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资讯八卦 > 房产资讯 > 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3

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3篇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起源于1991年,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是特殊市场经营体。第一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放缓,城投公司城建投资开发的使命面临结束,然而作为地方最主要的国有资本运作主体,通过全方位的市场化转型,城投公司仍然可以承担引导促进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任。立足于此,对城投公司的困境及转型策略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城投公司;发展困境;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6-0043-45

  收稿日期:2020-05-12

  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城投公司,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大规模的土地一级开发及基建热潮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风险的聚集,中央对地方债务的清理以及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都倒逼城投公司进行全方位转型。

  1城投公司发展困境

  1.1债务规模庞大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分税制改革的影响地方政府财权大大削弱。由于预算法规定不得以政府为主体发行债务,为加快城市建设,承担地方政府投融资任务的城投公司应运而生。过去20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歌猛进,城投公司肩负的债务规模也空前膨胀。2014年中央发布的43号文及其之后出台的系列文件,都致力于厘清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债务边界。然而,地方投融资体制的彻底转换需要一定过程,而且城市发展对投资有着固有的内在需求,导致城投公司的债务规模仍然在防控过程中惯性增长,截止到2019年全国城投公司负债规模达到9万多亿元。近年来,全国各大城投公司纷纷步人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债务集中到期导致流动性紧张,企业再融资能力下降,资金链进一步承压。

  1.2体制机制僵化

  由于大部分城投公司由政府全额出资组建,其治理决策方式受国资监管方式和授权机制的影响,业务发展方向也须符合国资监管机构对资本整体布局的要求。因此其体制机制僵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决策流程繁杂。大部分城投公司在集团总部和子公司层面分别设立董事会,经营性投资项目的决策须报请两级董事会决议,且中间环节还需经历子公司业务部门、集团归口部门、两级总经理办公会以及集团党委会的决策,流程繁杂影响项目进度;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化。人员的聘用与提拔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晋升通道狭窄,带有较强的地方行政色彩。

  1.3经营性业务基础薄弱

  城投公司的传统主营业务多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以及政府准入的公益性及准公益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代政府进行项目融资建设,靠财政返还弥补项目成本的固有模式。此种经营形态严重依靠政府信用和财政资金,与政府之间形成一种“寄生”关系。虽然近年来平台融资功能逐渐剥离之后城投公司纷纷进行市场化转型,也基本上形成了经营性业务板块,然而相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营性投资仍然存在比重不高、回报率较低的问题,整体投资结构欠均衡,投资效益还处在低水平阶段。

  2城投公司转型对策

  2.1着力信用能力建设,创新融资途径

  现金流是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融资是确保公司流动性最关键的环节。平台公司脱离政府信用“背书”后,自身造血机制普遍尚未形成,“输血”途径是否畅通则成为决定其生存亡的关键因素。为确保融资工作稳定有序,城投公司须着力信用能力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维护公司信用,规范公司信息披露,积极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一是维护提升公司信用,杜绝逾期。同时加强与投资人沟通,主动把公司“推出去”,把投资者“引进来”。二是创新融资途径。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目标,侧重考量资金落地时效和资金使用灵活度,同时加大长期融资和权益工具比重,增加项目储备。保障通道助力发行,争取银行贷款额度,启动境外债、中票、永续票据等多种融资方式,确保有效应对偿债高峰。三是加强融资包装工作。加强金融机构对项目的参与度,从项目前期介人,鼓励全流程跟进。了解项目投资计划和融资需求,优化融资结构,为项目提供更为匹配的融资产品。四是做好债务管理工作,理清各项债务情况,确保融资合法合规,同时合理规划存量及新增债务的还款期限,做好错峰还款,避免集中还本付息造成的流动性紧张。

  2.2破除机制障碍,提高管理效能

  城投公司要进行市场化转型,必须转换内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经营能力实质性提升,从而抓住市场机遇,赢得经营效益。一方面须简化项目投资决策流程。鉴于目前大部分城投公司都已形成集团集中管控,子公司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给予子公司更多经营自主权,集团业务归口部门仅在遵循基本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评审。项目经济评审后的决策流程适当精简,除公司治理层面必须通过的环节以外,减少非业务管理机构的参与。另一方面须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招聘、选拔及考核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选拔、聘任与退出制度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完善考核责任制,将考核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打破平均主义惯例。此外,还可借鉴国资国企改革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风险激励制度。

  2.3优化业务布局,升级经营模式

  为了培育自身造血机制,城投公司须充分挖掘现有产业的潜力,围绕市场化战略定位,通过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公司内生发展动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多元化格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业全面深化及产业智能化升级,新风口下城投公司可适当涉水文旅教育产业,以及5G、特高压、新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基建领域。此处仅以目前城投公司基本具备的几大业务板塊为例,阐明经营模式升级的具体途径:一是片区开发板块重点推进产城融合模式升级,积极探索“特色小镇、产业新城”开发模式,打造片区产业集群,实现由土地收益导向型向综合收益导向型转变;二是城市建设板块重点推进EPC一体化模式升级,打造建筑产业完整产业链;三是房地产开发板块着力构建业务体系,推进开发资质升级,推进物业混改,培育项目销售运营能力,特别是商业运营能力,推进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四是城市资源板块着力打造城市公共资源运营平台,加大对城市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形成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全产业链的运营体系;五是类金融板块强化风险防范,消化存量风险,逐步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模式,统筹各项金融业务,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金融混业经营。

  3结语

  在特殊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城投公司,虽然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然而随着地方产业发展机遇的显现,城投公司在产业导人和城市运营方面仍然有着深厚的资源基础和发展优势。未来有望通过管理、经营及融资能力的全方位转型,成为以国有资本投和运营主要手段的综合型运营开发主体。

  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各地的城投公司发展非常不平衡,一些公司融资渠道比较健全,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而另外一些资金漏洞巨大,入不敷出,甚至快要破产。本文着重研究城投公司的发展现状,找出它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投公司;问题;对策建议全国各大城市的政府投融平台,也被称为城投公司,起源于1991年。当时,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不再直接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将此类建设活动公司化。1991年,上海率先成立城投,之后,重庆、广东等省市也相继成立。近年来,各种城建开发公司以及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各具特色的城投公司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对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升本地城市形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城投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投资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城市中,城投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误区和困难。如何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资金矛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缩短"阵痛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作贡献,是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1.城市投资公司目前主营业务领域是房地产,以土地为抵押品而大举借贷,因此地产调控政策对其业务影响巨大,且管理模式滞后。城投公司过于依托地方财政,因此信贷政策等财政政策转变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很多城投公司本身无土地储备,融资多是源自政府担保,因此应向实体公司发展,拥有土地储备和自有项目。城投公司未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在城投公司成立之初,有些城市政府还无法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城市建设项目过分依赖财政的投资,财政投下去的资金又没人监管,没有形成可以进行资本流动的循环投资的体制,阻碍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2.发行企业债是城投公司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但涉及发债额度和净资产数,这些都有硬指标的要求,门槛较高而且好多业务与相关主管部门职能交叉。历史负债较重,银行信贷议价能力不足。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管理层叠严重,没能高水平的利用城投公司资产庞大的优势进而创新创新融资渠道,影响了城投公司高水平发展的进程。

  3.城投公司没有很好地利用产权交易平台来盘活资产,对于资产的.运作显得经验不足。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我们形成的巨量的存量资产,而这些在现有的城市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以前的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从而造成了这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产权不明确,业主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这样通常会造成前期立项时积极争取,建设时大干快上,但是当建成后出现无人担责无人管理的局面,这样的项目后期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运用企业上市、转让、重组等手段来积极地运作国有资产,管理好产权,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做好风险控制,这是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4.运营项目中公益性项目比重较大,无法产生现金流,造血功能差。融资渠道不通畅,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资产负债比越来越恶化。城投公司融资结构不平衡,银行贷款、信托、债券配比不合理,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当前融资主要是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未能充分利用其他各种金融工具,融资渠道过分单一,融资成本较高[3]。由于一些城建项目收益不高,这样一方面会造成银行慎贷,也会造成公司现金流不好,拉抬公司的资产负债比,风险敞口较大。因此,当前的这种靠负债融资的方式不但不能做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城投公司的发展。

  二、解决措施及对策

  1.建立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情况的动态监测机制以及符合融资平台公司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和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科学统筹平衡资金,完善融资平台公司偿债管理和资产财务管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和对外担保行为的管理。城投公司应做好顶层设计,改革公司架构,调整激励机制。运用现代公司管理模式,结合当前最新的股权激励模式,控制好公司的现金流,注重发展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公司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2.要严格加强新增贷款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建立名单制、建立总行审批制度,合理确立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全力推进存量贷款整改,包括贷款期限、抵押担保、贷后管理等。严格监测整改为一般公司贷款的风险,严格退出条件、健全台帐统计、审慎评估。应按照城建项目收益性、准收益性、非收益性等不同性质,采取不同方式。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吸引其他投资者,分担风险,拓宽融资渠道。

  3.创新国有资产营运机制。城投公司是城建资金的运行主体、城建资产的运营主体、城建项目的运作主体,对原有城建国有资产,可以由政府收回项目的产权,明确投资主体,将这一部分的产权交给公司来进行运营,明晰公司的治理结构,充分运用各种资本运作方式,盘活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将潜在的资本转化为活资本,通过资本层面的运作实现资本价值的升值。

  4.城投公司要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证合理的流动性和充裕的现金流。城投公司要多做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并可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民间资本。建立稳定的偿债机制。根据具体的项目来合理安排筹资形式,对于经营性项目可以交给市场来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方案来分配资本利得。通过财政对城建发展专项资金列收列支,定期划拨城投公司,委托其进行运作,使城投公司获得稳定的资金流入量。通过以上多渠道融资,完善公司现有的偿债机制,使城投公司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结语

  城投公司要适应城市突破发展的总体态势,应对外拓展融资渠道,对内增强管理能力,强化内功,提高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超前谋划,走有特色的城投发展之路[4]。相对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言城投公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其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面对机遇和挑战相信每个城投公司都会认真考虑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希望城投公司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1]黄舸.城投公司定位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09(13)

  [2]李伯和.城投公司运转方式与职能定位的再思考[J].才智.2008(05)

  [3]付庆红.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投公司面临的困境与解困之道[J].地方财政研究.2007(07)

  [4]朱娅琼,彭松.城投公司向何处去[J].中国投资.2007(11)

  城投公司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探析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城投公司在各地相继成立。据全国城投公司协作联络会的统计,目前大中城市具备一定规模的城投公司已经近百家。

       各地城投公司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从各地城投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看,城投公司本质上是政府出资、赋权经营,具有政府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是政府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的产物。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和企业法人,它既是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营运主体,依法享有出资人权利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又是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它受政府委托,既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营运、管理等任务;又要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城建存量资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实践表明,城投公司作为城建资金运筹和城建资产运营中心,在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多渠道、多层次融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健全的造血机制,部分城投公司融资功能日渐低迷,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甚至濒临破产。具体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1.可持续的融资能力缺乏。

  各地城投公司在发展初期都凭借各地政府的强大信誉、良好的资金运营机制以及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获得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资金。然而,毕竟城投公司涉及的绝大多数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项目,项目资金的收益有限,加之国家近年来对固定资产投资采取较为严厉的管理政策,使得城投公司的后续资金逐渐减少。此外,目前绝大多数城投公司的融资来源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也是阻碍城投公司继续融资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债务规模普遍偏大,债务负担沉重,债务风险逐渐累积。

  各地城投公司资金来源中最多的便是政策性银行大额贷款协议。目前,此类贷款已经成为各地城投最大的负债形式,债务风险逐渐累积。此外,类似负债项目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够成为合法的债务人,若靠一个或多个代理人公司来举债,地方政府还不能以财政收入为支持来提供担保。因此,地方政府若举借了债务,债权人的权益是没有法律保护的。目前采取的通常做法是,债权银行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厅(局)出具承诺按期、如数偿还债务本息的正式文件,这种文件仅具有安慰函的性质,但不能成为正式的法律依据。

  因此,考虑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负债中的种种风险,2006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名为《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银监发[2006]27号),其中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并且严肃要求,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3.投资模式与运营机制有待创新,项目收益率较低。

  由于城投公司是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因此,大多数城投公司在经营方面缺乏项目自主权,主要承担公益性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或根本无回报。特别是许多项目建设仍延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重建设、轻经营,重形象、轻管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分散、管理分散、资金分散,阻滞了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的进程。由于政府仍按计划经济模式直接参与城市经营活动,为调动所谓的各方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往往把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交给多个部门负责,这在短时间内保证了工程资金和进度,但从长远看,它所带来的资金分散、人力分散、管理分散却不利于开展资本化运作、吸纳民间资金、盘活城建存量、内外举债等多元化融资的尝试。另一方面,资金回收周期太长,使用效率低下。作为一个可盈利或准盈利性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投资(借贷)→经营→回收→还贷(有盈利)→再投入的一个过程。由于一些城市中资金经过多个部门的道道关卡,不仅数量减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回收时间拉长,给企业再投入增加了压力。如在一些城市中,城投公司主要承担的老城区旧城改造土地拍卖项目,从计委立项到土地拍卖后土地出让资金到位少说要一年。如此长的周转期,捆住了企业再投入再发展的手脚。

 对进一步发挥城投公司投融资功能的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城建平台相继成立。这些服务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存在平台,为各地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完成了大量的融资,对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升本地城市形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这些平台积极跟随政府职能转变和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变化,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勇于探索融资渠道、大胆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实践,创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可借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先进经验,像通过土地出让和运作筹资方式;市政公用项目如公交、燃气、污水、自来水、垃圾处理等的BOT、TOT以及产权和股权转让融资;此外还有城建资产的资产证券化(ABS)融资方式等,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但是,作为跟随和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目前三个投融资平台的运作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一些表现形式:

  1、资产负债率偏高

  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城建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一方面使这些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们为政府项目所进行的进一步融资,同时企业在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2、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所有的政府城建平台都承担了大量的政府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量大、效益产出慢。因此这些企业的资金运行经常是捉襟见肘,处于“借新债还老债”的模式下。

  这些城建平台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风险、偿债风险和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上。只是反映出的情况有所不同。(1)资金流转风险,它基本出现在那些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高投资、高负债、低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受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影响较大。(2)偿债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结构的影响,导致按期偿还银行本息出现困难,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且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刚性制约和影响非常大。这主要出现在资金供给不足,负责结构不合理的企业(3)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是指企业当每年的资金收入不够偿还银行利息情况下,不断用平台的有效资产填补缺口,导致企业的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情况。

  3、后续融资压力不减

  这几年全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日益加大,并且有一种互相攀比、愈演愈烈之势。各地政府结合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均提出了大强度的城市建设投资计划,绘制的城市建设蓝图也非常宏伟,因此,对各地城建平台而言,未来的融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相信,各地城建投融资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寻找融资突破口,但是如果不能在城投公司的定位和运作,在城投平台的投融资机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未来如此繁重的融资任务,也将难以完成的,那么要担负起政府下达的融资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

  4、国资经营和管理的压力增大

  各城建平台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平台,不仅承担代替地方政府融资的责任,还承担着庞大的城建国有资产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的经营管理压力。这也对城建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融资运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将对各地城建国有资产的可持续经营和良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上这些矛盾和困难的出现,我们认为全国各地的政府投融资平台都一样。它表现的是作为具有政府和企业双重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客观上存在着在公司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彻底到位,有效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这些矛盾和困难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解决。

  对此,我们对在目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各地城建平台的投融资功能,提出以下建议,

  1、在完善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要在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就应当立足于政府这个层面,要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抛弃小团体的利益,共同做好城市建设这个大文章,实现城建融资渠道上的开拓创新。首先作为政府来讲,需要象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一样,重视城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城建平台的资本运作。我们建议,各地可以成立一个象各地改革办那样的、超脱于政府部门的市一级的联席机构,负责领导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政府重大项目的投资和融资进行协调和推进,并负责投融资创新工作,以提高整个地区的城市资产和城市资源的运作效率。

  2、在资源利用方面,要统筹规划,集中利用

  目前,每个城市一方面认为缺少资金、缺少资源,但是另一方面,各地对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低,缺少对城建资产、城市资源的统一运作和管理的主体,也难以发挥这些资源的综合效益。如各地区上市公司资源、城市的公共物业、城市空间资源(城市广告、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场站)、城市旅游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管线资源等。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所有城市资源的价值也将越来越大。我们建议各地政府,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资源、资产情况,要进行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以发挥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的最大效益,降低其他方面的建设和融资压力。

  对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进行分析、梳理,重组和整合,对发挥城市资源的综合效益十分重要。目前,由于城市化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建设,部分城市资源已经从公共消费转为私人消费,具备了资产属性,但是目前这些城市资源分布散乱,管理混乱,如果对此进行整体分类整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在运作方法方面,要做到目标明确、勇于创新

  建议各地政府鼓励城建平台大胆进行市场化融资的实践,积极探索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城建平台要重点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大力倡导从内部资源利用入手,在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创新方法、灵活手段方面下功夫,同时,把实现投融资格局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融资定量化,作为城建平台建议发展的目标。

  (1)多方式:一方面在项目融资上,要根据城建平台具体项目的特点,灵活采用BT、BOT、TOT、PPP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运用公司融资,出售资产和股权、重组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发行信托产品、城建资产证券化融资、组建城建产业投资基金等,进行创新融资。

  (2)多层次:各城建平台不仅可以在平台这个层面负债融资,还可以搭建平台下面的其他产业平台进行负债融资,可以通过下属经营性资产重组上市融资、信托融资,也可以通过成立新项目公司进行项目融资等。

  (3)多渠道:各城建平台不仅可以争取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投入,还可以积极争取预算外的投入,或政策方面的支持;不仅可以争取国内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还可以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及国外,像亚行、世行的优惠贷款;不仅可以通过存量资产、股权进行融资,还可以通过增量引入、增资扩股进行融资等。

  4、在平台运作上,要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逐步构建城建平台的核心竞争能力

  城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融资必须要有主导产业的构成、现金流和利润的支撑,通常情况下,债务融资有赖于资产规模、信誉担保和盈利能力,而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信托融资等几乎都是建立在项目或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上。为此,我们建议,对城投平台而言,需要对下属企业经营性、准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照资产规模、协同性、赢利能力、盈利周期等进行重新整合、分类管理,并运用现代管理的企业制度加强管理,逐步构筑起自己的利润中心和“现金流”,构建起自己平台的可持续、多元化融资基础,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5、在风险防范上,要注意集约经营,风险隔离,实行“项目运作制”。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城建平台债务都非常繁重而赢利不足。要实现城建平台的可持续融资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将城建平台经营性项目与公益性项目进行风险隔离,适当提高经营性项目的赢利能力和水平。

  对公益性项目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资金投入,采取适合该类资产特征的融资方法和手段,如采用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方式融资。对经营性的资产,要通过整合这类资产和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最大限度盘活和利用这部分的资产,降低平台运行风险,实现城建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对政府新建的公益性项目,首先要争取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同时要注意对这方面的项目风险进行适当隔离。这有利于我们城建平台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对政府提供可持续的融资支持。

  6、在实际操作中,要提高对投融资操作规范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

  从以往各地城市建设项目融资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对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不同阶段和不同融资要求的项目,在操作方式方法上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政府机构或城建融资平台,由于其人员、精力、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对国家金融政策、融资工具、融资渠道等的了解和掌握方面有欠缺,对外界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反映有时也不及时,如与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融资咨询机构相比,存在明显的专业能力悬殊、水平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时甚至造成项目很多的后遗症。目前,一些地区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和转让,均采取聘请专业直接机构担任咨询顾问的方式进行操作,提高了自身平台的资产运行效率和项目融资的成效。如徐州市自来水公司资产转让、襄樊污水处理厂BOT融资招商、南京长江二桥TOT融资招商、南京城建污水处理费收益资产证券化融资等,均聘请我公司担任政府方的融资顾问或城投公司的常年顾问。

  我公司――江苏现代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近十年。至今已成功为全国各地五十多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投资、融资咨询和招商代理服务;为境内外近百家企业提供了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方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的项目融资,金额高达200多亿元。而象江苏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公司这样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专业咨询资格,有近十年从事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管理咨询和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业绩和经验,有30多名财务、金融、法律、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咨询专家和团队,完全有能力协助各地政府和相关城建平台,做好资源整合、项目投融资咨询和代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各城建平台的资产和资源的运作效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