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结尾 > 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各部门、各单位:

  按照《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为充分凝聚智慧,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质量完成学校十四五事业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分为“两级两类”规划体系,即,学校和学院(含产业技术研究院)两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按照“系统设计、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互相支撑”的总原则,规范有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学校总体规划即《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是从战略层面明确未来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与主要任务,在规划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二)学校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包括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十一项规划。专项规划主要是聚焦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难点,明确发展思路与创新举措,确保总体规划落地落实。

  (三)院级规划

  院级规划包括各学院(中心)及校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是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定位,立足本单位实际,明确本单位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以指导本单位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同时要与学校规划保持协调一致。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与组织机构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要成立相应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员、编制要求,提供工作保障。

  (一)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1.成立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史国君、史金飞

  副组长:张仰飞

  成员:曹雪虹、杨征宇、朱晓春、郑锋、赵立法、朱松青、陈建华

  主要任务: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成立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

  主任:张仰飞

  副主任:邵波

  成员:聂邦军、朱松青、黄海、陈建华、程国方、何国友、谭文轶、汪木兰、邵文龙、缪国钧、王红艳、张相琼、刘敏、刘建新、韩冰、张亮、李先允、濮天伟、潘志华、古青、陈立、陶沙、陈志忠、邓东华、陈静、陈慧、唐新华、张泳、白少布、张景胜、刘久斌、王志亮、潘娟、叶长青

  主要任务:在领导小组指导下,统筹总体规划的调研与起草工作,指导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的编制工作。

  3.成立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起草组

  牵头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成 员:各专项规划编制小组指定的起草人员

  秘 书:方苏

  主要任务:具体负责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的起草与修改完善等工作。

  (二)成立学校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

  1.《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史国君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成员部门:党委办公室、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委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工会、团委等

  主要任务: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编制任务。其中,党委组织部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协调、统筹等工作以及牵头负责党的建设规划部分的编制任务,重点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发展与管理等工作;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规划部分的编制任务,重点围绕贯彻和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任务部署,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改革、阵地建设等以及宣传工作等。

  2.《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史金飞

  牵头部门:人事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科技与产业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后勤保障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朱晓春

  牵头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

  成员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科技与产业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4.《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郑锋

  牵头部门:教务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专业建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5.《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科研工作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朱晓春

  牵头部门:科技与产业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1111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科研工作规划》。

  6.《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生工作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张仰飞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处

  成员部门:组织部、教务处、科技与产业处、团委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和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生工作规划》。

  7.《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对外合作与交流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史金飞

  牵头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成员部门:宣传部、研究生处、人事处、教务处、科技与产业处、学生工作处、国资处、后勤保障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校地、校企、校所、行业合作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对外合作与交流规划》。

  8.《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国际化发展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曹雪虹

  牵头部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发展与对外合作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科技与产业处、后勤保障处、国际教育学院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国(境)外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交流,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国际化工作规划》。

  9.《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史国君

  牵头部门:宣传部

  成员部门: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基建处、工会、团委、艺术与设计学院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学校标识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10.《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杨征宇

  牵头部门:基建处

  成员部门: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国资处、网络与信息中心、后勤保障处、工会、团委、体育部、图书馆、门诊部、健康教育中心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推进“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文明、智慧、生态、健康、平安”校园建设,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建设规划》。

  11.《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编制小组

  主管校领导:赵立法

  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成员部门: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发展与对外合作处、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保卫处、招投标与物资采购中心、后勤保障处、离退休工作处、档案馆、学报编辑部、门诊部、健康教育中心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内控体系完善和内部管理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

  (三)成立院级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各二级学院(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由学院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等构成,学院党政负责人为组长,全面负责学院规划编制工作。工作小组名单须报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备案。

  院级规划应在深刻总结“十三五”时期本单位的建设成就、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十四五”时期本单位面临的国家、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剖析办学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学校发展要求,明确发展标杆和对标对象,统筹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指标,在党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社会捐赠等方面,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具体指标和工作举措。

  三、规划编制的阶段要求

  (一)总结分析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5月)

  对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科学提炼成绩和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调查研究阶段(2020年6月—8月)

  统筹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线下方式,灵活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兄弟高校改革发展态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标杆对象;在校内组织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或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三)专项、院级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9月—10月)

  按照要求,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统筹工作,协调参与部门完成专项规划初稿编写工作。各二级学院(中心)、校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在认真调研和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完成本单位规划初稿编写任务。学校将择时召开专项规划、院级规划情况汇报会,听取规划编写情况汇报,并对专项规划、院级规划提出修订意见,各牵头部门、单位根据整改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将正式文稿,报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并提交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四)总体规划起草阶段(2020年11月—12月)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写组对专项规划进行整合分析,以此为基础起草学校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明确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目标、举措,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五)总体规划审议完善阶段(2021年1月)

  规划草案形成后,以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校内外专家、校友意见,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进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后,经校长办公会审议,由党委常委会审定,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闭会期间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进行审议),根据教代会代表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后,报请省教育厅备案审核。

  (六)发布实施阶段(2021年2月-3月)

  根据省教育厅审核意见,修改“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经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学校发布实施;院级规划经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备案并由学院发布实施。组织完成对规划任务与主要指标的落实和分解工作,并与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各二级学院(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目标责任书。

  四、规划编制的其他要求

  (一)各规划编制小组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编制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各专项规划编制小组填写专项规划起草人员信息表(见附件1),院级规划编制小组填写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名单(见附件2),于7月5日前报送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电子稿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二)各规划编制小组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坚持目标明确、指标清晰、重点突出、强化特色的原则,着重展现可量化的发展目标和创新点。

  (三)按照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总体安排,请各专项规划、院级规划编制小组于10月25日前将规划初稿报送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电子稿发送至[email protected]。(专项规划撰写模版参考附件3,院级规划撰写模板参考附件4,文本格式参考附件5)

  联系人:方苏联系电话:86118582

  地点:行政北楼521

  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二、发展目标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十四五”期间的具体工作任务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四、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2.学校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大力培育体育精神,倡导崇尚探究的科学文化、和谐进取的人文文化、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实施德育领先、读训并重、体教结合、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践行文明精神、强健体魄、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校训

  五、规划实施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

  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建章立制、搭建框架,转入纵深实施、不断丰富政策成果的关键五年。为更好推动实施《规划》,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十四五冶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青春贡献,制定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党和国家“十四五冶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充分认识“十四五冶规划和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时间契合、政策导向一致,推动《规划》纵深实施,有效回应青年发展诉求,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2. 工作原则

  ———坚持党管青年的政治方向。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坚持各级党委对青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青年发展逐步纳入政府事务。把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服务青年之中,让广大青年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念和决心。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认真研究青年在思想观念、职业分化、城乡流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辩证思维看待青年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针对青年发展现实需求,通过实施《规划》,努力取得标志性政策成果,提高青年生活品质,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坚持协同推进、分类实施。参照国家层面《规划》实施机制,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立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差别设计,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青年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载体。

  3. 主要目标。到2022年,县级以上普遍建立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和政策成果。到2025年,《规划》实施机制及重点项目、监测指标等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共青团提供青年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二、重点任务

  4. 推动青年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青年发展全面融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评估等工作机制。抓住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机遇期,加强协调推动,通过专项规划或设立专章(专节)和专栏、重点项目纳入重大工程目录等形式,推动青年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十四五”时期,围绕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推动各级党政出台一系列标志性扶持政策、实施一系列普惠性实事项目,增强青年政策的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

  5. 建立健全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领导下的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团组织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着力强化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运转,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支持,加强与成员单位沟通协调,通过联席会议机制进行跨部门政策协调和资源调动。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每年应至少召开全体会议一次,可根据需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等,完善信息通报、联合调研、政策会商、督办考核等工作机制。

  6. 完善各级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重视数据积累和科学分析,在统计部门指导下,完善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充实调查数据,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精准依据。抓住第七次人口普查契机,探索建立14至35周岁青年人口数据库。指导各地开展本地区青年发展指标监测,或委托科研机构开展第三方政策评估。鼓励各地组建规划专家委员会或青年发展智库,发布青年群体和青年政策课题研究,举办各类青年发展研讨交流论坛,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报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7. 拓宽促进青年发展的协商代言渠道。发挥各级人大、政协中专兼职团干部、青联委员的作用,协助加强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建设,提高促进青年发展的资政建言水平。以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为契机,推动解决青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举办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推广“青年汇智团“等创新做法,引导青年广泛参与政策倡导。加强青年发展领域法律研究,在志愿服务、促进就业、规范民事家庭关系、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立法或修法建议。鼓励各省(区、市)和有条件的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推动同级人大在地方法规立法计划中列入青年发展相关内容。

  8. 发挥县级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围绕“有规划(方案)、有机制、有政策、有项目、有保障、有落实“的要求,力争每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5至10个县级地区参与全国试点,鼓励各地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带动其他地区更好实施《规划》。试点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当地青年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健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率先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指标。注重整合社会力量,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青年发展项目,推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和购买服务清单。争取试点地区青年发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及时总结县级试点开展情况,加强工作交流,积极推广有益经验,改进有关问题,争取发挥好试点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冶城市建设。总结部分地方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做法,以实施《规划》为依托,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通过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包容的发展文化、便利的生活设施,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通过引领青年投身创新创造、产业振兴,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冶理念向小城镇延伸拓展。探索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管理机制,提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

  10. 做好《规划》实施中期和终期评估。2021年、2025年,全国层面由《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共青团中央)牵头,对《规划》实施情况分别组织中期、终期评估。按照“全面、客观、科学、量化”原则,重点对《规划》总体目标、10个领域发展目标、44项发展措施和10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对建立国家和地方青年发展规划体系、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等贯彻落实情况,对制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青年发展指标数据分析等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对各部门各地方取得的标志性政策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估,查找短板弱项,分析存在的困难特别是体制机制障碍。各省级团委要积极配合完成国家《规划》落实情况的自评估,并根据规定按期完成省级规划评估工作。

  三、组织实施

  11. 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借助《规划》纵深实施契机,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职能部门提高对青年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储备青年人力资源、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势,广泛宣传各地出台的青年发展政策、民生实事项目,权威公布青年发展指标数据和青年发展报告,扩大青年的政策获得感,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青年发展的良好氛围。

  12. 提高共青团政策倡导能力。面向各级团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充分认识《规划》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共青团开展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的渠道载体。加强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宏观把握,认真学习党政职能部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绩效管理的专业视野、专业方法,熟悉了解各领域、各部门青年发展政策,站在青年视角提出科学建议。保持对社会结构变迁和青年群体变化的高度敏感,密切跟踪研究青年发展问题,切实提高政策建议的专业性、科学性。

  13. 健全团内规划实施机制。团中央和省级团委重点协调推动全国和地区性青年政策,建立国家和地方青年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地市级和县区级团委重点围绕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运转,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实施青年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团内各部门对口联系、协调、督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机制,注重信息共享、专题会商、综合督导,共同研究青年问题、协调青年政策、落实青年项目。

  14. 健全督导评估工作机制。各地做好《规划》实施,要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分部门、分项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方案,尽量可操作、可评价。团中央定期开展各地实施状况调查评估,及时公布和反馈相关情况。省级团委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分领域评估、年度评估、长时段评估,加强省内工作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建章立制、搭建框架,转入纵深实施、不断丰富政策成果的关键五年。为更好推动实施《规划》,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青春贡献,制定以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