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 > 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

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下面是第一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供大家参考

  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今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我国确定的副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主题反映了人类应战艾滋病的决心、信心;副题准确体现了我国应战艾滋病的政策、策略和要求。我担任总理十年来,每年都参加艾滋病防治活动,多次到一些地方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看望艾滋病患者和家庭,还邀请患儿和孤儿来中南海做客。每当看到失去父母的孤儿、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和贫困的病人家庭,我都切实感受到艾滋病给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感到政府的责任重大;看到经过治疗正在康复的患者,当年的孩子已长大成人,我十分欣慰;看到为防治艾滋病做出贡献的专家、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一直在默默坚守、不懈努力,我十分钦佩;也有一些当年见过的感染者和患者已经不在人世,想起他们,总觉得我们的工作还应做得更细些、更好些。

      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大家不会忘记,2003年,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严峻考验。但是很多人也许不清楚,当时我们还面临艾滋病的严重挑战。部分地区感染者集中发病和死亡,引起社会恐慌;而我们对全国艾滋病疫情的底数还不清楚,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缺少专业人才,政策和工作机制不健全,形势十分严峻。当时联合国有一份关于中国艾滋病发展的评估报告,说我国就像一艘“泰坦尼克号”,正在驶向艾滋病的“冰山”。国际社会认为,我国和印尼、俄罗斯等国将成为继非洲之后第二轮遭受艾滋病严重冲击的国家。

      面对这样一个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艰苦努力,我国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遏制了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病死率显著下降,有效控制了疫情向一般人群蔓延扩散,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约占全球1/50,全国总人口艾滋病感染粗率为0.58‰,仍然属于低流行水平国家,并没有出现一些国际组织和媒体预测的那种情况。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大量流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特别是在防治一线工作的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各级干部,才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

      十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许多方面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了艾滋病患者救治和生活保障体系。从2003年开始,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包括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免费预防母婴传播、免费上学和开展生活救助等。十年来免费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病人累计达19.7万人,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从2004年的10.3%下降到2011年的3.8%。我们还通过发放补助、开展医疗救助、对特定病种免费等措施,为患者提供帮助,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患者纳入低保范围,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及家庭和孤儿孤老予以妥善照顾。为艾滋病致孤儿童上学制定了“四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免作业本费、免教辅材料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保障。

      二是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2004年国务院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事机构,31个省区市和绝大部分市县都建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机构。十年来各级财政艾滋病防治经费逐年增加。中央财政防治专项经费由2002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9亿元,十年累计投入120多亿元。切实保证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各类社会团体和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宣传教育、干预服务、关怀救助等方面,支持和协助政府开展活动。众多志愿者以自己的爱心,参与艾滋病防治,为患者和感染者提供帮助,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综合治理的预防控制体系。我们从加强监测检测、宣传教育、综合干预、血液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形成了综合治理的防控格局。建立了全国性监测网络,形成了网络直报信息、哨点监测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等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系统。全国已建立14305个艾滋病筛查检测实验室,9069家咨询检测门诊,县一级已基本具备检测能力。通过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农村和城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超过75%和84%。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2011年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开展“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累计治疗吸毒人员38万人。在血液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国1156个县(市、区)开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免费接受服务的孕产妇累计达2600万人,母婴传播率由采取干预措施前的34.8%下降到7.4%以下。

      四是建立了防治艾滋病的科研体系。十年前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工作几乎还是空白,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我们自己的防治艾滋病科研体系,成长起来一批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两个重大专项,重点开展新型艾滋病病毒诊断试剂、生物预防技术和产品、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和免疫重建、疫苗、新型病毒监测和预警系统等研究。目前,第4代艾滋病诊断试剂和全自动高通量核酸血筛检测设备已经研制成功,艾滋病初筛检测试剂和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抗病毒治疗6种一线药品中,有5种已经实现国产化。以国产药物为主的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取得积极成果。

      五是建立健全了防治艾滋病的法规政策体系。2004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把艾滋病防治列入重点。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近十年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2个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了3个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形成较为完善的艾滋病防治法制和政策体系。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认为,中国适合本国国情的艾滋病防控模式可为世界各国提供借鉴。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们感到,只要政府责任到位、政策对头、措施有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科学防治,就一定能够战胜艾滋病这一人类的顽敌。

   二、准确认识当前艾滋病防治形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一是部分地区和人群疫情依然严重。一些重点省份的局部地区人群感染率超过1%,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艾滋病高流行标准。还有部分地区未开展预防母婴传播项目。二是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病人明显增多,死亡人数增加。病毒治疗耐药性增强,加大了治疗的压力和难度。三是传播途径出现新变化。过去主要是血液传播,现在性行为传播已占80%以上,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快速上升,在一些城市占报告人数的70%以上。性行为传播更加隐蔽,防治难度更大。四是防治工作仍不平衡。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轻度流行地区出现麻痹松懈现象,放松预防干预。一些地方对感染者、患者和受影响人群的关怀救助政策落实得不够好,社会歧视还比较普遍。同时,现有的防治技术、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提高。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消除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最终实现零新发感染、零死亡和零歧视。为此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去年“世界艾滋病日”我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时,针对大家关心、反映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十三条意见。一年来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大部分已经落实。今年初,国务院制定并公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预防为主,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新发感染,最终实现“零新发感染”的目标。要继续深入开展普及防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人民群众更清楚地了解艾滋病、知道怎么预防艾滋病,了解艾滋病可防可控可治,这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治本之策。要针对现阶段艾滋病疫情和传播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科学教育,加强对重点场所的有效管理,加强对高危行为的有效干预。疫情监测和干预措施要尽快有效覆盖所有高危、重点人群和高危、重点场所。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检测。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活动,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依法打击贩毒吸毒活动,降低毒品危害,依法打击卖淫嫖娼活动。加强母婴保健,严防母婴传播。尽快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母婴传播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儿感染。加强医源性传播预防和血液安全管理,“十二五”期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要覆盖全国。

      第二,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最终实现“零死亡”的目标。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基数仍然很大。要通过加强和扩大检测,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和患者。现在许多感染者陆续发病,需要治疗的患者增多,我们要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医疗机构不得歧视患者,不得拒绝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艾滋病治疗和护理水平。加强定点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综合诊疗康复服务能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

      第三,消除歧视,帮助感染者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他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尊重和保护感染者和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继续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在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切实的帮助。要把必需的药品和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给予医疗救助,确保他们看得起病、买得起药,显著减轻他们的就医负担。完善并落实对因病造成困难家庭的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救助和学费减免政策,保障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感染者和患者就业扶持力度,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他们要一视同仁,全社会要共同帮助他们增强自信、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第四,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学防治水平。有效防治艾滋病,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创新和突破。我们已经把传染病防治和新药创制列入“十二五”规划,要重点研究开发更加有效、副作用更低的药物,降低对患者的损害,更加有效地控制耐药性;争取在艾滋病疫苗、诊断试剂、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为社会、为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廉价、便捷的预防措施、药物和治疗技术,降低预防和治疗成本。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防治信息和科技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的防治水平,并力所能及地向艾滋病危害严重的国家提供技术和药物援助。

      第五,进一步完善防治工作机制,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把防治艾滋病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疫情严重地区要严格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保证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门要根据职能,承担相应责任,搞好协调配合。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对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都要保障防治经费投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经济困难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引导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公众人物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艾滋病的合力和环境,努力实现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感染者、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志愿者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座谈,并听取外地来京上访艾滋病感染者的意见。这是温家宝亲切看望护理艾滋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

      随后,温家宝参观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展览。他还与专程来我国参加世界艾滋病日活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亲切交谈,对规划署长期以来给予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邀请西迪贝一同参加座谈。

      中国疾控中心一层会议室里,墙上两个硕大的红丝带,衬出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暖暖爱意。温家宝说:“我们的座谈会可以开得活一些。大家谈,我也谈,交流情况和看法,共同研究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办法。”

      温家宝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把防治艾滋病纳入了法制轨道,制定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和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大力推进药物和疫苗科研攻关,实施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不断加大救助力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把防治艾滋病工作公开化,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教育,努力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当前,我国艾滋病传播已从吸毒传播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要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深入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质量和水平。

      总理简短的开场白后,7位代表和西迪贝分别发言。温家宝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一一回应。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赵清霞,从事艾滋病临床工作10余年。她向总理反映,传染病医院目前的底子比较薄,如果改善条件,就可以让艾滋病患者在这里得到综合治疗,一些复杂疑难的问题还可以请综合医院来会诊。她还说,目前缺乏对艾滋病等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疗保障机制,医务工作者有后顾之忧;基层防治一线人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温家宝说,你的发言涉及到艾滋病防控的制度建设。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要增加定点医院数量,通过“大专科、小综合”模式、配备急需的手术设施、组织医院会诊等,努力解决患者手术难的问题。应该尽快研究将艾滋病等血源性职业暴露纳入职业病范围,予以工伤保障;同时,研究将基层艾滋病防治一线人员的岗位补贴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既是艾滋病感染者也是志愿者的小青(化名)反映,一些药物毒副作用比较大,希望抗病毒药物能多一点,药物副作用能够小一点,生活受到的影响少一点。她还反映,对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希望国家的政策能落实得再细一些,切实解决感染者的就医难、手术难和就业难,让感染者都能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得到平等的诊治,生活得更有尊严。

      温家宝说,药物就是艾滋病人的希望。我接触过许多病人,他们感到痛苦的也是药物服用一定期限后,副作用加大。你提到另外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中国拥有更高级的抗病毒药物,你的意见表达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希望和要求,这也是对我们医务和科研人员的鞭策。我们之所以投巨资建起这个中心,主要是为了研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我们一方面立足于自己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大国际合作。凡是能使艾滋病人减轻痛苦、得到更好疗效的药物,都要想方设法送到病人手里。

  温家宝: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2003年12月1号,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拥有艾滋病药物研究资格的国家级临床基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护人员。请听中央台记者郭亮发来的报道:

      记者:北方冬日的阳光洒在北京地坛医院整洁而安静的院落里。上午10点30分,温家宝和吴仪在刘淇、王岐山的陪同下来到患者和医护人员中间,他们的胸前都佩带着象征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在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之后,温家宝、吴仪等还与患者并肩围坐,促膝交谈。

      温家宝: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一:我叫孙福利。

      温家宝:哪的人?

      患者一:山西洪通的。

      温家宝:发现病多长时间了?

      患者一:5年了。

      吴仪:他输血得的。

      温家宝:得病输血感染的?在家乡?

      患者二:在家乡。

      温家宝: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二:我叫王梦才。吉林人。   

      温家宝:也是因为输血感染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患者二:父母,还有个孩子。

      温家宝:他们都好吧?

      患者二:他们都好。

      温家宝:你是农民吗?

      患者二:我是农民。

      温家宝:要坚强啊,要树立信心啊!全社会都会关爱你们。

      你是……?

      患者三:工人。

      温家宝:你也是输血?

      患者三:输血。

      温家宝:你今年有多大年纪?

      患者三:36岁。

      温家宝:还年轻啊,来日方长啊。你能治好!

      医生:他的血液功能现在基本上正常了。

      温家宝:是啊,你一定要相信,你能治好!

      医生:他的家庭环境、周围环境也好。

      患者三:我家乡都没有歧视。

      吴仪:孩子多大了?

      患者三:9岁了。

      吴仪:上学了吗?

      患者三:上三年级了。

      吴仪:没有受到歧视吗?

      患者三:没有。

      温家宝:我们提倡的就是关爱,平等,帮助,反歧视。大家懂得科学,懂得规律,就会做到这一点。用国产药的话要多少钱?

      记者:温家宝特别询问国产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情况,以及城乡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等。他叮嘱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做好医疗和护理工作,更要高度重视健康宣传和法律援助等人文关怀。

      温家宝:我想在这里啊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地表示:我们一定要把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摆在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已经还将要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第一加强宣传教育,要使全社会的广大群众都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都能够重视艾滋病的防治;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第三呢,我们施行抗艾滋病病毒的免费治疗,免费匿名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还有对患艾滋病而去世的这些家属的孤儿实行免费的就学。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密切与国际的合作。

      记者:温家宝最后倡议,全社会都要关心艾滋病患者。

      温家宝:相互关爱,共享生命,保护人类,保护世界,也保护自己。

      (掌声)

      作品评介:

      1.广播特色鲜明。作品抓住了这一特殊题材的特性,充分利用总理与患者促膝交谈的典型细节和生动语言,为听众勾勒出总理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接触、关爱备至的情景。

      2.以较短的篇幅浓缩了尽量丰富的信息。既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直面解决艾滋病问题的严肃主题,又形象地表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思想境界和务实、亲民、忘我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向听众介绍了有关我国艾滋病及治疗方面的情况和政府出台的重要措施。   

      3.突破了这一事件时政通稿的传统模式。用清新、生动的语言阐述重大主题,导语别开生面,内容上捕捉了独家细节。

      4.结构布局注意了时政报道的软硬兼顾、轻重平衡,作品通篇立体丰满。

      采编过程: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随温家宝总理到地坛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为了采录到清晰、完整的音响素材,记者克服领导人日常活动报道的警备界限,竭尽所能地近距离接近总理和患者。

      除现场采访外,记者还研究了我国艾滋病问题的现状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当天用最快的速度从观场60分钟的录音素材里,准确、精炼地选取出最能反映我国政府直面艾滋病现状的态度及有关政策的代表性语言,精心剪辑,在艾滋病日当天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第一时间推出。

      社会效果: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专门看望艾滋病患者和医护人员,报道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使人们明确意识到中国政府在艾滋病问题政策上的重大转变,这一事件成为中国政府一系列向艾滋病公开宣战行动的重要开端。录音报道生动地表现了中国领导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反对歧视、提倡全社会关爱艾滋病患者,对社会上无知和恐慌起到了极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播出后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