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

发布时间:2018-09-02 16:30: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杨炯之生平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四杰命运多舛,四人中就有三人死于非命,只有杨炯得善终,但年岁也不高,仅43岁,且身后萧条,没有子嗣,其中以骆宾王和卢照邻年岁稍长,杨炯和王勃同龄。

1、出身名门,但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他的父亲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他的伯父杨德裔曾在地方州县担任要职,杨炯自称“吾少贱也”,可能幼时家境并不怎么好。

2、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

3、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正三品,副部级)、司直(汉置司直,帮助丞相举察百官不法之事。)

弘文馆是太宗时代就设立的,主要负责整理校正书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的设置;同时又招收弟子、教授生徒,相当于中央直属的学校,能到里面学习都是贵族子弟,且名额有限。)

只可惜,杨炯的辉煌便止步于此,从10岁到27岁,这10年间,一直都是“待制弘文馆”的身份,生活仿佛止步不前,他的心情压抑而彷徨。

这期间土蕃大举入侵西北边庭,渴望挣脱樊笼、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他,写了这首《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描写一位埋首穷经的书生弃笔从戎、从军边塞的过程,写得气格豪迈,壮志昂然,远非当时柔靡浮艳、吟弄风月的宫廷诗可比。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一句更是广为流传,后来王维的岂学书生辈,窗前一老经。高适的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想必都是受到这首诗的影响。

而这一句更是喊出了作者的心声,只可惜,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杨炯一生都困守书斋,从来都没有机会实现他的豪迈愿望。

直到27岁,杨炯才应制举及第,补九品校书郎(专门校勘典籍的官职),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也就是这一年,和他同龄的好友王勃,也是27岁,渡海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亡。

6年后,经中书侍郎薛元超举荐,杨炯为迁为太子詹事司直、崇文馆学士。崇文馆隶属于东宫,主要负责校订书籍和为太子提供顾问,这可能也是杨炯心情颇为舒畅的时期。

4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杨炯生性简傲,自恃才高,看不惯朝中那些无才无德、滥竽充数的官员,称之为麒麟word/media/image1.gif(用木头装饰而成的假麒麟),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他说,宴会上常有人假扮麒麟取乐,这些人用修饰好的角和皮毛,覆盖在驴的身上,巡场而走,待到揭去这些修饰品,驴还是驴,那些无德而高官厚禄的人,和这个假扮麒麟的驴有什么区别!其倨傲的性格可见一斑。

杨炯只在太子詹事司直的位置上坐了两三年,没想到远离宫廷的他却无辜卷入一场权利角逐。

684年高宗病死,武则天称帝,杨敬业在扬州发起兵变,杨炯族中一位兄弟名叫杨神让,也参加了扬州起事,杨炯因此受到株连,被贬谪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

但毕竟与他关系不大,所以也没受到太大的处罚,在蜀中呆了4年,期满后又被召回京中,在宫里的习艺馆当个教书先生。

5、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习艺馆就是设在宫廷里教育机构,负责教宫女学习经史、算术、众艺等,后来被没藉入掖庭的上官婉儿,也曾在这里学习(由此可见唐朝中多么重视教育,连宫女、没入掖廷的罪臣家属也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学习知识)

这时刚刚步入仕途的宋之问也被安排在习艺馆教书,他俩在这里成了知交,杨炯没有子嗣,对宋之问托以后事,宋之问也满口应承。

6、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这天要准备供品供奉佛祖和僧人,宫中也出盂兰盆分送佛寺,这在当时是个盛大的节日,武则天亲自带领众臣上洛南门观看。

这种盛事,朝中大臣少不了赋诗作文讴歌称颂,特别是武则天,大概是反对她的人太多了,对这种颂美之声特别享受,奉承得好的,还可由此获得加官进爵的机会,因此士人趋之若鹜。

在习艺馆呆久了的杨炯也没免这个俗,他作了《盂兰盆赋》对女皇作了一番称颂、赞美。

不知道是不是献赋的原因,不久,杨炯就被调到盈川(今浙江衢州)当县令,没多久便死于任上,死因史书没有记载,享年43岁。

杨炯没有子嗣,由他弟弟将棺木运回洛阳,宋之问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亲自为他建造墓地,把他的遗作编纂成集,又为之作祭文《祭杨盈川文》。

卢照邻

卢照邻(634--685),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一、少年求学,广拜名师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的成员之一,他的家族范阳卢氏,是山东的望姓大族,从小,卢照邻就被寄予厚望,他的父亲为之取名为照邻,字升之,就是希望他如日升起,光照四邻,在他十岁时,父母就让他负笈远行,拜师求学。

卢照邻的第一位老师是曹宪。

曹宪是由隋入唐的著名学者,尤其擅长训诂学,太宗曾召他为弘文馆学士,曹宪以年老为故推辞,朝廷就在家里拜他为散朝大夫,即使太宗读书遇到生僻字,都要向他请教。曹宪在家聚徒授业,学生遍及全国,卢照邻跟随曹宪学的是《三苍》、《尔雅》,都是训诂方面的学问。

在曹宪这里修完学业后,卢照邻又向另一位学者王义方学习经史,王义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很受人尊敬。

就这样,拜名师、学经义,卢照邻很快成为一个博学多识之士。

2、得遇贵人,不如人意

大约20岁这一年,经人举荐,卢照邻得以结识邓王李元裕,邓王是高祖李渊的第17子,也就是当朝皇帝高宗的皇叔。邓王本人很好学,所以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与卢照邻结为布衣之交,他常和别人说,卢照邻就是自己的司马相如

卢照邻在王府里担任典签一职,邓王把府里一应书记事务都交与他管理,王府里精藏的12车书,也任由其阅览。这期间,卢照邻游历长安,写下了著名的歌行体诗《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唐代经济文化空前发达,作为首都的长安,更是繁华似锦、团花簇锦。这首诗便是铺写长安繁荣富丽的街景、华丽的豪门建筑,歌姬舞女,市井娼家,以及各色人物飞觞醉月的夜生活。与当时骆宾王的《帝京篇》一起,标志着歌行体的成熟。

太宗当年有一个规定,官员在王府不能长时间任职,这是为了避免诸王培养亲信,时间久了起非分之想,图谋不轨,打起皇位的主意。

这时候,卢照邻和邓王的布衣之交是很让朝廷忌讳的,卢照邻在王府的职位是王府典签,也就是个八品小官,没有给他晋升的机会,恐怕邓王也是颇有苦衷、爱莫能助。

就这样,卢照邻在邓王府虚度了近10年的光阴,最后还是不得不黯然离开。

三、放情山水,遇到真爱

辞别王府后,卢照邻来到蜀中,担任新都县尉,这是一个九品官,比之前的王府典签品秩还要低。

原本以为,学得满腹经纶,绝人才华,就能得到朝廷倚重,实现鲲鹏之志,不料还是老大无成、薄宦奔波,这时候的卢照邻心情是郁闷的,年轻时的壮志豪情,也慢慢淡了下来,纵情山水、放旷诗酒。

就在时卢照邻认识了那位姓郭的女子,这位郭姑娘是什么人已不可考,可能是位歌女、也可能是位小家女子,总之在此刻慰藉着卢照邻寞落的心,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恰巧王勃也遭贬逐而漫游蜀,两位的才学超逸的诗人,都怀才不遇,有着相同的遭遇和文学见解,正是志趣相投、相见眼晚,两人一起寻古探幽,写了很多诗歌,批判当时宫廷里流行的柔靡之音。

卢照邻在蜀中曾被人诬陷入狱,经朋友营救才得洗脱罪名,但没了官职,可能也是经济拮据,便和王勃一起离开蜀中去长安另谋出路。

他离开时,郭氏已经身怀有孕,他承诺一定会回来与她重会,痴情的郭氏一等再等,她生下孩子,孩子又夭折了,卢照邻还是没回来,伤心的郭氏以为卢照邻已经抛弃她了。

于是骆宾王写了那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为郭氏发声,却不知道,卢照邻此刻已是恶疾缠身,早已身不由己,成为一生撼事。

原来,卢照邻回到长安后,没多久就一病不起,这时候他40来岁,正该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恰好当时名医孙思邈也在京,他便投拜孙思邈名下,一边学医,一边治病。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生,活了101岁,被后世称为药王,他的两本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研习中医之人的必读之书。


卢照邻的病在当时被称为风疾,从症状上看,像是现代医学的麻风病,但是麻风病有传染性,所以存疑。病成这个样子,卢照邻已是万念俱灰,一个人隐居荒山。

而这时他的家庭已经遭遇巨变,家道衰落,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只剩下母亲和兄长,兄长也是仕途不遂,位卑禄薄,虽然母亲和兄长不惜破产以供医药,家产也花得差不多了,然而也是杯水车薪。

艰难窘迫之际,卢照邻不得不写诗作文向朝中的名流贵族求乞求帮助,虽然大家都慷慨解囊,但以他一贯清高的个性,走到这一步,其内心之苦,可想而知。

卢照邻就这样羸卧荒山,和病魔斗争了10年,51岁时,万念俱灰的他为自己修建好坟墓,然后自沉颖水而死,结束了他诗文璀璨、又悲伤苦困的一生。

明代张燮在《幽忧子集题词》中,也无不满怀同情地说:古今文士即使穷途末路,也从未像升之(升之是卢照邻的字)这样困苦,他不仅仕宦不达,还沉疴永痼,无复聊赖,以至自投鱼腹,古来膏肓,从来没有如此悲惨的死法。









【总言】

四杰都是才高位卑、名大官小,又恃才傲物、行为不羁,在当时受到很多非议。

例如裴行俭批评他们浮躁浅露,不堪重任;杨炯在任上为政残酷,为争排名而愧居卢前,耻居王后;骆宾王写诗喜用数字对,被讥为算博士
杨炯为文好用古人姓名,又被称为点鬼薄等等,不一而足,对他们的文学成就、革新诗风的功劳却视而不见。

这些非议引起了杜甫的不满,他写了《戏为六绝句》为四杰鸣不平: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近代的闻一多也对四杰很重视,他认为在上官体风行的年代,是四杰让诗歌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四杰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长安古意》、《帝京篇》便是他俩的代表作,标志着歌行体的成熟;王杨则专工五律。在盛唐之音还没来临的时代,他们的诗歌无异于当时的珍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56277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f.html

《初唐四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