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模板 >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双招双引就是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一种对外招商引资的策略。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产业招商为重点,以人才引进、院校合作为支撑,以资本基金为支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强化机制创新和督导推进,进一步提升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专业化招商水平,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贡献力量。

  二、明确招引方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一)明确招引方向

  对接上级考核导向和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招引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以下重点招引方向,包括总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达到市级以

  上认定标准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人才平台载体、科研院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市级以上总部机构及分支机构;

   企业上市募集调回资金和招财引税等;

   投资来源要求必须区外投资,重点是市外、省外(含境外)投资,对总投资过亿元的省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1.5倍计算;

   对总投资过500万

  美元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2倍计算。

  (二)压实招商责任

  调整理顺区招商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招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决策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用力,紧抓不放。

  1、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双招双引”,对分管领域招商项目全面负责,年内每人至少引进1个总投资过10亿元

  或2个总投资过2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

   完成年度到位资金2亿元。

  2、每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年内至少引进3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并以市级考核为导向,下达招商引资到位区外资金任务指标。

  3、主要经济关联部门年内至少引进2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

  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

   完成年度到位资金1亿元。其它

  区直部门、单位年内至少引进1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

  资标准要求的项目;

   年内完成到位资金5000万元。

  4、区直部门和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同时承担招才引智任务。

  三、健全“三项机制”,营造双招双引浓厚氛围

  一是项目促进流程再造机制

  强化项目落地导向,在评估论证、专班推进、高效决策、协同推进等方面实施流程再造,实现项目快决策、快推进、快落地;

   建立重点招商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定时间、定进度,全面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竣工投产。加强区级层面、区街之间、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共促项目落地。

  二是项目攻坚常态化机制

  坚持实施“五个一”推进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项目攻坚行动,比落地、促开工,盯住目标、久久为功,全力提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利用招商项目进度管理平台等智慧化手段,实现对重点项目即时调度、即时统计、即时通报,实施时间倒逼、直报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三是完善市区一体化招商机制

  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小组、市十强产业专班联系,共享招商信息,共同开展招商活动,统筹利用好市区政策和资源。对大片区开发、重点招引项目尤其是重点片区的项目,积极与市投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创新市区政策联动和部门互动,形成招商工作合力。

  四、实施“五个提升”,打造“双招双引”新高地

  一是提升园区(片区)招商

  强化各类园区、片区招商主战场地位,在创新要素资源、产出效益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才融合、产金结合,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高端园区招商,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通过项目合作、参股、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招商,发挥优势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坚持一园区一特色,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提升“十强”产业招商质量。

  二是提升产业招商

  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对产业细分领域研究,找准找实目标招引企业,全力聚焦产业链招商关键环节,引进落地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潍城。加强与现代海洋投资、信毅资本等基金公司合作,做大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招商办法,导入新业态、独角兽、瞪羚企业、成长型企业,形成新业态集聚化。学习“供应商本地化”的招商经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建设产业园区,协同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

  三是提升重点区域招商

  围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都、武汉、香港以及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高端科研院所、资本投资机构、独角兽企业等进行重点招引,同

  时突出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疏解项目招商,全面承接先进地区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外包转移。开展“一月一城市、一月一主题”集中招商活动,定向拜访与推介签约紧密结合,确保活动期间取得实效。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注重发挥欧美、日韩等各类资源渠道,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四是提升招商模式

  突出资本招商,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性资金、基金和金融机构支持。通过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节会招商方面,突出风筝会、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的主场招商功能,强化宣传推介和项目对接引进,擦亮节会招商品牌;

   以商招商方面,建立健全区直部门与重点企业、园区招商挂钩联动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园区、参股、股权收购等方式,引入外部资本打造产业集群。抓好盈利能力和景气指数较差企业的二次招商,通过并购等灵活形式盘活企业资源,实现零增地招商。加强与商会、协会、智库、投资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合伙人行动计划,可根据需求聘请知名企业、咨询机构、知名人士作为我区招商引智大使,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协议招引、代理招引、委托招引网络。加强潍坊籍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对接。通过直接设立或与异地创新孵化中心合作形式,借助外力外智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益。

  五是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

  紧紧抓住总投资过10亿元、2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和高端院所,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达效。目前加快综合型、功能型、区域型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力争总部项目招商有新突破。

  五、强化“三项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各项激励扶持政策

  突出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区招商发展激励政策和招才引智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站在企业角度,全面梳理现有政策,用足用活相关政策规定,让企业看得懂、做得通、好落实。坚持政策普惠与“一事一议”相结合,优化重点产业项目招商专项政策,适当降低乡村振兴、医疗康养类项目政策支持门槛,为产业项目集聚做好支持。

  二是突破资源保障

  实行资金、土地、政策等资源随着项目走,围绕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环境容量、资金等“卡脖子”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内部挖潜,梳理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可利用厂房、楼宇资源,对外发布招商。对重大招引项目,密切跟踪,靠上服务,积极争取列入上级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上级政府土地、基金、地方债等各项支持。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

  围绕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完善区级领导包靠制度,推行“拿

  地即开工”,“一次办好”,形成“重点项目不过旬,重大项目不过月”的快速协调机制。探索建立“招商服务大使”工作机制,选择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大使”,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考察、选址、洽谈等协调推进等服务,以良好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开展企业和重点专家人才大走访、大调研,建立与企业家联系“直通车”,及时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送信息、问需求,实现以商招商、以才引资、以企引企。加大全区招商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招商队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会谈判、熟悉资源和要素需求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六、加强调度,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

  (一)强化考核导向

  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对全区双招双引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严格考核,直接考核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以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主要考核新签约项目、立项项目、开工(开业)项目、到位资金和招才引智情况;

   对区直部门主要考核新引进合同项目、到位资金及招才引智情况。坚持“双招双引”工作与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紧密结合,对双招双引成效突出排在前3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前5位的区直部门确定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在优秀等次比例、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强化经费保障

  区财政部门要安排境内外重点招商工作专项经费,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完成招商指导性目标任务并且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区直部门、单位落实招商经费10万元,对引进重大招商项目或超额完成招商任务的单位,可“一事一议”给予经费追加。对“双招双引”排在前三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在财政资金、土地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

  (三)加强督查问责

  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区里成立“双招双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招商推进落实情况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年终考核。对工作被动应付、要素保障不力、工作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对排在后2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完不成双招双引任务目标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年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将进行约谈。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全区双招双引工作,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聚焦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基础,强后劲,促发展。

  一、总体目标

  2020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1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100万美元。引进(入库)亿元以上项目45个。

  二、任务分解

  继续推行区经开区、乡镇办主体招商,区直部门配合服务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对区经开区、乡镇办下达内外资目标任务,同时下达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10亿元项目数、10-20亿元项目数、20亿元以上项目数,新签约项目(含徽商大会集中签约)任务数、新开工项目任务数、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任务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引进或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数等目标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培育新动能,瞄准主攻点,提升产业层次。

  1.瞄准5G光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顺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潮流,以宝维智能科技光电项目、耐维光磁科技光磁材料制造项目、天籁之音扬声器和振动马达研发制造项目、正弦半导体科技集成电路IC项目等签约项目为依托,做实5G光电子产业园一期,积极抢占高新技术高地,促进5G光电子产业形成“小集群”。加强与通旺公司合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5G光电子产业园二期建设工作,再引进众联成科技、云响科技等2-4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同时,进一步加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引力度,碧海昕怡医疗设备及医用产品制造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高端精密机械轴承生产等已签约项目早日开工。

  2.瞄准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着力解决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全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协助普农集团谋划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联系对接上海光明集团等大型企业,促成与普农集团合作。力促普农集团金迈(粮食)深加工项目、小龙虾加工厂完成规划选址等手续,稻渔综合种养智能化项目5万亩农田全面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促进现代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方向延伸。

  3.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发展清洁能源号召,加强与华能集团等央企名企合作,全面梳理境内新能源有效资源,制定分步开发规划,推动灰河乡30MW风力发电项目、陈瑶湖杨圩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培育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加强新型芳纶等在谈项目跟踪与对接,金属超细粉体工业化项目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

  4.瞄准传统工业提质增效。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与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工业大脑与环境”等大数据项目为样板,逐步推进“大数据+传统产业”招商工作,加快装备式建筑产业园项目、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制造项目落地进程,提升项目科技含量。继续围绕海螺、富鑫、有色、铜化(六国)、皖能、港投等大中型企业开展延链补链招商,海螺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使用、富鑫钢铁高炉提标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有色公司石灰岩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皖能电厂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5.瞄准高端人才引进发展。通过强化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等政策扶持力度,以纳络米特公司项目落户流程为样板,加大境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力度,打造“团队+技术+资本”的招商模式,力争形成“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积极探索人才柔性引进途径,进一步促成中科大、浙大与普农集团合作进程,推动小龙虾院士工作站、华东冶金研究院等研究站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扩大高层次人才数量。

  (二)谋划新举措,打好组合拳,提升工作实效。

  1.抓好龙头企业招商。在招引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招引科技含量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培育新增长极。针对牵动性强的项目“一事一议”,出台专项招商政策,努力达到“招引一个龙头,带动一片企业,打造一个集群”的目标。

  2.抓好产业转移招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机遇,重点做好苏浙沪广深产业转移的项目承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契合我区产业发展的重大优质项目。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鼓励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转出地政府、园区、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抓好以会招商。强化高端对接,积极参加进博会、中博会、制造业大会等国内外展览会、博览会,抓住市组织举办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全国性、区域性会展、论坛、赛事活动的契机,开展专题招商推介。积极开展“徽商回归”、“凤还巢”工程,摸清籍在外发展人士名单,通过座谈会、恳亲会等多种形式,让“天南海北人”为家乡发展汇智聚力。

  4.抓好平台招商。狠抓招商平台建设,全力促进“土石金”科技招商平台做大做强,帮助在平台孵化的企业加快发展。依托进境水果口岸、外贸码头等平台资源,加强与上海低碳投资中心、外高桥投资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平台合作,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步伐,适时启动汐有电商产业园二期建设,完善园区仓储冷链等功能,力争全年营业额跨入亿元行列。支持大通风景区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集团对接合作,加快创建5A级风景区,持续推动大通影视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提升园区知名度。结合江北新区产业规划及老洲、陈瑶湖镇、周潭镇规划编制工作,梳理整合江北乡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功能布局,努力向园区集中。以澄英高科园区规划为抓手,积极谋划参与澄英前期招商工作,加强项目储备。

  5.抓好经济型招商。以增加地方税收为导向,借鉴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经济型(商贸型)招商模式,加强与中介机构合作,财政部门牵头,区经开区、各乡镇办为主导,区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向全国开展“招财引税”工作。积极探索股权招商。加强与创投公司、风险投资机构联系,筛选企业信息,收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引导我区现有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股权换资金、换技术、换品牌,做大企业规模。

  (三)打造新环境,构筑生态圈,提升服务能力。

  1.补齐园区短板。园区(景区)是经济的“主战场”,是全区主要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地”,坚持把园区(景区)建设、发展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举措,切实抓好以区经开区为重点的园区、以大通风景区为重点的景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区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土地征储力度,完善区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天然气调压站、物流及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以5G光电子产业园(科技孵化器)为试点,探索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市场化运作,让开发区“减负前行”,激发活力。加快大通风景区建设步伐,积极争创5A级风景区,切实提升承载能力,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平台支撑。

  2.提升要素保障。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资源,放大要素的比较优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拓宽“科技+金融”合作渠道,鼓励企业组建各类研发平台。用活用足工业用地政策,优先保障区经开区土地征收需求,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落实全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与校企合作,不断满足用工需求。积极推行全市的“交通联络员”制度、“子女教育优先”制度、“医疗服务VIP”制度,为招商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3.强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领导联系包保重点招商项目制度,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投资商提供高效率的“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加强督促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引资”与“引税”并重导向,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突出以项目落地转化为导向,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强化服务,提高项目的转化率,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督查调度,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时序要求,每月开展招商成果通报,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一、学习工业园区招商经验

  苏州工业园自成立之初就实行政府招商与市场化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主体——中新集团设立招商部。2000年年底,苏州工业园成立了招商局,与中新集团招商部共同负责区域招商引资工作。从2005年开始,相继组建了科技招商中心、CBD招商中心,同时各大国资公司和科技载体成立了各自的专业招商团队,构建了多部门、多平台、政企校研互动融合、良性循环的招商格局。而相城区的招商工作主要是由区商务局主持,负责招商引资以及后续的投资服务。两区的招商起点不一样,决定了对于工业园区的招商经验,相城区只能学习,不能照搬。

  从园区招商经验来讲,一是精准招商、择商选资,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理念。二是精细招商,打造专业化、精细化招商体系。三是精诚合作招商,综合运用以商引商、投资代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及创投参与等市场化招商手段,提高招商成效。

  而相城区目前提出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数字经济、文化创意5大特色产业的“3+2”模式,围绕“3+2”产业链的延伸,重点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今年,相城区已有福耀玻璃、新松机器人、紫光云引擎、京东云等龙头企业项目签约落户。由此可见相城区在精准招商、精细招商以及产业链招商的定位是正确的,只是可能在招商细节上需要“升级”。

  二、如何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

  (一)、招商引资工作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各地招商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加快发展的压力,如何进一步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入查找自身不足,强化招商措施,寻求发展机遇,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相城区经济跨越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积极驻点,挖掘优质项目。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西北”设立驻外招商点,根据各驻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结合相城区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拜访客商,推介相城区。

  2、明确目标,强化工作实效。明确项目推进具体做法、时间节点,每月每周进行工作汇总,共同商讨工作思路,形成相互促进、错位竞争的良好招商氛围。完善招商引资奖惩办法,促进“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发展。提高招商人员工作效率,挖掘、储备更多优质项目信息。

  3、注重实践,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参与项目对接,总结招商工作经验,在项目对接中提升实践能力。积极跟踪项目信息,争取与客商见面会谈,推进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大力开展专项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宣传,推介招引项目,吸引更多投资者目光。

  (二)、招才引智工作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相城区未来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人才总量达30.9万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35人,均居全国开发区首位,人才红利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相城区要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以人才集聚引领研发集聚、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关键要做好“三篇文章”:

  1、做好“筑巢引凤”文章。第一,通过院校聚才。苏州工业园积极建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引进了28所中外院校,在校学生规模超7.8万人。第二,通过产业聚才。通过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引进具有原创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第三,通过平台载体聚才。发挥科研院所、科技载体“磁石”吸聚作用,通过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创新平台和国际科技园等科技载体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2、做好体制机制创新文章。当前,苏州工业园正积极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探索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让企业有更多“话语权”;创新外籍人才就业创业许可政策,建设多种形式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孵化器,促进高端人才“带土移植”;发挥开发区创新资源、科研院校、创投机构集聚的优势,打通科研和市场的“旋转门”,使更多创新资源从实验室流向市场,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做好创新生态优化文章。人才红利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应秉持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完善人才安居、医疗、落户等政策,让人才既引得进,也留得住、发展得好。

  (三)、加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

  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必然离不开地方的产业支持和项目支撑,人才只会在有用武之地时才会流动进来,企业只会在有迫切需求的前提下才会高薪引才。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快速转型升级和形成新兴产业集聚的现实要求,招才引智则是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紧密结合,做到以商引才,以才促商,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

  1、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统筹起来,最终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发展经济和资本积累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才、智力、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的智能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水平。

  2、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是经济发展的阶段选择。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才智力的商品化属性日益显现,知识技术的价值被量化和认可,人才资本作为“第二资本”的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工作重点就应由单纯货币资本向货币资本与人才资本并举的方向转变,从而形成“团队+技术+资本”的创新招商模式。

  3、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迫切需要。地区竞争优势不仅依靠其区位、资源等自然禀赋,更体现在人文环境和人才智力集聚度方面。只有注重软硬环境的同步提升,才能在依靠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基础强形成的资本净流入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人才智力方面的净流入。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积极实施招才引智战略,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扩大地区软环境影响力,并促进货币资本的净流入,实现二者互动互融。

  4、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是破解人才引进瓶颈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实施各类人才引进、培育、资助计划,争夺人才资源。相城区就周边城区而言,区位、环境、经济等方面优势并不突出,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和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比较困难,关键问题在于缺乏可承载这些人才的产业基础。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紧密结合,通过优质产业和项目的引进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将能够从根本上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如何开展特色产业招商工作

  2016年,太平街道围绕太平老街的保护和开发,以“书”为载体,着力打造“太平书镇”文化品牌,重点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成历史与现代交融、产业与人文并美的独具书香氛围的特色小镇,入选苏州首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目前太平书镇正在成长阶段,如何进行特色小镇招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魅力也在于“特色”,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太平书镇建设就是抓住了“书”这个鲜明的特色,挖掘深厚历史文化书写一部历史书,发挥葫芦岛地域特色书写一部生态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书写一部产业书。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须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只有外壳,而没有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特色小镇建设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太平书镇的打造,把农业、渔业、商贸业、旅游业、饮食业等各类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从而逐步培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1、创新载体,建设书香太平。开展与中国作家协会全方位项目合作,加快引进凤凰书城、新华书店等一批国内知名出版社,鼓励数字出版等企业外拓。建设散点式精品客栈、书坊、书院、名作家书店、创作工坊、数字悦读坊、亲子互动阅读坊、全民阅读坊及书镇标志性建筑——荻溪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葫芦岛(亲蜜岛)生态旅游项目按照书香生态主题公园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临湖帐篷区、乡野生态园、荻溪人文水街、生态智慧园、水涧养生庄园、彼岸渔村6个主题板块。

  2、丰富内涵,提升产业水平。将数字出版产业和团队导入老街空间格局中,丰富老街文化内涵,打造出功能叠加、要素融合、“产镇人文”一体的新型空间,通过营造书香赢邑的文化旅游氛围,吸引人气、提升名气、带动商气,形成文化产业、人文旅游相融共促的良好态势。加强版权保护,推动版权交易,促进标准化出版华东基地等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

  3、政府引导,加强太平书镇建设。预计总投资为5亿元,其中1.5亿元计划为政府性投资。通过产业基金引导推动,创新引进互联网营销、品牌运营公司、众筹等举措,发展多元文化项目,拉长文化产业链,全面激活书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