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的内在意蕴

发布时间:2020-03-29 05:1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过客》的内在意蕴

如果说《野草》是鲁迅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对生命的拷问,其中1925年所作的《过客》是如何追问生命的?

文章开头就对老翁、过客、女孩的外貌进行了描绘。老翁的外貌描摹得最简略、模糊,是所有老翁的概括,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女孩的紫发为她蒙上了浪漫的面纱,未经世事充满幻想迷离的情调,这是她这个年纪所特有的;过客的外貌神态最为清晰,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等等,确实是乞丐的形象。然而,内心是倔强执着的。

因此,小女孩、过客、老翁,分别象征着人生的童年、壮年、老年。

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人物外貌神态是符合的。荒凉破败的丛葬小土屋枯树根,这似乎是荒郊野外,但野外住着老翁和孩子,是有生命存在,枯树根就是老翁,时间沧桑了老翁,毫无生命力。似路非路的痕迹,显然这条路走的人并不多。

可这条人迹少而又少的路走来了一个人,对这个人的态度,女孩和老翁开始是截然相反的。女孩在这个荒凉的地方生活了那么久,自然是很感兴趣,便要看一看,老翁不愿看,认为天地万物都好看,唯独不好看。待到人走近时,原来是个乞丐。但老翁反而殷勤了,一改之前冷漠的态度,请坐、要求杯子要洗干净,难道一个乞丐还会嫌杯子不干净吗?

紧接着老翁问了过客三个问题,你是怎么称呼的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到哪里去么,简单的三个现代性问题,却是一个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是人的本质问题,万事万物都有源头,人的存在必然也是如此。奇怪的是,过客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每个人从出生就有既定的姓名,那么老翁追问的显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命名,一个自我存在的追问,一个身份的确认,一种来源的思考。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明显,作者从来就是孤独的,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这种孤独源于他早年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自觉意识的产生,个体深度存在的差异性。如果一个人拒绝了传统,也拒绝了集体性的归宿,那被放逐和孤独荒原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尼采说,“吾行太远,故孑然失其侣,见放于父母之帮矣。

就这样一个乞丐似的过客,只知道他要去的地方就在前面,这个前面,到底是什么,老翁告诉过客前面是,女孩急忙否定,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坟和野百合、野蔷薇明显是对立的事物,老人和小孩眼中的世界竟是如此不同。老人看到的坟,也就是死亡,对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来说,坟就是归宿,对人生懵然无知的小孩看到的就是鲜花。而过客呢,那些地方有许许多多的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他也有女孩式的童年,但他更认为那是坟

对于,老翁也是不了解的,他对南边、北边、过客的来路都很熟悉,因为他已经经历了那些过去,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他劝过客往回走,别再赶往前面。就像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那头山巅上冻死的豹子,远方充满诱惑,但远方也是危险的,仿佛塞壬的迷人歌声,强烈地诱惑着你,但你却永远也找不到,无法抵达,而且可能在暴风雪中淹死在大海里。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马拉美说沉入大海的心将一无所恋,尽管船可能会翻,可能根本没有靠岸的岛屿,为什么不能走完?因为人生之路没有尽头?因为中途迷路或者危险的意外!而且你肯定因此很疲惫。过客倔强地说,那不行,在过客以往的人生,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每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他憎恶那些虚假和丑恶,宁愿往前走向不知名的地来远离那个肮脏的世界。

他是因为现实的黑暗、残酷和丑陋而拒绝现实,从而企图拒绝现实而逃离另一个世界。他的走是被迫的,他自己所处的每一个地方都不是他的家园,但他分明行走在大地上。与其说是他的身体在行走和流浪,不如说他的内心没有安身立命的家园,他的灵魂是无家可归的漂泊的灵魂!也许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走得如此之远,否则也不会如此孤独,但已经晚了,他一开始行走,就象穿上了有魔力的红舞鞋,再也无法停下来。因为你无法回去,走过的地方都不是你的家,你对走过的地方已经很熟悉,不会再给你期待和惊奇。

过客要往前走不仅因为无法返回,还因为一个神秘的声音在前面呼唤他,什么声音呢?这是一种神秘的心灵的感受,是上帝在召唤?是生命的呼唤?是理想的彼岸世界?是对存在的追问?当然,行走是艰难的,过客受过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他要喝些血,让疲惫和困顿的自己振作起来,重新获得营养,但血在哪里呢?这个血指什么?有人在评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时候说:伟大的作品无处不充满象征,这句话用来评价鲁迅的《野草》再恰当不过,这里的血自然也可以看作精神的养料和哲学化的人生解说或者宗教信仰,联想到鲁迅曾先后研究过阳明心学,尼采,还有佛学,我们就知道鲁迅永远需要精神的血来补充。但象征的意味是丰富的,他又说:我也不愿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喝些水,显然,这里的喝血,也可以认为是在社会上压榨,剥削和排挤别人,也就是鲁迅自己所说的吃人。他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宿命!但在中国,一个吃人与被吃的社会,你不吃别人的血,要生存就必定是艰难的,所以他感到营养不足。

有意思的是,那个声音也曾呼唤过老翁,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显然,在老翁年轻时候,也曾听到过那个声音,只是他没有理解,他也就不叫了,你愿意倾听,它就存在,你不理睬,它就不存在,绝对彼岸理想世界确实如此,它是无法证明的,全看你个人是否信仰它,是否接受它倾听它,如果不理睬,不愿抬头仰望星空,就与世浮沉,忘记了自己的家园和灵魂,泯然众人矣!

客人终于无法停下来,虽然他多次因疲惫而几乎放弃,但他终于自我振作,继续前行。这里小女孩想给他一块布裹伤,被他拒绝了。

并且说了很奇怪的话。

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诅咒她以外的一切全部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诅咒。

鲁迅在回答一位读者时解释了这段话。比如说,你我之间,如果本来不认识,彼此没有感情上的牵连,有一天,我们成了敌人,站在战壕的两边,我会毫不犹豫地开枪把你打死;现在我们有了联系,战场上再见时,我就会有许多顾虑了。再比如说,我有个老母亲,80多岁了,住在北京。我在上海,要作什么危险的事,我本可以无所畏惧地去做,但一想到老母亲,她对我的种种期待与爱,我就下不了决心了。可见,一个人的反抗是会磋跌在爱上的。这里相当深刻地反映了鲁迅这样的战士,中国的改革者们的内心矛盾:他们既渴望着爱与温情,又恐惧着(警惕着)爱与温情的牵挂,会使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战士、一个改革者的思想与行动的自由,这内心的矛盾是相当动人的。

鲁迅,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巨人,在我们眼中,他是一个战士,是向敌人宣战的利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在大家眼中就是神,他的思想从来就没有后退、犹豫不前的概念,只有勇往直前、死而后已。在感情上,他内心充斥的是对敌人的憎恨,对异己者的愤恨,对不争者的怨恨,在他那里从来就没有过温情和柔情,正因为这样,他批判的笔锋才会如此犀利。

其实,当我们把鲁迅作为来剖析时,就会发现,他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也有过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也有常人的生活烦恼和痛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636988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5.html

《《过客》的内在意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