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作文大全 > 惊蛰小学作文

惊蛰小学作文

时间:2022-03-09 13:25 作文大全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惊蛰小学作文惊蛰小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蛰小学作文

  惊蛰(jīng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惊蛰”是反映物候的节令,时值公历三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本节时逢“九九”到九尽,鲁北土地完全解冻,气温一般4~5℃,寒潮频繁。最高气温18~23℃,最低零下3~7℃。降水量一般3~5毫米,多时达20多毫米,也有时不足1毫米。

  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此时肝气旺盛,老年人易动怒,要注意情绪神志的调摄,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升腾太过,易患眩晕、中风之病。此节气宜用枸杞煎水擦身洗面,可使皮肤光泽不老。

  惊蛰(jīng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惊蛰”是反映物候的节令,时值公历三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本节时逢“九九”到九尽,鲁北土地完全解冻,气温一般4~5℃,寒潮频繁。最高气温18~23℃,最低零下3~7℃。降水量一般3~5毫米,多时达20多毫米,也有时不足1毫米。

  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此时肝气旺盛,老年人易动怒,要注意情绪神志的调摄,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升腾太过,易患眩晕、中风之病。此节气宜用枸杞煎水擦身洗面,可使皮肤光泽不老。

  惊蛰小学作文

  朋友们!你知道什么叫惊蛰吗?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蛰是藏的意

  思。那你们知道惊蛰的特点吗?惊蛰的特点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雷开始震响......

  可是,今年3月6日的惊蛰与以往却大不相同。这天,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天气特别寒冷,我和妈妈一起到西城广场去买书,只见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大衣、戴着手套、撑着雨伞、吃力地行走。一位阿姨的雨伞被大风吹得“翻了个身”;一辆摩托车竟然被大风“砰”的一声刮倒了。

  风大雨更大,瓢泼大雨落到地上,哗哗作响。杭州市气象台说,整个杭州地区的面雨量竟达48.6毫米,创了历史记录了。我从报纸上看到:杭州连续降雨,运河、东苕溪超出警戒水位,钱塘江已经逼近警戒水位。灾情最厉害的是余杭瓶窑,那里成了“威尼斯水城”积水已经深达两米多,马路成了水路,车夫成了船夫。水淹没了路,居民无法出门,只能坐船进出······哎!我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大雨,真为那里的人们感到担心。

  俗话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可今年的惊蛰遇上冷空气,加上连续阴雨,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西湖龙井村的农民伯伯提早用薄膜覆盖已萌芽的茶叶,怕把茶叶给“冻坏了”!

  朋友们!你知道什么叫惊蛰吗?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蛰是藏的意

  思。那你们知道惊蛰的特点吗?惊蛰的特点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雷开始震响......

  可是,今年3月6日的惊蛰与以往却大不相同。这天,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天气特别寒冷,我和妈妈一起到西城广场去买书,只见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大衣、戴着手套、撑着雨伞、吃力地行走。一位阿姨的雨伞被大风吹得“翻了个身”;一辆摩托车竟然被大风“砰”的一声刮倒了。

  风大雨更大,瓢泼大雨落到地上,哗哗作响。杭州市气象台说,整个杭州地区的面雨量竟达48.6毫米,创了历史记录了。我从报纸上看到:杭州连续降雨,运河、东苕溪超出警戒水位,钱塘江已经逼近警戒水位。灾情最厉害的是余杭瓶窑,那里成了“威尼斯水城”积水已经深达两米多,马路成了水路,车夫成了船夫。水淹没了路,居民无法出门,只能坐船进出······哎!我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大雨,真为那里的人们感到担心。

  俗话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可今年的惊蛰遇上冷空气,加上连续阴雨,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西湖龙井村的农民伯伯提早用薄膜覆盖已萌芽的茶叶,怕把茶叶给“冻坏了”!

  惊蛰小学作文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惊蛰"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惊蛰"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