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三篇

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三篇

  ‌17年前,他抗击非典,救人于病难;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侵害中华大地,中华儿女再次深陷水火之中。‌面对疫情,年过七旬的他毅然出征,庚子佳年,逆向而行,以人民的需要为使命,义无反顾走向抗疫一线。走进医院,建立方舱,救治患者。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一篇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随着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愈出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张伯礼说,“从深度看,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仅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院就有400余张床位,金银潭医院开设了中医病床40余张。由中医药人员进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全国多地中医院参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医会诊制度;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医药治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全过程发挥了作用,对于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除了临床救治,还同步开展了临床和药物科学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启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二篇

  “新冠肺炎有点狡猾。”这似乎是许多一线医务人员的一种共识。

  新冠肺炎的治疗无章可循,临床上更是没有特效药物可用,同时面对成千上万的患者,张伯礼率领的中医“国家队”压力山大。

  关关难过关关过。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体了解患者情况后,经专家组讨论,张刘二人决定在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使用西医设备检测)的治疗手段,对患者除了施以汤剂,辅之理疗、按摩、灸法等,同时还教患者练习太极、八段锦,以利疏经活血。

  在此期间,武汉疫情进展焦灼,因病毒较为陌生,即使疫情得到一定的缓解,真正痊愈出院的患者却凤毛麟角。患者焦虑,医生着急,市民恐慌,疫情防控走向低迷。

  就在此时,在张伯礼和刘清泉亲自参与救治和指导下,2月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2月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23位患者“组团”出院。

  两天31位患者的痊愈出院极大地鼓舞了医疗队员的士气,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

  中西医协同救治的效果立竿见影。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疗最关键的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建立了中西协同救治巡诊会诊专家组,12个专家组每组配有一名西医专家,一名中医专家和一名武汉当地专家,对武汉所有住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巡诊巡查指导用药。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巡诊后,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死亡率逐步下降。

  在临床救治的同时,张伯礼与刘清泉还共同承担了科技部应急攻关专项——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对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进行筛选与评价。通过研究发现:六神胶囊/丸、连花清瘟胶囊等多个名优中成药显示体外能够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再结合临床辨证论治的经验作为参考,中医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治疗新冠肺炎。

  冬去春来,武汉樱花悄然绽放,武汉也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患者符合出院标准。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收舱那天,天空晴朗,阳光洒满大地。26天时间里,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564名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据后来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冠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应用的病例高达九成以上,武汉方舱医院患者服用中药的比例更是达到了99.9%。

  “中国没有特效药,但有特效的治疗方案。这是中西医协同救治的生动实践。”江夏方舱医院的“三零”答卷令刘清泉骄傲又欣慰。但他事后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回想起建舱之初立下的“零感染、零转重”的军令状,自己颇感压力。“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只想着赶快治病救人;事后仔细想想,要保证500多名患者零转重有很大风险,真的很不容易。”

  学习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三篇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带着轻松与愉悦甚至还有点激动与迫切的心情,我大步走进了熟悉的校门。雨后的校园散发着阵阵清香,这个陪伴了我五年的校园,记载了多少成长的足迹。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六年级,是小学的最高年级了。

  开学典礼上,曹校长的讲话让我想起了昨晚CCTV举办的“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它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分为四个篇章:“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探索美”是指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之美,人类文明之美,还需要主动去探索。“创造美”是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如那玫瑰散发出的幽香,萦绕在指尖,经久不散,这时分享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之美。“传递美”是指人不是独立存在于世界,人是社会之人,需要从小就帮助他人、体谅他人,与社会相融合,体现心灵之美。“和谐美”是指一个集体里只要所有人汇聚起来,就能展现集体的和谐的美和力量。

  想到这,我顿时眼前一亮,似乎一切都有了生机:花朵更加娇艳,在微风的吹拂下更加婀娜多姿;小草摇曳着,微笑着向我招手;我似乎觉得树都长高了许多,小鸟站在枝头兴奋地唱着歌,好像在说:“新学期开始了,新学期开始了,新……”这正是“探索美”带给我的欢乐。

  走进教室,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大家都在说说笑笑,谈论着暑假有趣的见闻。我抬眼一望,只见后面墙上的板报涣然一心,五颜六色的图案为教室增添了活力。“创造美”这次给了我视觉上的享受。

  下了课,我们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新书。大家都想多搬一点,为别人多分担一点,难道这不是“传递美”带给我们的吗?

  很快,大课间到了,男生们蜂涌般地奔向久违了的操场,我们又开始了激烈的足球比赛。今天不论球技的高与低,大家都能上场,大家都是主力。而且碰到有争议的球也不再吵吵嚷嚷的,而是友好地迅速解决问题,继续比赛。“和谐美”不正是这样吗?

  原来,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美就在你身边,在我们大家身边。

  开学第一天,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美的力量—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