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三篇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三篇

  创新,亦作“剏新”,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第一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1

  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别致,独具匠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 导入的设计:

  常见的导入方法有:1、直入主题2、情境导入3、悬念导入4、质疑导入5、审题导入6、介绍作者导入等。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应因课而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五中的张震雷校长讲《登上地球之巅》时,他是这样设计导入的:他说“今天我们学习《登上地球之巅》。”然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本文讲了谁,什么时候,从哪里,登上地球之巅的?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很快有的同学就找出了答案: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从珠峰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他讲《智子疑邻》时是这样导入的:请大家猜一猜这个甲骨文是什么字?同学们都猜不到,接着他又展示了这个字的金文、小篆,大家还是猜不出,这样设悬念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展示了这个字的楷书是“疑”,“疑”字最初造字的意思就是“象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的张着大嘴吧,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然后再让同学们猜这四个字,这样就很自然的导出了课题“智子疑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来凤华在泰安讲《小石潭记》时,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能不能用我的姓“来”说出一个成语或俗语啊?结果有的同学说“死去活来”,也有的说“来也冲冲,去也冲冲”,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为整节课奠定了气氛活跃的基调,也有的同学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他顺便说“我来了,大家高兴吗?”“好,就让我们在一起高兴地度过这难忘的50分钟吧。“他这样导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总之,导入的设计要&新颖有趣,生动活泼。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精心选好切入点。教学一篇课文,老师先不要看教参、教案、课外书,先自己读一遍,根据自己的读书体验选好切入点。比如,我教学《故乡》一课,选“故乡”的“故”为切入点,设计如下问题:(1)、“故”,旧时的意思,本文写了哪些旧时的景象?(2)、“我”看到故乡的变化,心情是怎样的?(3)、本文为什么以“故乡”为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张震雷校长教学《杨修之死》一文,他抓住了杨修“真知......”“真知?”“真知”这样一个切入点,然后让学生探究杨修知道那些事情的真想?“真知......”;当他屡次犯曹操之忌乃至遭到杀身之祸时,他还算不算是“真知?”;当曹操大败,方忆杨修之言,遂将修尸收回厚葬,这时曹操大悟杨修乃是“真知”啊!他讲《登上地球之巅》时,抓住的切入点是“数字”写“艰难”,通过数字的对比,突出了登山队员的艰辛。还有一个切入点就是“关于人物刘连满”,由于体能的缘故,虽然他没登上地球之巅,但课文对他的描写最多,比如,“他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他依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课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他的生死,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胜利铁一样的信心,顽强的活了下来。这是1960年大本营庆祝登顶成功的照片,而刘连满四十年后,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请了王富洲和刘连满两位登山英雄,主持人问了同样的问题,刘连满的回答是“......”为此,张振雷校长有感而发,总结了这样一段话“人生......”

  (二)、恰当地运用好简笔画。我教学《苏州园林》,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板演了这样的板书,然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给游客介绍苏州园林,因为板书形象直观,大部分同学都能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又如我教学《春》这一课,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知道本文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我让同学们们把课下画的自己最喜欢的春景图,拿出来全班展示交流。一幅幅形象逼真、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有的学生喜欢第五幅“迎春图”,作品中有放风筝的小孩,有弯腰、踢腿锻炼的老人,展现的人物栩栩如生,各具情态。最难画的就是春风图,因为“风”不好表现,空气中的“甜味”更不好表现,可有的学生真是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位学生是这样画的:树的枝叶,顺风飘舞,小鸟艰难的迎风而飞,把“风”展现得形象逼真。还有位学生为了表现空气中的甜味,他画了几位小朋友,有的躺在草地上,闭着眼睛,深呼吸的样子;有的奔跑着,张大嘴巴,伸展两臂,形象的表现了他们被甜味陶醉的情形。再比如,我教学《湖心亭看雪》,要求同学们用简笔画表现课文内容,最后全班交流,口述画面。其中一位这样口述自己的佳作“天空、云层、湖水连成一片,白茫茫浑然一体;远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亭上有两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近处“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样天人合一,气象混沌,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孤傲的性格和落寞的情怀表现得形象逼真。张振雷校长教学《杨修之死》,当讲到曹操大怒要斩首杨修时,他出示了自己画的简笔画&让同学们用“唉(゙嗨........哼.......),杨修你太........”这样的句式说话,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杨修这一人物的认识。

  三、结尾的设计:

  我觉得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结尾要发人深思,“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意思是“善于唱歌的人,唱完歌后,人们仍陶醉在歌声中流连忘返”。我们要努力追求“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境界。结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总结归纳式、画龙点睛式、余音绕梁式”。先看总结归纳式。张振雷校长教学《阿长与三海经》结束部分,同学们对阿长了解的比较透彻了,对他的感情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这时他有意识地引用《鲁迅生平史料汇编》中介绍阿长身世的一段文字,其实这段文字很普通,但是配上音乐就很有感染力,这样已达到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紧接着他深情地做了总结归纳:他说“《阿长与三海经》既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又是一篇深情悼念爱唱的祭文,她活的无名无姓,死的无声无息,但她有真诚、有爱、有高尚的灵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又是一首安魂曲啊。之所以借阿长的在天之灵,也是抚慰自己内心对阿长的愧怍啊。”然后他让全班同学深情朗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做结,这就是总结归纳式。“画龙点睛式”一般寓言故事常用这种结尾方式,在课的结束部分揭示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第三种就是“余音绕梁式”。张震雷校长教学《杨修之死》时,他用的就是这种余音绕梁式结尾。课的最后,他总结了一段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文字作结,耐人寻味。

  无论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还是个人憧憬的美好意境,小清新都是秉承淡雅、自然、朴实、超脱、静谧的特点而存在着的。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2

  语文课堂教学中,适量地引进富有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内容,既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意象和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得到创造美的享受。下面以《明湖居听书》一课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明湖居听书》

  教学重点:(1)体味“通感”修辞的美妙艺术效果,学习“通感”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比较《明湖居听书》和《琵琶行》音乐描写的同中之异。

  教学难点:把听觉方面的感受,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描写出来。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我尝试上了一堂“导入一赏读一研讨一练写”的“创新”课。

  导入

  首先创设情境。听录音《青藏高原》。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激越高亢,主旋律跌宕起伏,学生听得用心,情绪亢奋,这支歌为这堂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激起了同学们的情感波澜。(听完歌,我问:“这首歌唱得如何呢?”学生:“唱得好。”)

  可是如何就把这转瞬即逝,只可意会的听觉形象用语言描写出来呢?我们先来赏读《明湖居听书》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白妞演唱技艺的,共同探讨一些方法来把《青藏高原》的演唱艺术描写出来。

  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就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目的明确后,自然引到赏读《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演唱技艺的两段上来(王小玉便启朱唇……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赏读

  初读这两段,我们是否觉得白妞演唱得很美呢?我们并未亲耳听,而只是读小说,用眼看文字,为什么能在听觉上获得美感呢?

  由于作者写作时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来描写演唱艺术,因而觉得很美。下面我们来品读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

  (把问题定向,读中思考、讨论,完成赏读)提三个问题:

  (1)按白妞演唱时声音或高或低、或缓或急,把整个演唱过程分几个阶段呢?

  (起始一发展一跌宕一高潮一结束)

  (2)找出运用通感修辞来描写白妞的演唱技艺的句子,仔细品味通感的准确运用和收到的艺术效果。

  (通感句是把哪两个感觉沟通的?本、喻体的相同点在哪里?)

  (3)总结本课描写演唱技艺的方法。

  A、演唱过程分阶段(按声音高低、缓急)。

  8、巧用比喻(通感):先点出感受到的音乐(可见的形象,可经历的事,可体验的感觉),再沟通视觉形象。特点是从视觉设喻。

  研讨

  刚才我们共同赏读了《名湖居听书》,同学们,谁还记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的一首描写演奏技艺的诗?

  (一)学生忆诵《琵琶行》第二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同学们,同属演奏和演唱的描写有何同中之异呢?学生讨论发育。

  问题设计:(1)同样用比喻描写演奏技艺,与《明湖居听书)运用比喻一样吗?(2)总结两课音乐描写的同中之异。

  A、同是巧用比喻,但《琵琶行》用类似或熟悉的声音设喻;《明湖居听书)用特殊的比喻——通感来沟通各种感觉,主要是从视觉角度设喻。

  B、同有妙语点睛,但关键处《琵琶行)直接解说;《明湘居听书》直接讲感受,又使用了比喻。

  (二)扩展延伸。下面再赏读选自《西厢记》的《崔茸篙夜听琴》的三支曲于。(出示投影片)

  【天净沙】莫不是步播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钧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擅钟?莫不是疏竹滴镰曲褴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唤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思考问题并讨论发言。

  对崔莺莺听琴时感受的描写有何特点?

  明确:以声喻声来写崔莺莺听琴时的感受。仍是使用崔莺莺熟悉的类似的声音设喻,声音并不完全相似,却能够使崔莺莺听了琴声很动情。可见以声喻不在于声音完全相似,而在于能够从中令人联想到音乐的美妙。

  (三)归纳一些音乐描写的方法。

  A、过程分阶段(按声音高低、缓慢)

  B、巧用比喻(设喻的角度可以是:声音、视觉、感受、嗅觉等)

  C、妙语点睛(关键处直接解说或直接谈感受)

  赏读和研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找到规律、方法,由此过渡到练写。

  练写

  训练想象,美在创造。下面,我们来练写李那唱的《青藏高原)。再次听歌。

  写作要求:充分调动联想、想象,巧用比喻来描写《青藏高原》的歌唱艺术。

  《青藏高原》的风格是辽阔、绵远、高亢、跌宕起伏,富有藏族风昧。

  演唱过程的四个阶段揭示:

  起始——高亢、婉转(嘿哎)

  发展一舒缓一起伏一舒缓(无言,啊)

  高潮——高亢、穿插回旋、多变(高)

  结束——高亢中(原)

  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欣赏美,还应该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

  写好后学生进行交流、修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这堂课的“创新”体现在目标单一、内容集中上,主要是突破了品味赏读,引进了演唱的练写,培养了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附习作例文:

  (一)

  歌声一开始,仿佛是从那遥远的蓝天白云深处飘来一声高亢、旷远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藏族同胞的豪迈与纯朴,顷刻间,声音拔了一个尖儿,像从地面起飞的直升飞机一样直冲云霄。正在暗中叫好,突然声音趋于平缓,稳稳送出,入耳有说不出的舒畅,如同山涧混瀑流水,又如一匹骏马在那辽阔的草原上奔驰,节奏平稳而明快。唱了几句后,又稍有回环,接着又趋于平缓,那舒缓而悠扬的歌声,又好像坐着汽车在起伏的丘陵上奔驰。

  接近尾声时,声音又直线扬起,却又极力千回百折,节节高起,大有”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状;又如一只大鹏扶摇直上,向那高空冲去。在那极高的地方,又盘旋了数匝,箭射鞍地冲到了白云深处。这一声唱得四座屏气宁神,正不晓得还会有什么变化,突然一·个“原”字唱出后,似遏止的流水畅出,不禁舒了口气,这时唱声突然停止。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二)

  歌声开始很高,清爽豪放,如同幽深的山谷中飞来一只雄鹰,展翅翱翔于崇山峻岭之间。唱了两句后,声音又慢慢地趋于平缓,甜润婉转,如新燕出谷,乳燕归巢。在潺潺流水般的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深情地祈盼……

  接近尾声时,声音忽又扬起,如同湍急的流水,撞上了礁石后溅起的浪花;又如舰艇划过海面后荡起的急流,冲到了那极高的地方;又似一条在崇山峻岭间升空的飞龙,盘旋一阵后,向上急冲;随后又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只银燕在时空的隧道里左右徘徊,最后直向上冲,一个“原”字出口,如同珍珠落下,掷地有声,虽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

  (三)

  一开始,嘹亮、高亢的歌声似流星般一下子划破长空,使人荡气回肠,仿佛置身于辽阔、高远的青藏高原。接着那歌声便渐渐舒畅起来,似山泉叮哆,似秋虫浅唱,又似清风明月私语。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仿佛举杯邀明月,开怀畅饮那浓浓的桂花美酒。突然一个“啊”字,把声音拔高,仿佛由平川一下子升到高山顶上,真有点“出其不意”,继而声音再度变得轻柔、舒缓,好似在中秋之夜,看那清泉之中的明月,似在伴着柔和的乐曲,跳着古朴典雅的舞蹈;又好似百灵婉转的啼鸣在那座座山川相连中回旋,把人带到了山川相连的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间。

  将近尾声,喷旷的歌声再次响起,给人一种俯视群山的感觉,继而声音再度拔高,好象从高山层层旋转进而上了珠穆朗玛峰顶,歌声回环片刻,墓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例谈3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指导学生读”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造成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读得枯燥乏味,结果是学生望文生叹。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创新教学做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设计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吸纳”文本“营养”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通过创新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案例一:课堂创新――让学生个性张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思考,对学生的“离谱”行为适当地加以诱导,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Z老师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捧着蒲公英的种子,用嘴轻轻地一吹,蒲公英种子便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老师动情地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伸出双手,鼓起嘴用力吹――,我们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我们一起飞起来――”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老师、学生都张开双手开心地“飞”了起来,许多同学“飞”出了座位。

   这时,Z老师装着没看见,深情地地鼓励说:“飞吧,飞向你想去的地方,黑板前面是广袤的黑土地,左边路道是银花朵朵的湖泊,左边道路是金光闪闪的沙漠……”

   经老师这样一诱导,一些学生“飞”到了黑板前,也有一些学生“飞”向了“湖泊”和“沙漠”,几名顽皮的学生“飞”到了教室后面的墙角,还有一名男生竟然“飞”到了教室外面。

   这时,Z老师并没有因为教室里有听课的老师而整顿班级秩序,而是当起了记者。

   “大家好!我是自然电视台的记者,请问大家为何选择飞向沙漠?”“记者”采访右边道路上的“种子”。

   “因为沙漠一望无际,非常神秘,我们要来这里寻找宝藏。”“沙漠”里的“种子”们抢着说。

   “记者”又转向左边道:“你们为什么要飞向湖泊?”

   “这里浪花朵朵,一定会带给我们无限快乐!”“湖泊”里的“种子”们大声地说。

   “那么,你们呢?这里只有黑乎乎的土地,你们为什么都要选择它?”

   “因为黑土地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料!”“黑土地”里的“种子”们显得十分自豪。

   这时,教室后墙角的“种子”和教室门外的那粒“种子”好像觉得被“记者”冷落了,一下子拥到了讲台前。

   “我正要采访你们呢,你们这些小顽皮,飞到哪里去了?”“记者”充满喜悦地问道。

   “我飞到海南岛了,看到了那里美丽的南国景色!”

   “我飞到了黄山顶上,看到了美丽的风光!”

   “我飞到了塞北,看到辽阔的大草原!”

   ……

   童心闪烁,个性张扬。这一课例能够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敢于求异,创新的火花不时迸发。

   案例二:课尾创新――让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

   语文的外延和学生的生活基本相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大胆地进行创新,即把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课外大胆探究,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M老师异地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课堂上他将教材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科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阅读并了解法布尔从“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昆虫的“趣闻”。

   即将下课时,M老师拿出了一个写上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动情地说:

   “同学们,下课后老师就要回到自己所在的学校。临别时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给我写信,告诉我你们探索自然的收获和探索中遇到的疑难。老师知道就会告诉你们,不知道可以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你。未来的一天,你探索中的问题老师解答不了了,再请教所有的人,他们都解答不了了,那么,恭喜你――你有了十分了不起的发现!世界科学史将会写上你的名字!”

   学生是否都能给M老师写信,我们无法得知。但是他的这个课堂设计必将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案例三:作业创新――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对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布置一些让学生动手实践的作业,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无意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S老师在教杜甫的《绝句》前,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自读古诗,并根据诗意将自己想象到的景象画下来。”课上,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展览了自己的诗意画:翠绿欲滴的柳枝,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一行白鹭鸟正在远飞,远远望去,白雪皑皑的山峰,茅屋旁,可见来自东吴的船只。这些大部分都在学生富有创意的画作上展现了出来。然后,指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进一步品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开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了。

   让我们带着微笑去创新阅读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