗为证。曹操在漳河岸上建一铜雀台,挑选美女安置其中。又让曹植作了一篇《铜雀台赋》。文中之意说他会做天子,誓娶二乔。周瑜问:此赋可记否?诸葛亮诵道: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霍地站起指着北方大骂:曹操老贼欺人太甚!诸葛亮连忙起来拦住说:这去匈奴屡犯汉朝疆界,汉天子答应派公主去和亲。现在你怎么倒舍不得两个民间女子?

周瑜说:先生有所不知,这大乔是孙策将军的主妇,而小乔则是我的妻子呀!诸葛亮赶忙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这个我实在不知道,失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咬牙切齿道:我与那老贼势不两立!诸葛亮又敲边鼓说:事须三思,免得后悔。周瑜说:我承蒙孙策将军临终托付,岂有屈身投降的道理?先前所说的,不过是想试探二位的态度。其实我自离开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就是刀斧加头,也不改其志。望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操!

诸葛亮慷慨答应: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听凭驱使。周瑜说:明天见了主公,便商议起兵。

在这场精彩的谈判中,诸葛亮把说话的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周瑜是对孙权决策影响最大的人物,一旦抗曹开始,他必然是主帅,诸葛亮必须调动起他的强烈抗菌愿望。于是异想天开地利用曹植(铜雀台赋)中的句子,诳称曹操有染指孙策遗霜大乔和周瑜妻子小乔的念头。这尤如在周瑜最敏感的部位砍了一刀,引起周瑜的强烈不满,把一个故作深沉、正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大演其戏的周郎刺得顷刻之间离座而起,将自己与曹操势不两立的意愿和盘托出。

诸葛亮之所以能圆满完成出使江东的重要使命,主要是采用了危言耸听,上纲上线的说辞,以示人,以办事。

现今,危言耸听的策略已成为屡见不鲜的惯用招数。人们在希望改变某一现实状况时,往往喜欢引经据典,大造舆论,以引起他人对这一状况的危害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关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国麦克斯亚洲有一个妇女向法庭控告,说她丈夫迷恋足球已达到了无以复加、不能容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要求生产足球的厂商赔偿她精神损失十万英镑。本来这一指控毫无道理,万没想到她在法庭上竟然大获全胜。原来,公关顾问向最初对这一指控置之不理的厂商建议:不妨利用这一离谱的案例大造声势,利用她的指控向人们证明该厂生产的足球的魅力之大。

果然,这一奇特的官司经传谋大肆渲染后,该厂名声大振,产品销量一下子翻了四倍。老板惊喜地对记者说:想不到我们仅花了10万英镑就做了一次绝妙的广告。

一般说来,某些时候,高明的商家在特定的话题上,往往能从失利中寻找契机,带有一定的感情,带着夸张的成分,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将后果描绘得非常可怕,使对方惊心动魄,幡然醒悟,使麻烦变成推销自己的机会,反败为胜。

当然,由于大众对这种危言耸听的厚黑手法已司空见惯,不能滥用。很多时候会持怀疑的态度。在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有绝对的权威和明确的针对性,有与人为善的责任心或良好的动机,使人信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节 幽默风趣,巧解尴尬

1.君子雄辩,幽默助阵

传说,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的人。这一天,他又对大臣们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人中越长,这个人的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不知此说法是真是假?众大臣听后并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们早已听过汉武帝说过有关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了,但不过是妄想罢了。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之梦了。皇上环视众臣,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有不悦之色,喝道:你怎么敢笑话我?东方朔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答道:微臣怎敢笑话皇上呢,我只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汉武帝接话问道:你为什么笑彭祖呢?东方朔回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如真像皇上说的人中长一寸而活一百岁,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汉武帝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从这个小小的故事中,我们足以看出东方朔是一个善辩的智者。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用笑彭祖的办法讽刺汉武帝的荒唐,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智慧,真不愧为滑稽之雄

善谈者善幽默,善于幽默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幽默是一种精神现象,表明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幽默是一门艺术,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情趣。古今中外,无论是哲人、学者、科学巨匠,还是平头百姓,生活中都不乏令人回味的幽默之言和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之举。懂得厚黑学,学会幽默艺术,你会在忍俊不禁的过程中,洞察人生百态;学会幽默技巧,利用幽默助阵,你将会迎得众人的掌声。比如说,在辩论中反驳对方,有时不采取锋芒毕露、相互抨击的语言,而采用风趣含蓄、诙谐生动的语言,其效果会更好,更具有说服力。在论辩中,讽刺幽默显然是不同于证明与反驳的,它没有论辩的过程,也无反驳的程序,而是以谐趣的方式,揭开表皮下的荒唐外衣,暗示事物的本质,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从而在论辩中达到很好的效果。讽刺幽默当然更侧重于讲究技巧,它不是出言不逊,更不是恶语伤人,在运用讽刺幽默时我们必须掌握

幽默是一种笑的艺术,一门笑的学问,它是机智和智慧的产物,它以温和的微笑,进行善意的批评,让人们在笑声中有所感受;在笑过后悟出其中深蕴的真理、智慧;在笑过后引发联想和想象,进行严密的推理。可以达到表感受于诚挚,寓深思于嬉笑的效果。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生性幽默,以致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都是妙语迭出,引得听众笑声不断,因此而常常赢得满堂喝彩。人们送他幽默大师的称号。

某杂志上记载过这样一篇文章:1936年,美国纽约举办第一届全美书展。书展是由《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主办的。主办者还安排了一次作家演讲的项目,林语堂先生也在邀请之列。当时,他的《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高居畅销书榜首,他的名字也正风靡美国读书界。美国的读者,正欲一睹他的风采,所以,他的演讲受到读者的欢迎。

轮到他演讲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纵谈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那天,他没有穿西装,而是穿一身蓝缎长袍(当时国内的长衫),风度潇洒,慧气四溢。热心的听众,被他那娴熟的英语,雄辩的口才,以及俏皮精湛的演讲折服,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当大家听得入神的当儿,他却卖了一个关子,收住语气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说罢,拿起他的烟斗,挥了挥长袖,走下讲台,飘然而去!

林语堂的幽默风趣我们是略有所见,除此之外,它特别重视演讲。他不仅认为,演讲愈短愈好(当然是精简的),千万不要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同时他还认为,一篇成功的演讲,必须事先要有充分准备,才能到时有优良的表现。他说:美国总统林肯最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就是事先作了充分准备,而演讲结束后,又让人看不出有准备的功夫,他认为这是成功的演讲。因此,林语堂最反对临时请人演讲,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临时请人讲话,给人一个措手不及,那是多么窘相的事!

事还真不巧,有一次,他到一所大学去参观。参观后,校长请他到大餐厅和学生们共餐,林语堂先生想:与学生们共餐也挺好的,便答应前去共餐。校长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临时请他给学生们讲几句话。窘迫的事情果然出现了,林语堂本就反对临时演讲,没想到这事还是落到了自己身上。林语堂很为难,无奈之下,他就讲了一个笑话。

笑话是从这里开始的:罗马时代,罗马的皇帝残害人民,时常把人投到斗兽场中,给猛兽吃掉。不用亲眼目睹,只凭想象就可以想象到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那实在是惨不忍睹!可是,有一次皇帝又把一个人丢进斗兽场里,让狮子去吃。这个人还真是傻大胆,看到狮子却不怎么害怕,反而走到狮子身旁,在狮子身边讲了几句话,那狮子掉头就走,也不吃他了。皇帝觉得很奇怪,狮子为什么不吃他呢?于是又派人放一只老虎进去。那人还是毫无惧色,又走到老虎身旁,也和他耳语一番。说也奇怪,老虎也悄悄地走了,同样没有吃他。皇帝诧异极了!太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便把那人叫出来,盘问道:你究竟向狮子和老虎说了些什么,竟使它们不吃你?

那人答道:陛下,很简单,我只提醒它们,吃我很容易,可吃了以后,你们得演讲一番!说罢他就坐下了。哗——!顿时全场雷动,又得一个满堂彩!校长却弄得啼笑皆非。

庄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庄子能言善辩,他智慧、旷达、幽默诙谐。一次,弟子同庄子在山中行走,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一伐木人在枝繁叶茂的大树旁站立却不伐砍,便问他,其人答曰:无所可用。于是庄子对弟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出山后他们住在主人家,主人杀雁款待,主人的小儿子问杀哪个,主人说杀不会叫的那个。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而死。先生将何处?庄子听弟子这样问,笑起来说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好一个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当然庄子是不赞成这样的,但在当时那种被学生问得窘迫的情况下,一般的先生碍于面子会很下不来台的,而庄子却诙谐地使尴尬解除,以轻松幽默助阵,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幽默技巧数不胜数,古今中外的幽默题材中,诡辩因为容易出奇、巧、怪,常常与幽默形成的原理和内部机制相结合,成为主要的幽默技巧之一。雄辩之术虽不受人所欢迎,但是作为幽默的素材和手法却大有用武之地。厚黑学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学问之一。

幽默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不胜枚举,文艺工作者可以用幽默来批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擦亮人们的眼睛;文学中的幽默小品,给人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绘画中的幽默讽刺漫画,在笑声中敲响生活的警钟等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幽默,都有着无穷的威力。幽默是排解压力的缓冲器,成功处世的润滑剂,精神脱俗的开心果,事业升腾的助推器。生活中的幽默只可多不可少。幽默是社会活动的必备礼品,是活跃社交场合气氛的最佳调料。是所有追求完善自我者的法典,是人们适应社会、掌握说话技巧的学问。

幽默大师说:每个人都是幽默的,只是有的人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就让我们赶快来激发一下吧!

2.幽人一默,打破尴尬

人们常说:幽默是快乐的源泉,是生活幸福的前提,而且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其功效之大,是可以看得到并且能够体会得到。

凡人总免不了会犯错,做了错事被人发现或发现别人做了错事;自己或他人遭遇窘迫手足无措,凡此种种都不免有些尴尬,弄得自己与他人面红耳赤还下不了场。另一重要原因是,尴尬能消磨人的意志与勇气,使人因此而畏首畏尾起来。可能类似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有碰到过,但不知朋友是如何处理的呢?如果在遇到尴尬的一瞬间若暂且放弃常规思维,出之以幽默,也许就能够事半功倍。

人们在应付日常生活中尴尬困惑的局面,通常感觉伤神又费力。如果遇到尴尬的局面时暂且放弃常规思维,出之以幽默,也许就能够事半功倍,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因为幽默往往就是应付这种场面的最佳武器。幽默能够使人在引发笑声中打破尴尬场面。幽默语言能够不断地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所以说,如果你想让别人也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和幸福,你不妨把幽默这个词好好地琢磨一番,琢磨透了好好地利用。

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钟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公共场所,一个人做事不慎造成你的尴尬。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通常只会想到该怎样解除自己的尴尬,而很少想到该怎样排除我们的尴尬。

这天,老王的朋友要从国外回来,但是,老王手上还有一些事情忙着要做完。于是,他请朋友小李前去朋友下踏的酒店代自己接那位从国外归来的故友。小李平时就是一个挺热情的人,便欣然答应了。

小李来到酒店门口,但忽然又想起没有问老王他的那位故友的电话。这时刚好有位提着大皮箱的贵妇人模样从远处走来。其实,这位就是老王的故友,但小李并不知道,贵妇人见小李在酒店门口站着,以为是酒店里的负责人便吩咐小李把大箱提到他所预定的酒店里。小李毫不犹豫的照办了,贵妇人给了小李100欧元,小李推脱不收。就在此时,老王刚好也赶到了这里,见到久别又重逢的友人与小李,赶忙过来同他们打招呼,站在一旁的贵妇人这才知道这个为自己提行李的竟是前来接她的朋友。贵妇人十分尴尬,她向小李深表歉意,老王也向小李表示感谢和歉意。小李却表示不必道歉,也不必感谢,和蔼又不失幽默地对贵妇人说:你把那些我应得的报酬给我吧!顿时,轻松的欢笑响起,一场尴尬的局面就这样被一句幽默之语而化解。

由现实生活中折射出的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小李不但热情,而且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小李的幽默可谓是用得恰到好处。想想看,一个人若只顾排除自己的尴尬,而全然不顾对方,也许会使对方陷入更深的尴尬之中,自己虽然将尴尬化解掉了,但心里并不一定舒服。那么当我们遇到类似的这种场合,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将错就错,索性把双方的尴尬一起化解。

提到马克?吐温可能朋友们并不陌生,他正是美国作家,一个机智幽默的人,被人们称之为幽默大师。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一点也不为过,不信?看过之后就不得不得了!

有一次,马克?吐温要到一个小城,临行前有人好心的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当马克?吐温进入当地的一个旅店进行登记的时候,刚好有一只好学的蚊子前来求学,(一只蚊子正好在马克?吐温眼前盘旋)。当时的登记人员面露尴尬之色,忙驱赶蚊子。马克?吐温却满不在乎地对职员说:贵地的蚊子比传说中的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趁机光顾,饱餐一顿。周围的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在当晚并没有遭到蚊了的侵袭,相反他睡得十分香甜。原来们旅馆的人员一齐出动,想方设法不让这位博得众人喜爱的作家受到聪明的蚊子的侵害。

像是这样的尴尬事件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类似的情况都是无意造成的。但是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就有那么一些人故意挑起事端,企图以巧言戏弄于他人,陷人于尴尬境地。像是这样的人是当然是可憎的,但你恨他也是无济于世,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故意的,他的本意就是恶劣的,他就是那么过分。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防以幽默为武器予以还击。当然,这就需要你有相当的幽默技巧,幽默素材最好取材于对方话题,让其自食其果,将尴尬不知不觉中转移给对方。简单言之,也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对于其,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待恶人,这也属不得已而为之。

话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自恃有才学的城里人。这天,这个城里人遇到一位乡下人,他非常看不起乡下人,想奚落他一番,于是向他发难:请问这位老乡,你有几个令尊?乡下人装作不知,反问:令尊是什么?城里人以为得手,狡黠地一笑:令尊就是儿子的意思啊。乡下人不动声色地说:噢,原来如此,那么请问您有几个令尊?城里人没有思想准备,一时竟无言以对,气得直翻白眼。乡下人步步紧逼,佯作安慰状:原来您膝下无子。我倒是有两个儿子,可以过继一个给您当令尊,不知您愿意否?城里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只好悻悻而去。乡下人做得有理有节;既让对方尝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又达到了维护尊严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往往也会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他们会故意拿那些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问题来刁难你,让你进退两难。对此不论你是回答还是不回答,都已经陷入尴尬的境地。对此,我们同样可以用幽默语回应对方,从而使对方在微笑中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同时也为自己解除困境。

斯特?朗宁是加拿大的前外交官。他于1893年出生于中国襄阳。1923年朗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的血统。朗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幽默地反击道:你们是喝着牛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这样的妙语幽默风趣,既是笑话又非笑话,有礼有节,让对方知道推断的错误。郎宁不正是运用了幽默风趣的话解决了难题吗?

幽默交际有很多种,大都是在日常交际场合。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情怀无疑就像暖暖的春风,可以吹散人们心中的紧张,可以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幽默是胸襟豁达的表现,即使在不愉快中也能破除尴尬,制造出令人轻松高兴的心情。其中也不排除受到别人过分的嘲讽,当遇到这种处境窘迫的场合时,我们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通过自嘲来化解这种窘迫。从对方的露点着手或者抓住对方弱点,反守为攻,来个攻其不备。当然,这就需要个人反应快捷、还要拿捏到位、做到恰到好处。

比如,美国总统克林顿被记者围攻,记者问,总统对于媒体对您与莱温斯基小姐绯闻的报道作何评价?克林顿从容不迫地答道:取笑我的话已经被世人说尽了,再也没人能说出新鲜的了。语言既尖锐又圆润,自嘲中带有反攻的阵势,其意思也就是说:你们哪个有本事说出点新花样来?我洗耳恭听便是。这一招还真绝,发出提问的记者顿时语塞。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克林顿的回答乃是绝顶的自嘲法。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遇到这种窘迫克林顿表现出抵触情绪,或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事情将会怎样?

这就告诉我们,被别人揪住小辫子不放,想摆脱窘境,首先要有勇气面对尴尬,无须回避、也不必躲藏,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顺着对方的思路通过自嘲化解困窘。就像克林顿略施小技,就使得记者语塞再也无法反击。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遇到以上的情况是很常的,而有些人就能够坦然处之,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缺乏幽默感的人往往为维护自尊心,抑或说是爱慕虚荣,一旦遇到令自己难堪或者无法接受的事,就会极尽英雄本色,尽管事小,结果还是风雨交加,化玉帛为干戈,使得尴尬的处境得不到化解,反而更加一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既害人害已,对社会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俗语道:进一步悬崖峭壁,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把握一种幽默风趣的技巧去面对世事,就一定会化干戈为玉帛,而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晴空万里。

3.巧用暗语,避免尴尬

会说话的人一般都懂得使用幽默的语言。在任何场合,拥有良好的幽默口才的人都总是能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众多的支持和理解。巧用暗语还可以毫不留情地反驳他人的攻讦,捍卫自己的尊严。要想获得众人的欢迎,你必须学会幽默。

富于幽默型的人,他们很少遵从逻辑的法则,相反经常运用奇谈怪论,或类似诡辩的手法,使对方如坠云雾里。这种情况,与其说是为了理而辩,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来得更贴切。打趣话、俏皮话、笑而不谑的话连续不断,使举座为之倾倒。这种才能特别好的人,是非常圆滑灵活的人。

有一位化学老师当堂批阅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见一位女同学所画的实验方案很糟糕,便把学生叫到身边,调侃说:你看你画的这个烧杯,像个手雷似的!你还用酒精加热呢,要是爆炸了,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吗?女同学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后,她严格地遵循画图程序,并用上了直尺、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而不再信手乱画了。这位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该同学的画图态度,而是用一比喻进行幽默地提示,诙谐风趣,自然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幽默语言,由其自身具有的哲理性、趣味性等特点所决定,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人的作用,增强说话人的语言魅力。有一次,林肯正在演讲时,一个青年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笨蛋。林肯的脸上掠过一抹不快,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笑着对大家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写信人的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写正文。幽默之所以为幽默,就是将两种不相干的事件豁然串通起来,让人产生惊奇与有趣的感觉。因此,幽默的创造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独创的能力,跳开常规的思路。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的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的时候减轻精神与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

曾有一位夫人到画商那儿买一幅静物画,她选中了一幅画着一束花、一碟火腿、一个面包圈的画。一问价,画商回答:50元一幅,这是最便宜的价钱了!夫人说:可是,我前两天来你们这里所看见的一幅画,跟这幅画一模一样,才卖30元。画商说:那它一定画得不好。夫人说:不,它比这幅画得还好!画商说:为什么会卖30?我不信!除非它那个碟子里的火腿比这多得多!

听了画商的解释,谁能不哑笑?本来,画的价钱高低只与手法、质量的高低相关,而与画面上所表现的事物的多寡无涉。但是,由于画上原本有火腿一物,在情急中,那位画商有意将画中虚有的火腿一词实义化,也就在暗中使它转移成了指实物火腿,从而搪塞了对方。正是从这貌似傻话的转义回答之中,才让人在一惊一乍中听到了转义暗示的机趣,所以才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一笑。

幽默可以淡化掉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和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着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与人交谈中,用幽默来处理烦恼和矛盾,会使人感到和谐愉快,相融友好。

有幽默感的人,必然是别人喜欢与他交往、与他交朋友、与他亲近的人,也必然是心思敏感与感觉锐利的人,也必然是欢笑常居左右的人,胸襟豁达的人必定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一个整天忧郁,整天把自己泡在悲伤的草药之中,当然不知幽默为何物?当然也不懂得怎么去利用它了。同样的,一个心思狭隘的人也与幽默无缘。

在一次宴会上,达尔文与一个美丽漂亮的女子坐在一起,这位少女用那带着讽刺的口吻向达尔文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猴子变成的,我也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达尔文望了这少女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是的,不过你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的,而是由长得非常漂亮的猴子变来的。这种以己之矛,戳己之盾的方法,不仅不会破坏当时的气氛,而且常常还能把尴尬的局面扭转成和谐热烈的场面。

同时,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人,品行端庄,为人朴实,但他总是一本正经,非常严肃,让人觉得像在喝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让人觉得难以靠近。但是,生活中还存在着大家的开心果,他们时常使用幽默为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快乐,总是让人在不由自主的情况下想靠近他,而且还能在不着痕迹的情况下,解决自己的难题。

幽默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你或者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或者是上司或是职员,总是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困境。让幽默赋予你力量,让你摆脱困境,跟随你走向光明的人生大道。

幽默既是智慧的表现,更是道德修养的外观。好的幽默要求不同的场合、对象、分寸,都能给人以美感,让人心情愉快,使当时充满欢乐的气氛。

当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时,不妨适当地用幽默来摆脱困境,顺便给别人以教训。幽默感能够确保你时时刻刻都能镇定地、毫不犹豫地解决或面对自己遇到的难题。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非常圆满地解决那些突发状况,并把它处理地恰到好处,不留痕迹,就像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里根曾说过:在生活中,幽默能促进人体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和得分。他就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发表演说不时被举行反美示威的人群所打断,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感到难堪,紧皱双眉,而他却满脸笑容地对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地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幽默的话把特鲁多说得眉开眼笑了。就是这样,在交谈中,一个幽默的表现不但化解了紧张的气氛,也显出仁慈和宽广的智能来。

幽默会带来快乐,使人从痛苦的情绪和经验中挣脱出来。幽默能使人把沮丧变欢笑,人们若能笑谈那些看来似乎很严重的事情,那么,就可以将幽默的力量发展到极点。

幽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就有不同的作用。假若幽默的尺度我们没有掌握好或玩笑过度,不但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让人尴尬。它可以为你带来亲和力,也可以让人免于杀头之罪,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你从尴尬的困境中拉出来,免于难看。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幽默是人际沟通的洗涤剂。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变得缓和,从而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使问题更好地解决。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适度、得体地开个玩笑、幽默一下,可以使周围的人松弛自在,并能营造出适于交际的轻松活跃的气氛,这也是具有幽默感的人更受人欢迎的原因。

4.旁敲侧击,扭转局面

一个人才不一定有好口才,但一个好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如果一个好口才的人,同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那这样的人就具备了干大事的条件。古今中外,无论是哲人、学者、科学巨匠,还是普通的百姓,生活中都不乏令人回味的幽默之言和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之举。

婉约的说话方式,既不伤害到对方,有时也能保护自己。特别是谈一些不高兴或者是别人忌讳的事,旁敲侧击地把话说出来,听者会觉得很受用。让听者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你的话也就越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有矛盾的和有不同意见的人说话,还会使矛盾在柔婉之中自然而然地化去火力,既不激化矛盾,又能解决矛盾。

在谈判中,运用旁敲侧击法就是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对手的一些观点。由于运用旁敲侧击法时,谜底被深深地埋藏在幽默的话语下面。所以,要在谈判中运用这种幽默技巧并取得幽默效果,就要在己方发言之后,留给对手一个短暂的回味时间,对手才能体会到幽默的话语和谜底之间微妙的联系。因此,在谈判中我们不但要自己善于运用这种幽默技巧,而且还要善于领悟对手的这种幽默。

在谈判中,当需要批评或提醒对手而又不便直接向对方提出时,便可考虑使用这种幽默风趣的旁敲侧击法。从侧面提出一些看似与谈判主题无关的话题,以此来达到启示、提醒、警告等目的。

有一天,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越南战争问题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举行会谈。谈判正在进行时,尼克松总统给基辛格打来电话,接完电话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机智地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驾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道:总统是非常注意选择词汇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在这次谈判中,基辛格巧用火车与飞机的比喻,幽默地对对手进行旁敲侧击,既鲜明、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而语气和态度又不是显得十分强硬,令对手容易接受。可见,在谈判中,语言幽默、形象,往往能有效地活跃谈判气氛,使谈判轻松、愉快,并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批评、指责别人错误时,当头一棒往往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且对方也未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相反,旁敲侧击地进行提醒、暗示,不但让人易于接受,而且还可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一天,公司的经理去仓库巡逻,无意间发现几个工人围在一起抽烟,而墙上是严禁烟火四个红色大字。当时,经理非常生气,可他还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怒火。他并没有冲上去训斥员工,而是静静地走向前,掏出自己的烟盒,给每人递过去一支烟,然后若有所指地说:走!咱们还是到离厂房远点的地方抽吧!

那几个工人听了这话,很快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想到经理如此宽容,一个个非常自责,忙向经理赔不是,并保证以后一定注意。试想,如果经理怒不可遏地教训一通,效果肯定没有这般好。运用旁敲侧击法批评、指责,就是要尽量避开双方的争端,说得巧妙一点、含蓄一点,既让对方顺耳,又能使对方心悦诚服。这样,言半功倍,意趣无穷。

当然,还要看应对的是什么样的人,性格直爽的人说话喜欢直接了当,对他们旁敲侧击很难发生效用,而性格内向又比较敏感的人,谈话时喜欢琢磨弦外之音,甚至无中生有地品出些话里没有的意思来。所以和人打交道,不仅要会传达言外之意,还要善听弦外之音。这是最奥妙的人际关系操纵术。老于世故之人大都擅长话里有话,一语双关,精明之人无须多言直语,即让你心里明明白白;高明的小人惯会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用话中之刺让你身败名裂。

不管说话之人是否故意暗藏玄机,听话者必须弄明白他的真实意图,方能应对恰当。脑子不清,耳朵不灵,一定会多遇难堪。话里藏话、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游戏,笨人玩不了。脑子不灵光,煞风景自不必说,落笑柄更是常有的事。话里藏话、旁敲侧击其实是一种迂回,可它既重迂回策略,更重隐含之术,较之迂回更主动,更微妙,是妙接飞镖又暗中回掷的高超人际交手术,是机智聪明者才能驾驭的玄妙功夫。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平之事,不公之人,又不能不去表达我们的不满;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巧加指责,让对方明白。但如何表达这种不满却有一定的学问,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做到既能表达出对对方的不满,又不至于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确实是不太容易。话里藏话、旁敲侧击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武器。

幽默,排解压力的缓冲器,成功处世的润滑剂,精神脱俗的开心果,事业升腾的助推器。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当事业遇到阻力时,幽默给你带来良好的心态,让你释怀:当你情感遇到挫折时,幽默是有效的润滑剂,缓解矛盾,一笑泯恩仇;当你健康情况欠佳时。幽默是最好的开心药,使你消除紧张,祛除病痛,使生活多一点情趣。幽默是社会活动的必备礼品,是活跃社交场合气氛的最佳调料

第四节 黑脸无情,心如铁石

1.勇于拒绝,敢于说

在我们生活中,特别是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一些人,总是免不了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被人请求给予帮助,这些都是人生路上的一些必然发生的事情。助人是快乐之本,这是人人都可琅琅上口的一句格言,想做个有求必应的好人并不容易,人们的要求是永无止境,在这永无止境的要求之中当然也有合理的或是非合理的要求。当别人前来要求协助时,难免会遇到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该如何拒绝他人呢?

敢于说,勇于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比别人提出的一些要求本想拒绝,但碍于一时情面,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却给自己留下了长久的不快。比如有位学生,放学后本想赶快回家去做自己心爱的模型,可是这个时候却有几个朋友非要拉他去打球,同时又有两位同学约他去看最新电影,遇到这样的事情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拒绝才好,如果拒绝看电影的同学,很可能就得罪了同学;如果拒绝了打球的朋友们,便得罪了要好的球友们,并不是说不敢得罪于谁,在这个时候得罪谁都不是。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字,曾经难倒了多少英勇壮士,真是英雄难为说竟折腰。

虽然有些时候是那样难以说出口。就像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向你请求帮助,而你却无力说出拒绝的理由;就像好朋友提出的请求,即便无理,你也不敢拒绝。在这方面,汪国真说了一句十分恰当的话:当你拒绝不了无理要求时,其时你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则助长了他的惰性,同时也使自己心里极不舒服。所以,拒绝有时是很难说出口,但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否则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痛苦。拒绝有时虽不美丽,但确实非常实用。这就需要掌握拒绝他人的学问,这就需要我们有扮演黑脸的绝对勇气。

有一位国家公务员,其人际关系是相当广泛的。有一次有人托他帮忙办点事,心底的良知告诉他受贿有罪,可当厚厚的几打美元放在了办公桌上时,他却无力拒绝。像是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在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对我们甜蜜地进攻。玩乐对于苦苦挣扎于学海的学生们是一种诱惑;而金银珠宝则是对于守着清贫的领导的一种诱惑。面对这难以抗拒的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办?放弃学业,追求玩乐?我们清正廉洁的领导者又该怎么办?为贪图钱财而背弃信义?不!我们应当向这些诱惑大胆说

学子挣扎于学习的苦海之中拒绝玩乐需要坚定的意志;人们的好领导拒人财物更需要有战胜自己私欲的勇气;拒人情谊当然需要有黑脸对人的勇气。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见拒人之难。而厚黑者之人却懂得以折中法、模糊法、婉拒法……拒人于千里。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向老先生求学、求教的人就已经很多了,以致启功先生所住的小巷终日不断脚步声和敲门声,惹得先生自嘲曰: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

有一次启功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但是又怕有人前来敲门。于是他就在一张大大的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由此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是如此幽默。启功先生虽然病了,但仍不失幽默,以此幽默的方式拒绝了前来寻宝的人不失为一种艺术。此事被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知道后,华老专门画了一幅漫画,并题:启功先生,书法大家。人称国宝,都来找他。请出索画,累得躺下。大门外面,免战高挂。上写四字,熊猫病了。后来此事又被启功先生的挚友黄苗子所知,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朋友,遂以黄公忘的笔名写了《保护稀有活人歌》,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歌的末段是:大熊猫,白鳍豚,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不动之物不活之人从何保护起,作此长歌献君子。呼吁人们应该真正关爱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

相信朋友们看了这则故事一定会发出会心地微笑。但是在微笑之后大家是否还会感到一点苦涩呢?启功先生之所以拒绝前来索画的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起。而直接地拒绝人们的所求这又不是先生做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最后才采用了幽默式地拒绝。这样人们可能更容易接受,也更为人所理解。可见,同样是拒绝的问题,但方式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相应会有所不同。所以,同是拒绝,还是应该多注意些方式,多讲究些艺术。

世人认为再也没有像这么难说出口的字眼儿了。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字却是如此的难说出口?因为说不,可能就被别人认为是无情无义;因为说,可能会将别人的好意一下子推翻掉;因为说不很有可能你的人际关系将会弄僵。社会中很多人都会觉得拒绝别人很难,拒绝时却又含糊其词,虽然最终勉强答应了别人,却因优柔寡断而让对方焦躁不安。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多变、复杂难测的社会中。面对各种各样、瞬息万变、布满陷阱的人际诱惑,要勇于拒绝,要敢于说,这样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丰富多彩,使你的社交游刃有余。当然我们已经知道拒绝也是一门学问,它还是一种艺术,那么,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实之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拒绝呢?怎样把字说出口呢?看了以下几条就会明白:

1.耐心倾听对方的要求:即使在对方述说中途就已经知道目的,也要听人把话说完,这样即表现出你对他人的尊重,也可更加确切的了解其请求的主要含义,显示出明白这个请求对其的重要性。然后再想如何给予拒绝,表示自己的诚信。

2.拒绝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首先感谢对方在需要帮助时可以想到你,并且略表歉意。注意,要把握的是略表歉意,这个略表要求是一种度的把握,过而不实嘛。

3.态度要坚决:既然拒绝了对方,态度一定要坚决,不能因为对方多次的说服而改变想法,因为这样会给对方以为有回转的余地。甚至耽误对方办事,被别人误会的结果将是以后不愉快的开始。

4.指出拒绝的理由:指出真诚的并且符合逻辑的拒绝的理由最好,这样将有助于维持原有的关系。如果你觉得拒绝的理由不充分,也可以无理由给予拒绝,但切忌不可编造理由,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

5.对事不对人:意思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拒绝的是他的请求,而不是他人的本身,这一点是相当重要。当然,拒绝之后,最好可以为对方指出处理其请求的其他可行办法。

7.千万不可通过第三方加以拒绝:有人习惯通过第三方拒绝,其实这样做很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通过第三方拒绝足以显示你自己懦弱的心态,这样做非常缺乏诚意。

总之,当别人提出一些你不愿意去做或是无力去完成的事情时,要学会厚颜无羞勇于拒绝才是,敢于说是一个人的自我表现,勇于拒绝是一门学问。成功地拒绝他人的不实之请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免除由不情愿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所以,懂得厚黑之学,学会勇于拒绝将会有助于你做人与处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两全,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为这些琐事所困。

2.黑脸无情,拒绝有术

拒绝是一门艺术,既是一门艺术,就一定有其所在。当别人对你有所求,而这样的要求却不合你的意愿,你肯定就不愿去做,你肯定就想着该怎样去拒绝对方所求;还有可能就是别人对你有所求而你又你办不到,那么,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拒绝他。众所周知,拒绝是很难堪的一件事情,因此,为了应付他人的要求,我们就必须硬着头皮给予拒绝;必须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不要怕不会拒绝,或者不敢拒绝。拒绝的方法有很多种,总结如下:

1.直面拒绝术:我们每个人都有其做人原则,办事当然也要有办事原则。所以说办事都要讲究原则,不符合原则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如果某人向你提出的要求是不符合原则的,你就绝对不答应为他办,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论你们的关系多么好,不管你们是什么样的关系,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

这就是厚黑学中的术,脸皮该厚则厚,怕别人搓你脸皮,那就再加厚一些。脸该黑时就不能让他白,白脸更能说明此人就是弱者,脸黑显智慧。看看包公的脸够黑吧,但他就是正直的象征,他就是机智过人,想必包公当年就早已悟透厚黑学了吧!所以说脸黑没什么大不了,把脸抹黑些才能不被人情和面子所累,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始终保持自我本色。

2.委婉拒绝术:既然使用委婉拒绝法也就是希望对方知难而退,如果对方真的知难而退了,那么一切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拒绝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著名作家钱钟书曾接到来自英国的电话,原来这位英国女士想拜访钱钟收先生。而钱钟书先生在电话里对这位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多么富有幽默而又委婉的话语,一句简单的拒绝之语却被钱钟书说成了经典语,真不愧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转移拒绝术:何谓转移拒绝术?也就是将话题巧妙地转移到其它放题中去,简而言之就是转移重心。顾左右而言它。

战国时,卫灵公想要征调民工建设宫殿,主管这项工程的一名官员劝谏说:“天太冷了,这时候征调民工,恐怕他们会被冻死。灵公一副摆出一副奇怪地表情问道:天气冷吗?

这时,这个官员并没有直接给予回答,他这样对灵公说道:大王您穿的是狐裘大衣吧?坐的是像是熊皮坐垫!房间内火炉里的火都还旺吧?

听他这么一说,灵公从他这些看似无关的问题中意识到自己的愚昧,于是微微点点说:你说得对!于是灵公便下令取消了这项工程。

还有一则故事是关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故事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这则简短的故事并不是说孟子其人多么智慧,相反,只是为人告诉朋友们,遇事一定要懂得拒绝,特别是遇到一些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就必须掌握转移拒绝术。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被他人问答的不知怎样回答,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得不转移拒绝术,顾左右而言他来就解一时之急。

4.补偿拒绝术:对一些要求拒绝后,可适当予以补偿。别人所托之事千奇百怪,而我们也不是万能之人,遇到一些无法帮助的问题就明确的给予拒绝。当然,当求助之人遭到拒绝难能免心里不平衡,所以拒绝他人之后,可以帮助求助人想一些别的方法,如果你想的办法不很理想,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方的也是可以理解;如果你的办法帮助他解决了问题,那他也会对你有所感激的。这样你们都可以满意,岂不是更好。

5.打断拒绝术: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是当你不想听人罗嗦的时候,或想拒绝一些登门搞推销的人员时,你完全可以找理由打断,以此来拒绝他人。

这是一个星期天上午,一个女孩在家呆着无事,忽然电话铃声想起,她走过去拿起电话。很意外,是她的一位同学,她们很久没有联系了。对方打来电话一直说个不停,直到半个小时过去了,对方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个女孩子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但又不好意思把电话挂断。她灵机一动,有办法了,她这样对电话那头的朋友说:请等一下,我要去一下洗手间,你看你要不要先挂断电话呢?对方很理解似的说道:没事,你去吧,我等一下就行啦,我也去一下!

两分钟过后,对方的电话还没挂断,看来这招在对方身上不管用。没过十分钟,女孩又朋友说:嗨,请等一下,有人叫我,我去一下!对方只答了一句好,去了一下,回来她对朋友说:不好意思啊!XX,我妈妈在做饭,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必须帮妈妈做饭去,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吧!话已经说到这了,对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还有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当你不想听人罗嗦或想拒绝登门拜访的推销员,便在对方正说得津津有味时,很有礼貌地说:不好意思,我去一下洗手间。如此两三次以后,对方哪有口味再讲下去?所以,像这样的打断拒绝法还是很实用的。

6.折中拒绝术:人们通常习惯单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这样说?看了下面这段对话就会明白:

这天,张主任对杨科长说:老杨呀,明天能抽两个人帮我们科室核对一下生产成本吗?杨科长说:不行,我这儿实在抽不出人来了。真对不起。

从这两句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杨科长注意到了交谈的方式,十分礼貌地回绝老张的请求,但是由于他直接地在不行之间进行抉择,这样就没有兼顾对方的情面与合作关系。所以难免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快,倘若能够换用多向思维来考虑和处理事情,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这就要看你的拒绝术用得是否得当了。

比如,杨科长可以这样回答:好,我尽量抽一个人给您,另一个人请您向别的科室求援,行吗?真对不起。这样说或许就好多了吧!或许也可能性换另一种答法:我可以抽两个人给您,不过得过几天。如果您急等着用,我明天先给您一个人,过几天再给您另一个人,可以吧!现在实在抽不出来,真不好意思。这样既保持了合作的关系,又顾及到了对方的情面。所以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不妨就多用用这些词儿吧!

厚黑学,实乃为人与处事之学,而其中的拒绝之术也是最常见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拒绝之术学精、悟透、把话说得更有艺术,这样我们的事情才能办得更顺利。历史上,很多成功的领导人都精通拒绝的艺术,在拒绝对方的同时,还能给足对方面子。

譬如英国首相狄斯雷利就是其中一位。据说有个军官一再请求狄斯雷利加封他为男爵。首相知道此人才能超群,也很想跟他搞好关系,但问题是军官不够加封条件,这样事情就不好办了。这天,首相把那个请求加封的军官单独请到办公室,说:亲爱的朋友,很抱歉,我不能给你男爵的封号,但我可以给你一件更好的东西。军官想有什么比加封还好的东西呢?

狄斯雷利这时放低声音对他说: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曾多次请你接受男爵的封号,都被你拒绝了。此消息一经传出,众人都称赞这位军官谦虚无私,淡泊名利,对他也更加的尊敬。军官由此非常感激狄斯雷利,后来,成了首相最忠实的伙伴和军事后盾。

狄斯雷利是聪明的,他的聪明在于,他非常明白军官真正需要不过是封爵之后的巨大荣耀。因此,当他拒绝给予加封之后,能够很合理给其补偿,使其心理得到满足,反而让对方对自己感激不尽。狄斯雷利这招拒绝之术正是补偿拒绝术,狄斯雷利用的这招不失为高招。这也是通厚黑者的高明之处。怎样?厚黑之道,朋友们是否已经看懂、悟透、精通、善用了呢?

3.先扬后抑,以达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共同的人际圈子当中,特别是作为领导人,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一定要注意讲话的方式。

讲话是一门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要真正掌握这门艺术,使你的讲话更有针对性,增强可行性,只光板着脸说教只是非常不适宜的。许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掌握批评的技巧,然而批评方式却是最难把握的。在我们的周围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很多人不讲批评方式,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及的指着对方的不是批评一统,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还想试图把自己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而这样的结果会是怎样?——事与愿违。

需知,批评与责备一个人并不是劈头盖脸地乱骂一气。但是,人有时候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他们犯了错误不得不提出的时候,还是一定要给予批评。批评当然要讲求技巧,用得好便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该用怎样的技巧去批评?如何才能恰到好处的采用呢?

李商隐曾写下这样一首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但是在诗的前两句仿佛是写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精神及对贾生的赞服,丝毫不露贬意。然而后两句笔锋突转,写到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而是为了问鬼神;这才另人恍然大悟。这正是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的之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不关心苍生之疾苦予以讽刺,此诗讽刺辛辣,感慨深沉,此乃欲抑先扬之至高境界。

曾有一个打工仔在温州礼品城为一位老板打工,他说对那老板印象特别深刻,是一个很让自己佩服的人。话到此可能有些人会为此感到不解,也许你会认为,打工仔一般提及老板都是非常反感的,没听说有谁赞服自己的老板。没错,他确实赞服那位老板: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次,我发错了货,到托运部后才发现,所有的货物又不得不重新带回门面里,重装后再重发,要知道这样重组——重装——重发的过程很麻烦的,当时我弄得一身是汗,又怕老板铺天盖地的责备,当时老板也在,当我忙好了之后,老板看着我说:小王啊,你也辛苦一天了,平日里做得相当地好,你一直都在尽力做这些事,这一点我很认同的。可今天这事办得却太不到位,货物全错了,如果托运出去,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你也知道的顾客就是上帝,客户那边正催得急啊!所以你的心思要多用在工作上啊!以后可不要太马虎了。

从这个实例中你能够明白什么道理?先看看老板在批评小王之前是怎么做的:首先是肯定了其优点,也对小王平日的工作表现给予了表扬,这一点是非常受用的,所以对于后面的批评小王也是诚心诚意接受了。其次,这样的老板在看到你做错了事之后,他不是一味的批评你,责备你,或者抹杀你以前所作的一切。他会先给予你表扬与肯定作为铺垫,然后再间接的给予批评。因为一个人在做错了事的时候心里本来就忐忑不安了,再则也不是故意的,如果老板开口就大加责备,这时员工就会觉得有一肚子怨气。如果老板能够做到先表扬后批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这样员工会觉得老板非常体谅员工,自然对老板心服口服,接受批评也更虚心了。

马克吐温说: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恰如其分或者适当的表扬,就像给人戴了一顶金光闪闪的帽子一样,让人感到熠熠生辉,激情倍增。这句或许有些略带夸张,但确实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表扬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可以起到肯定人的价值,消除下级对上级的隔阂,密切上下级关系的作用。

做一个智者,他肯定懂得厚黑学的活学与活用。他们知道该怎样表扬一个人,更能够巧妙的提醒对方的不足。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总是在批评前先肯定其下属的工作成绩,然后再真诚地提出存在的不足。如果领导者开口就说:我对你很是失望。那么这位员工听后,将会是什么感觉?反之,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比如说:你做事向来都是很积极的,从来都是按时完成的,而这件事情怎么了,一定有别的原因吧,我很重视这件事情。这样一个巧妙的问答,让其做出回答,只有如此双方才能够解决问题。许多成功的领导者都认为:要让别人能全心全意的跟随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于领导者非常重要。

表扬和批评是思想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方式,也是管理者必须掌握和运用好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下属如果有了成绩,管理者就应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促使他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争取再创辉煌;下属如有了错误,管理者也应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促使他能很快觉悟,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时间与精力,甚至影响全局工作。当然,需注意的是欲抑先扬。就像是给病人打针一样,先为其消毒,然后再扎针,这样才不至于被感染,病才能好的更顺利。就如编辑在退还作者稿件时,通常都要说一番热情鼓励的话。这些话就像镇静剂一样,能起到的是镇定作用,同时又使对方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从而又继续奋斗不息。就如同你要指出某人的不足之处时,有些话语不要太过于直白,要给他人留有余地,虽然直言直语听起来更容易,但容易并不代表能够把事办好,直白的话语听起来就破坏了美感。如果能够委婉一些把它说出来,别人就会更接受,并对你有个好印象,其效果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4.拒绝理由,说得充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亲朋好友的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同时这些要求还可能是超过了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纵使心中在不满,然而了为日后双方的交往,也只能应承。但是当你不断的受到这种要示的次数逐渐增多之后,终有一天你会将所在的怨一并发出,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所以在接受不合理要的求的同时,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学习并应用厚黑者的拒绝之道了。

厚黑之人都是敢于说真话的人,他们不会为了别人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确,他们也会遇到别人向他提出一些无理的请求,但是他们懂的如何巧妙的回绝。这也是厚黑之人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身为厚黑者,再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时,他们懂得如何巧妙的拒绝对方,并且理由充分。不仅拒绝了对方,也为对方找了台阶可下,另外也不会影响日后的关系。

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使用充分的理由能够使别人谅解你不能答应那些不合理请求的原因,并达到不会使对方对你记恨在心的效果。这正是厚黑之人的拒人之道。凡是那些厚黑者在拒绝他人的时候都能够做到以充分的理由来拒绝他人。并且有时可以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人自己把所提出来的要求收回去。

能够利用充分的理由拒绝别人的要求正是厚黑者的厚黑之道,并且有着多种方法。

首先,对于员工而言,用制度回绝不合理要求,是最好不过的方法了。

其实对于多数公司而言,利用制度管人,比人管人的效果更佳。例如,在某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鼓着勇气走进上司的办公室说:对不起,我想该给我加薪了。我认为应该给我加了。

上司这样回答:你确实应该了,但是……”“但是的双关语就是停止这种想法吧!他把文件推到桌子一边,指着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片,不慌不忙道,根据本公司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

职员泄气了:哎,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

然后他退了出来。正是这几个铅印字打印出的制度使他放弃了他本应得到的东西。

他实际上在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但是他没有说出口。这下是他所在公司中的制度起到的作用。这也许正是上司希望他讲的话。

其次,可以通过诱导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要求来达到拒绝的效果。

在一所学校中,有一位同学,在学校正常上课期间想随父亲利用出差的机会去云台山游玩,在做过决定之后,便找班主任老师请假,谁都应该清楚的是这样是违反学校纪律的。

但是,这位班主任老师却是这样对这位学生说的:能和爸爸一起去泰山游玩,确实是件美事,不过,这几天我们学校要举行作文比赛,我们班还指望你拿名次呐。去泰山游玩的机会多得很,以后我们找个放假的机会多组织一些同学一块儿去玩不是更好吗?这位同学听了班主任老师的话后说:老师,那我这次就不去了。

当你拒绝别人时,能够用委婉和坦诚的语气,并且利用诱导的方式使对方收回自己的不合理的要求,不也是厚黑者的厚黑之道吗?当我们学会后必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者,当你在拒绝别人时,利用适当的拒绝语并且找到适当的机会。亦可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王经理在会议中提出白小姐的企划案,受到总经理的褒奖,心里非常高兴,决定要请大家去聚餐,但是……

王经理:白小姐,你提出来的新人研习企划案非常好,总经理也很欣赏。

白小姐:谢谢!努力还是有价值的。

王经理:我很高兴,怎样?今天大家想要去庆祝一下,刚好我也有空儿,你一定要去,今天我请客。

白小姐:真是太好了……可是,经理,真抱歉!今天我已经和朋友约好要去听音乐会,票都买好了,这次的票还蛮贵的,实在是很遗憾!

王经理:那,那就没有办法了!

白小姐:下次我一定挪出时间,谢谢你了!

在白小姐拒绝王经理的时候抓住了三个要点:一是拒绝前先表示肯定;二是,充分道出了拒绝的理由;三是对王经理的诚意表示感谢。正是这样不但没有使对面失了面子,而且给人的印象依然如当初,不会为此而影响其关系。

假如当初如果白小姐换一种方式,犹豫并且含糊的拒绝:这个…………今天可能……”或者直接拒绝:今天不行,今天我有约会了。这些方法都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并且对于王小姐今后的发展都将不会顺利。

当你学会了厚黑者的拒绝之道,便会懂得合理并且巧妙的拒绝他们的不合理的要求。从此你便可以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就学会了生活,并且在生活、交际中显得更加轻松自如。既不担心与人接近,又不害怕与人争辩,你有多少能力就表现多少。在你的人生中会不断的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eca1b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c.html

《第三章厚黑学活用之口才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