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范文五篇

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范文五篇

时间:2021-06-04 09:01 演讲稿范文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

【篇一】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再过5年,将迎来党的百年大庆。回顾百年历史,风风雨雨,不胜感慨。一句话,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漫漫长夜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贪得无厌,你争我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政府竟宣称严守“中立”。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忡忡,为民族的生存寻找出路。有人主张实业救国,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有人引进西方种种时髦思潮,包括法西斯主义。但是,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幼小的民族工业,经不住洋货、洋资本的冲击。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下,教育也难有所为。至于西方思潮,更是不着边际。

  中国向何处去?正在中国人民感到迷茫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稳住了阵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各地人士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下旬,各地代表集合在上海一家不起眼的房子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震动全国,它给灾难和迷惑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好比漫漫长夜,看到东方呈现出一线曙光。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一定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有什么含义,但他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任务是把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拯救过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还有一个人对十月革命抱有好感,那就是孙中山。由于两次革命失败,他正寻找新的出路。他认为,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成为同盟者;而1923年中共三大也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通过了联共、联俄的方针,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员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但是好景不常。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世,留下一句带有遗憾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主张,在列强和江南财阀的支持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生存下来的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反帝、反封建,后来又加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旗,继续前进。自称是孙中山忠实学生的蒋介石,至死也不敢放弃“革命”两个字,但谁都清楚他要革谁的命。

  历史证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二、抗战胜利,迎来了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

  1931年,一心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日军迅速夺取东北,向华北渗透。东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演变成以夺取全国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取得胜利。但是日本打错了算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结局表明,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或取消了列强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或特权,百年耻辱为之一洗。这一胜利终止了民族的继续衰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如何取得的?XX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国思想,并且付诸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935年,在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后中共多次题注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发生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建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各地方军队也停止了相互争斗,在抗战中有良好表现。当时地方军队有100万,超过中央军的80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指挥、桂军、川军、西北军、鲁军等地方军队参加下取得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国内人心浮动。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也意见分歧,有人说抗战必败,中国必亡;也有人说打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以把日军逐出国门。蒋介石高喊“保卫大武汉”的口号,集中尚存的百万军队,要与日本做最后决战。武汉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谁都知道难以取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38年写出《论持久战》一文,在武汉出版,迅速传遍全国。党中央指示周恩来在武汉会见蒋介石,说明共产党关于打持久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主张,在武汉外围进行一定的阻击后,有序地把军队撤出,把大量战略物资运往重庆,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为八路军、新四军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放手发动群众,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军队所到之处首先实行“二五减租”,解除了农民群众生存之忧,抗战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民兵队伍协同,广大人民支援的抗战队伍,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三、四万人,在民众支持下迅速发展,民兵队伍最多时达二百万。日军陷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武汉失守后蒋介石曾说今后要以游击战为主,在衡阳设立游击战训练班,还聘请叶剑英为教官。但国民党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遭到失败,蒋介石只好把军队撤回。

  全国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是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与中国不同,日本没有从战略高度对战争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它妄言三个月结束战争完全脱离实际。日本军国主义过分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倾向,这一特点现在还可以在日本右翼势力中看到。很多人认为,在二战中日本不止一次发生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所以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而战略上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在全面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日军占领武汉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已占领的华北地区,是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地方,却受到八路军、新四军的骚扰。1938年10月,日军在东京的大本营做出决定,日军不再占领更多的地方,对华战争以军事手段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兵力调到华北,清剿共产党军队。日军的调整,标志着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为了达到诱降的目的,日本近卫首相连续三次发表声明,呼吁蒋介石和谈,和平解决争端。日本还邀请英美驻华大使为说客,劝说蒋介石接受和谈。日本保证,不会伤害英美的在华利益。所谓和谈,实际上是要中国投降,遭到蒋介石拒绝。但日本还是争取到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在日本用“联合反共”为诱饵,对蒋介石进行诱降的同时,日军把作战兵力的60%左右调到华北,加上几乎全部伪军,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这样的兵力部署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八路军、新四军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消灭敌人。1940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出动兵力40万,历时四个月,以破坏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敌人发起攻击。这次战役毙伤日军XX0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这是相持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在整个相持阶段五年多的时间里,正面战场发生大小战役约15次。这些战役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一般都是日军首先进攻,中国军队回击,日军退回原地。除宜昌等个别地方,日军没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中国军队也没有收回失去的领土,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出击。日军进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蒋介石,迫使他投降。正面战场战线呈稳定状态。蒋介石感到对日战场压力减轻,也调整军事部署,从主要对付日军,改为主要对付共产党,除停发军饷武器外,指使军队在各地制造摩擦,使八路军新四军两面受敌。

  八路军、新四军顶住了敌人的残酷扫荡,不断壮大自己,兵力已从抗战初期的3至4万人发展到1943年末的50万。到1943年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这时日本国内物资奇缺,没有力量在中国战场增加投入。1943年1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意味着战争已经从相持阶段转为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共产党军委发出局部反攻的通知,到1945年战争结束解放中小城市约一百座。

  为了解决国内物资奇缺的问题,1944年春日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称为“一号战役”,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和越南进入广西的公路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克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日军占领贵州重镇独山,重庆震动。对于这次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国内同声谴责,蒋介石也说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不过日军已是强弩之末,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攻,进入8月,广西全境收复,15日,日本投降。

  国际上曾有人否定中国抗战的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如果没有中国吸引着大量日军,太平洋战争将是另一种情况。从上面简单描述的过程看,不难看出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三,在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力挽狂澜,保证抗战进行到底。

  抗战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惊涛骇浪。在战争过程中,曾经发生一些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抗战失败。遇到这些事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保证抗战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36年12月12日年末,正当日本侵华形势十分紧张之际,发生“西安事变”。南京政府中的亲日派组织大军准备向西安进攻,新的内战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内战,就为日本扩大侵略战争提供最好的时机。东北军内部思想混乱,有人主张放蒋,有人主张杀蒋。1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领导人名义致电南京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事端。16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谈判代表团赶到西安,向张学良、杨虎城表达中共中央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周恩来在东北军中做了大量工作。22日,宋子文、宋美龄到达西安,作为蒋介石一方的谈判代表参加了三方谈判。谈判取得了联合抗战等多项共识。要做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关键是要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周恩来在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下与蒋介石见面,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张。周恩来耐心说服,终于得到蒋介石首肯。事出突然的“西安事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1939年初,汪精卫投敌。汪精卫是国民党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部有一定迷惑力。他投敌后,有 20名国民党中央委员;65名高级文官;58名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降日本。有些军队成建制投降,伪军最多时达到一百万。这些高级军政人员大都成为伪政府、伪军的骨干,使日军控制区的政权得以大大加强。为了遏制这股投降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汪精卫投敌前中央就致信蒋介石提出警告,没有得到蒋重视。汪等投降后毛泽东著文,批驳汉奸理论,一针见血指出,投降派理论是“和则存,战则亡”,而我们的理论是“战则存,和则亡”。毛泽东还指出:,所有投降派都打着反共旗号,反共的实质就是向日本投降。由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努力,这股投降逆流得以制止。

  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末,共五年多时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是最困难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成败。在这阶段,蒋介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最严重一次是皖南事变。新四军主力约9000人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途中遭到蒋军近十万人伏击。新四军奋力抵抗,有XX余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或被俘,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出面交涉被扣。蒋介石做了一件日本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共中央发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叶挺,调查事件真相,严惩凶手,蒋介石不理,封锁消息,禁止中共报纸《新华日报》发行。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蒋介石破坏抗战的行为,争取到广大人民的同情。蒋介石召开参政会,共产党代表拒绝参加。在中央努力下,苏联政府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美国表示,如果参政会上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美国将停止提供财政援助。无奈下蒋介石只得在参政会上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像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出于大局考虑,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共产党没有过多纠缠,一场威胁到统一战线存亡的严重危机得以妥善解决。当事变发生时,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赖传珠为参谋长,重振新四军。经过努力,新四军重新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战第一线。

  在共产党努力下,抗战得以克服一个个艰险与危机,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简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抗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国民党始终承担并领导正面战场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数量比敌后战场多,牺牲的人数也多。在相持阶段,蒋介石拒绝了日本的诱降,坚持抗战。在反攻阶段,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有出色表现,等等。同时,国民党在战争中也有重大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指导下,对日军侵略不抵抗,步步退让,导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不断膨胀,错误估计形势,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相持阶段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几乎使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他的军队抗战意识下降,导致1944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总反攻的大好形势下出现大溃退的怪事。蒋介石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汪精卫叛国,也没有阻止大批党政高官投敌,对此蒋介石负有领导责任。总之,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战中有功也有过,既不能否定它的功绩,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由低潮转向新的高潮的重要转折。全面抗战发生的时候,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四、五万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百万。尽管军队数量和装备上与国民党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可能被蒋介石战胜,中国革命必将走向高潮。抗日战争的历史,无论在国史上还是党史上,都是重重的一页。虽然时间已经越过七十多年,但重温这段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仍有重要意义。

  三、复兴路上的三座里程碑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复兴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尽管当时被称为四强之一,其实当时仍旧贫穷落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过去。

  在此以后发生了复兴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们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地区外的全部国土,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放后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民族复兴。为什么呢?这是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任务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中国原有的民族资本十分幼小,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具软弱性,无法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孙中山奋斗终生,最后发现革命尚未成功,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没有能够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国际人士在评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往往将它与印度相比。这两个国家国情相近,中国在1949年10月建国,印度在1948年取得独立,1950年1月建国。建国时两国经济总量相近,但按人均计算印度高于中国,印度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国。印度建立了英国式的政治体制,被学者们誉为发展中国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典范;中国则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把这两个国家当做两种发展道路的竞赛,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两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先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1980年两国人均GDP基本相等,XX年中国人均GDP约超出印度近一倍,XX年以后差距继续扩大。建国前两国人均预期寿命都是35岁,现在印度是64岁,中国是73岁,每一个中国人要比印度人多活九年。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XX年印度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没有超过第一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承受着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往往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两国都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公认为中国取得了成功,而印度则失败了。为什么呢?国外有些人归之于印度实行民主制度,如果印度官员实行中国这样的刚性的人口政策,他就会落选。中国所以成功,是与共产党对人口问题的理念有关。建国初期有人提出,中国的人口极限是8亿,超过此数社会就不能发展。但是人口增长快,一是因为生的多,二是因为死的少。人们可以限制生育,却不可以限制寿命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有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国建国后农民有了土地,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即使一个不生,8亿的指标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共产党对人口问题有自己的理念,不把人多看成是消极因素。毛泽东说,人是宝贵财富,人多好办事;同时说人口也要计划,不能增长过快。中国是最善于利用人口资源的国家,所以发展快,至今还是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人们自然会接受强硬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政策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也是不行的。印度不发展工业,不利用人口优势,贫困的问题解决不了,怎能对生育实行严格的控制呢!

  此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制定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了团结,为民族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也是优于印度的因素。

  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0年6月,朝鲜爆发战争,美军在仁川登陆,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要不要出兵,是个严重的挑战。政治局扩大会议长时间讨论,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权衡利弊,最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出兵!我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有多少胜算,但战争的结果出于全世界很多人的意外。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

  美国说,双方打了个平局,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取得胜利。从现象上看,中国人把美国赶回三八线,从深层次的影响看,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的胜利,终结了百年多来不间断的战乱,保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和平。抗美援朝胜利后,除了少数边界冲突以外,中国人民免受国际国内战争之苦。这就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朝鲜战争的胜利成为一种强大威慑,任何外部势力都不敢轻易对我挑衅,也迫使美国改变策略,放弃用军事手段推翻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目标,改为用政治手段,依靠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促使和平演变。这就使中国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給国内各种敌对势力构成重大震慑,对稳定全国形势十分有利。

  其次,朝鲜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趋向。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美国后院到处着火。战争的结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战争的结局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威信,很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第三,战争使解放军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战争的第二年中国空军就出现在战场上。通常,训练一个空军驾驶员到参加战斗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战争中的中国飞行员只需要一年,而且取得不错的战果。中国使用的米格15型战机是苏联最新型飞机,性能不比美国差,中国击落的敌机不比美国少。美国人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变成空军强国。用苏制喀秋莎火箭武装的火箭部队在战争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战争是军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仅于此。朝鲜战争以及以后的越南战争的失败,大大打击了美国好战分子的嚣张气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反战情绪强烈,加上财政困难,美国再也没有力量同时与中苏两个国家对抗。美国做出了二战后第一次战略收缩的决策,主要目标是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抢先与中国建交,西欧国家迅速跟进,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事态发展之快使人眼花缭乱。八十年代被人认为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时期。正是由于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改革开放,大量压缩军费开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1990年苏联解体,美国认为中国已经不重要,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民间咨询机构纷纷制定进攻中国的计划,但是终因朝鲜战争的余威还在,美国没有敢动手。

  抗美援朝的影响至少维持了四十年,至今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因素。

  第三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八十年代初成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原因是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当今世界潮流。当今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就是全世界实行统一的市场经济,各国经济都要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各国的目标不是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经济中正确定位,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经济。经济全球化也是给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机遇,有些国家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以资源型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有些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以信息产业、软件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选择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很大,吸收劳动力很多,这一选择符合国情。中国改革开放,正值发达国家加速将现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中国由于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发展制造业条件较好,自然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中国成为除美国外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国外资本和技术的进入又促进中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因此中国很快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有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等优势,经济发展一度很快,但因忽略了工业化,因而后劲不足。

  中国以制造业为重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本身规模巨大,是使用高新技术最多的产业。例如,大约95%的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使用。制造业是发展其他产业的重要基础,高铁、核电、航天、军事装备等产业无不需要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也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中国的登月工程已经显示出很强的软件能力。美国认为军事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国,但承认软件能力不及中国,对中国的导弹感到忧心忡忡。有人说笑话,说美国需要引进中国教师给学生上数学课。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为今后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奠定了可靠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它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民族复兴需要党的领导,而共产党只有在民族发展中才能得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也曾经遇到很多困难,也犯过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很严重。但共产党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也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这是因为共产党把自身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得到人民的支持。我们很高兴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广大海外华人共同目标,并且取得很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复兴。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任务还没有完成。好比万里长征,现在已经到了遵义,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清晰,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前方的道路仍很遥远,存在很多艰难险阻。中国面临着国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国内经济承受着下行的严重压力;还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任重而道远,今后的重任将落在今天的青年们身上。

【篇二】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仅有53名党员,现在已经发展为具有85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中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90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列强的侵略,清王朝日益腐败,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灾难深重,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由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正确的路线与政策,相继遭到失败,付出了沉重代价和巨大牺牲。如:l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1884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义和团”运动,结果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于l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到了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代表地主买办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葬送了革命成果。l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日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扶植军阀,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重新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l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开始是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继而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列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上海、北京、湖南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于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船上举行。参加党的“一大”的仅12名代表,他们代表着53名党员。毛泽东作为长沙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给灾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象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面目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到新中国建立之前的28年间,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间经历四个重要时期:

  一是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新纲领,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规模空前的革命大风暴,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二是发动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高举革命旗帜,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岗山根据地的创建;从革命运动的复兴到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从王明“左”倾错误到革命运动的挫折;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到红军长征的胜利,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迎接全面抗战作了准备。

  三是实行全面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1937年由日本侵略者制造的7月7日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组织、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在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公文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是进行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和平挑起内战,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执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进攻,组织战略决战,连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l949年4月21日,根据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23日解放南京。随后,人民解放军分别向西北、西南、中南和华东继续追剿残敌。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不但坚持敌视和拒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还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我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我国,并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破坏和捣乱,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国内,国民党反动派当时还有100多万军队盘踞在西南、华南几个省份和台湾等沿海岛屿,负隅顽抗,反动派溃逃时遗留在大陆的200多万政治土匪、60多万特务分子、反动派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同当地恶霸相勾结,在各地进行疯狂的破坏与捣乱,他们还寄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妄图卷土重来。在财政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全国大部份地区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财政开支极为困难。

  面对上述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斗争。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至1951年10月,全国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外,全部国土获得解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所未有的大统一。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国家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济方面,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打击了投机资本,统了全国财政工作。自1950年3月以后,国家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顺利度过了最困难时期,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状况已开始好转。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坚强的,在经济上也是有办法的。建国初期,仅仅用3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贡献是:一方面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其中有一些做法是借鉴苏联的,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有一些是独创的,如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另一方面,进行了艰辛的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的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械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的冶炼等,有好多方面都填补了我们国家的空白。

  从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先进工业国的迫切愿望。在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中,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了53万件发明、技术改革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件。工业战线喜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重点工程——大型轧钢、无缝钢管、七号炼钢炉等于1953年底举行开工生产典礼,首批竣工投入生产,成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随后,包钢、武钢也先后开始施工建设,开创了中国内地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先河。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投产,揭开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崭新的第一页,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制造业的历史。1956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这种被命名为“56式”(1964年改为歼——5飞机)战斗机的试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1956年,中国第一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于此同时,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将内地和西藏紧密地联结起来。

  “一五”计划的建设规模宏大,发展速度空前。五年中,国家计划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额是766.4亿元,相当于7亿多两黄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在发展速度上,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4.7%,其中现代工业年均递增15.3%,是世界上罕见的高速度。

  从1956年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

  十年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准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十年间,我国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

  科学技术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庆油田的建成和“两弹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国地位,与世界强国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党史党课讲稿}.

  但是,1966年,一场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内乱,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然而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一举粉碎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1975年实行了全面整顿,特别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党史党课讲稿}.

  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摆脱并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以建设艰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取得了建设事业的新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曾经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当时,全国粮食总产仅l亿吨,一块优质钢材、一枚建筑铁钉都得依赖进口,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7,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迅速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起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和粮食、棉花、油料、煤炭、钢铁、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歼20隐形机试飞等捷报频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袁隆平杂交高产水稻试验成功,我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破天荒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l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l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四百多万。曾几何时,短缺与生活如影相随,票证与我们朝夕相伴,城里人攥着几十元的月工资节衣缩食,上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而今,人们的衣着早已告别“一片蓝灰绿”,五彩缤纷的时装照亮了大街小巷;人们吃饭早已告别“一天三顿饱”,下馆子成为一种家庭时尚。人们的消费开始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以汽车、住房、旅游、电信、文化、教育、保健、信贷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热潮方兴未艾。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实实在在。因此,世界银行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推进了“一国两制”的新实践。中国要统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不仅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各民族的空前团结,而且不断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1997年7月1日,历经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至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

  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我们坚信,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

  提升了在国际上的新形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我们不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而且通过派遣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我们不仅在1971年第26届联大会议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而且打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大门。现在,五星红旗已在世界l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大使馆、领事馆上空高高飘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在世界上树立了全新的形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彰显了作为世界金融市场“稳压器”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中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既体现了“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树立了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随便拿一个城市举个例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城镇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卫生间,没有下水道的老房子,住进环境优美的生活小区。有高层住宅区、复式楼,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别墅。行——我们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地铁、高速铁路,飞机,实现“市镇公路二级化,镇通镇公路三级化,镇通村公路四级化”的农村公路体系。食——宾馆、饭店、酒楼、火锅城象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讲究饮食、考究美食。衣——随着家庭的富裕,人们衣着的理念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款式多样化,而且追求个性化。各类服装、鞋帽、服式用品专卖店遍及城乡,任人们挑选。用——家家户户用上了冰箱、彩电、洗衣机,而且空调、电脑、小汽车也是随处可见。手机、互联网基本普及。

  四、党的九十年光辉历程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是坚持和坚信党的领导。我们党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史,9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多元文化、多元体制、多元结构、多元市场的高发展,高风险时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为根本,党课讲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再多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不能改变,再多元,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能改变,再多元,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能改变。

【篇三】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

  同志们:

  按照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节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要求,要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奋斗历程,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加强自身建设。按照中央要求,我们及时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任务,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下面,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围绕“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一、“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性。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学习党史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客观现实来看,全面了解党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初心使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认真学习党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能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读深悟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地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远在路上。三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认真践行、不负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无论顺利还是曲折,我们党始终在奋斗中克服艰难曲折,靠奋斗创造未来;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也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要从党史中激发责任之心,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为民族之大我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要从党史中激发担当之心,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要从党史中激发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党史“学什么”,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是要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翻阅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奋斗史。从嘉兴南湖承载革命火种的小船,到劈波斩浪领航复兴伟业的“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谱写了执政14亿人口大国的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科书。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借鉴党史中汲取成长营养、获取奋进力量,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为民初心,担当时代重任。二是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在党的历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线一旦出现问题,形势就会变得复杂,局势也会随之艰难,党的前途命运则可能出现危险局面。历史经验和现实面临的任务告诉我们,全党上下只有绷紧政治意识这根弦,自觉站稳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及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政治判断力,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能力”,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获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坚克难,一路成长,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具备崇高信仰、严明纪律、自我牺牲精神、敢于且善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前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需要全党站在历史和现实交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治理,作风有明显好转,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说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作出艰苦努力。这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党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四是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政府就专门设置了检举木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不懈“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成效显著。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应把党史作为最好的营养剂,努力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经常揽镜自照、每日三省。要严在第一次,常存“白袍点墨”之戒,在从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严在关键处,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基因薪火相传。要严在细微处,常怀“堤溃蚁穴”之思,树牢进步靠组织、温暖靠家庭、消费靠工资的意识,从一包烟、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学习党史 “怎么学”,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方法。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为我们揭示了党史教育的方法。一是要真学、笃学。“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多学习党史,学好党史、学深党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走向哪里。只有理解和回答好这些问题,在真学、笃学党史中寻根守魂,才能真正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上行稳致远。二是要学深、学新。学习党史,贵在学新、难在走心。我们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奋进的党。这一过程,党的理论、党的历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经常学、反复学、比较学,掌握新知识、学出新气象。要从党史学习中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不断推陈出新,对标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从经常学习中常学、常思、常省,对标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合格党员。通过在党史学习中丰厚知识、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三是要学常、学实。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局面,就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始终做到实实在在学、结合实际学,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宝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领,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迎难而上的锐气、向难而行的胆气,不辱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华章。

  同志们,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百年党史,既是固根涵源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更是鉴往知来的航标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赢得一切挑战,抓住一切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篇四】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讲话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要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这里边有我们加强自我建设学之不完的“智慧”,有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取之不尽的“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重温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坚持吃透精髓、润心铸魂,蓄满前行“能量”,以凝聚攻坚合力、点燃昂扬斗志、自我完善提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齐奋斗、敢碰硬、有底气。

  重温“统一战线”,凝聚攻坚合力,团结一心“齐奋斗”。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同我国实际有效结合,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我们党用统一战线的思想武器,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了取得胜利的强大合力。当前,“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危机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逐梦路上仍需倾举国之力攻坚。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地位的认识,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政治自觉,以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形成团结一心齐奋斗的良好氛围,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温“武装斗争”,点燃昂扬斗志,不懈拼搏“敢碰硬”。坚持武装斗争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的国情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应运而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惜流血牺牲,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斗争精神,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发扬斗争精神,点燃昂扬斗志。一方面,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树牢“以战止战”的战略思维,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时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强军梦”护航“中国梦”。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历练成长,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敢于拼搏、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始终在逐梦征途中勇立潮头。

  重温“党的建设”,自我完善提升,行稳致远“有底气”。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不断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让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对党的建设理论逐步健全完善,如今已经形成“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党建总体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四自能力”,在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兴党之心、常尽兴党之责、常攒复兴之力,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自觉提升纪律规矩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先行一步、做好表率,确保在谱写中国梦新篇章的伟大事业中行稳致远。

【篇五】学习党史专题党课讲课稿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讲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历史是的教科书。目前,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身着检察制服,肩扛公平正义的检察一员,作为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中的一分子,我认为:
  一是要充分认清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结合2021年,既是我们党百年“华诞”,又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更要通过学习党史,不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进一步厚植初心,强化使命,以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投身伟大的奋斗历程,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切实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党在心中”。不做“两面人”,这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检察机关也正处在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持续保持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神状态,时刻绷紧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打好主动仗,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机关共产党员,虽做不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但不将党的事业、检察事业装在心中,不能认清形势,为党分忧,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一个检察人员,我们更要充分认清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在司法实践中,自觉将党的意志贯穿于日常办案,体现于每一个环节,用职业的忠诚来实践对党的诺言。
  三是要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立足本职,严格依法办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法是公平正义的“保护神”,作为执法者,“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的基本准则。特别是作为从部队转业到检察机关的我,可以说,“法”伴随我度过了每一个日夜,从基本一无所知到逐步学习,有了粗浅的了解,直至通过司法考试,走上今天的工作岗位,其中的酸甜苦辣、坎坎坎坷只有自己清楚。但我深知,当自已手捧法律职业资格证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与“法”结缘。从事检察工作近十五年来,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但我通过学习党史,感到了自己距离党的要求还有很多的不足,我要通过这次学习,对标检视自我,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内生力、精气神、创新力,传扬法的精神,做法的忠实践行者,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守护好检察的蓝天。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一定要通过这次党史教育,结合我院2020年度工作报告,不断提升自己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道德水平,认真落实五个“紧扣”(紧扣转型发展出雏形,以更高站位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更实举措推进平安忻州建设;紧扣人民群众法治新期待,以更新理念提供优质检察产品;紧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以更广视角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发展;紧扣法律监督能力提升,以更严要求打造过硬检察队伍),在所负责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两项监督、服务民企等工作,不断追求卓越,为忻州检察机关蹚入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