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论文 > 关于扶贫的论文三篇

关于扶贫的论文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形成了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扶贫的论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扶贫的论文1

  摘 要: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本文讨论扶贫工作中普适性政策和瞄准性政策,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求既定扶贫成本下最大的减贫效果或既定减贫目标下的最小成本的扶贫工具,为当前扶贫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扶贫实效。

  关键词:扶贫;普适性政策;瞄准性政策;减贫效果

  一、前言

  随着中央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30号)文件精神的下发(2014年5月27日),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国家主席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近30年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基层扶贫工作有以下特点:(本文以陕南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为例)(1)群集性和插花型是农村贫困人口呈现的两种状态,他们是并存的。他们分布在落后地区,比如生态环境落后,经济落后和自然灾害多发的地方。如平梁镇30公里以外的蒿坪村在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村。(2)很多家庭受到自然灾害、通货膨胀和家庭变故之类的意外变得贫穷。这类人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而且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在基层村组入户采集扶贫信息时,这种情况十分常见。(3)由于很多的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也很滞后,给很多贫困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4)经济增长不足、扶贫政策效率也很低,对他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扶贫中两大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普适性政策

  扶贫工作中目前有两大类政策,一是普适性政策,普适性政策:就是不区分个体之间的类别,按照一定原则,主要从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个体实施政策。他扶助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会出现遗漏。也需要政府财政预算来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在不同的群体之间,生存能力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个体获取也有利益的差别,也会导致差距的增大。

  (二)瞄准性扶贫政策

  只针对贫困主体,它需要根据贫困主体的实际生活状况来进行补贴,主要有实物补贴、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社保制度等,即就是以来全国上下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行精准扶贫,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瞄准性政策可以避免资金向非贫困主体滴漏。然而,瞄准性政策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契约来缓解直接过程中信息不全导致的福利损失,早缺少个体级家庭信息的时候,政府需要从庞大耳钉群体中找到贫困目标,才能提高精确性,但是由于期间成本比较高,个体和家庭得到的福利就会大大减少,还会使很多人放弃接受。

  三、扶贫主体的识别

  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尤其是基层乡镇,首先遇到的是贫困主体的识别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怎样界定贫困人口;二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确定贫困主体。

  (一)收入贫困维度

  在贫困识别的过程中,贫困标准有重要参考价值。2015年贫困线按人均年收入计算:国家标准为2736元/年/人,陕西省标准为2875元/年/人;2016年贫困线标准为2950元/年/人;2016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确定的扶贫线标准为3150元/年/人。

  对个人来说,在划定贫困线后,根据贫困指标来界定贫困人口及贫困程度,分为国标贫困户、省标贫困户、市标贫困户(暂未执行)。贫困户类型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如汉阴县平梁镇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为客观、公正确定扶贫主体,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综合研判。

  对区域来说,现行最普遍使用的是贫困发生率,即某一地区贫困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就平梁镇扶贫信息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6年2月),贫困人口为2974人,总人口(常住人口)为35060人,贫困发生率率为8.48%。平梁镇蒿坪村总人口468人,贫困人口219人,贫困发生率为47%,因此该村被评为国家级贫困村(2014年4月)。不过该指标的不足在于它对贫困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改变及贫困者之间的收入转移不敏感,使其在政策分析中有很大的不足。

  (二)多维贫困测度

  个体很少的收入和不完全的生活情况。在健康和教育处在匮乏的水平,在多维贫困测试中识别度不高。“双界线”满足相应的公理和操作性得到广泛得运用,这个方法是lkire和Foster提出的。贫困幅度下降,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是由于大多数个体在医疗、教育等贫乏的状态,在我国实施扶贫计划后。所以,测试多维贫困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意义的。

  (三)贫困脆弱性与长期贫困

  贫困主题的脆弱性使贫困动态变化是长期贫困的另一个困难。脆弱性是家庭以外落入贫困的最大可能。在意外(疾病、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个体对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不一定,比如资产的多少,的购买能力和自生的能力都能体现个体的脆弱性。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降低则可以减少个体的长期贫困,增强其有效性。

  四、总结

  当今我国扶贫攻坚道路任重而道远,针对现时特有的贫困现状,选择合适的扶贫政策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首先,增加贫困山区以及生态脆弱区等落后地区的通讯、道路等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促进落后地区的信息流通,打破地区固有社会网络的束缚,推动人口向外流动。对于生态脆弱区以及山区的居民可以实行整体搬迁,但是需要注意贫困人口的能力投资问题,防止他们因缺乏工作技能而产生归类效应,重新返贫。其次,增加与教育、健康等能力相互补的公共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等能力水平,通过公共资本与地区私人能力分布的相互匹配来提高公共投资的益贫性。最后,对于政府和其他的资助者来说,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来获取私人能力分布信息,缓解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扶贫政策引发的贫困者行为扭曲效应,提高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使得相应的公共政策能够与私人能力匹配获取最大效率。普适性政策和瞄准性政策有机结合,合理权衡,提高扶贫效果。

  参考文献:

  [1] 黎攀、方迎风:《减贫政策的选择与比较分析研究》[J].《学术研究》2016年第2期.

  [2] 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

  [3]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

  [4] 陕西省扶贫开发网站

  [5] 汉阴县官网

  [6] 汉阴县统计年鉴.

  [7] 丁越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 金鑫.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9] 史启超.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战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 周静茹.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兰州大学,2014.

  关于扶贫的论文2

  扶贫工作作为党的富民政策的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全党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要继续抓好扶贫工作。因此,如何搞好扶贫工作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家垭村的剖析,找出贫困地区贫困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南漳县薛坪镇宋家垭村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4元的贫困村,辖7个村民小组,1 2 5户,586人。 过去这里传着一句顺口溜,是对这个地方的一个真实写照:“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粮靠救济,油盐靠鸡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宋家垭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给了各家各户经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l来了,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里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据统计,宋家垭村年人均纯收入19 8 9年只有156元,经过市民政局两年的扶持,1990年为187元,1991年达到了214元,仍比全县年人均纯收入493元的水平低43.4%。

  一、成因浅析

  调查表明,造成贫困地区长期贫困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内部的原因。从宋家垭村贫困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促成。

  1、自然资源贫乏。宋家垭村地处山区,位于南漳县西部,平均海拔800多米,耕地面积678亩,人均耕地只有1.1亩。这里资源贫乏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山上没有砍的。这里虽然山场面积大,但是山上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没有土层,长不成大树,只有一些灌木生长在石缝之中。二是地下没有挖的。据地质技术人员勘探,这里没有重要的矿藏可挖。三是耕地贫瘠。这里的耕地一部分在山沟里(当地叫冲),大部分分布在半山坡,是用石块垒起来的梯田(当地叫架子田),土层很薄。这种耕地既不保墒,也不保肥,更不保温,粮食产量极低。尽管近年来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良种、化肥,地膜,但年亩产粮食一直在700斤左右徘徊。四是水源十分缺乏。宋家垭村无水源,庄稼需水和人畜饮水全凭老天恩泽。近年来我市民政局拿出2万多元帮助村里建了近百口蓄水池,缓解了人畜饮水的矛盾,但对庄稼旱期灌溉却无能为力。若是风调雨顺年成尚好,若是遇到灾害,粮食就会减产或绝收。前几年曾多次在玉米扬花压米的关键时期出现“卡脖子旱”,致使好端端的庄稼大量减产。

  2、交通运输不便。产品能不能转化成商品,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交通运输。如果交通运输不发达,产品运不出去,永远实现不了它的商品价值。宋家垭村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存在问题。这里地势高、山多,125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几十座山坡上和14条沟沟洼洼里,往往是一座山一个洼就是一户人家。通往各家各户的路都是羊肠小道,行走十分不便。1组3户农民住在海拔1200米的高岭寨,那里山高坡陡,道路更难行,全村农民运输全靠肩挑背驮。最远的几户,到村委会交售定购任务粮或买化肥,要用背篓背三、四公里,翻越六、七座山,走两个多小时。冬、春大雪封山后,农民们不能出门,只能呆在家里。由于交通不便利,这里山上生长的柿子、核桃、白果、樱桃、香椿、薪柴等土特产无法运出上市,白白地被烂掉或自己消耗了另一方面,外面的商品信息也很难传播到这里,使这里变成了"世外桃源"。

  3、商品意识淡薄。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品意识淡薄。他们没有经商或从事商品生产的欲望,总是停留在“养猪为过年;养鸡弄几个油盐钱,种田求个肚儿圆”这个旧观念的圈子里,不敢大胆突破。如宋家垭村有这么两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是各家各户每年杀猪以后,不是拿一部分到市场上去销售,变成现金,然后用于生产投入,而是分割成若干块,用松烟熏一熏保管起来,留着自家慢慢吃。宋家垭村每户每年平均熏猪肉200多斤,最多的户有400多斤,使资金不能快速周转,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二是农忙以后,青壮年劳力不是出去找活路,跑生意,搞副业,而是呆在家里享清闲,好端端的劳力和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4、产业结构单一。 贫困地区农民往往不注意因地制且调整产业结构,传统的种田顾肚子观念很难改变,这是造成其贫困的一条重要内因。据统计,宋家垭村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毛收入)为19.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1.45万元,占58.4%;林、牧、副业收入8.16万元,占41.6%。集体有一个由市民政局扶持的粮油加工房和一个小商店,个体加工和商店是个空白。桑蚕生产按说是宋家垭村一个占地少、收益大、见效快的经济项目,但在这里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各家各户只是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栽了少部分桑树。全村今年春、夏、秋三季养蚕才60张,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今年市民政拿出资金4430元,购买了1.5万株桑树苗和320棵速成白果树苗,让村里发展桑园和白果园。开始农民们还不乐意接受,舍不得拿好田,后经工作队员反复宣传,部分农户才算拿出了5分当家田种植桑树和白果树。

  5、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这是造成贫困的一条外部原因。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由过去的集体经营,变为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这就要求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化服务与之相配套。但目前贫困地区的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不能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据调查,目前少数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向农民群众征收过多,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较少。如宋家垭村每户每年向镇兽医站交5元钱家畜家、禽防疫费,但兽医站却不发防疫药,不打防疫针。农户的家畜、家禽生了病,兽医站从不过问或治疗,即使费力把他们请来,还要交医疗费。一组农民刘高峰家养有一头80多公斤重的肥猪和一头老母猪,由于畜医站未发防疫药,未打防疫针,生病后又无人治疗,结果今年上半年得病后杀了一头,下半年另一头只差三天就要下仔的老母猪又病死了。刘高峰今年仅此一项就损失700多元,他的爱人还大哭了一场。另外,农民急需的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也很难买到,出售粮食、蚕茧不能完全领到现钱,存在打白条现象,农业生产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6、文化教育落后。文化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的一个通病,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即人起着掌握生产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重要作用。人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依靠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目前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富裕的农村。这里农村没有电影、电视看,没有收音机和广播听,书报杂志也很难看到,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

  村办小学师资和教学条件也差,一、两个民办教师带七、八十个学生,一、四年级合一个班,二、三年级合一个班,两个老师既带语文,又带算术,其它课程只有砍掉。由于教学条件差,学生升学率极低,大部分只能读个小学。据统计,宋家垭全村586人中,高中毕业钩有14人,初中毕业的有4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80人,文盲、半文盲为216人,占总人口的45.5%。村干部的文化结构也极不相称,全村6名干部中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名,另4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很难想象,象这样文化教育状况的地区,怎能快速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二、对策展望

  如何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道难题。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联结民政、财政、科技、供销等众多部门,并且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企于短期内即达目标。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扶贫工作责任制。

  实践证明,搞好扶贫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进一步体现党的宗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政治大事;是落实党的富民政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稳定农村局势的实际步骤,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经济任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具体讲,其一,要成立扶贫工作常设机构,配备素质较高的干部,组织协调扶贫工作,研究、交流扶贫工作方法和经验。其二,建立扶贫工作责任制,坚持采用派驻扶贫工作队和工作组的有效形式;实行对口承包,不脱贫不脱勾,并具体规定一些奖惩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人。其三,要组织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扶贫工作。

  2、制定扶贫规划,确立扶贫目标。

  要想使贫困地区改变贫困面貌,首先必须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选准主攻方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规划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划,即通过扶贫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达到的总的目标;二是年度规划,即每年所应实观的目标;三是各项具体规划,如人才培养规划,科技兴农规划等。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地实践证明,凡是制定了一个好的规划的地方,那里的扶贫效果就明显。反之,若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人一套搞法,其结果只会是年年扶年年贫,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贻害无穷。

  3、扶本、扶智,增强造血功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有两条: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长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扶贫工作,国家拔出了大批救灾、救济款物,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一个值行注意的问题是,在扶贫过程中,由于对人才与技术的开发与扶持不够,其结果是:“救济年年搞,年年不温饱,专靠钱和物,穷根断不了。”这说明光靠输血只能维持生命,只有传授技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健康成长。扶贫工作必须抓住“扶本扶智”这个根本。扶本扶智就是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苦干实干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发展教育,输入信息,更新观念,改变人的愚昧状况;就是要向广大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传授一技之长,发展生产,使他们获得脱贫致富的实际能力。

  4、分清贫困户类别,因人施扶。

  我们在调查中发观,虽然一个村是贫困村,但穷衬里也不乏富裕户。为什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下,却有穷有富呢?这就需要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再分析原因,最后因人施扶。目前农村贫困户按其原因来分,大致有如下十种类型:(1)缺劳力型,(2)缺资金型,(3)缺技术型,(4)缺门路型,(5)经营无方型,(6)痴呆傻弱智型,(7) 孤老(小)型,(8)懒惰型,(9)家大口阔型,(10)天灾人祸(包括疾病)型,等。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扶持办法。如对缺劳力型户,我们就要发动同村同组农民义务帮工,并减免其义务工,帮助他们发展食用菌,桑蚕、家禽等轻体力、技术型、收益大的生产项目。对懒惰型户,一是要扶志,即帮教立志,使其克服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制度约束,防止其外出乱跑。三是诚心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对天灾人祸和患病致贫型户,政府和集体要及时扶持资金和物资,给予救济,使其增强抗灾自救的能力,尽快恢复生产。

  5、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控制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贫困地区能否最终脱贫致富的关键问题。在贫困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要尽快控制住。不能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要采取措施,克服近亲生育、人口素质下降的倾向,避免痴呆傻和弱智等新的贫困因素再生。如果贫困地区不把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抓好,即使我们的财富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但有相当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吃掉,结果仍旧摆脱不了贫困,达不到小康。特别是我们农村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要把好第一关,坚决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为控制人口做出积极的努力。

  6、跳出“以粮为纲”的圈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病根。贫困地区要彻底摆脱贫困,普遍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的艰巨任务。以选择发展具有当地优势的产业为目的的调整,是扭转贫困地区经济恶怀循环的一大工程。如宋家垭村人平只有1.1亩地,种粮食充其量只能混个肚儿圆。若充分利用当地荒山坡地,大力发展优质烟叶,茶叶、桑蚕、板栗、核桃,白果、杜仲、枣皮等收益大的经济项目,再辅之以其它工付业项目,尽快脱贫致富是不成问题的。

  7、发挥上级和基层两个积极性,启动内在活力。

  区域贫困、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制定了许多扶贫的优惠政策,上级每年把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投放到贫困地区。这有它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即从客观上助长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此,扶贫工作必须注意把上级政府扶贫的积极性与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农民脱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把扶贫工作单纯看作是上级政府的事,而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和部门处于应付被动地位的状况。当地政府及其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民及时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同时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杜绝乱摊派,减少不合理的收费,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于扶贫的论文3

  摘 要:贫困是世界性课题.学术界对贫困的根源及消除贫困的方法已经产生共识,即贫困在于资金不足,治理贫困最佳的方法为投入资金.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界定了我国扶贫资金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扶贫投入的效益问题就是财政扶贫投入的效益问题,扶贫制度设计和机构组织对扶贫效益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资金;投入效益;扶贫

  

  一、消除贫困的共识:资本注入

  贫困是世界性课题,国外现代贫困理论普遍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资金的不足,系统内部无力打破 “穷者愈穷”循环,需要外部资本的注入.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认为贫困国家普遍存在低收入、低储蓄导致社会资本缺乏的供给面资金不足和低收入、低购买力的需求面资金不足,这种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相互作用使得贫困国家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纳克斯,1953).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在其发表的《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导致人均收入难以迅速提高的陷阱,*这个陷阱需要大规模投资,当投资和产出超过人口增长时,人均收入就能够实现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纳尔逊,1956).那么,资金如何使用才能够减少贫困呢?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教育、卫生、收入支援政策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缪尔达尔,1991).而赫希曼认为投资应该选择那些创新能力极强、有较大发展前途、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主导部门和产业,这样投资就可以传递到其他部门或产业,通过“连锁效应”诱发其他部门投资(赫希曼,1991).

  二、我国扶贫资金的来源:财政资源

  我国政府大规模、有组织地扶贫工作始于1980年 财政设立的“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专项,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社会主体投入为辅的形式开展.政府扶贫尤其是 政府对扶贫工作一直以来持续、稳增的投入,被认为是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斐然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累计减少7亿.和之对应的是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根据《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年)》,2000-2014年 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966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

  资源是有限的,财政资源亦是如此.政府在集中资源流入扶贫领域时,两个问题必须思考.首先,应当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由政府支配或者交给其他经济主体支配,何者更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即何者更有效率.只有当政府扶贫效益更大时,政府扶贫才是对社会有益的;其次,考虑的是资源的分配问题.有限资源投入何方能够产生更大的扶贫效果,何方更能够实现脱贫的最大化,即何方更有效率.针对第一个问题,财政扶贫更为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总体上还属于“自产国家”(史锦华,2016),税收大部分来自国有经济,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国有经济手中,其他经济主体难以负担此项重任.从数据上看也证明了这个观点,当前我国的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 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 扶贫贴息贷款、 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省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利用外资以及其他扶贫资金等;这些资金来源除利用外资以及其他扶贫资金外,均来自于国家财政.根据历年的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国家财政负担的扶贫资金比重占整个扶贫资金的70%-80%;其中, 财政占据主导地位,比重高达60%-70%.因此,第一个问题就从“效率衡量”变为“实力衡量”,我国反贫困的主要手段必然是政府援助为主.既然我国反贫困主要依靠的是财政资源,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变为财政扶贫资源分配效率问题了,因此在我国国情下扶贫投入的效益问题可以称为财政扶贫投入的效益问题.

  三、影响财政扶贫效益的重要因素:制度及机构

  资源稀缺性往往会表现为财政收入不能满足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又不能满足公共需要,这意味着是使用财政资源必须要考虑其效益.那么就会要求财政支出的安排和使用必须效率优先,厉行节约.在扶贫领域,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可以概括为“少花钱、多减贫、能持续”.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制度和管理是决定因素.没有制度的有效供给和机构组织的高效执行,那么扶贫投入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四、建议

  1.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贫困地区脱贫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测算政策和资金配备.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摸清现阶段区域内脱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进展,充分听取基层工作者的想法、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修改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政策目标和要求;二是建立脱贫指标评价体系,按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原则配套政策和资金.脱贫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各地方可以结合本地区贫困状况进行指标的选择,因地制宜搭建起个性化脱贫指标体系作为脱贫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之下,进行资源的统筹和分配,增加扶贫投入效益;三是明确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使用细则.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是主要的脱贫手段和工具,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政策和资金,相关部门应该在如何提供更清晰、明确的操作细则方面下功夫,同时出台对应的文件作为执行依据;四是政策应更有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群设定不同的扶贫政策.

  2.增强扶贫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完善机构职能和组织体系.一是理清组织机构,明确牵头部门、执行部门、相关部门的权责和分工,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其他部门联合办公制,合理配备人员编制和经费等物质保障;二是建立部门间统筹和协调机制,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执行受阻;三是不断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执行能力.围绕扶贫工作开展的需要,加大扶贫理论和经验推广力度,引进(或抽调或*聘请)和扶贫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精准扶贫的执行力;同时提高基层队伍的工资和待遇,实行特殊津贴制,建立激励機制,增加扶贫工作积极性,减少扶贫工作者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