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5000字 > 摆脱贫困读后感500_摆脱贫困读

摆脱贫困读后感500_摆脱贫困读后感三篇

摆脱贫困读后感三篇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21年前发表的,这本书收录了他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在文中提到如何解决闽东贫穷问题,文章观点深刻,富有针对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摆脱贫困读后感三篇,供大家参考!

  摆脱贫困读后感一

  《摆脱贫困》一书立足实际,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学习,深有体会。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 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这是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表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有相关的社会条件支撑;另一方面,只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才能为摆脱贫困打下扎实的基础,创造真正美好的社会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为基本的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书中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要协调统一。在部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习近平同志高度强调引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因此,在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时,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指出“经济的不发达,决不能成为不办科技教育的理由”,“我们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办教育”。

  作者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作者还前瞻性地强调,脱贫致富既意味着大力发展经济,把人民从物质匮乏约束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要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推动价值重塑,把人们从物质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在双重意义上克服人的物化现象。摆脱贫困读后感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

  “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但是,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而对精神贫困,他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

  “思想贫困”,就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尤其是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担起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

  摆脱贫困读后感二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读后很有启发,如项南同志所说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摆脱贫困》,可以从中汲取的精神养分也是不同。

  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培养年轻干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则是这一“关键”的保障。读《摆脱贫困》一书,让我看到了习大大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很多真知灼见。《礼记•乐记》有云“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首要,作为青年干部,更要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习总书记在《从政杂谈》一文里谈到青年干部“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敢闯敢试,但是习总书记提到的这四个问题确实在我们身上有迹可循。

  前阵子在微信圈广为流传一篇名为《做公务员勿立志做大事》的文章,作者是江苏省洪泽县政协秘书长。标题党看到标题定会大呼没出息,不着急,我们不妨细看文章写的是什么:“如果你选择做一名公务员,请勿立志做大事、做大官、当大款、成大道”。现在的年轻干部大多毕业于高校,初出茅庐,满腔热情,胸怀大志,想着干一番大事业,立功心切,不愿做“小”事,久而久之,心浮气躁,“小”事也做不好。《道德经》有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要清楚认识这一选择,做好本职工作,安静守则的做好一个称职的公务员,忌急于求成和眼高手低。

  摆脱贫困读后感三

  好书好文章,百读不厌。《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本没有八股说教的套话,没有平淡平庸的官话,没有矫揉造作的空话,文字朴实无华、内容充满智慧、分析鞭辟入里的好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打开《摆脱贫困》,就不想放手而要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原因。摆脱贫困读后感

  这本书的书名,叫《摆脱贫困》。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引起人们思考的话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沉重而又可以引起人们思考的话题呢?我们都知道,按照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上世纪80年代的目标是摆脱贫困,90年代的目标是奔小康,进入21世纪后再用50年的时间去实现现代化。这是就全国来讲的,各地情况不一样,目标和任务、指标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讲,落后地区要和全国“同步”实现这个“三步走”战略,十分不容易。我们知道,习近平当年工作的闽东地区是贫困地区,而他在那里工作的两年正好是全国在“摆脱贫困”过程中进行最后冲刺的两年,闽东地区能与全国“同步”实现这一目标吗?实践,历史,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1990年,闽东地区脱离了贫困线。

  他们是怎么达到这一难以达到的目标的呢?

  习近平在书中说:“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还告诉我们,当年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归根到底,是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在那篇论述“经济大合唱”的文章中,习近平讲到一件事,让我特别感慨。他说:“我到闽东的一个乡搞调查时,看到这个乡政府的墙壁上挂了不少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可惜都不是经济建设方面的。这就值得打个问号了。能够说有主旋律吗?我看不能!挂了那么多的锦旗,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说得客气些,有苦劳,没有功劳。干工作,主次不分,不抓住根本,那就是‘瞎忙乎’。”是的,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没有抓住根本,就是“瞎忙乎”,这是必须常讲大讲的大道理。因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福建省老书记项南在为《摆脱贫困》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他说:习近平的“这些文章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他还说:“这个问题,从最近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更加清楚了。但是有相当一段时间并非如此,有些人总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一个地区、一个县市、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工作当然是很多的,有些人为了突出某一项工作,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这项工作当作中心。有些工作确实很重要,但再重要,也应当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可另列中心。如果形成了许多中心,势必削弱经济建设这个唯一中心。”事实上,习近平在书中用明确的语言说过:要使国家繁荣富强,“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在书的“跋”中自谦地说:“在这本书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它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木,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但是,我今天读完此书,得出的结论是:习近平的《摆脱贫困》,到现在还是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指导意义的,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