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3篇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3篇

  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下面是第一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供大家参考选择。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等方面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从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理念、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创造,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人类前途命运等方面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等方面,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

  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基固本作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全局把握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彰显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唯物辩证法,并加以创造性运用。比如,从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出发,把握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关系,提出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又如,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重视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积累经验、把握规律、综合谋划中全面深化改革。再如,坚持实事求是、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全面协调、底线思维、调查研究、抓铁有痕、历史担当等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体系,为辩证唯物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发展。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实际,深刻思考和研究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xx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天人合一、和谐平衡的价值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反对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xx生态文明思想开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创造

  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经验。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必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发展。xx同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拓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发展理念新飞跃。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协调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兼顾,聚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放发展理念强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新发展理念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科学内涵。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并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清晰坐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例如: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等等。所有这些,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内涵的认识。

  指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路径。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和举措,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按照这样的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形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得如何,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阐明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保证问题。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人类长远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汇聚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追求。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走出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辉煌依然离不开改革开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正是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到了今天,改革开放也一定能使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再出发。20xx年2月7日,xx同志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一番话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特点,也鲜明表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触碰的都是难题,必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攻坚克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原则、方法。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充分考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目标、原则、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党的xx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使主要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再次证明了改革开放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的意义。

  改革与开放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新世纪之前的开放主要表现为“引进来”、以开放倒逼改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党的xx大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开放提供不竭动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

  新时代对领导干部的为政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领导干部的为政素养,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xx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领导干部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而且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提升为政素养。

  涵育道德素养,修为政之德。“政者,正也”。政德不仅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为政的效果。只有加强政德修养,才能打牢为政之基。如何修为政之德?xx同志指出,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加强政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关于为官从政、修身立德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比如,修齐治平、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的民本思想,夙夜在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吾日三省吾身的反躬自省精神,“清”“慎”“勤”的为官准则,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规矩意识,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自律意识,等等。尽管古人的这些为政之德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水平、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局限性,但只要结合当代治国理政新实践新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可以凝练成领导干部从政为政必须秉持的道德理念和准则,从而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人民观、政绩观、廉政观。

  厚植人文素养,积为政之识。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为政的必要知识储备和文化根基。党的xx大以来,xx同志一直倡导领导干部要多读、善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具体而言,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做到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通过研读文学艺术经典,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增强哲学意识、哲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养成高屋建瓴的气度和探索把握历史规律的自觉。领导干部广泛涉猎学习古代优秀的人文科学知识,可以开阔视野、扩展心胸、颐养性情、浸润心灵、提升品位,从而成为志趣高洁的有知识、有学养、有知性、有境界的人,把自己培育成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深切人文情怀的知识型领导干部。

  提升治理素养,利为政之器。新时代领导干部不但要常修为政之德,还要常利为政之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素养。xx同志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如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尊贤重能、德才兼备的选人策略,人尽其才、避短用长的用人策略,与民休息、安民惠民的百姓情怀,“敬”“慎”“敏”的工作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工作方法,“恕”“和”“信”“谦”的处理人际关系艺术,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的治吏策略等。在为政实践中,领导干部应吸收借鉴古代治国理政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时代和实践需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策略、方式、方法,提高治理能力,掌握为政智慧和艺术,不断将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