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范文大全 >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时间:2022-11-21 18:12 范文大全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闻评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范文(一):

  最近,各种微博蜚语成风,万人转载,微博体在网络上十分火爆,从“元芳体”到“流氓体”,似乎微博体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导。

  我觉得“元芳体”和“流氓体”是文化娱乐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反映出社会的浮躁氛围和文化的低俗化,对于网络文化而言,娱乐、调侃、浮躁现象极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现代社会正在把文化转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其结果就是使文化精神枯萎。

  一个泱泱大国,一个礼貌古国,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灿烂礼貌的国度,就应拥有绝对精粹,绝对独特,十分高尚、纯洁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期望每个公民都能尊重、爱护我们的文化,努力摒除浮躁、低俗氛围,使我们的文化洁净、厚重,使我们的文化健康发展。

  新闻评论范文(二):

  xx年3月,xx区陂街城管对占道摆摊小贩进行劝告,一城管xx被一男小贩连砍,惨不忍睹。对此,我不禁要问:在日益繁华的社会里,正义怎样如此脆弱?

  谈起这次杯具,城管xx出于职责,去耐心劝导小贩。作为一名工作者,他是在默默为社会治安尽义务,反遭其迫害,公理何在?酿成这次杯具,归根到底是国民的素质不高。

  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小贩占道摆摊,风雨不变,忙碌地在摊位上操劳着。他们乐意这样吗?他们甘于这样被城管东赶西跑吗?其实,无可厚非,他们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如果政府能把他们集中起来,为他们建立一个市场,或发放津贴。也许就会酿成这样的杯具了。

  也许有人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能筹集那么多资金呢?但是,有点国家和地区能建立起一个跳蚤市场,酌情收取些许摊位费。如此以来,路边的摊档少了,治安亦将有所改观。

  其次,国民的素养都亟需提高。无论是城管,还是小贩,他们的素养都亟需提高。以前有几段报道,有的城管殴打小贩,打得遍体鳞伤仍旧理直气壮,亦有城管把一个摆报摊的老人用车辗死,其野蛮,残酷的手段可想而知。对此,政府部门应在各地区开展培训班,重点培养城管的素养,同时,城管亦应当用心配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

  在另一方面,小贩们也当有自己的道德是非善恶观,树立起心中的良知标尺,不做违法犯规之事,能有较强的自控潜力,我相信,各方能坐到以上几点,状况就应会相当改观。

  这天,国家提出“中国梦”,社会亦需要为此做贡献。为了这个遥远的梦,需要每个人从点滴做起,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并且身体力行,将礼貌践行于生活,积攒起社会的正能量!

  为了防止杯具的再次发生,我们就应携手相伴,提高自身素养,让素养引领正义大道。用我们的言行去证明,用我们的努力为公理而奋斗。

  新闻评论

  娱乐圈明星李宇春到北京大学作演讲。一首歌,几句话竟然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致场面失控,人群骚动。不少人认为,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然而,在我看来,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分庭抗礼的。大学讲堂是传播文化的地方,自然应该海纳百川,切不可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文化。

  (从北大办学历史与办学宗旨看,)北大从来就是一座包容各种“偏才怪才”的学府。蔡元培老校长以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的沈从文,包容了批评他的鲁迅,接纳了低学历的陈独秀直至梅兰芳走进北大讲堂,金庸、周星驰纷至沓来,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蔡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什么当李宇春接踵而至时,却遭来如此非议?况且,北大讲堂毕竟不是茶馆,北大校长不会是不假思索心血来潮就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所以说,李宇春走进北大,并不是伤学堂大雅的事,恰恰体现了大学对文化一视同仁的原则。

  而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文学”与“艺术”,亦或是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从来就没有什么贵贱高低的区别。大学培养出的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专家。如果单从知识来取人而顺理成章地认为“文学”即“最高层次的文化”,显然让莘莘学子贻笑大方。艺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传播。李宇春的艺术表演,也是对文化的传播,有何不可?

  如果从明星的角度去看,他们带给大众娱乐,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说大学讲堂是严肃的,是容不得任何通俗文化的深不可测的学府,那倒不如说那是监狱。专家、教授在讲堂上只要严谨、求实,那就是对学子负责。一个明星用歌声带给他人慰藉,让他们领悟到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不也是对学子负责吗?不能硬为“学术”与“娱乐”强制划清界线,更不能因为人的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

  一件平常的事情竟然可以炒得如此沸沸扬扬,可见社会上对“大学”的理解迥异的大有人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有那么神圣。文化是与时俱进,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只要是对学子负责的演讲者,大学讲堂的门都会为之敞开。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针对“当下直接现实”发表意见(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提供思想见解(有没有观点的直接表达是区分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重要界线),新闻评论的大众本位(大众性使新闻评论与“阳春白雪”的学术论文、“下里巴人”的街谈巷议、“风花雪月”的个人感悟等区别开来)。

  在满足这些新闻评论基本性质的前提下。

  论点的话,要鲜明并且超越社会平均争议水平。

  论据要有可靠性,没有争议,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接近,新鲜。可从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方面入手。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论证一定要严谨。

  

   简单说,在我心中一篇好的新闻评论,论点深刻论据可靠论证严谨。

  

   具体的问题补充。

   一、如何去考虑新闻评论的不同角度?

   1、从报道中的“不同新闻事实”去考虑

   2、从新闻评论的不同相关方去考虑

   3、从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去考虑

   4、从概念的层层分解考虑

  

   二、如何超越社会平均争议水平?

   1、基于真相的评论>基于伪事实的评论;

   2、新思维新问题>旧思维旧问题(独到的价值);

   3、系统观点>局部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专业观点>普通观点;

   5、驳论(部分反驳)。

  

   三、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有哪些?

   1、事实性论据包括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典型事例、个人经历、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

   2、理论性论据包括:科学理论;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领导人讲话;历史上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名人的权威性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常识、科学公理、法则;格言、谚语、歇后语、诗文佳句等。

  

   四、论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演绎法、归谬法、反证法、归纳法、类比法、分析法、释义法等。

  

   五、怎么写一个漂亮的新闻评论标题?

  以前看到范敬宜《值班手记》里面这样写的:第一步是消灭陈词滥调,消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没有特点的标题。第二步是虚实结合,不拘一格。第三讲是讲究文采。走这几步必须破除束缚我们思路的某种传统观念,如主题必须是实题,单位、人名必须上主题等等。

  具体操作来说,能用上一些巧妙的修辞当然就更好了。

  Forexample

  比喻的:混乱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更像是在“击鼓传花”、“核心期刊”,是绳索还是标尺、慈善事业要以“玻璃口袋”赢得公众信任。

  比拟的:ž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襟、“谁还敢再做好人”是道德撒娇、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引用的:ž白了少年头,真悲切!(诗词)、让“国庆加班工资”莫再画饼充饥(成语)、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俗语)。

   ž借代的:限价怎能只管豆腐干不管飞机票、喝茅台扇耳光,是公仆还是老爷?、多交“毡帽朋友”。

   对照的:“最美丽的屁股”与“最正义的嘴脸”、死抱“黑色GDP”与“绿色GDP”难产、”“真文物遭殃”与“假古董吃香”。

   双关的:ž别给长江添“堵”、不要让“红色经典”变了色、靠“薪”更靠“心”。

   类叠的:ž我最看不起“看不起农民的人”、让“正常渠道”正常起来、“真相焦虑症”令人焦虑。

   拈连的:ž究竟是要与国际接轨,还是要与老百姓脱轨、关注公款吃喝: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被野狼咬出的乡村空巢困境、公车改革驶入快车道。(个人觉得拈连的标题最好看......)

   还有夸张,排比,对偶,仿拟啥的...

  

   六、论证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平行结构(论证材料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各自独立,共同支撑论点。这种结构反映的是认识的广度,事物的多个侧面。)

   递进结构(不同材料之间是前后支持的关系—前面的论证支持后面的论证,它反映的是评论者对事物的认识深度,最终到达论点。)

   复合结构(ž正正反反,起起伏伏,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

  

   七、写评论时可以想着评论的功能,反思你写出的新闻评论能做到什么?

  引导: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实际工作、引导社会生活、引导受众思想

  监督:监督权力机构、监督公权人士、监督利益团体、监督社会公正

  表态:代表政府表态、代表媒介表态、代表公众表态、代表个人表态

  深化:洞察事物本质、做出理性分析、把握普遍联系、指出变化规律

  (你们新闻人啊,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还是想想怎么做点有意义滴事情)

  

   八、我平时看得比较多的评论

   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新京报的言论版。

  

   最后:“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

【新闻评论】相关文章:

1、开学典礼新闻稿

2、新闻专业电视台实训心得

3、2021年国庆新闻

4、新闻采访作文初中

5、2021年抗击疫情新闻稿300字三篇

6、新闻评论范文800字

7、最新2021年新闻时事评论200字

8、小学生的新闻广播稿

9、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事迹

10、在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11、2021年国庆节新闻稿

12、新闻记者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