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资讯八卦 > 热点资讯 > 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

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

  武汉高校云集,学生众多;全国各地的美食,应有尽有;地铁,轮渡,轻轨,电车,公交等便利的交通,四通八达;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古典又不失现代感,无一不拥有吸引年轻人的元素,和提供年轻人大展宏图,实现梦想的平台。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武汉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创新,日益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大市,进而逐步走向文化强市。

  1 呈现文化大市风貌

  20多年来,武汉文化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武汉已呈现出文化大市的风貌。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各项改革配套方案相继出台。我市成立市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2004-2010年)》。市委宣传部负责配套制订《武汉市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组织制订深化市直文艺院团改革总体方案、武汉出版集团及武汉广播电视总台(集团)组建方案,完成《武汉市“十一五”文化发展研究报告》,为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市加快集团化进程。2003年,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实行“强强联合”后,武汉市第一家传媒产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目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形成“十报一刊一网”复合型媒体结构,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报刊总期发量超过200万份。我市还致力于组建武汉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武汉出版集团,初步形成全市三大文化龙头企业。2004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成立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武汉楚剧艺术发展俱乐部等一批文化企业或实体。

  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旺。“十五”开局前后,武汉地区相继建成武汉图书馆新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影城、武汉体育中心、湖北剧场等六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十五”以来,又建成汉口江滩、武昌江滩两大中心城区旅游景点,重点兴建武汉广电中心、湖北省艺术馆、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2004年起又积极策划实施以昙华林、长春观等为代表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大力实施的文艺精品工程,催生出一批优秀剧(节)目和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前四年,市属专业文艺团体已获国际奖4项,国家级奖61项,省部级奖63项。文学艺术界获得的主要奖项达160多项。

  目前,我市已有街(乡)文化站164个,7个中心城区都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城区基层文体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四季歌”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每年演出300多场,观众近400万人次。涌现出武汉邮政艺术团、武汉电信艺术团、星海合唱团等国内外知名的社会艺术团体和5000多名社会文化活动骨干人才。

  2 兼容并蓄不断创新

  武汉是国务院于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武汉现有17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88处近代优秀历史建筑,由此相继打造出汉口中山大道、老租界区、街头建筑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区;盘龙城殷商遗址公园、中山舰文化旅游区等历史文化景区正在建设中;大禹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首义文化等开发利用方兴未艾。

  2000年,武汉市就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达270多处。2004年,归元寺、长春观、宝通寺等挖掘宗教传统文化,自筹资金建成7个宗教文化项目,成为我市旅游业的支撑之一。木兰山、木兰川、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综合开发,成为远郊旅游新亮点。

  武汉文化的主要内核是“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由此形成个性突出的汉派文化资源。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汉剧、楚剧、汉绣、汉味小品,成为武汉一地之象征;大禹文化融入武汉依水而兴的历史,是体现武汉人文特质的重要因素,构成汉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盘龙城文化开启武汉之光,是武汉城市文明之根;楚文化曾和希腊人创造的希腊文明一样,达到古代世界文明的顶峰,与中原文化一样成为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基因。

  自古以来,武汉就是人文荟萃的文化重地。在改革开放中,武汉更是成为文化大市。

  我市的电视剧制作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1986年成立按市场化运作的武汉电视艺术中心,目前已成为年产百部(集)电视剧,吸引电视剧拍摄资金数千万元的文化实体;武汉电视台创办的《科技之光》,是中国电视荧屏上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技栏目,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地区迅速产生了一个冠以地域名的“武汉作家群”,其中包括池莉、方方、董宏猷、邓一光、刘醒龙等,他们的作品展现了武汉独特的风情风貌,深受全国乃至海外读者的青睐。

  武汉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为其提供了创造性的因子,兼容并蓄是武汉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也促进了武汉文化的发展。

  武汉是一个移民城市,移民不仅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劳力和智力,也带来了各地区和各国的文化养分,使武汉得以吸纳各地和各国文化之长,呈现出多姿多彩、多元互补的形貌。

  3 文化发展全面提速

  在文化体制大改革、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时期,“发展”、“转型”、“入世”三大任务并存,武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武汉的文化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WTO后保护期取消,将使武汉文化发展更加开放。

  以2005年为标志,加入WTO后的3年保护已经到期,武汉文化逐步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武汉文化所受的国际挑战,不再是“兵临城下”,而是“城门洞开”。武汉文化市场正面临着向国际开放的新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是武汉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趋势之一。

  国内消费热点转移,将使武汉文化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

  2003年和2004年,武汉人均GDP分别为2593美元和3016美元,说明武汉处于消费热点从一般物质消费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举的“临界点”,已经踏入文化消费的转型期。武汉文化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新一轮城市竞争,将使武汉文化发展彰显个性魅力。

  在以文化为主题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和发展中,“文化立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普遍理念,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已逐步或必将成为共同的选择。在武汉,城市决策者提出“文化强市”战略、“文化武汉”方略,已在管理层和市民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以共同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个性,营造和彰显特色文化,成为武汉城市自强自立的重要目标。

  为加快武汉文化发展,我市将落实文化发展规划,在加快文化发展中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壮大武汉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增强武汉文化魅力;大力培育优秀文化人才;探索跨级别、跨行业、跨所有制组合,在地区资源整合中提升武汉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

  首先是武汉的现状,武汉真的很大,地方大,人口多,经济体比较大,概括说几点吧:

  1、主要经济来源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传统。具体点就是传统制造业,武钢,二汽,长飞,然后也有一大堆中央在汉企业。基本上都是传统工业和制造业,不要举几个所谓的高科技个例来反驳我,凤毛菱角,像pptv这种企业搞起来一般都出走北上广,意义真不大。

  2、城市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用一次词形容:还是传统,北京摊大饼你也摊大饼,人家没有长江隔起来还不好,至少学学上海浦东浦西吧。

  3、人们的观念来说仍然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传统,老老实实上班,找个稳定工作,这么做也是第1点的直接结果,官的资本太大,民的势力小,官肯定是传统的,自然而然人就传统了。

  于此对应的经济,行政,人才三点来分析,武汉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经济:传统行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附加值高的服务业肯定发展不起来,如果某大型跨国高科技企业跟某厂的领导说请按我们的信息系统重构你们的生产流程,副省级厂长只会呵呵一声回答:”你卖给我几台电脑几套软件就好了。“ 看似很荒谬,但是却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武汉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那家。

  管理:很多人怪市长,怪政府,我个人认为政府可能对发展有一定责任,但是不是主要责任,政府的决策还是经济成分决定的,基于这一点,社会资源,公共资源都是会向这方面倾斜。你要修路,路过某小区,吵到部分人休息了怎么办。还有人说CQ,其实就我了解,如果是开发商主导的CQ根本不会有什么阻力,道理很简单,钱给够就好了,这个在任何城市都是一样的。但是遇到了所谓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就没法谈了,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最后就是只有政府出面,要不事情不干,要不干起来成本很高。这方面政府其实干的中规中矩,不算好也不算差吧。

  人才:这个其实就是给武汉致命一击的东西,这也是我判断武汉25年内不会有太大发展的基础,还是基于前面两点,也决定武汉绝对不可能真正重视人才,传统行业,工业,事业单位都有一个特点,不会很重视专业和效率,反而很重视裙带,这是连续几代人养成的为人处世的习惯,几代人之内不会有改变,也就是武汉每年毕业几十万大学毕业生都要北上南下的原因,传统企业在安置完裙带后根本没空间安置这些专业人士,即使有留下的,真能干活也会在工作4-5年后出走北上广或转入新行业。同样有人说国企改革什么局独立什么的,我只举一个例子,一只蚯蚓切多少段就是几只蚯蚓,但是一个香肠切多少段他都是同一条香肠,这也就是沿海经济受金融风暴诸多外力影响屹立不倒的原因,一个活的一个死的有本质区别。武汉提一个什么精神”改为人先,追求卓越“,缺什么叫什么,其实就能说明问题,首先绝对不能当人先,创业什么的没有传统支持必死无疑,第二绝对不能卓越,你会干活你就干到死吧。所以留在武汉的武汉人做出的选择也相当务实。

  如果武汉发展的落后,是武汉历史即成和武汉人整体选择的结果。真不是政府市长有能力改变的,当然除非真有神市长,可以变魔法,当然也更不是我等P民唠叨两句决定的。政府要搞生物医药,动漫游戏,软件外包其实很简单,不要撒钱,不用给什么具体项目,这几个行业免税10年,就像浙江当年搞影视动漫这样搞,绝对有效果。武汉人实在感觉环境不好,发展不起来,没能力的出走北上广,有能力的花旗大米,其他都是想多了。

  武汉的发展和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之前武汉基本是死水一潭,之后可以说日新月异。

  那就是 2005年武汉铁路局独立。

  要致富,先修路,老祖宗早就把话放这里了,但是2005年之前,武汉市到宜昌市居然没有直达铁路,如今200公里客专就能2小时直达的路程,绕路襄阳居然要一整夜,10个小时。2005年通的走荆门的普线和2012年通的动车才把整个江汉平原串起来。

  貌似05年之前的十来年内湖北境内是没有一条新通车铁路。

  之后么,看看陆续通车的铁路就知道了,这要感谢刘跨越刘部长,也要感谢当今四把手政协鱼主席,除了直辖市+广东新疆,政治局委员兼任书记的也就鱼书记那5年,在话语权上大了很多。

  现在武汉的问题是:欠的债太多,这一代人想就地享受,不可能。这就和问为什么中国端盘子的不能挣3000刀月薪一样,历史积累不够。

  比如:作为两江交汇的城市,过江手段长期缺乏,大桥、二桥、白沙洲三座桥长期应付过江车流,显然不够,而长江隧道、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地铁二号线、四号线都是在偿城建的债,即使最近几年集中通了这么多桥隧,还是不够用,只是之前桥太少,过江需求被压抑了,比如汉口的人不会到光谷玩,到武大玩,现在有了,通一条就被释放出的需求淹没掉了。

  但这几年的趋势是很好的,GDP增速在那里,这个复利的故事讲太多了,学过金融的都知道,需要时间,第64个棋盘就是全世界的稻米都装不下,关键是保持下去。

  满城挖的规划是很有远见的,老老实实的把该走的路走一遍,网上骂的最多的就是大搞工业,实际上没有工业积累其他的服务业还是不要想太多,有工业和物流做基础了金融贸易服务什么都来了,仅此而已。恰恰是没有制造业底子还想直接搞“现代服务业”的城市,没前途。

  当然也慢慢的也见到成效了,比如除了之前就和武汉有关系的法国,英美韩最近几年都在武汉设立了总领事馆,日俄泰等国也在商谈,这不是自己关起门就能玩的,至少这几个国家都认可你的发展。

  再比如,原来一直紧抱长三角和珠三角大腿的湖南和江西,现在也主动开始搞中三角了(很多融合项目都是在国务院确定之前就开始的,如果湖南和江西没有主观意愿,在国务院规划之前湖北省是没有能力让他们动起来的)连国务院明确要求搞长三角的安徽,也一直没有放弃,和其他三个省搞医保互通,这是最好的证据。

  历史的机遇总是眷恋那些有准备的城市,武汉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不怕艰难,勇敢的走下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战斗中总结经验,找到一条适合武汉发展的具有武汉特色的道路来,带领武汉人民站在大海的浪尖,挥手与之拼搏。祝愿武汉的明天更加的美好,武汉的未来更加的灿烂,更加的辉煌!

  武汉现状与未来发展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常使用的手机、电话、网络等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是如此。这些通信设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正常发挥,是因为其控制源头——移动基站中的主体设备、传输设备以及配套设备在正常、可靠的运行,而一旦基站中的任意一台设备发生了运行故障,那么我们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通信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配套设备作为协助主体设备运作,保证基站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辅助设备,它在基站运行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构成和作用

  移动基站的配套设备大致可分为供电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空调设备三种,其中供电设备是指为基站主体设备提供电流的设备,比如开关电源、蓄电池等等;监控设备则是指为对基站主体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的设备,就目前来说,移动基站中所使用的监控系统一般为无线发射机系统,改系统能够对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简单的监测和控制;空调设备则是指能够为基站内部其他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以及良好运行环境的设备,比如空调、辅助加热器等等。

  就其功能来说,移动基站三类配套设备中,空调设备可以为基站主体设备的运行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监控设备则可实现对基站运行状况的监测和控制,供电设备为基站提供主要电流,支持基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在移动基站的安全运行中,这三部分配套设备缺一不可。

  二、当前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1.国内移动基站电流配套设备

  移动基站的分布大多比较散乱,所以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对基站配套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当配套设备发生运行故障后也无法对其进行及时的修理,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通信,从而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维护工作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首要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能够为移动基站设备运行提供直流电的模块电源,目前基站所使用的配套电源设备多是艾默生(前身是深圳华为)电源和中达电源,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厂家推出了自己所设计和研制的新型电源,如达的MCS-3000等,这些新型电源比起以前的电源在功能上都有了一些改进,比如体积变小,重量变轻,好携带了;且都支持整流模块热插拔了,但是这些改进仍然是不够的,想要满足当前移动基站的运行要求,这些电源仍然需要再作改进。

  了解基站的特点,比如交流供电、直流负荷、放置地点、维护方式等,十分有助于明确基站配套直流模块电源(以下简称基站电源)的发展方向。基站的特点:一是交流用电复杂,有的是三相交流电,有的是单相交流电,有的是农电,有的是居民生活用电,有的是厂矿生产用电,交流供电质量相对较差。二是基站直流负荷相对都比较小,我所见过的基站还没有负荷超过200A的。三是基站数量多、分布广而且散、环境差(像野外高山基站,遭雷击概率大,交流引入不稳定,这些因素导致电源设备故障率高),致使基站配套设备维护难度大。基站电源应该适应基站的这些特点。

  2.移动基站电源配套设备的改进

  目前,笔者所见的三相输入的电源通过简单的短接都可以适应单相市电环境,因为整流模块是单相工作的,所以这种做法能行通。但三相缺相以及市电过高过低保护处理方式上各厂家就手段不一、见仁见智了。艾默生、通力环电源的输入交流单元包括总空气开关和交流接触器以及相应的交流取样、控制板。而中达电源就没有交流接触器,市电经过总空气开关后就直接由分路空气开关进行输出分配。有交流接触器,市电过高、过低、缺相等交流保护在输入侧就可以完成。中达电源则把保护做在整流模块这一级,市电过高、过低整流模块都会停机。对于基站电源,我们要求在三相缺相等恶劣市电情况下整流器仍然可以工作。有交流接触器的,因为接触器需要工作电压,一般取B相,如果B相缺相,接触器将断开,整流器就会停止工作。艾默生电源就是这样。通力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力环的交流接触器采用特别设计的驱动电路,确保了在交流欠压或者缺相的情况下接触器仍然能吸合。中达电源因为没有交流接触器所以市电缺相时只有所缺那一相整流模块不能工作,其余相上的整流模块仍然能工作。基站市电除了电压波动特别大、容易缺相外,零线虚接、断开,地线阻值过大、断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零线断开,零对地电压就变得非常高,可达110V左右;如果地线断开,零对地电压也很高,可达40V左右。零对地电压过高对设备危害十分大,导致基站电源整流模块以及各种取样、控制电路板经常坏。然而,目前各厂家对零线带电都还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如何防止零线带电对整流模块以及各种取样、控制电路板造成损坏,这是今后基站电源发展应该解决的一个难题。

  三、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发展方向

  就电源配套设备来说,现在的蓄电池都采取全浮充运行方式。均充只在以下情况进行:(1)蓄电池安装完毕后,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2)电池组浮充运行三个月后,有两只以上电池电压低于2.18V;(3)电池全浮充运行达三个月;(4)蓄电池放电容量超过15%~25%额定容量。对于第二种情况,维护人员只有手动完成,并且在充放电几次后,仍然有低于2.18V的电池,可以认定该组蓄电池有质量问题,应该找厂家来处理。对于其余三种情况,应该能通过参数设置让开关电源来自动完成。第一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上电均充,意思是蓄电池投入使用,需要进行补充充电。第三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定时均充,目的是防止单体电池的不均衡。定时均充的设置可以从整流器上电时开始,就把上电均充包含在定时均充里了。第四种情况的均充,称之为复电均充,意思是停电后又来电时的均充。目前的开关电源都可以对蓄电池进行这样的自动充电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移动通信设备也逐步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提出与发展是当前人们对移动通信认识的主题。伴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先进的设备不断使用,随着当前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的逐步发展和需求的逐渐增大,各种基站配套设备的维护是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关键,更是提高其发展效率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