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入党申请书 > 提纲 >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初中历史《东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初中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说课稿

一些关于初中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说课稿请点击阅读,范文网在线www.01hn.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说课稿

  

 

  11世纪前西方的大部分人们认为:东方是人蛮荒之地…….,但一本书改变了西欧人的看法,这本书被誉为“世间奇书”,人们争相抄阅。这本是什么书呢?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呢?古代东西方又是如何进行文化交流的呢?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
 

  ;(1)古代商道

  (2)东西方交流的中介,阿拉伯地区

  。(3)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哪些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又有哪些贡献呢?

  使者之一:阿拉伯商人传播东西方文化;保留和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果,后来西欧人更是通过阿拉伯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

  (4)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

  造的?为什么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古代

  印度人发明、中古

  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12世纪,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6世纪,写法跟跟现在基本一致。

  之后传遍世界。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说课稿、

教材分析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地位本课从属于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部分。和平往来是文明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相互交流的主流。通过对阿拉伯商人和马可·波罗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本课是该单元的中心内容。2、教学目标与本课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据此,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掌握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理解《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交流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二、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刚刚接触世界史,特别是年代久远的世界古代史可以说了解甚少,一些人名、地名都相对陌生,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尽可能通过一些图片、人物故事、视频来加强学生的感观印象,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适当运用历史材料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让他们在史料中认识历史。三、教法分析1情景导入法: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与能力。2体验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地图展开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口才,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3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四、学法分析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与教法相对应,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认识和主动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张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和一些商队行走其间的动画,教师讲述:在古代,各国各地区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战争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更不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内容。你们看,在古代历史上,曾有多少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当今的中国面临一次巨大的文化碰撞,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如何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生根开花,这已经是一个一百多年的话题。要全面评价这个话题并不容易,很多中外思想家、理论家对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在这里不直接讨论这个话题,而是粗略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事情,希望历史能够给今天一些有益的借鉴。

  儒学在中国占据正统地位,大致是从汉朝开始的。但是,儒学的地位后来遇到了挑战,最大的挑战者就是佛教。在当年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中,佛教就是来自西方的学问,就是“夷狄”的学问,而不是中原本土的思想。因此,如何面对来自西方的佛教,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今天如何面对西方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形成了自己成熟而完整的体系,恰似1840年以前的西方理论体系。佛教在东汉末年开始进入中国,刚开始的时候,如同水上浮萍,难以扎根。这种状况与现代西方文明刚进入中国的情形差不多。但是,现代西方文明是靠武力,在全世界强行推广,包括在中国。而佛教在中国的推广,则没有借助武力,更多是靠中国社会上层人士的自觉接受,其中包括某些皇帝。佛教因而在中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

  与当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还有一个不同是,佛教进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正统的儒家学说造成严峻挑战外,还遇到了中国本土道教的竞争。道教将老子尊为教主,其实就是想从历史悠久性上抗衡佛教。但是,佛教的发展更快,它严重威胁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很多名士到今天依然以其风流倜傥、自由潇洒而令人惊叹。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想被称为“玄学”,实际上就是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大量影响,与儒家思想已有很大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以反对儒学而领导时尚。到了唐代,李姓皇族将道家的老子尊为祖先,再加上玄奘的西行和回归,儒学的地位岌岌可危。虽然唐初还有魏征、狄仁杰这样的儒学人士,但是,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儒学到了唐代已经处于“不断如带”的状况。很多时候,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只是一个潜流,而佛教则大为畅行。

  佛教进入中国并非一无是处,具体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是,佛教的广泛传播也带来很多问题。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的几百年间,在宋朝之前,中国一共发生过四次“禁佛”,本人以前有专文介绍,此处不再详说。只是要指出一下,宋代以前的“禁佛”主要是社会经济原因,因为佛教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现代人在评价宋朝的时候,经常使用“积贫积弱”这个词,我认为,宋朝的“积贫积弱”与佛教在此之前的长期盛行有一定的关联。这是历史的后遗症,或者叫滞后的影响,要改变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试想,佛教思想如何能应对外来威胁?因此,佛教进入中国几百年后,中国人才通过实践,真正了解了它对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非只是少数人在理论上陶醉一番就叫好不叠。对于今天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实际上也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一百年在历史上不算长,与佛教进入中国到被真正认识的时间相比,也不算长。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里,人们更容易在理论上陶醉于西方文明,而不易察觉西方文明彻底植入中国以后会有什么不良结果。换句话说,当今西方文化植入中国后正反两反面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被中国人全面认识。

  宋朝以前的四次“禁佛”是出于社会经济考虑的政治手段,真正从思想上开始反击佛教的,大致从唐代中期的韩愈开始。韩愈反佛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韩愈更大的历史价值在于,他在反佛的同时,开始重新树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此,我们不能简单理解韩愈等人只是把老古董再翻出来,将其重新放上神坛而已。佛教在思想和理论上的确有可取之处,它因此也促进了儒家思想的进一步成熟与系统化。比方说,汉代的儒学大都是章句训诂,但是,宋代的儒学则是一家家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佛教带来的结果之一。在宋代以后形成的儒家思想中,其实吸收和借鉴了很多佛教的内容,例如北宋思想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不光儒学如此,佛教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它原先在西土佛国的形态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佛教的本土化,甚至使得中国的佛教自成体系,不用到西土去祭拜佛祖,反而在中国产生了一系列门派的宗师。详细不多说,只说一点。佛教在它诞生地附近,至今依然吃伸手饭,需要社会的大量供养。而在中国。佛教终于变成“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出家人乞讨叫化在中国不再大量流行。而从中国传播出去的佛教,也大都以中国为祖庭,不再追溯西方的源头。

  宋代以后的儒学和佛教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之前几百年间,佛教和儒学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这种交融使双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交融留给当今世界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从宋代开始,中国真正确立了宗教不得超越世俗政治的原则,政教合一被中国人彻底废止。而与宋朝同时代的西方和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实行着政教合一的制度。直到新兴的美国在《宪法》中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可能,政教分离才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原则。事实上,政教分离政策的明确源头,就是在中国的宋朝建立的。

  历史上西方佛教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及其结果,对于今天来说,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首先,外来文化并非一无是处;其次,外来文化也有很大的局限和副作用;再次,本土文化可以得益于外来文化而丰富和改进自己;第四,外来文化也需要适应中国的水土而做出改变。因此,任何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绝对化的做法都不合适。如今,将外来文化的优越性绝对化的倾向过于强烈,恰似当年佛教在中国无法无天的状态,出现狄仁杰、韩愈、杜牧这样坚决排佛的人,是对外来文化极端化的一个平衡。宋朝以后,持严厉排佛态度的儒家学者越来越少,相反,在理论和思想上真正融合的越来越多。现代中国要出现这个局面,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关键在于,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文化的本体必须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