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其它 > 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正新记者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如果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会因受挫而沮丧自卑,或者因自视甚高而盲目乐观。这就需要对一个记者的成长规律有一些了解。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在成长过程中,新记者需要面对“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如果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或者会因受挫而沮丧自卑,或者因自视甚高而盲目乐观。

  这就需要对一个记者的成长规律有一些了解。大多数优秀记者的成长轨迹,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破解文体之困

  路子不熟,往往是新手上路最先遇到的问题。采访归来,守着一堆资料,不知该如何下笔;动起手来,叙述、描写、评价不能够合理搭配;想说的话很多,好不容易敷衍成篇,结果是拉拉杂杂,不能点其要旨。

  出现这种现象,很多时候是写法不得要领。什么样的题材需要何种体裁,什么样的体裁应该如何布局谋篇,这些都是有关文体的问题。

  在传统新闻体裁当中,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都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当中经受了检验、相对固定下来的新闻文体,它们在发挥新闻功能的过程中作用突出,又因其分工不同,特点也不同。即便仅就消息而言,其写法也是多种多样:事件性消息要求故事性强,生动而具体;信息类消息要求一目了然,精准清晰;分析类消息要求逻辑谨严,有理有据……

  每一个门类都有学问、有讲究,新手要想解决文体问题,一条“捷径”就是熟读经典三百篇。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名篇《别了,0!》,标题精悍有力、一语中的,文气贯通、感情充沛,把中国人突破奥运会零奖牌数的欢畅痛快之情表现得酣畅淋漓。该文是1984年7月31日发表的。而在1997年7月1日,新华社发布了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从题目上似乎可见《别了,0!》的影子,但其在细节描写、场景编织、组织结构方面大有创新,因此有评论家称其为“近20年来最经典的消息写作”。这些经典篇目是丰富的营养,极具学习的价值,而且常读常新(见文后“链接”)。

  学习新闻写作,不妨从熟读经典开始。当然,熟读经典,学习经典,并不意味着要为自己带上“紧箍咒”,而这种自我束缚又常常是新记者在这一阶段常犯的毛病:凡是消息体裁,开头必定是直接引语;凡是通讯体裁,一定是三个标题,以三段论展开,等等。对于新记者来说,被定式束缚,或许比未掌握定式更可怕,因为束缚也就意味着与创新绝缘。

  其实,“文无定法”对新闻写作来说也是适用的。经典的新闻写法固然是好的写法,但并不意味着是最佳或者唯一正确的选择。无论如何,“更好地反映新闻事实”才是最高的选择标准。近年来,《华尔街日报》的“华体”受到业界追捧,其核心就是“故事笔法”;《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所以其文章也自成一派;新华社的消息写作很有代表性,特点是表述精准,行文清晰。

  这些都是新记者需要学习借鉴的,但他们的路子绝对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谓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近些年来,媒体对新闻体裁的探索日渐深化,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体裁的革新许多是颠覆性的,这恰恰说明体裁的探索永无止境。

  第二阶段:学会寻找新闻

  学会几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好比筑起了炉灶,下面就是等米下锅了。下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米在何方?

  但凡新记者,大概都经过“无米之炊”的阶段。在此期间,除了郁闷之外,还有几种常见的误区:其一,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为一个选题而苦苦求索,最终很可能是精疲力竭,毫无收获。其二,旧闻重写。没有调查,不熟悉情况,很容易把旧闻当成新闻,收获的只能是明日黄花。其三,生搬硬造。在本无新事件、新进展的情况下,为写而写,根本写不出好稿,反倒更像工作总结。有些新记者陷于这些误区不能自拔,以致归咎于跑的口不好、自己的运气不好等等,继而又由怨天尤人到怀疑自己,走了许多弯路。

  在这个阶段,新记者的感觉基本上就是“有劲没处使”,要想度过这个郁闷期,方法之一就是多跑多问。在没的可写之时,不妨就把精力放在跑和问上。跑,就是到现场,到基层,到第一线,包括跑基层单位,跑职能部门,跑社区农户。当然,跑也不是盲目乱撞,其中也有技巧,比如应该追着热点和焦点问题跑,追着重点领域和行业跑,等等。问,就是多向熟悉情况的人学习,多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也可以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边跑边问,新闻很可能就出来了,即便没有新闻,这种收获也不会小。对于一些新记者来说,跑会议可以,跑活动可以,跑部门就不那么主动,跑基层就更感到憷头了,因此,能跑的前提则是树立扎实的采访作风。

  方法之二就是多交朋友。记者这个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点类似“江湖中人”: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事好办。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需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通讯员队伍,在记者不能亲自到场的情况下,通讯员就是记者的耳目。因此,交朋友自然就应该是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但是很多新记者刚从学校出来,不免有些学生腔,再加上久居校园,尤其不擅长与基层人士交流,在“话语系统”上也无法实现对接,这种障碍往往转化成工作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坐下来跟老农和渔夫聊上一个小时,这样的记者才更有可能找到新闻,而许多新闻恰恰就是在聊天当中聊出来的。

  方法之三就是多作比较观察。比较,是发现新闻的重要途径,新闻之所以“新”,常常是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同,或者有“大相同”。所以,用对比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事物,只要能发现事物的变化,新闻也就到手了。关于比较,最经典的新闻案例莫过于“总理的棉衣”,十年前的照片和十年后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较,竟然发现了十年如一的东西,到了这一步,新闻怎么写似乎并不重要了,因为新闻写作已经完成了90%。至于观察力的培养,除了悟性之类的天资之外,树立对比意识,进行对比训练,都可以帮助新记者迅速提高新闻发现力。

  第三阶段:努力生产精品

  会写了,能找了,下面就该出精品了。这也是有追求的记者所毕生追求的。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精品。

  通俗地讲,精品就是好的新闻作品,而这种标准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比如说,对一次普通的会议的报道,也是有可能出精品的,关键是要有精品意识:勤于分析,善于发现,精于写作。推而广之来说,“精品意识”才是精品的灵魂,把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子都当做精品来下工夫,精品的出现也就会水到渠成了。然而,对于新记者来说,发稿量考核和时效要求是个很大的压力,新记者需要在好和快、质和量的问题上统筹考虑,甚至有所取舍。但是树立精品意识,应该会让新记者受益匪浅。

  还有一种认识,就是把获奖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来认定稿子是不是精品。这对新记者而言是一个考验。需要认清的是,获奖的稿子通常都是精品,但 没有获奖的稿子也不见得就不是精品。新记者刚刚出道,许多评判标准尚未建立,因此也最容易受外界影响,有可能陷入片面的新闻评判标准的误区,比如有些记者眼中只有各类奖项,有些记者只偏爱批评报道,等等。

  从出精品的要求上看,既需要热情似火,又需要冷若冰霜。前者是指对工作的激情,这恰恰应该是年轻记者的优势,且要努力保持其不被岁月所侵蚀消磨;后者是指冷峻的洞察和理性的分析,这将是一条很长的路。

  出精品,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对记者的定义有很多种,如果从内在要求上看,记者应该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分析者、判断者乃至评论者,应该是独具慧眼、洞悉世事,从而在见识上超出常人。这个标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是很难,单说阅读量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对于一个跑财经的记者,行业的经典著作和层出不穷的理论都需要熟稔在胸,就很不容易做到。至于阅览世事,洞察人情,就更不容易了。

  出精品,要有思想,有担当。近几年,新闻界的重磅报道可谓不少,对于民主法治建设贡献颇多,尤其是对于正在形成的民间舆论和民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人民日报》记者率先揭露南丹矿难,弘扬的是舆论监督的理念;《南方都市报》对孙志刚事件的关注,促成了法律法规的大革新;“俯卧撑”、“躲猫猫”、“楼脆脆”,这些报道的背后,都有着思想的力量。对于新记者来说,理想或许高高在上,并不那么容易落在地上,与冒着极大风险、需要做艰苦工作相比,流于表面,沉湎于娱乐,着眼于发稿,后者或许诱惑力也很大。但是,思想与担当,永远是记者的精神品格。

  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一个孩子的成长一般有三个阶段:“人云亦云”,即人家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人云我问”,即人家说什么,我会先问个为什么;“我云人从”,即不再一味跟着别人后面说,而是努力做到我说什么,别人会认真倾听。

  以此作比,作为一名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专业记者,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可大致分为三重境界。

  传声筒

  第一重境界,“人云亦云”。

  采访对象说什么记者就写什么,让怎么说就怎么写,记者往往处于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地位,只能算是简单的传声筒。

  这一阶段,对于一名刚跑口的记者来说,开始时是必经之路。因为刚跑某个口,对这个领域不熟悉,人头也不熟,需要一块“敲门砖”。但这个时间不能太长,要能迅速跳过这个阶段,提升自身新闻工作的境界。

  然而,现实中这样的记者为数不少。他们要么疏于学习,缺少基本的新闻素养,分辨不出什么样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逻辑混乱而意味寡淡;要么缺少政治定力和正确价值判断,在各种意见主张纷纭的复杂舆论场上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只好人云亦云;要么不能吃苦,也不想吃苦,懒散惯了,习惯于别人把稿子事先准备好,回去稍微编辑一下,便毫无愧色地署上自己的大名。

  甚至于有少数记者存有私心,总想着把手中的新闻报道权转化为谋取私利的砝码,自然是腰不硬,手也软,一心附会对方的意图,不惜做出有闻不报、遮掩真相,或者虚假报道、颠倒黑白的事情来。2002年被查处的某中央新闻单位和地方两家媒体共11名记者,收受当事人的金元宝和现金7万多元,只为了不报道一个矿的矿难,替当事人遮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一重境界是初级的、平庸的,甚至是可耻的。人云亦云注定成不了优秀专业记者。做专业记者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境界,而要有更高的追求。

  发现者

  第二重境界,“人云我问”。

  这个阶段要求遵循新闻规律,别人让说什么,要首先问一下,为什么要说?值不值得说?怎么说?当然要按照新闻规律,用自己的语言来决定怎么说。

  这一阶段,专业跑口记者完成了由被动向主动、由“以人为主”到“以我为主”的转变。此时的专业记者已熟悉了所报道的领域,对该领域所发生的情况有着高度的新闻敏感,并与这个领域的主流人群建立了广泛联系,一旦有风吹草动,不仅能马上获知,而且能迅速判断出是否有新闻价值,并马上出击,不受干扰地拿出像样的新闻报道来。

  这时的记者已具备较好的新闻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时具备较好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新闻报道不再“人云亦云”,而是不断地通过自身观察、思考,并谨守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达成“以我为主”的真实发现,写出一系列有分量、导向正确的报道,力求每篇都能掷地有声。如此,记者也会逐渐在所报道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与各方相互尊重的关系逐步确立,新闻规律和政治纪律得以遵循,这可算得上是一名称职的专业记者了。

  事实上,这样的记者是占多数的,许多专业记者达到此境界似乎也已经满足,就停步不前了。然而,专业记者要认识到,仅仅做到这一点只是“称职”“合格”而已,当然做得好也可称得上“优秀”,但还有一个更高的“杰出”境界值得去追求。而在主流媒体和权威行业媒体,专业记者之有志者应该追求“杰出”,且也有这样的条件。

  思想者

  第三重境界,“我云人从”。

  这一阶段,意味着当一名专业记者说话时,整个领域或更大范围内的人们都会注意倾听,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推动所在领域的发展,这可谓是专业记者的最高境界了。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长期从事经济领域的专业报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农业产业化、名牌战略、资本运营等重要观点,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他虽是一个新闻人,但也被公认为有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者,堪称专业记者的典范。

  多数专业记者或许没有艾丰身在中央主流媒体那样的机会,但应当有那样的追求。这样的专业记者,不仅充分熟悉该领域的方方面面,还能跳出这个领域,在更高的大局和全局上把握这个领域的主流,明晰该领域的历史方位、矛盾变化和发展方向。这样的专业记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记者,还是一个熟悉该领域的学者专家,更是一个能在国家大局和全球格局下把握该领域发展脉搏的政治家。

  这样的记者必然是一个使命责任的担当者。他以天下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站在历史的纵深处和时代的制高点,从政治、政策、全局和社会规律的高度出发,把握所在领域各类情况和现象的新闻价值,竭尽所能地记录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一切自私、狭隘和苟且都会被剔除掉。

  这样的记者必然是一个不懈努力的奋斗者。他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当别人悠然于风花雪月、嬉笑怒骂时,仍孜孜以求奔走在新闻采访途中或沉浸于读书、写作的思索中,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他炼就了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并深深扎根于所在的领域,随时汲取学术的营养,学习新生的事物,同步着同行者的呼吸。远见卓识靠的是长久训练和持续积累,懒散、懈怠、应付、随波逐流会随时让人退化为一个浮浅或倏忽而逝的庸者。

  这样的记者必然是一个深刻的思想者。使命和责任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和定力,不懈的努力塑造一个人的广度和厚度。他会始终抱持对国家、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炼就了较强的理论思维,善于从纷繁事物中挑选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新闻事实,自觉超出小我,沉潜在人民当中,以古今中外的宏阔视野,在观察、思索、对比中进入历史和思想的深处,能察觉出一般人察觉不出的问题,能体味到人民群众中哪怕很细微的情感,能较早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趋势。

  如此,他的报道给予整个领域乃至全社会受众的,不再是一般的新闻信息,而是对分析解决行业重大问题、分析明了领域发展方向的启示,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参考、业内人行动的参照、热心受众观察该领域的最佳窗口,更可能成为那段历史时期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鸣的经典作品。在这个阶段,专业记者不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也不再仅满足或自傲于做一个“称职”甚而“优秀”的新闻人,而是总能立时代之潮头,听到时代之声音,把准时代之脉动,走在所跑领域的前端,成为引领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时的专业记者,不仅在记录历史,也在推动历史,甚至于创造历史,实现了为时代“立言”,诚可谓“杰出”和“卓越”。这难道不是作为专业记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新记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近些年,我国新闻事业高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更为严格的要求。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日新月异、色彩斑斓的时代。我们时时在想,置身这样的环境,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究竟如何才能符合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期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1.做好一名新闻记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他担负着传播思想和信息的重任。因此,他除了遵守普遍性的职业守则以外,还应做到“公正”和“尽职”。公正,就是指一个记者对于新闻原则的恪守,即平时所说的坚持真实性、客观性,这是新闻的生命。违背了公正,就是昧着良心说话,以稿谋私为特征的许多腐败现象也由此而生,所以,公正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石。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纯净的灵魂,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还社会一个透明度。做到公正是不容易的,尤其身处一个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传统的纠缠和现代的诱惑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保持公正的唯一办法就是时时反省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职,是新闻工作者的追求。记者是社会的眼睛,没有记者的新闻报道,受众无从知晓外面世界甚至身边周围的事物。新闻工作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高尚的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这看似一个最起码的要求,然而恰恰是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

  2.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的使命就是做一个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社会责任感是记者的使命。尤其是在社会日益发展进步的今天,社会责任感更是作为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一位《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曾说过,记者的使命就是让全世界了解事情的真相。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即使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应只是句口号,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3.记者要有较好的政治洞察力

  可以说,记者是生活在政治之中,没有政治头脑的记者成不了好记者。首先,中国的新闻记者必须具有较好的社会主义政治素养,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更应该如此。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实践,思索、思索、再思索,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大方向。其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吃透两头”的过程,党和政府目前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这些都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思考,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写出具有高度和深度的新闻作品。同样,社会的热点是什么、老百姓关心的焦点是什么。所以,如果记者没有好的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是不可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来的。此外记者还应具有强烈准确的新闻敏感、不卑不亢的沉稳心态、沉着冷静的处变能力、卓尔不凡的创新意识、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审慎缜密的理性思维。

  二、新时期新闻记者实现转型的有效策略

  1.由单一写稿型记者,向掌握多种技能的社会活动型记者转型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经济趋向全球化,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节奏必然加快。这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新闻记者必须是一个现代型的记者,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掌握电脑技术和驾车技术。随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会议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如何为企业、公司策划、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从而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加重自身的砝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

  2.由单纯抢新闻、抓新闻,向具有对信息快速分辨能力的记者转型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面前,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问题很多,为了引起受众的注意,为他们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必须增强我们的快速反应能力,不仅要有抢新闻的意识,在关键时候,听到一个新精神、一个新提法、一个新题目,就要马上在头脑中有所反应。新闻工作者的分辨能力渗透于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如选题、角度、主题等,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面前迅速识别哪个是新闻事件,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新闻的本质。

  三、结语

  一个合格的记者,其任何素质都不是天生的,从成功记者的经验里,我们看到的多是后天获得的。有实力才能有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有发展才能立潮头。作为一个“全媒体”时代的记者,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要适时对自己做出调整。永远在出发,永远在路上,永远有“下一个”在等待——这是新闻的魅力,而我们记者也要一路不断地学习成长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改变工作态度、调整工作方式,才能实现自己工作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和飞跃,才能成为顺势而为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