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2-11-10 13:1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能力课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分:2 适用对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参考学时:总 时:36 理论学时:18 课内实践学时: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是一门以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科。该课程以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和幼儿园教学法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其以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和活动设计为主线,从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出发,围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探索促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理论性为基、实践性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的养成,落脚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总体而言,依据“理清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的设计准则。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功夫。
1 / 9



本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完成实际工作项目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训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日常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课程的教学实现“顶用、即创造精神独当一面;实用、即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好用、即专业思想牢固,职业道德高尚”的应然标准,从而更能满足社会、幼儿园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
其一,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的融会贯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采用“情境任务→感知解构→探究建构→设计组织→展示表演→反思迁移”的理路,突出现象直观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自主与协同性探索、建构、应用的学习及科研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其二,以工作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与完整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对知识、技能之间进行有机联结,构建心理图式中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网络,并发展多元完整的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扎根学生职业生活的实际需求与人生理想的持续发展,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规训与生活智慧的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两线的双向转化,以理论知识为工具手段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再以任务项目的完成反哺理论知识的系统内化;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客观真实且人性关怀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依据上述设计理路选择由郦燕君主编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为教材,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六个主题单元:单元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单元二,幼儿园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单元三,幼儿园各类科学教育科学活动;单元四,幼儿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单元五,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单元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每个单元由“基础知识、案列评析、实践活动、拓展练习”四部分系统有机地构成课程单元主题,既保证了理论知识体系,又坚持了课程教学的实践取向,突出了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地培养。
综上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所述,则形成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标准。 (三)课程任务
2 / 9



本课程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发展的特点及幼儿园科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自主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能力。具体而言,该课程教学通过向学生传授科学教育与教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创设和材料选择、科学游戏活动设计和评价等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案例评析、模拟教学、微格试讲”等循环反思性的实验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组织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展示表演能力,评价科研能力,反思改进能力,进而涵养与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
因此,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融通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认识,了解儿童学习科学的规律,全面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科学游戏、教育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职业工具性知识;进而获得进行该领域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教学科研的复合技能,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综合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记忆和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指导要点及途径,增进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的认识。
2、了解儿童学习科学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评价等专业知识。
3、掌握以科学的认知论与方法论去解释幼儿园的科学教学现象,注重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自主设计和方案书写,并能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进行组织与 3 / 9



实施;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订完整且详细的班级各类科学教育、科学游戏活动的课程教学教案;能够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教学的标准,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
2、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教学实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能够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并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工作感兴趣,树立起热爱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理想和精神,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更新科学教育观念,拓宽科学教育教学与科研的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增强从事本学科教育的信心和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我激励,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 四、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着“岗位适用、行业发展、理论适度、技能为主”的原则,该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及要求如下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标准和要求 五、课程的实施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注重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生成过程中,锤炼自我积极自主地与合作协同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审辨即批判问题和创生解决之道的能力。
4 / 9



根据行动导向、建构主义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策略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科学教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探索实施集“备课、上课、评价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教育课程及科学游戏的设计、课堂教学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做中学”,提高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可采取“课堂讲授、对话引导、小组讨论、案例(文本及录像)析、模拟教学、微格实验、课外实践、田野调查”等混合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法
这是知识性内容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其掌握理论的基本内涵,全面深入地掌握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基本理论,为实际职业教学中的运用夯实基础。在讲解中,采用先引入例子或创设悬念、呈现疑惑,再从对情境任务的科学分析中归纳出概念或理论结论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评析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的正反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与批判能力的教学方式。
3、换位模拟法
模拟训练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其给受训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知,提供了重复操练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换位则是一种社会角色的模拟扮演,具体包括“换位讲授、换位表演、换位质疑、换位小结、换位评价”等环节。学生首先以“教师”的角色讲授所选课程的部分内容,然后由其余学生以“教师”的角色提问、质疑,并作小结,教师最后以“学生”的角色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加以客观评价。这种方法是通过“教”来“学”,充 5 / 9



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置身参与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内化建构与外化运用。这一方法通常与案例评析结合使用。
4、微格试讲法
微格试讲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讲解、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教师首先在试讲前提供并分析示范教学,让学生仿效优秀典范;然后布置具体课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组成“微型课堂”(5-10人)进行分组训练与组间交互学习探讨。小组自主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微格教案;受训者扮演“教师”,同学及教师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的讲学操练,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训练特定的教学技能;接着利用视听设备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进行反馈分析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最后各组修改教案重新进行新一轮的微格试讲。
备注: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教学考核评价 1、考核形式
课内实践(模拟教学、微格试讲、活动表演)+课内测验(课后作业、课堂笔记与小测、期末闭卷 6 / 9



考试)
2、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100%=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3、考核评价表 考核评价表 备注:
1.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过程性评价是指学生平时在完成教学任务及项目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及项目完成的结果(科学教育及游戏活动设计、活动组织、说课试讲等)、工作效率、团队合作交流等方面,重点考核任务及项目完成效率和质量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终结性评价是指最后的课程考核,以期末闭卷形式呈现,重点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2.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各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辩证统一,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各类考核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三) 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 1、课程教材
郦燕君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8 2、教学资料
7 / 9



1)洪秀敏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3 2)施燕《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8 3)曹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全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8 网站:
汉博.中国科学教育网
法国“动手做”网站的中文镜象 科学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国学前教育网 中国幼儿教师网 北京学前教育网 上海学前教育信息网 江苏学前教育学 幼儿学习网 ………… 3、实训场地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如学前教育活动观摩厅、教学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幼儿游戏室、幼儿心理观察室、理化生实验室(标本室)等现代化的实践设施。如蒙台梭利 8 / 9



教室: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感官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文化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对丰富和充实科学教育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游戏室设施与布置与幼儿园活动室一致,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学生在情景互动教室可以尝试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的布置、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达到岗位需求。
编制说明:
1. 本课程标准由教心教研室杨倬东老师编制 2. 执笔人:杨倬东 3. 审核人:李研
9 / 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5f4a08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e.html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