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刘淑清 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发布时间:2014-06-29 02:1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顺义区石园小学 刘淑清

在教材中不仅有一些显性的德育素材,同时还有不少隐性德育素材。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数学教材隐性的德育内容,还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育作用,才能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文章从利用教材中的显性德育因素、挖掘隐性德育因素和关注教师自身德育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 显性 隐性 素材 数学教学 数学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健全人格,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新课程标准对其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即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我们发现,在教材中不仅有一些显性的德育素材,同时还有不少隐德育素材。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数学教材隐性的德育内容,才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一、 适时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后面有“知识窗”,其中有数学史的简单介绍,是重要的德育教育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

在教学第八册“鸡兔同笼”问题时,我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早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有所记载:“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认识负数时,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负数的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公元前6世纪中国开始使用负数,而欧洲在公元16世纪才开始应用负数。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钱收入数量为正,以钱支付数量为负。在关于粮食的计算中,以粮食增加数量为正,以粮食减少数量为负。

在认识小数时,我通过上网查找到有关小数的资料:世界上首先使用小数的是中国,早在公元3世纪刘徽著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所记载比欧洲早了1300年。

平时,我还向学生介绍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以及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对数学做出的独特贡献。通过宣讲,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1.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第六册“认识路线图”时,我选择了北京地铁路线图为内容。学生在认识了一号线和环线后,我又向学生介绍:北京轨道交通目前已进入新的大发展期。地铁5号线、4号线、10号线15号线等都已经建成通车。我们的出行更方便、快捷。使学生感受到北京建设的飞速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又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

2.加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第六册“统计”这一节时,我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统计内容,列出29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与学生一起绘制了《中国的世界遗产统计图》,并提出一系列问题:

(1) 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北京有几项?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2) 对于如何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使学生懂得要保护这些世界遗产,旅游时不能乱涂乱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放映一张美丽的森林公园的幻灯片,让学生按编号数一数,公园里每种树的棵数。根据每种树的棵数列出一些100以内的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做完之后,再放另一张幻灯片,由于破坏,美丽的森林公园变得面目全非,目不忍睹,剩下很少的几棵树,砂粒到处飞扬,旅客空无一人,这时再出几道相关的减法算式。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除了学会数学方面的知识外,还亲眼目睹了正在悄悄流泪、悲痛哭泣的森林公园,心里会充满惆怅和不安。这使学生更加懂得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借此机会,倡议学生从今天起,我们人人来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从而养成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好习惯,树立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又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又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又讲解了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3、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古人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意识的培养必定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这方面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不懂得珍惜,节约意识淡薄。为此在教学“近似数”的时候,我用下述方式导入使学生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投影:

北京人均年占有水量不足300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平均水平的1/ 30,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请你计算你们班级一天会浪费多少杯水,全校同学一天浪费多少杯水,全国一天会浪费多少杯水?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近似数有了实际感性认识,也渗透了节水教育。

在教学第六册“吨的认识”之后,我又出示: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大约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

(1) 如果每人每月回收1千克废纸,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照这样计算,全班同学一年回收废纸大约多少千克?

(2) 照这样计算,全校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相当于少砍了多少棵大树?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参与计算的过程中,懂得了要节约用纸,不乱扔废纸,要回收废纸。

又如:在研究“租车”的数学问题时,我出示问题情境:工地上有一批货物192吨。每辆大卡车载重8吨,租金120每辆小卡车载重5吨,租金80元。将这批货物全部运走,你想怎样租车?在学生找到了多种租车方案后,我追问:怎样租最省钱?使学生找到最佳答案。

这样,让学生带着强烈的责任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就应该养成这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会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也是重要的德育载体,教师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都是德育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整洁的板书设计、幽默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教师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如: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教具准备;前一天让学生备好学具,从来不上无准备的课。课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感受到老师的敬业精神。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数学教材隐性的德育内容,并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作用,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cd5586b9f3f90f77c61b25.html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刘淑清 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