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计划 > 医院工作计划 > 破解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

破解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岛”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迅速普及,医院信息化建设大大推动了大型医院发展的步伐,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医院正在逐步形成。下面是第一文档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破解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岛”问题

  在新的医改大环境下,公立医院除了在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中扮演主要角色外,其本身更需要通过内部改革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便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其施行的近十年中,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确实为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医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其中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无疑给信息化建设进程造成了巨大阻碍。所谓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借助手工操作才能完成信息沟通的现象。

  1缺乏交流、难以共享是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成因1.1标准化工作滞后,联通共享存在障碍

  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致使同类有价值信息,因表达形式不同而无法共享。无论是信息的目录分类还是业务处理流程、报表格式等均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使继续发展遇到了“瓶颈” 。各医院自成体系的HIS系统,往往只追求使用上快速简便,而忽略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问题。看似简化了部分工作,实则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资源,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1.2缺乏整体规划,难以统筹发展

  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工作也从初期简单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发展成医疗收费、病案管理、医技科室图文报告等综合业务工作,随之引进了一系列的HIS系统。这些系统以分散的方式开发或引进,往往只追求简单便捷,而忽略了今后的共享与合作问题。各级医疗部门都在各自搞信息化建设,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难以形成整体的构架与体系,是形成信息孤岛的重要原因。

  1.3认识不到位,资金不充足

  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HIS系统,需要至少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的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多数医院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对于如此大的一笔投资,很多医院常常愿意把资金放在能够立刻看到收效的医疗仪器引进上,而认识不到建立或更新通用标准的HIS系统是一项更有意义的投资。“重硬件轻软件”的传统弊端思想,在很多医院仍没有消除。

  1.4共享观念不强,整体意识薄弱

  不可否认的是,医院的某些科室在信息处理上存在本位思想,缺乏信息共享观念,这是造成信息孤岛的重要因素。这也正是孤岛现象被提出多年,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清除信息孤岛,就要加强整体意识、大局意识的培养。在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的同时,更要认识到信息孤岛的巨大危害。改变守旧、本位的传统观念,树立整体性、全局性的合作意识,才是新型医务工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1.5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全面专业型人才稀缺

  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协调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院内及院间的统筹规划工作不到位,导致各层次的需求不能同时满足,才有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同时,虽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大量涌现,但真正能够承担全面工作,既懂信息技术又通卫生信息管理和医疗卫生业务,同时又能肩负起运行过程与需求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却仍然稀缺。凭借庞大的脑力与体力劳动换来的信息系统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想将不同档次、相差甚远的HIS系统融合为一体,并不是一个能轻松实现的目标。

  2消除信息孤岛,共助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1尽快制定医疗信息标准

  制定信息标准,就是要运用科学原理与实践经验来统一化、规范化医疗信息。从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等过程进行全程规范化整合,实现数据的集成。从制度、流程等大处着眼,从系统规范、接口标准等细节落实,医疗信息标准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1整体性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的不是个别的突出先进,而是整体的整合升级。整理分析医院数据,建立整体主题数据库模型。下属各院根据该模型建立相应第二层次数据库。在面向全局、保障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再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实行。

  2.1.2统一性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应全面采用国际化或全国化通用标准。例如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交换的HL7标准,规范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交换的DICOM标准。又如医用信息系统集成(IHE,I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提供了全球性的信息集成平台,提供了提升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水平的机会。用统一标准替代自搞一套、自成一体,才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院间融合,共同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2.2加快建立统一、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

  2.2.1开放统一 自治运行

  在统一标准的大前提下,既要保证主题资源的稳定性,又要能够开放运行、不断吸收其他分系统。系统的开放性是其保持先进水平的必要条件。同时,各院分系统应自治运行、信息汇总交流,让其在自我发展的同时领会到信息共享的巨大益处,有助于增强院方投资积极性,加快建立统一、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

  2.22从数据以及构架等方面完善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包括了病人的全部信息,要求长期保存,并且方便获取。而病人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需要很大的空间容量,因此不能将病人信息长期储存。但是对于病人在脱离数据库之后仍然有查阅历史信息的需要,我们必须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之既不占用过大的空间,降低工作效率,又能够满足病人与医院的需要的目的。例如,将历史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压缩,分类保存,或者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将历史文件分散保存,充分利用闲散的容量资源。

  另外,电子病历的模型也有待于调整,以适应其复杂的内容和结构。由于医学发展之迅速,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电子病历的结构也应该相应的做出调整,其中,数据结构化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数据结构化程度高有利于临床医生书写病历的速度和智能辅助能力,较高的结构元素的积累能力有助于提高知识索引的速度。

  2.3转变观念,共同奉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是保障人民健康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公共事业。它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而发展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是为了某个单位或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健康。这就需要我们无私地、毫无保留遮掩地共享宝贵的医学信息财富。因此,有效整合卫生信息资源,建立卫生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无缝衔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传递流畅和资源共享,才能为医疗卫生活动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卫生服务信息。进而有更多的机会治愈疾病甚至产生新的想法,让人类医疗卫生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4科学管理,引进与培养人才并行

  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沟通、共享与协作,从组织层面保障信息通畅。确定好目标与需求,制订出计划与方式,极力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全方位、多渠道融资。逐步建立更新标准HIS系统。对于专业人才采取引进与培养并行,重培养求全面的方式。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在实际磨炼中形成,他们是建立智能化、便捷化、标准化HIS系统的中流砥柱。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医疗信息在各地区、医疗机构各科室间无缝穿梭,只要有需求便可随时随地获得的时刻并不遥远。

  破解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岛”问题

  在清大建筑工程企业班看来,行业调查研究显示,缺乏科学管理是导致很多IT项目失败主因。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工期拖延、维保质量差、管理混乱等,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影响了临床工作,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

  1 “信息孤岛”效应

  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未考虑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共享性,导致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形成“信息孤岛”,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将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运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有利于搭建标准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及信息协同平台,实现各系统无缝连接,消除“信息孤岛”效应,实现院内外的医疗数据共享。

  2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工期拖延现象普遍

  当前,医患双方迫切希望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竞争力。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医疗服务流程、制度、管理等多个环节,也涉及众多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在项目建设前期,需求调研是否充分,是否进行了必要的风险评估等对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施行全程管理,严格执行计划,并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避免因项目质量问题或项目延期而导致的失败,才能将项目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3 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力

  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发商疲于应付不断增长的新项目需求,对已交付使用的信息系统后期维护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系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影响使用,降低效率,甚至导致系统废弃。

  破解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化是现代医院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特点是数字采集规范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医疗质量最优化、医疗管理科学化、患者服务智能化、网络区域化和软件标准化。信息化直接服务于医院管理创新,带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挑战性,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医院信息化的服务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医院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医院信息化工作也愈加纷繁复杂,如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如何继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并理性思考的重要课题。

  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1) 顶层规划设计过于强调“专”与“尖”,本地化存在错位现象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与技术的开放性与共享度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中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的博弈不同程度存在。由于顶层规划设计事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局与长远,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对顶层规划尤其重视,邀请专业公司提供服务或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也成为其常见组织模式。然而,无论是专业的咨询公司还是外请的行业专家,都不可避免地对医院的发展定位、体制机制、内部运营等诸多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认知上的盲点,从而造成顶层规划“向业内高标准追随看齐易、向自身靠拢落地难”。

  (2)系统与数据标准化先天不足,集成融合流于“概念化”情况突出

  医院信息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高度,但医院内部系统之间相互孤立、产生信息孤岛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严重阻碍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目前,运用集成平台、CDR等方法是解决医院内部系统间集成融合问题的主流技术方案。然而,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建设过程缺乏规范和标准约束,各种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标准规范,数据结构整合和差异数据一致化处理成为集成平台构建的基础瓶颈。因此,盲目地追随“集成融合、临床数据中心”等前沿产品无疑会让建设基础弱、技术实力不强的医疗机构成为试验品和牺牲品。

 

  (3)体系化建设与管理思路模糊,“建管用”脱节想象比较普遍

  信息系统建设应该是一个又一个“项目式”建设管理的过程,即涵盖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五大过程组[3]。然而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中,统、建、管、用分离式建管模式以及“随机性”“应急式”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在业界比较常见,严谨科学的过程管理相对匮乏。同时,由于医院信息系统评价隐性或长期效应较多,定量评估评价难,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与应用效益评价问题难以实现,无法形成精细的闭环管理,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应坚持的原则

  (1)继承发展原则

  “顶层设计”不是空泛的概念,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片面地顶层设计包治百病或把“顶层”理解为高层,必然导致医院信息化的变形和变质。因此,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要坚持继承发展原则,科学利用内部信息资源、优化业务工作流程,整体分析和科学判断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案,促进建设能力的持续提升。

  (2)标准规范原则

  标准化是细节量化的过程,也是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信息系统建设、运维管理从流程上来说具有往复性特点,以行业示范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构建标准规范对于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不仅仅是系统、数据等技术层面的标准化、规范化,还包括制度机制、建设管理路径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规范,从而全面提升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3)质量从优原则

  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质量决定着其服务临床与管理能力,也决定着其发展路径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建设是建、管、用一脉相承、相互协调的管理过程,科学有效的流程设计和扎实细致的过程监管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效益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与管理中要进行有效的过程监管,严格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效果。同时,应科学制定指标评价标准与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建设效果评价。

  行心科技策略建议

  (1)从实际出发,兼顾适度与发展原则进行顶层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投资大、涉及面广、延续性强,因此做好系统规划对于成功建设信息系统至关重要。信息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必须植根于医院的关键需求、范围、阶段和实际水平,扎实、适度,规范推进,坚决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同时,将顶层设计和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兼顾适合、适度原则,逐步构建形成以基础业务系统为支撑、以集成平台为纽带、以科研、管理、远程及区域医疗为外衍、以信息安全与支撑系统为保障的完整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体系。

  (2)从管理需求入手,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与变革

  标准化体系是医院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获得信息化建设最佳质量与最大效益的前提。技术标准体系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位标准,必须在遵循卫生系统信息通用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医院内部技术标准规范,从信息结构设计、信息流程设计、数据标准设计等方面来保证数据的一致和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同时,制定信息化管理标准,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组织机构建设、采购管理、项目实施管理、质量管理、应用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的工作标准、流程规范,夯实信息化建设制度机制基础。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量,努力推进闭环管理路径形成

  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维、评价等活动形成连续封闭回路,有助于使信息化建设管理活动维持在一个平衡点,并及时解决矛盾问题,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在循环积累中不断完善提高,从而促进科学长效的信息化发展机制的形成。

  信息化建设无论是规划落实、项目建设、系统运维等专项工作,还是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管理、应用评价等全局性工作,均应采用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确定控制标准、评定活动成效、纠正错误手段,消除偏离标准和计划,将质量控制贯穿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同时,成立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在提供全方位建设指导和决策的同时,强化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价,为信息化建设的动态调整和信息系统持续改进提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