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资讯八卦 > 热点资讯 > 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意识的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听话,说话"训练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口语交际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备课时要注意目标的确立和话题的选择.

  1. 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训练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训

  练内容和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众多的目标中选择一两个作

  为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其他目标,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还应该比具体

  ,把握好要求的度,因为在一课的时间里,学生口语交际发展是很有限的.有的教师在口语交际课的教

  案里,经常出现"学会"什么,"掌握"什么等提法.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学会"什么,能"掌握"什么呢?

  如果要"学会","掌握"的是微观的东西,这样的目标倒有可能达到;如果要"学会","掌握"的是宏观的

  东西,这样的目标是难以达到的.

  2.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教材内容确定的,确定口语交际话题要注意以下

  几点:(1)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2)贴近学生的生活(3)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教材.

  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沟通和交流,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和过去"听话","说话"最大的

  不同,就是强调听与说双方互动,尤其关注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对能力。过去讲"听话",不强调听后的反

  馈;讲"说话",就只管说,可以准备好再说。现在的口语交际,听的人不是被动的听众,他随时可能变

  成主动的说话者;说的人也不能只管自己说,要根据交际场合作即兴讲话;听与说双方都是主动的,双

  方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可见,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听的能力,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应变和对答能力要

  求较高。

  2.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为生动,逼真的

  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1) 创设实物情境。小学生,心智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比较粗略。大多数情况下,学

  生不善于观察,所以教师要教他们学会看,听和感觉。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演讲故事》时,老师准备小兔,小松鼠布偶,上课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看着实物去读故事,

  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创设生活情境。老师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时空,激发学生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

  有话可说。如教《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相互说一说哪些是有益的小动物,它们

  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益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3) 创设动画情境。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课件创设动画情境,直观形象,为学生

  创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我们去"旅游""》,教师可用多媒体

  课件播放当地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扮做"导游"和"游客",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4) 创设语言环境。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

  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如教《春天在哪里》,可以通过语言描绘把学生引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花红柳

  绿、百鸟争鸣"的春天美景中。

  (5) 创设表演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

  、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

  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翁,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如《应该听谁的》,就可以让学

  生演一演。先找几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孙子、中年人、老年人、小孩。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

  ,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新颖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吸引力的大小

  就不同。在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中,只有针对不同内容,精心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才会使学生具有积极

  的参与状态。

  (1) 画一画。如教学《未来的桥》一课,让学生动笔画画自己心中的未来的桥,让学生互相讲讲这座

  "桥"叫什么名字,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有什么功能等,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 赛一赛。如教学《猜谜游戏》一课,可比一比谁准备的谜语多。教学《我的想法》,可让学生评

  一评谁的想法合理、实用,最后评出优胜者,予以奖励。

  (3) 评一评。如教学《有趣的动物、植物》,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动物、植物讲给同学听,其他同

  学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

  (4) 辩一辩。如教学《该怎么做》《秋游》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它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具有口语化、大众化、互动性、综合性、临场性等特点,是人们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交际手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日前,“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对于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的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它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言谈、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巧设情境、和谐氛围,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要获得优异的成绩,一个主要的步骤是处理动机问题,即唤起学习兴趣。”在口语交际中,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无所束缚氛围中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形成和谐、民主的交际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八、九岁的儿童,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实物等展示,这样很快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带到一种具体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在二年下册的语文园地五中“以奇妙的动物世界”为话题完成“口语交际”,在课前我首先利用看“动物录像”来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来感知动物世界的奇妙,如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亮光……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身边有哪些动物,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活习性及其与自己之间的趣事。由于课前有录像的“热身”,对于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动物,学生们不乏有之,于是情绪高涨,一个个都小手高举,迫不及待想将自己的身边熟悉的动物及其趣事跟大家分享。

  又如在以“身边的科学”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时,我首先创设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一语言情境:“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科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如夏天我们为什么常常穿浅色衣服吗?”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因为好看,有的说夏天衣服店里只有浅色衣服卖……后面当我告诉他们是因为浅色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的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孩子们都唏嘘一片,无不发出“噢,原来这样呀!”的感慨,就孩子们身边的例子来探讨科学,孩子们饶有兴趣,津津乐道,当我再出示有关身边的科学图片时,班上也便“沸腾”了起来,孩子们的高举的小手一片。由此看来,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激发他们的交际热情,启动其口语交际思维,激活已有的口语交际经验,提高参与的热情,进而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无不是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轻松地在具体情境中交际。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的话题“该怎么办?”:一个孩子不小心把父亲心爱的花瓶打碎了,把实情如实地告诉了父亲之后,却被父亲打了一顿。这是一个有关家庭生活的话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有效进行口语交际呢?在上这节课时,我首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初始情境。先是放了两段声音,一段是“啪”的花瓶落地摔碎的声音,另一段是孩子“呜呜”的哭声,然后让孩子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由玻璃碎片声再到孩子哭声,马上想到家庭发生的事情,接着我再让学生讨论儿子与父亲谁对谁非,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这样的初始再现情境的设置,作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手段,使学生轻松地跨越了课堂氛围与交际情境之间的隔阂,不知不觉地朝向教学目标迈进。

  例如二年级下册“大家帮帮他”为话题的口语交际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谈话导入,引出值日生小华遇到的难题;第二,模仿表演,再现情境;第三,小组讨论并提建议;第四,按“要记下名字”和“不记下名字”两种意见,推荐代表进行辩论。这样以辩论的形式,学生的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

  二、积极参与、融入课堂、师生互动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适时评价,关注交流的状态,口语交际是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在交际过程当中,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善于肯定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使其感受到被赏识,体会到交际的乐趣,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词不达意、不规范的口头用语,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予以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议,如语言是否规范,普通话是否标准,表达是否有逻辑和条理性等等,让其在评说、议论中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延伸课外、加强实践、发展语言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并在其“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更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如在教学《找春天》前,我布置了学生在周末的时间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发现春天的变化,然后回到课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这样以来,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一股脑倒出来,做到了有话可说;又如在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课时,当我问道:“你在哪儿还找到了雷锋,他在干什么时”,孩子们纷纷说到谁谁谁帮助他扫地、谁谁谁又借卷笔刀给他等等,虽然这全是生活的小事,但又何尝不是爱的表现了,适时拓展,希望孩子们能将这份爱延伸到校内、校外,甚至到整个社会。于是趁热打铁,本周末的实践作业便布置如下:让我们伸出热情之手,真诚地去帮助别人,同时记下你的帮助过程和感想。经过实践,孩子们的那次周记不再是聊聊一两句话交差了,而变得有话可写了。

  再如学校推普周活动中,我布置了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啄木鸟”找错字活动。学生利用双休日,找到不少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店名、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并与相关人员交谈劝其改正,在其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不说没有得到训练。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并且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课内外,通过各种渠道,创设出更多、更好、更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营造宽松自然的交际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本人在多年实践教育中,加上参考语文课程标准,总结出了几点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做法,如下:

  一、师生互动,有效帮扶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往往不是自发的,而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所以,教师的参与、调控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学会祝贺》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提出“教师节到了,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送贺卡时,你打算怎么跟老师说?”根据这一教学内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祝贺”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指导学生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应注意一定的格式。3、用师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操练祝贺时必要的交际态度和交际口语。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写贺卡上,用大量的时间强调贺卡的书写格式。学生也是机械的记忆,大多数学生写出的祝贺语如出一辙“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这样的训练是无效的,学生只是知道了如何写贺卡,并不明白祝贺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也没有参与任何的交际活动。所以,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写贺卡后,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

  生:李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递贺卡)

  师:谢谢你,你真是细心的好孩子。(接贺卡)

  生:不用谢,李老师。平时,您工作很辛苦,这点心意不算什么。(学生听到老 师的感谢很高兴,对话时显得十分真诚)

  师:这是李老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李老师也祝你学习进步。

  生:谢谢李老师。李老师,再见!

  师:再见!

  安排了“演一演”的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争先恐后参与其中。当然,与教师“对话、表演”的只是极个别的同学,其他同学就成了“观众”。这样,会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交际任务,而忘记了倾听。所以,在表演前,我提出了“演员要表演了,导演们如果不满意,可以随时喊‘咔’”。话音刚落,不少同学从失望的情绪中跳出来,马上兴奋了起来。在表演学生递给我贺卡时,一群小导演立刻喊“咔”,他们大声说“要双手递给老师贺卡”。听到导演们的指令,我们重新再来。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潜移默化,学生知道了“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学生在和老师共同参与的口语交际实践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创设交际的情境场,参与到学生的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可以作为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

  二、生生互动,互相学习借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生生互动能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当然,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很不均衡。性别的差异研究告诉我们,同一年龄阶段,女孩子的语言能力要明显优于男孩子。即使同一性别,学生之间语言能力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我经常让小组成员之间围绕交际话题进行互动。在分组时,我也不是简单的、随便的分组,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进行“强弱搭档”、“男女搭档”。能力强的学生能像小老师一样对能力弱的同学进行帮助;男孩子争强好胜,女孩子文静细心、表达清晰完整。这样的分组,学生在互动中更能有所得。

  比如,在引导学习《学会作客》中,提出“到别人家作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先说说,再分角色表演。”

  作客,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说一说“到别人家作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这对学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还原生活,因此,我着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请学生分角色表演,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场。当然,课堂上请学生到台前表演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小组成员中的生生合作更能发挥作用。因此,在一组学生表演之后,学生了解了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来到主人家门口要做到敲门或按门铃;见到主人时要主动打招呼;受到主人的招待时要说谢谢;跟主人告别时要说再见等。一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说话不通顺、表达不清楚,需要同伴的帮助。这时,生生互动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平台。当然,学生活动的时候,我会走到他们身边,随时了解他们的交际情况。通过生生的共同表演,我跟你说、你跟我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创造性的表现了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学生也树立了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交际。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交际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表演、采访、演讲等多种交流方式,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

  三、亲子互动,体现亲情交流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口语表达能力弱,无论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还是交际态度、听说习惯、文明素养都比较缺乏。因此,口语交际过程中势必会出现问题,产生困惑。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辅导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亲子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语: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为了实现双方的互动,教师应多方位为学生构建口语交际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