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

  风险,就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两层含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收益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收益或者代价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活动,应被视为管理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百年党史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人民立场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人民立场实践经验。

  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应对各种风险困难的磨砺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格,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多次面临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影响人民生活安康的重大风险挑战。党应对风险挑战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深刻体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政党。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风险”,要求全党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准确把握形势,沉着冷静应对

  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次伟大飞跃,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反动势力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们党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定,保证了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有效化解了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网络、外交以及来自自然界等多个领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多地发生、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的危急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研判、精心部署,果断采取行动,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交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坚定人民立场,紧紧依靠群众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百年党史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人民立场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人民立场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地提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回顾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推进理论创新,发挥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越是在党和人民事业面临重大转折或重大风险挑战之际,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越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正是借助这些制度优势,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灾难突如其来时,我们党能够带领各族人民,坚持“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终夺取了抗击灾情、疫情的伟大胜利。也正是依靠这些优势,我们有效应对了各种复杂挑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发扬革命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应对各种风险困难的磨砺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格,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面对风险挑战从不畏惧退缩,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培养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特别是每当处于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面临困难与挑战的危急关头,党总是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首要任务来抓,通过提升执政能力破解难题,化解风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战胜国内外风险挑战,我们党首先从转变作风、严肃纪律入手,开展了整党、“三反”和整风运动,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件,让党的队伍保持纯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成为全党的共识,党的自身建设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以空前的力度,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确保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从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智慧,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

  风险应对主要是从风险应对的重要性、风险应对的方法、风险应对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授,以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为大家讲授了丰富的一课。通过参加本次读书班,我学习到了面对风险应该如何冷静应对,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处理。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风险无处不在,将“控险是第一责任”放在首位

  从风险应对的重要性来看,我们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如操作、合规、法律、声誉等,银行的风险应对事关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我们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前习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要求中风险应对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年轻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成为应对风险的行家里手,提升见识和胆识。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

  二、因险施策、选用有效方法化解风险

  从“主动应对不回避”、“最坏准备不侥幸”、“查实速断不犹豫”、“积极沟通不封闭”、“内外有别不单一”、“预案充分不留患”六种风险应对方法的“一般要求”、“实践中容易出现的情形”和“较好的应对方法”三种情景进行了逐个讲解,并通过身边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和加深记忆。这告诫我们,风险往往会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发展,这要求我们面对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遇到风险事件,首先要冷静思考、对风险情况做出预判,并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报送情况,按照事先的应急预案,做好风险化解。

  三、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发展是第一要务,控险是第一责任”,这是对我们提出的风险应对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从事前防范和风险化解两方面做出了重要指示,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好制度执行,带好队伍。一是要加强员工思想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加强个人的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自身的风险防范教育,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风险的发生。二是要建立建全风险制度。“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制度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作为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稳健发展工作做实做好。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心得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发现,我们党总是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危局中不断前行。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深刻总结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地位,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思想认识上不断深化重大风险规律的研判

  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充分说明思想理论及其科学认识对人们的行动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此,我们党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过程中,始终把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放在首要位置,逐渐深化对重大风险规律的研判。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成立伊始就认识到,残酷的斗争形势和中外敌对势力的暴力镇压使党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风险。通过对革命斗争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纠偏,我们党逐渐化解了一些重大而且异常复杂的风险挑战。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勾结,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不仅是对当时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的科学认识,而且增强了人们应对重大风险的必胜信心。在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我们党又警醒地认识到“糖衣炮弹”是重大风险。因此,提出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两个务必”。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内外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使我们党认识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颠覆破坏新生政权引发的重大风险和部分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带来的重大风险,是我们党当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开放的环境和全球化的浪潮使我们党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和经济主权及贸易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逐渐增大。

  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这既是对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的精准概括,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重大风险挑战规律的深化认识。

  基本理念上坚持防患于未然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古人就懂得防患于未然的质朴道理。老子曾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意思是,要在局面没有暴露之前就做好谋划,在事情尚能控制时就能见微知著,在风险没有产生之前就处理妥当。事实确实如此,很多风险都不完全是凭空产生、突然显现的,而是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这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回顾我们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自成党立以来,我们党就坚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始终保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的忧患意识,努力做到“居安思危”。

  比如,在党成立之初,虽然革命队伍逐渐壮大,但是我们党清醒地意识到一些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足。于是,迅速着手开展思想教育,以防部分党员思想滑坡进而危及党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同样胸怀忧患意识,通过开展整风运动,以防不良作风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改革开放以后,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外部风险,我们党提出要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警醒外部挑战所衍生的附带风险。因此,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形势既有充分条件也有巨大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泛滥盛行,使我们面临的风险增多、挑战增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要看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层层负责、人人担当。”这就是以鲜明的忧患意识告诫全党要坚持防患于未然。

  战略思维上坚持谋大局观大势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能否树立战略思维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显见标识。回顾百年历程可见,强调战略思维、坚持谋大局、观大势是我们党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基本思维方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严峻残酷的斗争形势,我们党就以强烈的战略思维系统性地开展风险防范工作。比如,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重大危机,我们党基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突出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同时,还基于建立革命联盟的需要,把推进统一战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开放环境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我们党突出强调思想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抓好,不能放松”。

  进入新时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要做实做细,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特别是告诫全党认识和处置风险要多政治角度看问题,把重大风险上升到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这些都充分彰显出强烈的战略思维。

  无须讳言,任何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风险挑战。不同的只是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以“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忧患意识、“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和“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的方式方法,妥善应对了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这些历程经验有助于我们继续攻坚克难、取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