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前言 >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前言:中国号称上下五千年,但真实有详细历史资料记载的历史应该是从武王伐纣开始。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王朝,虽然司马迁将这些民间传说搬进了史记,但并不被广大的历史学界所认可。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彻底解决历史的断篇。那些虚无缥缈的历史我不想费力去捉摸,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从韩赵魏三家分晋起笔,舍弃了春秋三百年的历史,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我拿到冯梦龙先生的《东周列国志》的时候,急切的想从这本书中了解司马氏遗弃的那段历史。但开篇的骊山烽火,看到某位大臣向周幽王上奏莫名出现“西周王朝”着实让我心凉了一阵子。但看到慢慢的一百二十回目录,还是安心的读了下去。毕竟编写史书是一件庞大却又精细的工程。前后两司马的两篇宏篇历史巨制都是耗费了毕生的心血铸就而成的,但一代代史学家的不断推敲还是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的情节(或者说bug)。明代的冯先生写东周时期的历史,这样的时间跨度是完全可以掩盖他忽略的细节。)

  末代王朝最亲密的伙伴是祸水红颜。周幽王的褒姒不幸成为了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东周也因褒姒一笑而拉开了帷幕。

  春秋五霸是历史上有名的雄才霸主,但最早挑衅王室的却是郑庄公。庄公其人,史书说他阴险狡诈。大概是因为他虽然有一番作为,却并没有像齐桓晋文那样轰轰烈烈。但他王师亲讨而不惧,诸侯共伐而不乱的气质,却令人倾服。而读完半部列国志之后,我对他更深的印象是,他并没有想齐桓公那样逢事便找“仲父”,也没有想晋文公那样有一大帮子良臣谋划。很多大事,都只能自己拿主意。但每次却都能准确的判断形势,找到对策。虽然未能身列五霸,但他的光辉却并被永远的载入了历史。

  齐桓公当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是何等的威风。但晚年的政治的懈怠和储位的摇摆不定而致诸子“停尸不顾,束甲相攻”,一世英名付之东流。人们都说“盖棺定论”,但对齐桓公来说,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以前对于落难时期的晋文公印象一直是一个永不放弃,虽流亡诸国却心怀天下的枭雄,却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个会贪图安逸,会留恋温柔乡的普通人。以复国大任为目标的姜氏及诸臣竭力劝阻,换来的是沉溺于酒色之中的晋文公的怒斥。如果不是姜氏忍痛割爱,乘醉遣夫,春秋五霸或许就只剩四霸了。

  《贞观长歌》里面,岑文本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政治名言:主强则臣要行仁道示弱,主弱则臣要行霸道争强。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天子,则做臣子的需要处处示弱以消除人主的警惕。身后的天子自身地位都岌岌可危了,则做臣子的就必须要争夺每一份资源来壮大自己。而被众多学者推为春秋五霸的宋襄公却在周天子威势日益衰减的时候,行仁道主义,这无异于自掘坟墓。宋襄公虽然曾短暂的会盟诸侯,但他对周朝的贡献及对诸候的震慑显然远远未达到霸主的级别。也许,卧薪尝胆的勾践比他更适合这一称号。

  同宋襄公一样,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也饱受争议。他并没有尊王攘夷,也没有大会诸侯。霸字似乎与他毫不沾边。但秦国能最终一统六国,追本溯源,是穆公打下的根基。秦国从一个不被人重视的蛮夷之国到与中原众诸侯争相交结,是穆公与百里奚等人毕生勤政治国换来的。假如秦国一直被诸侯视为夷狄,不与往来。那与一千多年后的明清闭关锁国也相差无几。或者唯一的不同是,明清是自己关了门把别人锁在外面,而秦却是被别人上了锁锁在里面。

  春秋时期,真正称得上大国的有四个,齐、晋、秦、楚。其中,齐和晋都是候爵,一个是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地,一个是天子近亲宗室的属国,他们的封地都是膏腴之地。但秦和楚,却仅仅受封伯和子爵。封地还都在与蛮夷交接的不毛之地,但他们却成了东周后期最有竞争力的大国。秦国因为统一六国的关系,吸引了更多史学家的目光,秦也因此留下了更多的史料让后人了解他们先祖为中华文明统一所做的贡献。但楚国究竟如何从一个

  南垂小国一跃而成为东方六雄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大国,至今还没有详细的档案。《东周列国志》楚国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称王的独立王国。但我想,一个从被封为子爵的诸侯,到敢于第一个称王的国家,中间一定很多的波澜壮阔的经历。

  (后记:未完待续......东周列国志才看一半,后面的历史待全书看完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