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全国卷1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6-03-13 15:54: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0

36(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

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

①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

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

 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42(10)自然灾害与防治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

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43(10)环境保护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漠丰富制备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2011

36某岛国人口约500(2009),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8为图6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 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8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大。

37(18)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9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

举例。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42(10)旅游地理

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10

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3(10)自然灾害与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9.30

44(10)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201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3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还应。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源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6分)

42.10分)选做题——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621,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4分)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6

43.(10分)选做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44.(10分)选做题——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常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要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4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同新、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别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7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42.(10)旅游地理

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防晒),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御寒),大风天气比较多(防风)。】

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带(瓶),抗缺氧药品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续备防寒衣物;此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寒帐篷灯等。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420,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421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石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材料所示,该地区位于断裂带,即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整体性易遭破坏;又该地区多暴雨,所以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44,(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破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课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措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该题具体参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进行作答。】

2015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3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2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分)市场需求增大;(2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2分)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2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4分)

 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主要原因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获太阳辐射量多冻结厚度薄,夏季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冬季。(2

依据:【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分)

42. (10)旅游地理

  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9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2分)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分)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2分)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3,(10分)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4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2分)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分)

【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3分)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4分)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该题以喀斯特特殊土层条件为材料,考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保护土层,保护土壤的肥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清楚,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从开挖石料、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同时需注意结合喀斯特地形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该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5a39e502020740bf1e9b59.html

《2010-2015年全国卷1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