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入党培训心得体会 >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开展起来了。关于主题教育,你了解多少?知道该怎么学、怎么做吗?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关于政绩的总的看法,是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衡量政绩等重要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干部队伍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呢?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创造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不是不要政绩。恰恰相反,我们党历来鼓励和支持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政绩,但这个政绩必须是真实的政绩,是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防止和克服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强调力戒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并不是不要政绩,也不是否定一切政绩,更不是让各级领导干部消极无为、得过且过。中央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基本前提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正确政绩观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方法。正确的政绩观从本质上讲,就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不求真务实,不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作风漂浮,弄虚作假,是创造不出实实在在政绩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盲目攀比;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急功近利。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①这里的“说到底”,就是讲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最终目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和为人民办实事的一致性,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衡量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创造的政绩是否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是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之所以说要经得起实践检验,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政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判断是真实的政绩还是虚假的政绩,必须由实践来检验。之所以说要经得起群众检验,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政绩的评判者。检验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之所以说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是因为任何政绩都必须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分析其作用和影响,不能只看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的作用。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决定着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要靠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其要注意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名利。要正确对待权力,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上;要正确对待地位,把职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要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一重要论述,为全体党员干部匡正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引导着我们去该为谁而建立政绩,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以及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政绩。

  政绩观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干部的品质。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本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然而,当前仍有少数干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缺乏造福一方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不讲大局,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轰动效应。五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上述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正确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它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导致信息失真,决定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的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真抓实干尽责担当。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与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密切关系。”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树政绩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取得成效。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政绩好不好,关键看重任面前、困难之时、风险之处的表现。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敢于坚持真理,树正气、讲原则,不随波逐流;在急难险重时,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面临困难问题时,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不怕责难,敢于担当。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但党的事业是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必须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以“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历史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熟悉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为条件,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步把事业推向前进。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这句话说明了这件事不是非我不可,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于我,体现了一种宽广大度和高尚情怀。

  要想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付出努力一定能够得到回报,但是这个成功,不仅仅对自己有回报,也可能对别人带来好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是中国人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但是并不妨碍外国人的使用。汽车、电话、电灯是外国发明的,但是在中国依然被广泛使用。所以说要拥有付出的品格,才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树立坚定的目标,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树立目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并时刻瞄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并非易事了。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付诸行动,最好立即动手。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不能明日复明日,而是要从我做起,立足当下。因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样才能在这份答卷中取得圆满的成绩。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既只有这样的政绩观才能久久为功,驰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