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范文大全 > 防诈骗知识宣传三篇

防诈骗知识宣传三篇

时间:2022-08-05 14:16 范文大全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防诈骗知识宣传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诈骗知识宣传一篇

  防盗五法

  一、外出时,注意检查家中门窗是否锁上关好,不要将大量现金和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放在家中。

  二、上街购物、外出游玩时最好不带大量现金,准备好部分零钱,尽量别露钱包和贵重财物。

  三、在公交车站、旅游景点、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尤其是上下车、检售票、购物交款时,将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贴身携带,将挎包斜挎在前面,注意与周围人员保持距离。

  四、自驾车出游的,不要将贵重物品放置在汽车内以及后备厢中,并将汽车停放在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场。

  五、晚上睡觉前,检查门窗和防盗设施,不要将衣物和贵重物品放在窗边。

  防抢五招

  一、在言谈举止和衣着打扮上,不要过分显富、露富。

  二、存取款时,留意身边是否有可疑人员,在取大额钱款时,最好两人以上同行。

  三、开车存取款时,一旦发现汽车轮胎被扎等意外情况,应做到钱物不离身,防止犯罪分子乘机实施抢夺。

  四、夜晚出行最好不带包,尤其是女性不要挎单肩包。

  五、如遇犯罪分子抢劫、抢夺的,一定要注意犯罪分子体貌特征、所驾乘交通工具的牌照和品牌以及逃跑方向,及时报警。

  防骗十手

  一、接到亲人“出事”、返还购置税等电话时,应进行全面核实,不要轻信。

  二、对宣传可代理炒股、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等网站,不要轻易根据其授意,通过汇款形式缴纳费用。

  三、对收到的中奖短信、赠送遗产邮件,不予理会。

  四、看到掉下的包裹不要理会,有人以平分失物为由纠缠时及时报警,切莫贪小便宜。

  五、对有陌生人以做生意谈业务为由借手机通话时,应当予以拒绝。

  六、对有人以大钱换零钱或主动用零钱换整钱时,应多留神。

  七、在公共场所不要和陌生人多交谈,对陌生人以熟人或同乡名义借钱的,应当予以拒绝。

  八、对在公共汽车上用其他“外币”向乘客兑换人民币的,应当予以拒绝并报警。

  九、对有人以同学、朋友名义邀请赌博的,应当拒绝并报警。

  十、对有人以签合同验资为名,要求查看对方卡内现金并索要密码的,应当予以拒绝。

  8种常见的网购诈骗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购诈骗主要有以下8种方式:

  一是谎称其货品为物品或海关罚没物品,要求网民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押金、定金;

  二是谎称网民下订单时卡单,要求网民重新支付或重新下订单;

  三是谎称支付宝系统正在维护,要求网民直接将钱汇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四是谎称购物网站系统故障,要求网民重新支付;

  五是谎称网店正在搞促销、抽奖活动,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等等;

  六是网民在网购飞机票时,嫌疑人谎称网民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要求网民重新支付购票款;

  七是谎称需要进行资质验证,要求网民支付验证资质费;

  八是谎称店内无货,朋友的店里有货,于是推荐一个看似差不多的网址。

  防诈骗知识宣传二篇

  通过几个案件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

  而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当着告知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严格按流程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须核实,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必须提供做到位,避免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例如密码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防诈骗知识宣传三篇

  一、高校内诈骗案例的常见类型

  1、电话、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说你的银行卡在某某商场刷卡消费几千元要你及时还款,或者说你中奖了,你有快递邮件未取,你电话或网络欠费了,甚至还有的说你家人、孩子或同学朋友遇到危险了等等,如有疑问请咨询什么什么的电话。当你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你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或威胁进入圈套,例如对方会说你个人资料泄露了,你卷入了非法活动,要求你将自己各个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他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上,如果你听从了对方,那么你所转出的资金将一去不回了。

  2、传销。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大学生比普通人群更加“有利可图”,同学好友处可以借钱,亲戚家人也会给予支持,有不少家庭在得知孩子身陷传销后给传销组织打款以求“破财免灾”。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幻想一夜暴富,很多人无法很快获得理想工作,成为传销组织诱骗并继续去迷惑、欺骗他人的绝佳对象。7月14日,山东籍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天津陷入传销组织意外溺水身亡,随后8月份山东某大学毕业生张超、湖南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的大二女生林华蓉均因误入传销组织意外身亡,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3、校园贷和网络刷单被骗。“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经常通过短信、小卡片等形式,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与官方政策允许的帮助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完全是两回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件、学生证信息;另一种是针对女生,进行借款时以女生手持身份证件的裸照代替借条;二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只有提供身份证件和学生证即可;三是贷款从几百到几万不等,立等可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很多大学生受利益驱使,受其害的甚至助其虐,发展下线,拉人借款,同时扮演了受骗者和施骗者的双重角色。一般情况下,帮忙“刷单冲业绩”能获得500-2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加之骗子承诺“钱不用你还”,大学生在骗子的蛊惑下,对这样的致富方式心存侥幸或抱有幻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案件发生在2017年年初,内蒙古近千名大学生因轻信“800元就能买到苹果手机”的宣传,先后和骗子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大学生在分期网站购买至少两部手机,购买成功后交给骗子,再向骗子支付800元“手续费”,就可以获得其中一部。骗子承诺大学生无需偿还欠款,但实际上骗子将到手的手机进行变现,用于支付部分欠款,制造还款假象,然后在偿还2-3期欠款后卷款逃跑。大学生们在陆续收到催收短信时,才知上当受骗,自己不仅“被借贷”,还“被负债”。这起利用校园贷款平台对大学生实施诈骗的案件,涉及内蒙古赤峰市3所高校,涉案金额高达900余万元。8月16日,北京某外国语高校大二学生范泽一因身陷校园贷漩涡,欠债累计13万余元,因承受不住了多家校园贷机构的持续言语威胁和屡屡逼债,选择了离家出走并跳河自杀,年仅20岁就离开了人世。

  4、以“遇困”老乡的身份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某种途径获知被害人籍贯在何处,以家乡话套近乎,吹嘘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后帮忙等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钱物,之后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学生的名义诈骗。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学生,并出示假的学生证、身份证、介绍信等,在外搞社会调查被盗钱包或钱用光要求借用电话卡使用一下进行试探,步步深入,一旦觉得行骗对象可能上钩即提出要求帮助、借钱返校。

  6、以谈恋爱的名义进行诈骗。诈骗分子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女学生,他们称自己是某学校的学生,同女学生接近,吹嘘自己来自某沿海发达城市,家境优越,取得女生好感后,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帮助购物,进而称急用不断提出借钱,有的诈骗分子不仅骗财而且骗色,严重伤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购低价物品为借口诈骗。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人接近,谎称“有关系”,“有路子”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手机、电脑等物,使受害人将钱交给他代购,骗取他人财物。

  8、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这是这年来针对较多学生的、常见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较多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9、借口帮助落实工作单位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毕业分配落实工作单位难,吹嘘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助落实工作单位,骗取学生及家属的介绍费、帮忙费。10、推销伪劣产品及消费卡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多以某化妆品公司的优惠服务活动为幌子,推销伪劣化妆品,收取办理美容卡的费用,当学生去前去美容时,公司却人去房空。还有的以推销电话卡、订购学习资料为由,混入学生宿舍进行诈骗等。

  11、网络诈骗。假冒网站客服人员进行网络购物诈骗,盗用学生组织或老师QQ群号,以老师或学生干部名义要求缴费或遇到资金困难需要求助等骗取同学钱财。

  12、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由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多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说有一笔捐助款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到账,需要核对身份、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结果在不知不觉引导操作下自己卡内的钱被转走。

  二、大学生如何防止诈骗

  1.戒除贪婪,勿信“天上掉馅饼”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贪图优惠和方便,办理业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同学们切勿贪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不要轻易购买;化妆品、洗发水、运动鞋或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骗子极有可能采用伪劣产品或以数量短缺等方式进行诈骗。防止银行卡诈骗、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不要相信未经核实的退学费、中奖、捐助等信息、电话,不要贪图小利以免上当受骗。

  2.信息保密,勿泄个人家人密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个人情况、手机号码以及家中的电话号码等,手机中父母、亲戚的电话最好用真名显示,不要出现容易透露出双方关系的字眼。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以可乘之机。

  3.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证件物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博取同学的信任,会提供伪造的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4.及时沟通,勿让骗子钻空子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实习、求职等到学习和工作场所之外的地点赴约、面试、就餐时,保持通讯畅通,牢记紧急求助电话。与家长约定好汇款条件、方式,让家长不要草率寄钱。凡是涉及钱财往来,或要求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的行为,必须三思而后行,至少应该先向家长或辅导员老师打个电话确认后再决定是否行动。5.消息通畅,勿使联络有盲区经常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一旦遇到情况能够迅速辨别真伪。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外出,即使是与同学朋友老乡有事外出也一定要向老师、家长或同班、同寝室同学告知去向。

  大学生远离诈骗要做到“不要相信馅饼,不要害怕恐吓”两大原则,分开保管身份证和银行卡、切忌泄露网银账户、防范冒牌缴费短信等防护措施,时刻牢记防人之心不可无,保持理性不轻信,不图虚荣冷静辨真伪。同学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帮助,不仅能增进同学们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与此同时,更能从同学之间得到“参谋”意见,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服从学校管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减少受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