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范文大全 > 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时间:2021-03-22 13:25 范文大全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当代作家。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安德烈非常好客。即使发生大事,他也会从千里之外回来为客人做最好的食物。

  就这样,安德烈的好客被传递给了许多人。

  有一次,为了相信安德烈是好客的,一个男人毫无准备地来到他家。安德烈看到家里有一个客人,而且没有其他食物,所以他杀了一只他养的兔子,并为客人做了一碗兔子汤。当客人喝第一口汤时,他知道这是不同寻常的美味。

  所以,当客人离开时,他告诉他的邻居、朋友和其他人关于安德烈做的兔子汤。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安德烈做兔子汤,许多人来到这里。这让安德烈非常不安。他不得不整天接待客人,杀死越来越多的兔子。没有出路。安德烈想出了一个诡计。

  那天晚上,另一位客人敲门。

  “你好,我是上次回来的客人的朋友。”来访者说。

  “哦!进来吧。”安德烈,回答。

  “我听说你的兔子汤很好吃。”

  “哦,等等,我来帮你。”

  安德烈来到厨房,拿出一只没刷过的碗,倒了些洗涤水进去,然后装满肥皂水,把这碗“兔子汤”放在桌子上。

  "这是我做的兔子汤,非常好吃."安德烈说。

  “哦,也许吧.我已经吃过了,我先走。”来访者匆忙离开了。

  安德烈笑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安德烈家喝兔子汤了。

  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龙应台是台湾女作家,代表作有《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等。她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过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的婚姻同样受到关注。据悉,龙应台前夫是一名外交官,两人育有两个孩子。不过两人已经离婚了,那么离婚原因是什么?著名的《亲爱的安德烈》中其儿子安德烈的现状如何?

  龙应台的前夫是德国人,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为菲利普。龙应台对其家庭生活的描写,只字不提她的德国外交官前夫,只在2003年作品《银色仙人掌》中透露自己已经离婚。当年,23岁的龙应台赴美留学,一待就是8年,在那里与德籍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她的心里却没有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家,1983年,夫妇二人一起返回台湾。

  龙应台本以为这次她可以真正安下家,但他们在台湾只住了3年。因为在台湾丈夫事业上没有多少空间发展,1986年,他决定赴瑞士应聘,龙应台随夫同行。当时,“野火”正在狂烧,龙应台的隐退,一时还引起“被国民党政府驱逐出境”的谣言。从34岁到47岁,龙应台在欧洲度过了相夫教子的13年,一路随着丈夫从瑞士搬家到德国,把两个儿子带大。现在两人已经离婚了。

  安德烈,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认为经济学很好玩。

  中文名:安德烈·华安

  国    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台湾

  出生日期:1985年12月

  毕业院校:香港大学代表

  作品: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自白:安德烈华安的现状 

  此为龙应台人生三部曲之一——孩子你慢慢来。后两本还未看,看一本写一本,免得忘记。

  看本套书的契机很有意思,刚做奶奶一周的主任在外培训回来将此套书扔给我对桌,鼓励他养二胎,对桌在抽屉里塞了两月有余,半个月前扔给了我斜对面,鼓励他做个好爸爸(他媳妇7月左右生产,头胎),单身的我抓住这个契机,硬是把书先要过来看了。

  所以最后是已婚已育的都没看,我个未婚未育的倒先看起来了。

  之所以想看这套书,安德烈的混血美颜首先起了吸引我注意的作用,其次才是龙应台的大名。这套书应该是我大学时候知道的,当时第二套书《亲爱的安德烈》正火,只是当时我沉迷日漫美剧不可拔(其实现在也一样,反而还加了英剧日剧短视频),很久没有看过书了。而龙应台说实话,百度说的很牛X,但终究她在大陆的活动比较少,思想粗浅如我怎会识得?所以即使记住了安德烈的盛世美颜,外貌协会如我依然没去看。

  直到去年底出了龙应台港大演讲引发《我的祖国》大合唱的新闻,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个很厉害的作家,不管我喜不喜欢,她的书我有机会的话都应该读一下。然后就发生了我开头所说的契机。

  啰嗦的前言结束,正文其实一如本书一般很短小~

  《孩子你慢慢来》紧紧围绕着孩子的成长来写。成长多烦恼,其实大部分却都是父母在烦恼。

  想给孩子讲故事,童话书如小红帽却又是吃人又是杀狼,血腥又残忍,名著如水浒传也都是打家劫舍和杀人放火,孩子看了跟着学。到底该给孩子看什么样的书呢?烦恼!

  生了二胎,时刻担心自己给两个孩子的爱不平均,也时刻担心大宝因遭受冷落而心理变态。到底该怎么对待两个孩子呢?烦恼!

  孩子大点了,和同伴去超过家里100米的地方玩害怕被坏人拐走,放学回家晚些了害怕会出意外。到底该放手还是牢牢盯住呢?烦恼!

  但从书中可以看到,龙应台这些问题都处理得很好。不然,华安怎么会成长为一个如此优秀的"人"呢?对不对?但本书最后最大的反转就是华安的跋吧!

  身为读者、身为旁观者,看本书时,我一直都在赞叹龙应台的处理方式和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羡慕华安:如果我的妈妈是这样的该多好啊!但身为当事人的华安,却在跋中道出:"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震惊!太让我震惊了!在身为儿子的他看来,妈妈并没有那么事事正确,权威深刻呢!简直打脸没商量!

  那么为什么龙应台还要将这篇跋放在书后呢?再读后续两本之前,我的想法是:华安对母亲的不赞同恰恰是龙应台教育成功的表现!龙应台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非常!而看着写着这样的跋的我,也深深感受龙应台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