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范文大全 > 西藏驻村日记

西藏驻村日记

时间:2021-02-22 07:04 范文大全 2020年驻村工作日记
西藏,简称“藏”,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西藏驻村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藏驻村日记

  在祖国遥远的西部地区,在被称为“万山之祖”、“世界屋脊”的阿里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他们从海拔不到400米的咸阳,来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藏北高原,在阿里地区改则县察布乡的多玛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

  这支由张大卫老师带领的多玛村工作队,带着“强基础、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辽阔的藏北高原勤奋耕耘,用扎实的脚步,带领察布乡村民迈上发展的新台阶,张老师本人也被授予“西藏自治区先进驻村队员”称号,副队长易广川老师被授予“阿里地区先进驻村队员”称号,西藏民族学院也被授予“西藏自治区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在驻村之前,张大卫老师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是到了驻村地点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稀薄的氧气,短缺的水、电,这些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察布乡却成了奢侈品。看到同队的副队长易广川因为稀薄的氧气连坐着摘颗葱都大口大口的喘气时,张大卫老师忍不住红了眼眶。在深入走村入户时,真实地看到当地牧民艰难的生活状况时不免又一阵揪心,每户牧民都住在一顶简陋的帐篷里,屋内就放上一张不大的垫子,这就是床,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靠太阳能发电的电视机。“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决不能让群众的生活继续这样贫困下去!”于是,张大卫老师带领着驻村队伍强忍着高寒缺氧带来的极度不适、以及牧民居住分散、工作强度大等诸多困难,在多玛村扎根生活,帮助村民们脱贫发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艰难困苦中提升发展的。”张大卫老师如是说。面对各种内在与外在的不便和困难,张大卫老师把这些不利条件当成一种垫脚石,从失败与挫折中前进。由于多玛村都是牧民,居住的都较为分散,为摸清全村68户牧民家庭的真实情况,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走访期间,张大卫老师了解到县中学很多孩子无过冬棉衣,他就马上和拉萨校友会联系,向改则中学捐赠了价值4万余元的200套棉衣,亲自交给了孩子们。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大卫老师及其工作队在申请建设转场路、水坝、便民商店这些惠民项目的同时,还决定将让村民自己来进行工程的具体建设,发动群众自己干,这样也可以让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多的收入。从根本上说,驻村工作队主要起一个带头指导、给予建议的作用,要想获得长期的、真正的发展还得靠百姓自己来。

  回望来时路,岁月的足迹深刻而温暖。

  “他们拉着我们的手,虽然我们之间语言不通,但是我能从他们的脸上感受到真挚的感谢之情。”张大卫老师在回忆给村里的老人们送药品时这样说道。很多时候,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是靠言语表达的,更多的是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走访中,队员们深入了解老百姓生活状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传递到了每家每户。

  在驻村期间,张大卫老师共申请了包括其他三个村子在内的七个惠民项目、三个培训项目,举办了文艺慰问演出,还同村民们共度藏历新年,和百姓们一起载歌载舞,密切交流。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心换人心。”张大卫老师为当地村民惠民生、促发展的热忱也换来了老百姓的真心以待。在驻村工作结束工作队马上要离开时,村里的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带着一头羊来看工作队的队员们,让队员们都十分感动。在这片山川相连、雪峰皑皑的净土上,更加神圣美丽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这份淳朴的真情!

  从西藏回来之后,张老师患上了痛风,但他反复地说:“我不后悔!”在驻村的一年时间里,他带着一颗赤诚的心,也带着不畏不弃的毅力,让党的春风吹遍了辽阔的雪域高原,也吹进了群众百姓的心里。

  西藏驻村日记

  10万元为民经费

  进入达勒村的第一个夜晚,李晓南严重失眠。

  “窗缝漏风严重,夜里被冻醒几次,炉子早已熄灭,玻璃全面结冰。”他在日记里写道。

  按自治区统一部署,每个驻村队4名成员。李晓南的队友是来自西藏金珠集团的边巴次仁、达娃次仁和丹增古桑。住在改造的农家书屋里,清晨被怒江上的日出唤醒,透过漏风处,能看见院内国旗飘扬。

  比如县是怒江源头所在地,达勒村则是顺江而下的第五个村,坐落在怒江北岸沿江长约千米的一块坡地上,全村118户690人。

  作为第三批驻村工作队,他们的任务是“5+2”。即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拓宽致富门路、开展感党恩教育、办好实事好事这五项重点任务,加上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参加指导基层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项。

  西藏自治区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帮助驻村点解决困难,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约10亿元专项资金,其中每个驻村工作队有10万元的为民办实事经费。”

  几乎每个村民都知道这项政策,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

  右眼全盲的加旦西尼左眼染病,要求到内地救治。李晓南立即联系了上海瑞金医院和西藏中医医院,最终把加旦西尼送往上海进行手术。

  住在村口的桑布说车翻到山沟里了,要求驻村队给钱修车,却被拒绝。

  “修私家车要驻村工作队资助,开了口子,后患无穷。买车不买商业保险,是村民还不太适应现代生活,缺乏必要的相关生活知识。”李晓南将此事记入日记,然后请保险公司来村里讲保险知识。

  “文明的冲突”

  “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随意,更不能忽左忽右,否则会影响政策效果。”西藏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刘逢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曾与李晓南同期下派,在日喀则市甲措雄乡琼孜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以低保政策为例,很多地方采取轮流吃低保、抽签确定低保户,甚至有些地方因为低保争议太大,无法确定人选,最终全村放弃。”刘逢春说.

  在琼孜村,刘逢春主导定下规矩:低保户由群众公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联合考察确定。

  同时,村里道路清洁、村委会办公室打扫由低保户负责。低保户如存在宣称不干活政府也会养着、从事高消费活动等问题,一经查实,马上取消低保,并且3年内不得享受任何帮扶。

  “大部分群众认为这样比较公平公正,也符合政府设立低保的初衷。”刘逢春说。

  那么,10万元为民办实事资金如何花?

  达勒村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研究,达成共识的有“20%用于全村慰问”,以及“开展驾驶员技能培训”。

  李晓南告诉本刊记者:“达勒村虫草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占比达97%。部分家庭已拥有私家车,因此驾驶员培训很受欢迎。”

  但驻村队提出的“自来水入户”项目,却遭遇“文明的冲突”。

  即使在村委会免费做了试点样本,仍有村民担心放牧或挖虫草不在家时,跑水把房子淹了。或者认为孩子会玩弄阀门开关,嫌麻烦。他们宁愿背水回家。

  “什么是好日子,取决于对生活的理解,对文明的感受。”李晓南在日记里感慨。

  进京的“红色之旅”

  达勒的未来在哪儿?

  2014年4月,李晓南接受西藏电视台采访称:“我整天光说,没用!只有他们自己想改变了,村子才会好。”

  为此,他策划了一趟让村干部们大开眼界的“红色之旅”。

  在比如县委书记陈刚的支持下,“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赴京、津考察团”的成员,包括达勒村、多托村和茶曲乡的十来名村干部。

  为这一趟,李晓南调动各方资源,找地陪导游,还调动自治区国资委在京挂职干部参与活动。

  “为参加升旗仪式4点多起床,全体队员无一迟到……瞻仰毛主席遗容,排队近2小时,外地人在不停地向前拥,我们的村干部谦虚有礼,按顺序跟进。”李晓南在日记里写道。

  不仅参观了故宫和长城,村干部们还参观了北京韩村河村,体验自来水入户的便利,到蔬菜大棚和农户家中参观,在山庄宾馆就餐,亲身感受北京的新农村。

  回来以后,他们主动给村民讲在北京的见闻和感受。“自来水入户”项目最终通过,花了6万元。

  对此,李晓南称:“水龙头是打开达勒村文明之窗的钥匙,而非虫草换来的轿车!”

  虫草收入在村民总收入中是绝对支柱。“这说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李晓南又开始和嘎布、贡布次仁商量新计划——蔬菜大棚、温泉休闲中心以及野生动物摄影。

  一边是酥油,一边是茶

  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的村支书普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和驻村干部,一边是酥油,一边是茶,只有在一起,才是酥油茶。”

  普布在村里很有威信,村里需要集体筹资时,只要他出面,村民们都愿掏钱。在他看来,“驻村干部最大的优势是懂政策、有资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项目。”

  在达墩村,李晓南就带来了“新型垃圾厂”。

  “从雾霾的内地进藏时感觉西藏很纯净。援藏半年多,特别是驻村3个月,却发现西藏处处是美景,但道路条条藏垃圾。”李晓南认为,“对西藏来说,保护好环境,维护好自然,是最重要的投资。”

  2014年3月14日,他委婉地给茶曲乡党委书记旦达提意见,说茶曲乡门口的垃圾场太影响环境。

  旦达却建议他去看看比如县的垃圾山。“就在老电厂旁,临怒江。相比之下茶曲乡只是千分之一还不及。”

  当时,西藏全区120多个垃圾填埋项目,只有3个县没有推进。比如就是其一——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倾倒怒江边,堆积如山,泛出阵阵臭味。

  茶曲乡当时已确定要建填埋式垃圾堆场。但李晓南认为,“这是在照搬拉萨以及内地大城市的做法,并不适合藏北高原。”

  他去找比如县环保局长古桑。“我问为什么一定要填埋,有没有想过其他办法?她愣了一下说:‘一直是这么说的嘛’。”

  “内地推行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在西藏行不通。一般转运半径控制在30公里以内,可有的村乡之间距离二三十公里。加之高原缺氧,微生物少,污染物自分解能力很差,填埋会造成永久污染。”他建议就地高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并写出《西藏的垃圾问题及处理建议》,报给比如县委书记陈刚。

  在国资委的工作中,李晓南知道澳大利亚Entech公司生产的高温焚烧炉,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煎茶岭金矿所在村使用了近10年,效果不错。

  他迅速前往陕西调研,向澳大利亚Entech公司发邮件咨询;到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盛运的控股子公司考察,又调研了十来处垃圾处理厂;并陆续拜会了自治区住建厅、发改委和环保厅。

  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孙铁恰好是来自住建部的“援友”。在孙铁的帮助下,李晓南又跑到了住建部争取支持。

  不到两个月,他关于《西藏的垃圾问题及处理建议》就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英杰的批示:“比如县垃圾问题你们看得准,抓得实,希望深入推进,为全区类似县走出一条路子。”

  留下什么

  驻村工作,总有一天要撤走。干部们能为当地留下什么?

  更长远的产业、更健康的生活,还有更美好的未来——在达勒村,李晓南有个自选动作,给孩子们上课。

  他给学龄前的孩子放电影,从动画片《猫和老鼠》《冰川时代》到科教片《轮回》;给孩子们拍照片、录视频,刻下光盘送给他们;教放假回村的孩子念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还让他们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为了教育孩子们孝顺,他用毛笔和水写纸作为礼物引导,只要孩子们交回“给妈妈洗了脚”的回执条。有几个家长不识字,在家长签字处画上五角星作记号。

  这些并不在驻村干部的“五项任务”清单上,但李晓南乐在其中。

  “刚到村里的时候,走在路上,村民都当看不到你。”他向本刊记者回忆,但慢慢地,村民们会把孩子送来看书;起大风的时候,会来帐篷教室帮忙;碰面时会用力握手,用汉语招呼“你好”。

  如何走进群众心里?那曲地区聂荣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次仁美朵,先是走到白嘎乡达庆村。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对驻村干部没抱多少希望。”村民索朗次仁说,“工作队的队长是个女人,又是城里来的干部,觉得驻村就是走个形式,对村子不会有太多帮助。”

  但很快,次仁美朵为达庆村争取到了80万元的村道维修项目资金。修路的那些日子,她带领驻村队员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

  “次仁美朵干起活来,丝毫不比男人差。”最后,连达庆村村支部书记朗扎都夸她。

  驻村期满,达庆村全村群众联名写信挽留次仁美朵。

  而在怒江的源头,李晓南离开达勒那天,65岁的老村长嘎玛起了个大早,捧着满袋“人参果”在路边等他。更年轻的多托村村长贡乔次旺也有了新计划:“如果虫草挖得好,就带老婆孩子再去北京。”

  西藏驻村日记

  2013年11月30日

  驻村的第一夜睡得不好,窗缝漏风严重,屋内气温较低,被冻醒几次。早晨,玻璃结冰,透过漏风处可以看见院内国旗飘扬。

  我们是自治区国资委派驻的第三批驻村干部,昨天翻山越岭一天,到傍晚来到达勒村,位于那曲地区比如县的茶曲乡。

  比如县被称为“藏北江南”,是怒江的起始点,达勒村坐落在紧邻怒江北岸长约千米的坡地上,全村共有118户、690人。虫草收入是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家庭已拥有现代、奇瑞、比亚迪等经济型轿车。

  2013年12月6日

  驻村一周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给老婆和儿子:“孔子曾穷于陈蔡之间,七日未尝粒;晓南尝驻村于比如县,七日未洗浴。”老婆回复:“一个很有味道的男人。”儿子回复:“那还是比不吃饭强!”

  2013年12月7日

  下午参加达勒村村民大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最基层政权组织的会议。听说村民反感照相,没留下影像,却终生难忘。

  会议地点在村中央的一块缓坡地上,村支书次仁贡布、驻村干部和几位老村干部坐在紧靠墙根的一张木凳上,算是“主席台”,村民则坐在石头堆上或地上。

  贡布书记用藏语发言40分钟,参会村民听得认真。传达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村民悬挂国旗的相关注意事项;二是办理年度银行贷款手续的新要求;三是寺庙管理的新规定。

  晚上停水停电,估计是怒江结冰严重,今年的供水、供电到此结束了。

  2013年12月24日

  我是第七批央企援藏干部领队,负责了解17家央企与受援地的援藏资金和项目的进展情况。今天开始,我将先后到央企援助的昌都地区边坝县等地回访。

  早晨7点多从达勒村出发,过比如县,翻夏啦山,穿玉湖沟,下午4点到昌都地区边坝县,简单参观中国电信援建的项目。下午5点多又翻嘎尼啦、拉孜山、巴里啦等多座大山,半夜12点抵达中远集团援建的昌都地区洛隆县。一路经历了土路、黑夜、暗冰……是最艰险的一次行程。

  2013年12月25日

  上午参观中远集团援建项目,包括农贸中心、文化中心、自来水厂等,还参观了距县城32公里远的安居工程示范点。

  随处可见柴堆,居民冬季采暖主要依靠柴火,辅之以牛粪。虽然有藏中电网,但这里却还未能覆盖。做宏观政策规划的人必须要深入基层,全面和透彻地了解基层百姓的困难和想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赶往察雅县的路上,景色是那么雄伟、沧桑、嶙峋、静谧。我认为,西藏只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就是投资,就是引资;而对一些自然纯朴的东西,包括烧牛粪,最好不要动它。

  2014年1月1日

  下午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给达勒村11名初二学生上第一课,没有课本。学生格桑罗布问:“人是怎么回事?”我回答时特意绕道讲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对孩子们进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

  昨天下午先给8名初一学生上第一课。为鼓励学生们克服胆怯心理,给他们讲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意识到人是渺小的,宇宙是未知的、无穷无尽的,值得人类探索。

  下课时,最羞涩的学生旦增谭久脱口而出:“从来没这么爽过!”这句话令我也心爽,第一次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满足感。

  2014年1月2日

  今天孩子们到我的宿舍看《宇宙心1994》。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得入迷。相对于城市孩子,在见识方面,农牧区的孩子滞后得多。

  帐篷教室在场院里,摆着两排板凳,没有灯,照明主要靠烟囱眼。最近风大,瞬间可达7级。刮风时,尘土灌进帐篷,久久不散。

  下午给初二的孩子上课,由于风力在7级以上,帐篷摇晃得厉害,灰尘四起,决定到我的宿舍。我让他们读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我希望孩子们关注到现象与本质这对矛盾。然后,集体观看科教片《轮回》,唯美的画面、深刻的哲学寓意,使他们惊诧极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小的手提电脑屏幕。

  2014年3月3日,藏历木马年初二

  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清晨起来厚厚的,铺满院子。远处如水墨画般的山,矗入云霄,威严有加。

  今天是藏历木马新年大年初二。驻村的援藏干部便与村友们共进藏历新年午餐。

  我上个月在北京过了农历春节,今天又在西藏、在驻村现场过第一个藏历新年。在场的有达勒村的边巴次仁,多拖村的久桑、文勇民、平措、索朗,优普村的普布、尼玛、扎西。饭菜丰盛与否已不重要,酒精度数高低更不在话下,实在是缘分难得。因为缘分,让兄弟们一起驻村。也正因为艰苦,驻村才与同过窗、扛过枪、下过乡相提并论,成为一生中的骄傲经历。

  2014年3月8日

  早上外出巡逻时看见一名妇女用手洗衣服,她旁边的一台双桶洗衣机只能用来甩干,因为上下水不方便。

  原来,村民住的多是二层藏式民居,已经建好的饮水工程只负责把水引到户前地下的一个蓝色塑料桶中为止。村民要把水引到家里,必须用绳子提水枪到二楼。水枪是村民自己出钱买的。这个“最后十米问题”给村民带来极大不便。

  之前,我们在驻地小院进行了自来水供水系统改造,从蓝色塑料桶中重新引出一段水管,水管端头安装一个水龙头,解决了“最后十米问题”,且经受住天寒地冻的考验,可在全村推广。

  晚上,我起草了《关于启动达勒村为民办实事饮水工程升级改造项目的申请》。

  2014年4月15日

  今天,我接受了西藏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问:为什么来这里?当确定要来时,想到什么?又决定要做什么?

  答:我来援藏,不是想从北京到拉萨换个城市工作,而是想到基层接地气,看看基层需要我做点什么,也为自己充充电。

  问:来了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答:刚来时觉得村子很美,确实很美!我们村是虫草村,村民们较富裕,但普遍没怎么出去过,不少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缺乏了解,孩子们纯洁、羞涩,但不太讲卫生,我心里不是滋味,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问:想怎么做去改变这些?

  答:我想带他们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过的日子。我想让孩子们有自来水洗手,村里不再乱丢垃圾,野狗不再咬人。

  问:达勒村的未来重点在哪儿?(孩子)想改变这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整天光说没用!只有他们自己想改变了,村子才会好。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了,村子才有希望。这才是达勒的重点。

  问:从大都市到小山村,最大的改变和收获是什么?给这个村子带来了什么?

  答:在北京我有温馨的家,也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在这里驻村,我很想家,也想队友。以前在机关工作,每天批文件、开会、讲话,现在呢每天跟群众打交道,走山路,拉家常,更真、更实了。

  问: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会是什么感觉?

  答:我走了以后,村民能认可地说“李晓南在这儿,还真的做了几件事”,我就感到欣慰了。也因为这段经历,会感到心灵更加宁静。

  2014年6月4日

  早晨起得很早,因为要早走,回拉萨。边巴笑着说为我们做最后一顿早餐。

  7点30分,准备出发了,边巴、达娃给我和古桑献了哈达,我们互说了“次仁”(祝健康长寿之意),眼睛没有对看,就上了车。车开动了,心有点酸,毕竟是一起战斗了半年的战友和村友。我用手机透过车窗照了麦田和远山。多熟悉的景色啊,驻村半年来几乎天天见。今天就要结束驻村工作,与它们告别,有点难舍。

  汽车缓缓地从村间穿过,正要左转弯上公路,忽然听到车后有人喊,古桑刹住车,只见老村长嘎玛站在家门口,手里捧着哈达。显然他是听到汽车声下的楼,老村长一定是早有准备要送我的。

  嘎玛今年65岁,干村长30多年。今年4月初,我带他和茶曲乡以及达勒村的基层干部去了北京。他说很感激我带他出去。他给我戴上哈达,并拿出一个塑料袋,不停地说着。古桑翻译说,村长谢谢我给他买的药,这是他家自己挖的人参果,送给我。我们互道了“次仁”,眼睛还是没有对看,我转身上了车,摆了摆手上路。

  感情是处出来的,地气是接上去的,电是要充才会有的。再见老嘎玛也许容易也许难,但这段驻村情结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