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作风建设 >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在12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详尽阐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也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令。可以说,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从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到湖北老领导沈因洛对家人的“一寸不让”;从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风,到杨善洲对家人的“苛刻”教育,他们留下了动人的家风故事,也铺垫了“中国家风”的鲜明底色。

  然而,随着从严治党不断加码,一些“夫妻档”“父子兵”“兄弟连”的腐败闹剧频频上演,正是因为家风不严、家风不正,才滑向腐败深渊,无不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当好家风建设的“主角”。

  要在“立品”上言传身教。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当看到,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道德品行的锻造和培养。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面对家人的问题袒护甚至包庇,对待子女的不足纵容甚至默认,一味的在物质上给予满足,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品德塑造与示范。诚然,在人情社会的情感交织中,干部子女难免会被作为“关心”的对象,但是,关心不是无原则的“关照”,关爱不是无边界的“溺爱”,而应是更严格的要求,更高标准的教育引导。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立品”上做到言传身教,内修德、外修品,以独特的人格魅力给予子女人格导向、精神慰藉的精神力量,帮助子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要在“立廉”上以身作则。家庭是拒腐防变的前沿关口,也是廉洁自律的重要防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入其中,旨在培养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但是,反观当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置规定纪律于不顾,或是把家庭当作权钱交易的名利场,或是把家人当作利益共同体,本应该在“立廉”上以身作则,却在“违纪”上以身试法,不仅毁了自我前程,也贻误了子女的成长。助廉,则家风清正;帮腐,则贪欲不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党员干部,尤其需要以身作则,在廉政上严格要求,在实践中以身作则,只有如此,才能清廉传家,以好的作风涵养好家风。

  要在“立志”上带头示范。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家庭要引导孩子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作为干部子女,是立志做大事,还是碌碌无为?是志向高远,还是囤于小我?可以说,家庭教育弥足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当看到,只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志向。比如,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倡导忠诚、责任、学习的理念,引导子女把个人理想根植于社会发展建设中,立大志做实事。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摘要】党员干部家风是社会风气风向标,好的家风是廉政之源。抓好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个人修养建设,构筑廉洁从政之基;要坚持公私分明,重家教、立家规;也要善于运用制度手段,做好外部监督,正家风强党风,全面夯实廉洁从政基础。

  【关键词】党员干部 家风 廉洁从政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这充分说明家风建设对廉政建设的现实价值。家风是民风、社会风气之基,党员干部的家风和党风、作风联系密切,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上好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

  加强党员干部个人修养建设,构筑廉洁从政之基

  古语云:成人者必先自成。党员干部抓好家风建设,个人修养是关键。党员干部要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主要依托,做到廉洁自律、“不想腐”,夯实廉政建设之基。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以理论学习为阶梯,才能打通通往信念巅峰之路。强化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想上深信不疑,才能铸就坚韧的意志,行动上才能坚定不移。党员干部要将学习摆在首位,做到持之以恒,在加强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思想觉悟与理论素养。当然,也要上好马克思主义这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去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在纷繁芜杂的形势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此外,也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提速,党员干部要善于结合工作需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等的能力,注重领导能力专业化建设。

  其次,提高法治素养,确立正确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素养是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对宪法和法律要始终有敬畏之心,确立法律“红线”不可触碰、“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做到内心尊崇法治,才能成为守法的典范。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新情况,碰到许多新困难,都要用法治思维来解决,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当然,也要确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将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要,将权力运转规范起来,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做到以民为本,践行群众路线。

  最后,以身作则,为家人树立榜样。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人格修养,当好家人榜样,在注重言教的同时,也要注重身教,做到身端影正,这样对家人才有说服力。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言行举止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觉担当起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良好的家庭风气。

  家风建设要坚持公私分明,重家教、立家规、善传承

  首先,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要坚持公私有别的理念,扎紧廉洁从政的“笼子”,遏制腐败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告诫党员干部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一是权力做到公私分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持公权力,肩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使命,必须将“公”列在“私”的前面,不以权谋私,确立坚定的信念,思想上真正明白自身公仆的身份,在遇到具体事时,才能直面公私,做到问心无愧。同时,理顺好公与私、情与理之间的关系,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依法正确用权,秉公用权,处理好利和法、公和私之间的关系。二是以人民公仆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心为公。党员干部要深刻明白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坚持一心为公,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不能因私心脱离群众,做损害群众的事情。三是做到公私分明。党员干部要做到将财物用之于民,做到廉洁从政,才能做到取信于民。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将公款公物用到实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其次,重家教、立家规、善传承。党员干部要重视家教工作,提高认知水平。党员干部要让家人全面了解党的性质、宗旨,明确共产党人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历史责任,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逐渐形成好的家风。当然,党员干部要对亲属开展好纪律规矩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其了解党员干部应遵守的纪律、规矩,尤其是党纪国法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要做好亲属的权力观教育。需要家庭成员明辨是非、公私分明,敬畏权力,做到令行禁止。此外,党员干部也需要立家规,从严治家。家规是家庭成员律己律人、修身处世的规矩,要从党员干部权力清单出发,明确家庭责任清单的范围,划出“红线”,明确“禁区”。

  最后,要传承好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之源,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始终以治家、教子、睦亲、修身等为重点内容,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品质,逐渐形成勤俭持家、父慈子孝、邻里和谐的好家风。当前,弘扬传统家训文化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善于对传统家风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批判性继承,善于汲取传统家风精华,培育新时代的良好家风。

  运用制度手段,做好外部监督,正家风强党风

  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和从严治党之间有着内在一致性,只有善于将家风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党员干部个人和组织制度密切相联,才能形成党建合力,做好外部监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

  首先,通过党纪党规做好家风建设。要从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性质、责任使命出发,将党纪党规在家庭中做到明细化,加强党员干部相关事项报告制度,对于直系亲属从业实行回避制度,探索创建党员干部家庭治理新规范。

  其次,要做到以法治做好家风支撑。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创建党员干部家庭道德方案、信用档案,建立党员干部征信体系,将有关情况归入干部巡视范围,从法律层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各级党委要高度关注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规范党员干部报告投资、家庭财产、兼职等事项,并将其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任用、选拔、考核的评价体系中,确保制度落实到位。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监督考核相关制度,要全面强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的落实,给党员干部划出道德要求、拒腐防变的底线,从制度层面对党员干部开展强家风促廉洁建设。监督实际上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爱护与保护。定期公布党员干部廉政信息,便于全社会开展监督,将公权、亲情分开,为干部秉公用权,筑好“防火墙”。因此,运用制度手段,做好外部监督,正家风强党风,让好的家风在家庭中扎根,在亲情中实现升华,通过实现党员干部的小家风的典型激励作用,汇聚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①丁顺生:《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筑牢廉洁从政思想基础》,《辽宁日报》,2017年5月6日。

  ②郑竹沁:《抓好干部家风建设 夯实廉洁从政之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

  ③施亚波:《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实践路径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党和国家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社会才能文明、纯净。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一个人一生情感、思想“浸泡”的最重要场所,是官风、民风形成的基本单位,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纵观近年的腐败案例,“家庭窝式腐败”大多与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正有关,一些领导干部“骄纵亲属子女”利用手中权力为家人、为亲戚、为朋友托关系、找项目、搞经商牟利,利用妻子儿女收受贿赂,形成“父子兵”“夫妻帮”“兄弟帮”,最终走上不归路。

  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古人云:“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妻廉夫祸少,子贤父心安”。党员领导干部要“正心”“修身”,不断“齐家”,以“治国平天下”。如果自身心术不正又不“修身”“一屋不扫”,岂能谈得上“齐家”和“扫天下”?如果连自己及配偶、子女都管不好、管不住,根本谈不上能管好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更谈不上能“治国平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问题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纪律问题。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写入《条例》,必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促使其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通过树立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善,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传统家风文化新的内涵,守住传统家风文化之“根”,培树践行良好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党和国家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社会才能文明、纯净。家风不正,贻害无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立德修身上管好家人带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