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模板 >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团结奋斗,专注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创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9年~2021年)

  依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杨浦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学校制订新一轮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复旦实验中学创建于2000年9月,是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一所区属完全中学,是复旦大学基础教育理事单位。2009年6月通过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8月份被命名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地处五角场镇社区,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学校现有34个班级,1046名学生。在编教师133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占教师数25.2%;中级职称64人,占教师数52%;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骨干教师8人,区骨干教师后备3人,区教育教学新秀7人。

  学校聚焦于“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本着“点上先行、面上融合、整体提升”的推进思路,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与定位。由“传承中华经典”项目的点状特色,逐步形成“集群式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上海市体育项目(手球、桥牌、排球)传统学校、上海市创造教育基地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区德育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区教育系统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等。

  (二)取得成效

  1.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章程》是学校的根本大法,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经“调研-起草-攻坚-审定”四个阶段,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研讨,由区教育局督导室特聘专家逐条悉心指导成文,编制了《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章程》,获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后通过,成为学校依法办学和现代学校建设的制度规范和保障。2017年6月学校重新编制了《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规章制度。

  2.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理念先行谋发展,精细管理显成效,多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构建人文和科学并举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型”课程注重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注重开阔视野,“研究型”课程注重个性化发展。学校从课程内容的有机统整、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教学五环节的有效落实及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校本化实施方式。教师教风踏实严谨,勤于钻研蔚然成风。2016-2018年,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各学科竞赛中总计获得全国奖项75人次、市级奖项442人次、区级奖项804人次。初、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8年中考名列前茅,合格率100%;高考总本率93.75%,达线率100%。

  3.教师团队良性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倡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形成“志于教、勤于教、善于教、精于教”的专业发展途径。学校师资队伍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团队的成长呈现出合理化、梯队化的良性发展趋势,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管理和一线的中坚力量。

  结合教育综合改革,倡导“学习型、文化型与合作型”教师团队建设和个人专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围绕“以乐学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办学,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的工作主旨,有意识地将教育科研、教育改革、日常教学工作设计成为教师发展的舞台和载体,给教师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以学校领衔课题为中心,全面整合教师各类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沙龙、学刊征文、教学展示、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中,让每位教师养成一种自觉教育科研的态度和习惯,目前已内化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中的自我需求。

  学校以“三维评价”(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效果、科研水平和成果)为导向,形成“七级梯队”(新星教师、区教育教学新秀、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名师、市优备候选、市“两名”工程建设对象)的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

  4.办学条件明显提升

  学校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备,建立了智能机械、VR职业体验、画影叙事、分子生物与组织培养、物理创新实验室,将再建六艺馆等创新实验室。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即时通讯、个人办公等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已经完成;学校丰富、充实和完善校园网,完善校园网的软件应用系统及硬件设备;组织教师参与教学素材库、试题库、学习软件包、校本练习等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教职员工备课、教学、办公、管理的网络化。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设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8年学校再度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三)存在问题

  1. 课程特色不够鲜明

  在“卿云”课程框架下开展的特色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特色不够鲜明。德育特色活动设计和落实的系统性,以及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学生人文、科技素养的培育和育人质量的提升需进一步协调和突破。统一的课程设置、偏窄的课程结构、较重的课业负担,致使学生缺乏个性化发展的土壤。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高三等级考学科较难安排统一的训练时间,更合理的考试组织安排形式仍待探索。

  2.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校级干部平均年龄51岁,校级后备干部培养有待加强。教职工中三年内将退休19人,师资储备不足。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学科分布不均,学科名教师、特色教师缺乏。教师学历水平还未完全达标,研究生学历偏低。

  3.基础设施遭遇瓶颈

  因学校两证(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尚未办妥,致使学校硬件资源受到制约,在学校多样化发展方面和构建特色、先进、实用的现代化教育基础设施方面遭遇瓶颈。现阶段只能满足分类走班,无法腾出更多资源用于分层教学。初中生源激增和高中走班制,既对教学管理提出挑战,也对特色高中项目建设、全校性拓展课程开设、社团活动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建设造成掣肘,同时使得学校对于偶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弱。

  二、核心理念、发展目标和特色项目

  (一)核心理念

  学校以“厚德乐学”为办学核心理念。

  “厚德”指以“培养和谐的人”为学校的价值追求,教育和引导师生学习运用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师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

  “乐学”指秉承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培养师生人文底蕴,掌握科学的规律、原理和法则,即文化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与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是为学之道。

  (二)发展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

  学校办学目标是“坚持‘依法办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集团发展、特色办校’的办学思路,建设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质量提高、集团发展紧密、人文特色凸显的区域特色学校”。

  “办学条件优化”:针对基础设施遭遇的瓶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科学优化教育布局,全面提高装备水平,使得学校育人环境日臻优化。

  “教育质量提高”:坚持先进教育观念引领,坚持科学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质量、过程质量、方式质量及其管理质量。

  “集团发展紧密”:抓住“复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的发展契机,凝聚文化共识、推进课程共创、强化教学共研、落实队伍共建、实现成果共享。

  “人文特色凸显”:“人文素养培育”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学校管理特色上,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特色上,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特色上,最终体现在学生素养特色上。

  2.学生发展目标

  学校育人目标是“坚持‘厚德、乐学’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学生”。

  “品行端正”: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学校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富有爱心、懂得包容合作、心态阳光高雅的中学生。

  “乐学善思”:依据复旦大学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校培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且“知行合一”的中学生。

  “基础扎实”:基本功的夯实是成功的前提。学校培养思路开阔、能够扎实地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懂得循序渐进的中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具有责任意识、创新勇气、好学精神、善于合作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责任意识”: 教师具有人文精神、爱岗敬业、富有爱心的责任意识。

  “创新勇气”:教师观念要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与时俱进,做智慧型教师。教师具有学识的底气、坚持的毅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好学精神”: 教师具有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与时俱进的好学精神。

  “善于合作”:教师具有宽宏气量、共享智慧、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

  (三)特色项目

  学校聚焦于“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特色高中创建项目为载体,以课程领导力提升为核心,以“人文素养培育”学校特色为抓手,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

  1.特色定位

  “人文素养培育”的特色定位,源于我校承继复旦人文基因的办学传统。历史上的复旦实验中学是复旦大学心理学院的附属中学。1923年,郭任远教授筹建了复旦大学心理学院。1925年,为了更方便地进行教育心理实验,改进中等教育,郭教授特创办复旦实验中学。在时代脉动中,学校历经多次搬迁和所属变更,虽然于1958年停办,但今天的复旦实验中学仍然是复旦大学基础教育理事单位,“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大学校训也是我校校训。在注重“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核上,我们与历史上的复旦实验中学、复旦大学一脉相承。新世纪建校初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特别强调形成师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

  2. 学校办学特色的阶段性发展

  酝酿、构建阶段(2002年——2012年):学校提出“文化育人”的立人主张,人文教育优势凸显,经典诵读特色项目形成。通过阅读经典与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判断和就公共事务进行理性论辩的能力。学生屡屡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经典诵读等市区比赛中斩获奖项,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实验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实践、提高阶段(2013年——2016年):学校秉承传统优势,进一步发展经典诵读特色,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科育人,构筑学程进阶的集群管理模式,开展整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传承中华经典”主题课程群。

  完善、提高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学校抓住上海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的机遇,将“传承中华经典,培育人文素养”申报为区第三轮特色建设项目,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发展。从“学程设计、课程育人、环境浸育”三个维度,由“传承中华经典”项目的点状特色,逐步形成“人文素养培育”整体办学特色。

  3.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个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与思考,指向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提升人内在品质及外在行为素质的教育,通过理论、实践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将科学的观念、知识传授和熏陶,使其内化为良好的人格、气质以及修养,提升人的个人魅力、个人价值。高中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与人沟通、和人相处,在纷扰的世界中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载体是“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建设,其中包括完善“传承中华经典”研学课程、继续构建和完善学校《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系列课程等。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集团办学内涵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坚持“用公平优质托举每一个学生幸福人生”的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提升每一名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主要项目

  (1)建立集团办学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管理章程厘定集团的发展理念和目标、理事会的架构和职能、集团运作的体制机制、集团成员校的权利和义务等。集团制定了集团自主办学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顶层设计集团的发展战略、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设施使用、联合育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教师交流、跨校选课等。依据章程和规划,形成集团规章制度。

  (2)探索“1+1+X”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在理事会框架下,相应设置“1+1+X”的机构,明确权限、健全机构。使其成为理事会工作的有力支撑,形成完整、规范、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体系。

  (3)推进项目化加快集团学校内涵发展。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联合教研、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等方式推进集团学校课程建设,提升集团学校内涵发展。

  (4)实施教师柔性流动。通过“驻校”流动、骨干游教、跨校带教、课程走教等方式,多途径地实施教师柔性流动。集团内骨干教师带课程进入其他成员校,定期定时一线授课;以集团校本化课程建设促进集团校课程共享;激活集团内各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集团校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5)优化评估制度。聚焦“文化共识、课程共创、课堂共研、队伍共建、成果共享”五个方面,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获得感中考量集团校的发展,寻找瓶颈问题,发现新的生长点,推动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

  3.达成指标

  (1)形成集团办学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制定集团管理、师资安排、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合作方案。

  (2)集团校系列活动方案、小结和成果展示等。

  (3)集团内每学年教师流动比例符合区教育局规定要求。

  (二)学生工作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依据学校“厚德乐学”办学理念和“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育人目标,以特色高中创建为契机和抓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构建指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德育课程体系,形成有复旦实验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2.主要项目

  (1)完善 “传承中华经典”研学课程。继续构建和完善学校的《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系列课程。通过“中华经典文化研学旅行”,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显性功能,带领学生探寻中华经典的魅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展系列特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自救互救、安全法制)、 人文滋养(民俗节庆、国学经典)、 仪式成长(生涯指导、公民意识)、综合实践(经典诵读、研学课程)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成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充满人文情怀的人。

  (3)探索劳动教育有效途径。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将劳技课程与“传承中华经典 培育人文素养”校本德育课程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观念和态度的培养;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劳动服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达成指标

  (1)系列特色活动的方案、小结和成果展示等。

  (2)研学计划、小结,研学手册,研学随笔,研究性论文等。

  (3)与劳动相关的校本课程和教案编写,劳动服务活动的组织和考核。

  (三)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发展目标

  依据学校“厚德乐学”办学理念和“品行端正、乐学善思、基础扎实”育人目标,以特色高中创建为契机和抓手,努力打造“卿云”系列特色课程,推进构建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优化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运作机制;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推进各级创新实验室项目建设;发挥体育、艺术、科技学科育人功能;依托复旦资源,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2.主要项目

  (1)“人文素养培育”特色课程即“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从建设“中华经典特色课程群”起步,逐步演进到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卿云”系列特色课程,推进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特色发展。以《指向学校特色发展的“卿云”系列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目标,构建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卿云”课程群,研制“卿云”系列特色课程评价指标,从“课程实施、人文素养、学校发展”三个维度形成特色发展。

  (2)《区域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制管理及课时管理系统推进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个性化教学实施系统。依据学校实际构建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成果、即时反馈教学成效的个性化教学实施系统,打造一套以教学过程多媒体化为特色的互动教学中心、以教学网络化为特征的无边界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资源数字化为特点的资源中心、同时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一批基于学生主体性学习风格的学科课程,从而让学校课程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将课程的选择权逐步交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和规划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课程,从而逐步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

  (3)开展《指向学生素养培育的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研究》。构建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促进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也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底蕴、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使学习过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推进创新实验室项目建设。从“完善制度文化、改善实验环境、丰富教学功能、助推专业发展”四方面着手,推进学校实验教学开展。提升创新实验室的效能,依托“六艺馆”“画影叙事”“分子生物与组织培养实验室”“智能机械实验室”“单片机”“物联网”“物理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科学技术教育模式,营造人文与科学并举的校园文化。

  (5)发挥体育、艺术、科技学科育人功能。做好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工作;支持“三团一队”建设,做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综合版画、绘画、舞蹈、沙画、中国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做好一校一品项目《中华武术(太极扇)》;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站的实践点,与华东理工大学药理学院实践站合作做好实践点学生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以竞赛活动促进学校的科技教育。

  3.达成指标

  (1)制定和完善“卿云”系列特色课程创建方案,重点建设“卿云”特色课程群。总结项目成果,包括学生发展案例、学校发展案例、课程成果、课程实施案例/指南、评估指标体系、调研报告、论文成果、综合报告等。

  (2)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业质量采集系统和个性化学程促进学习风格发展的课程开发,加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科间的有机组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学精准实施。

  (四)科研强校工程

  1.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特色创建的目标和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市、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创生。积极借力外部专业科研力量,建立符合特色高中创建需要的教科研骨干团队,为规划的落实和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2.主要项目

  (1)完善科研制度。修订和完善科研制度,全程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使课题申请立项、研究过程管理、总结推广、成果鉴定等环节更加规范化。不断完善科研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科研奖励制度,使教科研成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实现科研强校。

  (2)建立科研骨干团队。逐步形成符合特色高中创建需要的教科研骨干团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特色课程研发实施团队”,开发特色课程,编写特色课程大纲。通过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形成精品特色课程,并通过公开教学、成果展示会等方式,将特色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围绕学校特色发展目标,针对自身在“人文素养培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引导教师申报“草根”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全校教师强有力的人文素养培育支持系统。给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压担子,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科研工作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选送有教科研志趣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级科研培训,为教科研骨干队伍储备力量。聘请资深专家、高校学者、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专业人士及社会独立机构等构成的专家团队,引领、指导、评价学校特色高中建设的推进。

  (3)做好市、区级重点课题研究。做好学校重点课题《基于特色学校项目构建“卿云”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推进工作,通过开展各类子课题的研究,带动特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等学校发展各方面的探索实践。加强教师立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并结合各类教学大奖赛、论文和教学案例的撰写,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参评奖励等。

  (4)形成教研训三位一体。搭建各类平台,形成教研训三位一体。开展校内科研论坛,举办优秀论文交流、课题研讨会等活动,整理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开展基于学校特色发展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和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依托复旦附中教育联盟,加强校际间的教科研交流与协作,通过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和大学教授给教师开设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拓宽教育视野。

  3.达成指标

  (1)修订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

  (2)教师全员参与特色课程研发和实施,每位教师开发一门特色课程,编写一套特色课程大纲。通过拓展课的公开教学实践,形成一批具有“人文素养培育”课程建构元素的精品特色课程,编辑形成《复旦实验中学特色课程实施大纲》。形成教科研骨干团队,包括特色高中创建项目组、校史研究团队、特色课程研发实施团队、专家团队等。

  (3)每年力争有2—3项市、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力争每年都有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在区级以上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奖。结合学校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三年内力争申报成功新的市、区级研究课题。

  (4)收集、整理教师有关《基于特色学校项目构建“卿云”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重点课题研究的教学课例、研究论文、导学案等教科研资料,编撰《教学案例集》《师生成果集》等。

  (五)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发展目标

  秉承“厚德乐学”的办学理念,关心人的需求,关心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教师职业规划体系,加大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力度,倡导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增进绿色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2.主要项目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校长室、职能部门(人事处)、基层团队(年级组、教研组)”三级管理团队,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体系;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对应教师发展目标,撰写个人和团队的专业发展规划。

  (2)搭建多元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保障师资层级结构和教学能力梯队的形成,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发挥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校暨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效能,开展着力于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青蓝工程”,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二是通过自培与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育教学的各级骨干教师团队;三是统筹人力财力分配,建立奖励机制,保障教师职务晋升、学历晋升工作的推进。

  (3)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岗位设置岗位任职条件》《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新教师引进实施方案》《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绩效奖励分配方案》《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教师发展评价方案》。开展现状调研,在教研组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统筹,制定学科教师引进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优秀教师引进,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师资储备工作。

  3.达成指标

  (1)制定人才引进规划,完成不同年龄层别的师资储备,使学科教研组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2)对教师个人三年规划,进行过程追踪,形成阶段性评估报告。

  (3)积极推进职务晋升工作,2021年底,使中级以上职称人数达到教职工总数的80%。

  (4)鼓励学历晋升,2021年底,使全体教师的学历达标,研究生学历达到教师人数的30%。

  (5)力争在新一轮区各类教育人才评选中,达到区级学科名教师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13人,占教师总数的12%。形成1支区学科名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后备、区教育教学新秀、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梯队。

  (6)打造特色课程教师群体,形成1-2个区级以上学科高地;建立区本课程2-3门。

  (六)学校“软硬件”建设工程

  1.发展目标

  围绕规划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校长室的工作意见,抓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两条线,团结全体后勤人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为创一流学校,创一流教学业绩做好后勤应有的保障,为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作出积极实践。

  2.主要项目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按照学校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确保后勤服务工作规范、及时。广泛征集师生对总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建立总务工作日志,认真记载,接受师生监督。

  (2)开源节流,管好财物。完善购置、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抓好采购管理,管好用好学校财、物。重点抓好学校节水节电的管理工作。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校园各部位、各实验室用水、用电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措施落实到位。维修、维护及绿化管理实行自管为主的原则,总务人员能自己做的,尽可能自己去做,减少学校支出。

  (3)优化环境,形成特色。积极配合教育局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做好学校所有室外运动场所的塑胶地面修缮;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硬件设备,打造好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工作;及时按需采购添置创新实验设备,继续加快建设创新实验室的步伐;优化音乐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建设配置,满足师生教学的需求;合理运用自筹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加强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宣传。结合学校特色高中建设,申请专项资金,布置人文景观,形成一步一景,增加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不仅优美如画,还有鲜明的特色文化气息。

  3.达成指标

  (1)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达标。

  (2)数字化校园基础工作完成。

  (3)完成新一轮学校大房修工程。

  (4)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监控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坚持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调动教职工参与规划、实现目标的工作积极性。在规划领导小组指导下,分解重点任务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分工合作,协同推进规划核心任务的落实。

  (二)管理保障

  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落实规划、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建立规划实施工作反馈机制。每周行政会议,各部门汇总工作进展,直接贯彻决策,使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发挥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等作用,形成合力,在推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反馈。

  (四)教科研保障

  着力培养特色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引导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普遍参与提升教科研水准;搭建教科研平台,积极借力外部专业科研力量,为规划落实提供保障。

  (五)经费保障

  学校将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学校规划的各项工作实施经费到位。

  (六)后勤保障

  利用课程领导力建设与特色高中创建的契机,加快校园创新实验室、信息化设施等建设,打造人文素养培育的空间环境,为实施规划提供硬件支持。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办好中南民族大学,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早日实现,结合中南民族大学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特制订《中南民族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主题,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截止2015年9月,包括56个民族成份在内的全日制在校生达26,869人,其中本科生24,020人,硕士研究生2,179人,博士研究生86人,预科生511人,留学生73人。“十二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0余名毕业生。

  2.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获得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4个学科获省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从3个增加到18个,二级学科从43个增加到79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类别从1个增加到9个。获批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4个。民族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4,3个学科进入参评学科前50%;化学学科在2015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科专业从60个增加到84个。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专业获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8门。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获得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9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

  3.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一本招生省区从5个扩大为12个,一本招生占比从41.8%提高到51.6%。修订实施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校际交流培养”“国际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推进联合辅修双学位、跨专业选修学分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工作和教学状态评估,规范评教评学等。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1个。突出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奖励8,422人次,获省部级以上思政类表彰15人次。学生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就业质量逐步提升。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和优质生源计划,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4.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新进教师309人,专任教师达到1,30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51.7%。外聘教师440人。引进“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172人分别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7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省部级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入选4人;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88名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访学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3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5.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各类科研经费(合同)2.8亿元。获国家级项目317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57项,国家社科基金129项;出版C等级以上著作346部,授权专利119项;发表论文6,267篇,其中C等级以上期刊论文385篇,SCI论文1,041篇,EI论文1,112篇,CSSCI论文1,46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6项,其中教育部高校科研(科学技术类)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22个,达到36个,其中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报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科版于2010年获得“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称号,自科版于2015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26项调研报告被政府采纳,7项议案获得省政府参政咨询奖。承担横向课题283项,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149项。完成技术技能人才培训2,624人次,民族干部培训1,371人次。帮扶武汉市民族中小学,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三万”活动、“616”工程、三峡库区移民等工作。积极推进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获得“湖北省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集体”“‘三万’活动先进单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6.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征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用地108亩,占地面积达到1,554亩。新增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达到100.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基础投入得到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长1.38亿元,达到3.03亿元。图书文物档案资料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再次提升,新增图书32.86万册,达到222.12万册。财政资金稳步增长,年拨款收入从6.65亿元增长到7.62亿元。获得化债资金5,400万元,基建中央专项资金3.4亿元,财政部修购专项资金3.71亿元,绩效奖励专项资金2,600万元,校基金会社会筹资及中央财政配套资金1,312.2万元。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施并初见成效,校园网格化管理初具雏形。完成教师公租房建设分配、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学生宿舍热水、洗衣机、开水、空调配套建设及教室空调安装、教学设备升级等工作。

  7.对外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与教育部、湖北省共建高校。受援重庆大学,支持广西柳州师专(现广西民族科技师范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增境外合作院校21所,共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地区)的4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2年加入欧洲大学联盟,2013年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执行学校重点引智项目254项,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和交流366人次。招收来华留学生695人,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普拉特维尔大学合作培养硕士109人。选派教师出国(境)留学进修423人次,选派707名学生出国(境)研修交流。孔子学院得到快速发展,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2014年正式批准我校成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承接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赴国外文艺巡演任务3次。

  8.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成学校章程制定,做好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推进依法治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第二轮岗位设置工作。圆满完成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新设置了音乐舞蹈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学院,调整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等,成立法制办公室,调整设立档案馆校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心。规范各类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术组织的设置。

  9.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成立机关工作委员会,向重点单位派驻专职纪检监察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推进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教学单位、“成长守望计划”、“校领导接待日”、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第六次“两代会”、第九次团(学)代会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功能型资助、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各民族学生“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五观”教育。统战、工会、共青团、离退休、校友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十二五”发展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四是坚定不移地抓好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育;五是坚定不移地抓好质量提升;六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学科和队伍建设;七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综合评估学校“十二五”工作,成绩显著。但与党和国家对学校的要求相比,与师生员工的期盼相比,与学校长远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内部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二是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师资队伍的质与量与建设国内一流大学还有差距,人才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和引进培养政策需要进一步突破;四是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还需进一步凸显,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协同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六是同质建设现象较为突出,办学特色还需进一步彰显;七是数字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校园向智慧化校园纵深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八是国际化办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严峻挑战

  一是学校要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基础上办出民族高等教育特色,既要避免同质化又要避免边缘化,学校面临着融入学术主流的同时又要坚持民族特色的挑战。二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适龄人口下降,学校将面临愈发激烈的生源竞争。三是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民族地区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是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高端领军人才、博士学位点建设、重大平台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二)发展机遇

  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二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学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与“2011计划”的深入推进,为学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四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委属民族院校、国家民委与湖北省及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平台。五是几代民大人65年的艰苦创业为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积淀了“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文化传统,凝聚了“昂扬奋进、止于至善”的创业精神。

  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发展战略,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全国,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二)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以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自然宽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科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结构。优化传统学科,进一步彰显民族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加强应用学科建设,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把握需求、遵循规律,积极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

  层次类型: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深化拓展国际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全国。

  办学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质量标准,培养各民族学生成长成才“一个都不能掉队”;坚持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发挥“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的独特功能,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三)发展思路

  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提升、深化四项改革、促进五个转变”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个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比较优势。

  两大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三大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四项改革:深化以两级管理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改革,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岗位聘任与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事分配改革,以绿色、节能、高效、人性化、精细化为核心的后勤保障改革。

  五个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有限协作向开放协同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从均衡性扶“平”向差别化扶“优”转变。

  (四)发展目标

  1.五年目标

  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2个国内一流学科,10-15个一流专业,引进和培养一批一流师资,产生一批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科技与咨询服务。深入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学校整体实力稳居湖北省高校前10名。

  2.中长期发展愿景

  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科排位等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更加接近国内一流大学水平,呈现国内名校的基本轮廓和面貌,进一步缩小与省内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差距。力争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跻身于全国高校前100位之列,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五)主要任务指标

  至2020年,本科生稳定在25,00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3,500人左右,预科生稳定在500人左右,国际留学生达到3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人左右。

  1.人才培养

  ——本、预科生教育

  (1)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增设10个左右新专业,提高理工类、应用型专业比例,专业总数控制在85个左右。

  (2)试点校本课程、特色课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进一步开发全英语课程,建设1-2个国际化品牌专业;在3-5个专业引进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办2个以上全英语授课专业。

  (3)力争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力争在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上实现突破。争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3项。

  (4)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争取考研、出国率达到20%以上。加强就业服务和市场拓展,争取签约率(含升学出国)达到65%-70%;不断扩大长期稳定的知名企、事业用人单位群,不断巩固在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就业市场。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争取在20个以上省份以“一本”招生,“一本”招生计划达到总计划的60%以上。

  (5)创新预科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预科教育质量,打通预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层次节点,为优秀预科人才快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生教育

  (6)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与探索较为完善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7)每年按8%比例增加研究生招生数;力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0%;民族学专业探索本硕博连读模式;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2.学科建设

  (1)打造1-2个国内一流学科(群);4-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排名进入前20%,5-8个重点学科在全国排名进入前30%。

  (2)把民族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学科排名位次进入国内前3。理工科2-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3)力争4个立项建设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个。

  (4)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10个,达到28个。

  (5)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达到20个以上,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队伍建设

  (1)到2020年,全校在编教职工总数稳定在主管部门核定的数目范围内。聘用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20%。

  (2)在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上取得突破;引进遴选5-8名知名教授;遴选培育20支左右青年学者创新团队;力争国家级教学名师取得突破。

  (3)统筹推进专业教师队伍、党政管理干部和教辅服务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有序竞争、合理流动、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4.科学研究

  (1)力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0项左右,其中国家重大、重点和攻关项目20项;年均科研经费总量突破亿元。

  (2)权威期刊论文发表量稳中有升,科研评价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自然科学力争在《Science》或《Nature》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论文各1,200篇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CSSCI收录论文2,000篇以上,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500部以上。

  (3)获省部级奖项200项以上,争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要奖项方面实现突破。

  (4)建成1-3个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建立3-5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现突破;力争打造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湖北省创新群体。

  (5)争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完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6)完善科研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出台鼓励学术交流的专项措施,重点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5.社会服务

  (1)立足学校自身特色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民族地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产出有重要社会价值的高质量成果。

  (2)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建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库;力争建成1个以上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重视和建设好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力争将其建成全国研究城市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最有成效和特色的人才库、智囊库和资料库。

  (3)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着眼少数民族地区,充分调动人力、财力、物力,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等工作。

  (4)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专业链和服务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切实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

  (5)重视和做好继续教育,“十三五”期间,面向全国举办各类培训班70期以上,培训基层民族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职人员等4,500人次以上;为武陵山片区培训基层民族干部600人以上;力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达到10个以上,使1,000人次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

  四、发展举措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严格培养标准、严格过程管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质量观。在深化“教学是什么,教学为什么”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厘清教学质量效益观、教学价值观、教学主体观、教学过程观、教学主导观和教学评价观。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既定培养目标规格的基础上,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及方法、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等进行全方位变革,使“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有机统一起来,使人才培养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结合起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现代大学教学模式,沿着多样化、生本化、现代化、研究型的发展方向,更新教学理念,合理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探索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三联动,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着重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支持和引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新增专业建设。加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项目资助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引,立足长远发展,谋划布局重点行业和地区。

  5.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导师负责制,探索团队式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调整研究生培养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制定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推进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基地建设。改进研究生论文审查和答辩制度,加大论文查重力度,提高论文盲评比例,强化答辩质量监控,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6.加强预科和继续教育。创新预科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实际,合理定位,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注重培训质量,突出培训特色,努力提高民族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

  (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切实增强核心实力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学科发展为突破,坚持“彰显优势、统筹兼顾、创新驱动、服务社会、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分类指导、分层建设、逐步推进”的思路,谋划学科“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项目、大成果”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

  1.大力建设国内一流学科(群)。重点建设民族学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法学、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医药学等优势学科(群)。面向学科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国际化的学术团队,强化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注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重大关切,组织力量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原创性新成果,发挥开创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2.着力培育重点学科。根据现有学科基础、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行业重大需求等,将学科分为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三个层级,实施分层建设。民族学、化学、生物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优势培育学科,法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中药学等为重点学科,其他学科为培育学科。坚持学科、专业、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相统一,加强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尊重教师的个人学术志趣和自由,并引导组建若干核心研究团队。加强对外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国内会议、课题合作研究、访问学者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学术对话能力,提高学科知名度。力争获得更多博士学位点。

  3.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充分利用各学科的行业特色、专业特色,面向行业与社会需求,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队伍与条件建设,以优势学科为基础、学术领军人物为核心、问题研究为导向、协同创新为突破口,以跨学科团队、重大项目和跨学科平台建设为主要形式,在若干领域或研究方向取得突破,产出个性化成果,将特色转化为优势,抢占学科发展战略制高点,扩大学科影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紧密围绕国家、行业重大需求,根据我校学科历史、特点、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相结合,通过学科、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协同,推动应用学科发展,提升应用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5.完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督导落实,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校领导定期研究学科建设工作,听取对学科建设的意见建议。聘请国内外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对学科建设情况把脉问诊。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全校学科建设实施检查,对各级责任人进行考核。设立学科建设奖励基金,奖励在学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学科组和个人。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发展动力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发现评价、选拔任用、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服务体系,为人才聚集、人才成长、人才发展搭台铺路。

  1.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转变观念,加大投入,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2.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重点建设学科为平台,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打造优秀的创新团队。设立学校“南湖特聘教授”“南湖中青年学者”,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

  3.实施“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发展的高端工程、中青年英才跨越发展的卓越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以及少数民族人才成长发展的特支工程。发挥博士后流动站、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4.实施“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从战略高度和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谋划干部工作,切实鼓励和支持干部学习深造,加强干部培训和对外学习交流,完善基层挂职锻炼机制,拓展干部晋升流动渠道,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改进管理服务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从内部治理的制度机制、人员素质、硬件平台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进一步突出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提升学科、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原则,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凝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1.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以“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学术团队和咨询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实现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

  2.着力打造科研品牌。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在关键领域组织重点攻关,推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活动。瞄准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一路一带”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等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发挥学术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品牌。提高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着力建设集资源库、知识库和思想库于一体的高校智库体系。

  3.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对预期能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研究加大前期支持力度,以高标准、高要求进行管理与评估。加强校级层面的统筹规划,采取滚动支持、主动培育等方式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平台团队的建设,把平台做大做强,力争实现国家级平台的突破,培养、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提升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的能力。调整科研考核奖励政策,加大代表性成果在考核体系中的业绩系数,特别是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加强重要成果的报送、推广、转化、运用,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4.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完善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开放评价,引入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和信息化评价等方式。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的评价标准,对代表性、重大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突破的成果和服务决策需求的战略研究报告实行重点激励奖励。建立中长期考核机制,尊重科研工作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内在规律,鼓励潜心治学,保障学术自由。

  5.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坚持创新引领,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重视和建设好科技园,依托科技园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加大科技成果宣传、转化、应用的力度,推动产学研用综合协调发展。

  (五)提升开放办学水平,注重服务合作实效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发挥民族院校特色与优势,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积极探索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具有实质内容的交流与合作模式,着力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1.积极服务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密切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加强与相关企业、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合作。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综合数据库,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国内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增强为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万”活动、“616”对口支援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武陵山片区联络员工作。

  2.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加大横向项目支持和奖励力度,激励教师面向企业尤其是科研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之一。通过外聘“产业教授”和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中设置“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等举措,引导教师积极关注社会需求,全身心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扎实推进国内合作与交流。落实好国家民委与教育部、湖北省共建工作,推进对口支援受援工作,切实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拓展与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干部挂职、教师访学、学生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好校地、校企合作战略协议,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4.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层次、结构,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完善留学生服务设施及奖、助学金制度;以项目带动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建设好孔子学院;逐步发展学历留学生教育。

  5.有效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聘请国外优质师资,利用国际远程教学,加强国际课程建设。扩大长、短期本科生海外游学,推进研究生出国留学(游学)、境外访学、境外实训计划。大力推进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各类中外合作办 学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

  6.着力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多渠道、多形式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境外考察、培训和研修。积极参与并举办国际学术活动,支持学院举办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导和扶持教师与海外合作学校教师共同申请各类政府资助的科研合作项目。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共同研发课题,联合出版国际科研合作著作。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优良学风,营造恪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自由、崇尚科学与民主的人文环境和宽和包容的学术氛围。

  1.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强化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培训。拓宽创新文化传播渠道,支持校内各单位、学生团体和企业联合搭建创新交流平台,打造若干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论坛,展示和推出自主创新成果。引导和支持校园媒体传播创新理念,宣传创新案例,报道创新动态,普及创新知识。

  2.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弘扬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夯实“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基础,构建各族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阵地建设,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文化引导、育人和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各民族师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和完善与现代大学相匹配的校园文化设施和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治安综治工作,推进和谐、文明、平安校园建设。

  3.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统筹规划并定期维护校内体育设施,传承发展民间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体育,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办好体育运动会,发展竞技体育,鼓励日常健身,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实施“先进典型培育计划”。把先进典型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表征,系统规划、积极投入、持续支持,努力培育一批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创新创业、党的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多个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师生典型。

  (七)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安排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条件良好、功能完善、充分体现大学文化特征、彰显民族大学特色、环境优美和谐的现代化校园。

  1.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争取财政支持的力度,积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优先保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重点学科、重大平台和重要任务的经费需求,提高预算支出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

  2.改进和加强硬件设施。做好大学生实习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园)建设和修购项目,完成音乐舞蹈大楼、体育艺术综合训练馆、综合实验实训大楼等建设、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强图书文物档案、特色馆藏和数据库建设,提升服务教学科研的能力和质量。不断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力度,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3.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满足校园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要求,提供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高效能、低成本、全方位、多途径的智慧化服务。推进无纸化办公,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升级校园自动消防安防系统。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科学制订校园建设规划,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节能工作。完成管网改造、布局,提升水电气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功能化建设。

  (八)师生共享发展成果,凝神聚气共谋大计

  1.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努力提升办学效益,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收入年增长机制。在学校财力可行的前提下,在现有工资分配体系的基础上,实现薪酬的年度调整和适度上浮。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在政策范围内切实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

  2.推进安居乐业工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潜力,逐步改善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扩建幼儿园,尽力做好教职员工子女就近就便就读重点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切实消除教师员工的后顾之忧。合理规划校内交通线路,加强校内交通秩序管理。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支持,争取学校周边建成地铁等重大市政工程,努力构建符合师生工作和生活规律的交通网络。

  3.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全程“绿色通道”和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困网络体系,扩大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加大资助力度,改善教室、寝室、图书馆硬件环境,丰富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实施保障

  (一)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1.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党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人才工程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标准,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深入开展“两访两创”,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重基层、打基础、夯基石。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家民委党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委“六条意见”精神,驰而不息反“四风”,以更加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通过完善党代会制度、选举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监督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师生、深入一线的机制,促进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躬身基层,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接受公开评议和民主监督。

  3.切实履行“两个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落实主体责任意识。全面推进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起符合我校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不想腐的教育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4.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立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的学生工作现代治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完善全功能发展型资助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实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三个特别”精英和骨干人才。

  (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1.完善内部治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厘清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范畴与边界,理顺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2.提升管理效能。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益。推进人事分配与岗位管理改革,打破“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格局,完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汇聚优秀人才,健全和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制度。

  3.推进两级管理。切实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以目标责任制管理全面推进校院二级管理。理顺学校与学院的关系,确立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调动各学院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4.加强后勤保障。引进竞争机制,加强过程监控,强化精细化管理,构建人尽其责、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社会效益。

  5.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加强规划执行监督,落实各项任务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负责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要按照总体规划的部署,组织各方资源,狠抓贯彻落实。

  2.细化任务措施。各单位要依据学校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构建好以学校总体规划为核心、各专项规划为主干、各部门和学院规划为支撑的“十三五”规划体系,并制定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任务目标落实。各单位规划要紧扣学校总体规划,强化与学校规划的衔接,保障计划的可操作、可量化、可监督、可考核。

  3.强化检查考核。学校以本规划为依据,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考核、调整完善机制,通过目标责任管理,确保规划贯彻落实。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规划实施检查评估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规划实施质量。2018年,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开展中期检查评估,及时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弥补短板。

  (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工作方针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推动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重点的共青团工作取得新发展;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重视发挥老同志在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党建和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校友工作,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在资金、毕业生就业、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学校与校友、社会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范文】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我校已走过100年的发展历程,各项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新百年开端10年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特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

  一、战略背景

  从全球范围审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和气候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着新的变革,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从国家战略审视,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为科技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战略意义。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包括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在内的能源资源领域的革命。

  从教育改革审视,未来10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将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伴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高校之间的竞争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将呈现新的态势。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进一步突出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应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转变学校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我校未来10年改革发展首要的战略选择。

  从煤炭行业审视,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凸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煤炭行业和能源结构正经历着重大的战略性转型,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能源、资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彰显特色,拓展优势,在煤炭资源科学开采与利用等方面抢占制高点,是我校未来10年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从区域发展审视,当前,江苏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升级将进一步加速江苏省现代化步伐,“江苏创造”的战略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徐州尽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对我校提出了新任务、新需求。作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内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我校应主动适应江苏省、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发挥学科、技术、人才优势,扎实推进省部共建我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从我校发展审视,经过100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出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年,我校以建设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解放思想,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建设了若干水平较高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能源资源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由一所学科结构比较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在率先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的基础上跻身于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10年,是我校在新百年创造新辉煌,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的重要时期。但是,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新兴学科发展、教师队伍水平、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也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校长期依托煤炭行业所形成的鲜明特色既体现为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又对我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新要求。我校是在非中心城市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吸引优质生源和高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存在着特殊困难。在经历了1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之后,如何进一步充实内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则是我校面向未来的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的奋斗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

  (二)发展思路

  解放思想,更加重视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加大管理制度创新,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更多的高水平创新成果。

  强基固本,更加重视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提升拓展,更加重视特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特色,在能源资源领域多学科协调发展,大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凝心聚力,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聘请一批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统筹兼顾,更加重视和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协调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学科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改革、发展、民生之间的关系,实现我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战略目标

  我校未来10年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校总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完成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实现以能源资源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力争建成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育人为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独立人格、社会责任感,秉承“好学力行”精神,能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到2020年,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控制在24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10000人,其中博士生1500~2000人,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争取举办远程网络教育学院。规范办好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努力打造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教师总数达到1800人,其中聘任科研岗位者达到200人,95%以上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0%。到2020年,教师总数达到2000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形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矿业科学中心、国内有重要话语权的低碳能源研究基地。到2020年,力争年度科研经费达到10亿元,在SCI、SSCI源期刊上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100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年均增长20%以上,科技竞争力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

  在学科发展方面,集成建设矿业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矿产资源与环境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高峰,加强建设特色学科群和基础学科群,集中培育新能源和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等新兴学科。到2020年,力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达到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0个。

  在管理服务方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高效优质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到2020年,管理、教辅、后勤等事业编制数量控制在1200人之内。

  四、战略实施

  (一)教育创新工程。树立治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改革招生办法,扩大自主招生,探索联考联招模式,逐步实现按学科门类招生。逐步扩大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比例,最终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本-硕-博连读的优秀学生培养,提高优秀学生的科研参与度,聘请校外专家讲授学科前沿课程和生产新技术课程。

  (2)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组织和管理体系。适时成立“基础学部”,统筹全校本科生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以学分总量为目标的毕业考核机制。减少课堂讲授学分,增加实践能力学分,推行多元化课程考核办法。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加大本科专业的整合、调整、淘汰力度,建立学校统筹、学院管理、教师任课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体系。

  (3)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学院特色实验中心、学科前沿实验室的三级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实验教学向全时开放、自主训练、自我学习的转变。对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教师统筹管理、等同聘用和考核。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大学生学科系列竞赛。构建校内外结合的三级创业教育体系。积极与大型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4)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加大导师选才自主权,增大创新能力考查权重。着力扩大博士生规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聘任学术标准,聘请一批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兼备的高水平校外研究生导师。改革研究生学制,逐步实现博士研究生4年学制、部分学科和专业学位硕士2年学制。力争年均获得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5)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国际化力度,积极聘请国外教师授课,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和教材,进一步推广中外联合课程。努力扩大来校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层次。举办2-3所海外学院。加强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建设。

  (6)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建立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模式,形成学校、学院、教师各司其责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前期、中期、后期各有侧重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坚持并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鼓励教师开设新课,加强新教师讲课的准入评估。

  (二)人才强校工程。通过努力培养卓越教师、大力引进优秀教师、全力培养青年教师、着力扩大教师队伍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7)努力培养卓越教师。有目标、分层次地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实行学术带头人、团队、研究所有机结合的学术组织模式。到2020年,力争新增院士2-3名,新增国家教学名师3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5名。每个国家重点学科聘任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每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至少有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三大学科高峰分别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

  (8)全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学位提升计划”、“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选送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大学进行助教、助研的定向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新教师入校后的创新能力训练。

  (9)大力引进优秀教师。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集中投入、集群引进高水平团队,重视海外人才引进。积极聘请院士担任理工科学院院长,实行“双聘教授”或“双聘导师”制度,带动我校教师快速成长。

  (10)着力扩大教师队伍。科学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在实现教师数量充足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柔性聘用一批校外教授,推行退休教授返聘制度,形成多元所有、为我所用的教师队伍格局。

  (11)统筹三支队伍发展。加大教师、管理和教辅队伍骨干的培训力度,促进三支队伍协调发展。实行研究员和实验教师聘任制度,实施管理干部到国内外高校顶岗培训计划。

  (三)科技攀登工程。围绕增强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重大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协同推进,提升我校在能源资源领域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科研水平和总量的大幅度提高。

  (12)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施基础研究扶持计划,支持原始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研究,增强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与重大工程研究项目。支持能源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低碳能源、节能减排、新材料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13)加强科研体制改革。成立科学研究院,为承担跨学科、跨学院的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建设一支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形成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创新团队。与国内外著名科研单位合作,引进一批知名学者在我校设立联合研究所。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组建一批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国内领先的重要科研基地。

  (14)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在清洁煤炭加工与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发与利用、煤矿灾害防控等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强校企合作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共建研究院,构建新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组建若干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15)加强重大技术创新。面向煤炭行业重大技术需求,大力开展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在煤炭绿色开采、煤矿事故防控、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加工利用、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四)学科提升工程。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和彰显特色的角度,提升优势学科影响,强化支撑学科特色,加速新兴学科发展,充实基础学科内涵,构建一流的特色学科体系。

  (16)提升优势学科势力,形成三大学科高峰。精心组织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矿业工程、深部地下工程、矿产资源与环境三大领先学科高峰,形成能源资源领域国际一流的学科群,使之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使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建成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7)提升特色学科实力,形成四大学科高地。科学组织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提升信息与测绘、机电装备、现代煤化工、能源经济与管理四个领域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对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的同时,拓展和提升学校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能力。

  (18)提升基础学科能力,形成五个基础学科群。认真组织实施我校理学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支持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语言与文学艺术、计算机、体育科学等领域的特色研究,以点带面,特色突破,形成我校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所需的基础学科群,力争在基础学科领域建成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9)提升新兴学科活力,催生一批新兴学科。定向组织实施我校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重点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煤化工、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取得创新技术。大力支持太阳能利用、风力发电、合成燃料、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创新研究,培育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

  (五)社会服务工程。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服务江苏、服务行业,进一步提升我校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20)推进落实共建项目。规划和落实部省共建项目,为打造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江苏能源工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规划和落实部局共建项目,积极参与国家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理论、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加强能源战略研究,担当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智囊团”责任。

  (21)发挥人才基地作用。充分发挥我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科学定位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分目标、分层次地为国家、行业、地区培养各类人才。加大面向淮海经济区和能源产业的专门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培训力度。

  (22)积极服务地方发展。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围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需求,为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助推“低碳徐州计划”,在新能源、矿区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物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23)密切政产学研合作。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的稳定合作, 积极参与行业、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4)打造科教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带动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徐州和淮海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业人才成长摇篮。加快出版社体制改革,打造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能源、资源、安全等领域的学术著作出版品牌。

  (25)汇聚校友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密切与校友的联系。建立健全国内省级校友会,在若干校友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校友会,形成完整的校友联络网络。每年在校庆日前后召开校友大会,设立“杰出校友”、“荣誉校友”等称号,激励广大校友心系母校、支持母校。

  (六)校园建设工程。科学规划校园功能布局,加强资产管理和经营,优化配置公共教学资源,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校园管理服务水平。

  (26)完善校园基础功能条件。根据我校发展目标,科学实施两个校园功能布局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校园资产效益。建设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科学研究院、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体育馆等科研教学设施,满足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需求。

  (27)建立资产优化配置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资产管理,建立公有房产有偿使用制度,推行完全成本分摊的校园物业化管理。进一步改革校内周转住房管理办法,提高复用率。规范管理我校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加强各级财务的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规范运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28)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规划全校公共资源建设,提高保障服务能力。加强文献信息保障条件建设,形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矿业文献中心。加快现代分析与科学计算中心建设,为高水平基础研究创造条件。打造“数字校园”,建设校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内各类信息资源共享。

  (29)提高校园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形成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服务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提高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快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打造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文明校园。

  (七)管理创新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破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难题,努力构建有利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

  (30)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实施《中国矿业大学章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师治学、民主监督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制定实施《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科学划分、规范行使各级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探索学校或学院的理事会运行模式,建立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我校发展的新机制。

  (31)深化管理组织机构改革。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内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更有利于汇聚学科群的学部体系,更有利于高效管理的大部(处)体系。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逐步取消现行的校内学术、服务机构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3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实行财务校院分级管理,增强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提高办学绩效,加大对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质量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全面实施岗位聘任制度,实行管理人员职员制,推行基于任期目标考核的岗位晋升、降级制度。探索兼顾职务与岗位的协议工资制等多样化分配办法。逐步实现一般事务性岗位的合同制聘用管理。

  (八)党的建设与和谐校园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关注师生员工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投身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

  (3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干部公推公选力度,逐步推行二级学院院长和重要行政部门负责人的公推公选,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实行领导干部质询制和问责制,对管理服务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3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创新。加强学术规范制度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使全体教师具有高度负责的育人意识,科研人员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管理人员具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

  (36)改进学生教育管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养成具有矿大精神的成才素质。进一步改进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教育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3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我校百年积淀的大学文化精神。健全学校形象标识系统,提升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社会美誉度。支持层次高、影响大的文体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精神文明水平。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38)切实做好民生工作。改善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统筹兼顾,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努力扩大面向青年教职工的校内周转住房数量,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和市场机遇,改善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附属中小学办学条件,创建品牌中学和小学。加强后勤服务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和师生满意度。

  五、组织与保障

  本战略规划是我校新百年第一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战略实施的时间跨度大、工作要求高。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力争战略规划的全面实现。

  (39)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战略规划事关我校未来10年发展全局,事关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各级党组织、职能部门、二级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战略规划。要广泛发动,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战略规划实施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全校范围内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营造良好氛围。

  (40)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各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中长期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按步骤、按职能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辅助部门的合力,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学校要加大董事会工作的力度,以获得更大的支持,同时,积极争取教育部、科技部等上级部门以及江苏省的支持,把部省共建、部局共建项目进一步落到实处。

  (41)分步推进,重点突破。贯彻本战略规划,总体分两步走。第一步(2011-2015年),重点是起好步、搭平台、夯基础,实现战略规划的前期目标。第二步(2016-2020年),对难度要求高的目标采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方式,确保战略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42)鼓励创新,加强督查。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到位。学校大力提倡在规划实施中的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方法创新。同时,加强对本战略规划的执行力监督,通过直接督查、公开监督等方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跟踪检查,并将执行情况与各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考核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