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古汉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4-10-18 10:49: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绪论

成语是汉语词句的特殊用法,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也是汉语独有的语言。成语的产生主要及较为常见的几个来源。源于古代神话,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而概括成为成语例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其余还有很多源于如历史故事、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群众口语,谚语俗语、外来或改造的成语和生活的新生成语。当然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种类的成语“创造”出来。

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从整体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是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遗留现象。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不仅保留着不少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读音,保留着大量的古词义,而且还保留着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特有的汉语现象。从时间上看,在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它是通过书面形式保留下来的。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六朝时对佛经的翻译用了当时的口语。文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模仿古人的弊端。其实,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和古白话都与当时的口语联系紧密。《尚书》,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难读的,却也只是当时的口语而已。其实,说它难读也不然。我们现在有不少成语都出自《尚书》。如: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词语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或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经常性的,而活用是临时性的。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使动和意动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宾语的方式有所改变。动词的活用包括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和及物动词使用法。

在此份课业中, 我将根据我所学过的古汉语语法知识,选择八个成语,并以图表格式写出这八个成语的语法特点、出处及加以分析。而在每个成语中我也会作个小结。为了能更深入了解何谓古汉语语法及如何分析成语,我从各类语法书刊及互联网收集了有关古汉语语法的的资料,以便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更加透彻。

2.0 成语的古汉语现象

成语1:路不拾遗

小结:

路不拾遗可说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它的语法特点是动词作名词“遗”本为动词,遗失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作名词,指丢失的东西。其含义是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非常好。

成语2:草行露宿

小结:

草行露宿这成语属联合式;充当谓语成份。草行露宿的语法特点是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单独作状语是比较常见的。名词“草”处在动词“行”的前面,“草”不是这个动词“行”的陈述对象,而是名词“草”对这个动词“行”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因此这个名词“草”就是用作状语。以此同时,“露”和“宿”的分析也是如此。

成语3:膏唇拭舌

小结:

在古汉语中膏唇拭舌的语法特点是名词作动词“膏”和“唇”都是名词。但,当这两个名词连用,“膏”却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在这里,“膏唇”表示“用油拭唇”的意思。膏唇拭舌则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成语4:急功近利

小结:

急功近利的语法特点是形容词作动词“急”“近"都是属于形容词,但在这成语活用作及物动词。这成语带有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的含义。

成语5:破釜沉舟

小结: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这成语属于联合式。“破釜沉舟”这句成语具体表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这成语的主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破釜”既是“使釜破”,而“沉舟”既是“使舟沉”。

成语6:鱼肉百姓

小结:

古汉语的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鱼肉百姓”这句成语里,主语把宾语“百姓”当作“鱼肉”。 整个意思是统治者把百姓看成可吃的鱼肉。这足以证明这成语属于意动用法。

成语7:光前裕后

小结: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光前裕后”的含义是为前人增光,给后代造福。光前裕后这句成语的解释足以看出它属于的为动用法的特点。

成语8:夜以继日

小结: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却相反,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夜以继日这句成语的语法特点属于宾语前置的特殊语序。这句成语为了强调宾语“夜”,而把“夜”放到介词“以”的前面,形成了宾语前置的效果。

3.0结论

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我清楚的了解到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它脱胎于古代汉语。它深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也从中体悟到成语还有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妙用:大凡古汉语中不易为同学理解的语言现象,字词也好,语音也好,语法也罢,与其声嘶力竭地正面解释,不如拈来一条含有类似语言现象的成语,稍加说解点拨,同学每每茅塞顿开。在文言文教学中联系成语的常用方法。

此外,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所以结合成语释义能增强说服力,加深印象,便于记忆。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一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还可以在作文中应用,可谓一举三得,事半功倍。

在完成课业后,我对古汉语语法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辨析成语的语法特点,真是受益无穷啊!

但是,我个人认为若要想迅速、准确地辨析成语的语法特点,就凭这份课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这种水平和能力,要靠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来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此,我会在未来的日子中多学古汉语语法,提高语言素养;多学逻辑,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多读古文,培养较强的语感。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识别古文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对成语的语法特点直接作出辨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df524e2af90242a995e530.html

《成语古汉语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