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敏散文

发布时间:2010-08-30 20:45: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风中行走的歌者

筱敏,1955年生于广州,1969年初中肆业当工人,1983年调入广东作协文学院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般》,散文集《暗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人礼》等。今年仍侧重于读书,并写一些散文随笔结集。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革命、自由、民主、知识分子、家庭和女性等。

“我们要不时地告诉自己:我们是幸存者。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的前头承担了不幸。”

“什么是民族的尊严?一个将公民的眼睛和嘴巴贴上封条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一个取消大脑,践踏个人自由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一个倒伏在专制强权之下,到处流行政治的情感瘟疫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一个无视个人尊严的民族是没有整体的尊严的。一个拒绝审视自己,用一些含糊的修辞遮掩罪过,拒绝忏悔的民族,同样是没有尊严的。”

--筱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叶的骨骼 筱敏

1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树。

2)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有东西能与人的生命本质相关或者相似,所幸还可以看见树。我非常喜欢林子里蒸腾着潮气的老树和幼树,喜欢高崖上兀立挺拔,成为某种标志的松树和柏树,喜欢在田边村头,洒些许古老的荫翳的榆树或槐树。但还有一种树,因为时常面对,它们进入我的感觉则更深一些,那是在城市的逼仄中仍然不死的树,它们大多营养不良,而且时常被粗暴地修剪。

3)等待一棵树的长成需要时间,等待一个诗人的长成也同样如此。这种时间不能以流水线上的计件标准来计算,甚至沙漏也不行,这种时间是看不见的。

4)一棵树只长它的遗传密码注定了的那种叶子,同样,一个诗人只按照他心灵的质地写诗。风,雨,虫灾,干旱,斧斫痕,工业废气……可以使某一季的叶子肥硕或者枯瘦,使其些叶子残缺,畸形,从而被认为丑陋或被认为病态美,但其本质的构成是不变的。无论如何,松针不可能像垂柳那样倒挂下来,让悬岩上的风看起来柔软。

5)是的,诗的生长,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些很朴素的事情。因为心灵的感知方式是很朴素的,创造的使命也是很朴素的,就像在燧石上敲击出火花,就像叶子在枝头萌生伸展。我怕读那些很华美很玄妙的诗论,因为在那样浓重的烟霭里,一棵树很难呼吸。当然,我承认那里有许多智慧,但我不承认智慧可以成为诗的本质

6)事实上,我们肯定会遇上秋风的季节,满树繁茂一夜之间被扫落净尽;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总会过去,我们的青春也总会消逝。那些曾经与阳光和月光都靠得很近的叶子是无力抗辩的,泥土自然会融解它们。幸运的诗人会有一两片叶子恰好被岩层选择了,这未必是那棵树上长得最漂亮的叶子,更未必是那片森林中最出色的叶子,但恰好它飘落在被选择的位置,便有可能被岩层拓印下来,从而有可能成为记载某个时代的化石。

7)被选择或被遗弃,这很偶然,也很无理。但我所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叶子即使适时地落到最有利的位置,也并不一定会在岩层上留下痕迹,比如那些滤去水分便没有自己的形状的叶子;而最终被保留下来的,必然是有骨骼的。我们所见过的树叶化石,总是叶脉清晰,甚至比翠绿多汁的时节更清晰,这是树叶的骨骼,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最终使它显现出来。凭藉这骨骼,我们便能感知叶子生动的姿态,感知远古的诗人心灵的本色。

8)我想,我已经学会了穿越时光的触摸。触摸中,我终于明白,诗是一个这样的事实,而是否倾泻在纸上倒并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选自《成年礼》,有改动)

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在文中,作者对各种树都心存爱意,因为树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

B. 在作者看来,松树能使悬岩上的风由强劲变得柔软,皆因枝叶的本质使然。

C. 在文中,有些语句的表述含蓄而深沉,如“在那样浓重的烟霭里,一棵树很难呼吸”等,耐人寻味。

D. 秋风中尽管有的叶子被扫落,也有一些叶子被选择。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更加乐观地看待生命中的种种不幸。

E. 文中作者含情脉脉地写树、写叶,其实别有寄托,这种写法增强了文章的思想容量和艺术表现力。

2. 请结合文章,解释第(5)段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答:①“这样一些很朴素的事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的本质”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片叶子,最终能成为“记载某个时代的化石”,所必需的条件有哪些?(列举)(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叶的骨骼”,开篇为“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树。”综观全文,请说说“树”“叶”“骨骼”这三个词语的深层含义,并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

答:①“树”指____ __;“叶”指____ __;“骨骼”指____ ____

②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之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取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他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劲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地歌唱,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却很差,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与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来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碟小碗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于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于再赏给它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 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侯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想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笼壁的铁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中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的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地,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训练自己的翅膀,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

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但在看到那只在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5.作者开头为什么说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4分)

答:

6.文中作者把鸟儿分成了三类,请按照顺序分条概括三类鸟的基本特点。(每条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1   2

  3

7.当作者看到那只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在笼中用残酷的方式练习飞翔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悟?给予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4分)

 答: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笼中扑翼鸟儿的褒扬,赞美了那种面对厄运敢于抗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B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作者对适应能力强的鸟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C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一句,既是作者对扑翼鸟抗争精神的高度评价,又表达了自己不能帮助这只鸟摆脱困境的内疚。

 D.本文构思巧妙,结构谨严。开篇写自己对继续扑翼的鸟怀有敬意,中间以另两种鸟作铺垫,在对比和映衬中对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进行褒扬,最后以对扑翼鸟精神的肯定和感悟作结,使文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E.文章运用拟人化手法,用文中的三种鸟比喻现实生活的中三种人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态度。

凉州词 筱敏

抵达古凉州的那个傍晚,天阴郁着,竟就下起雨来。

  城是在冷雨中暗下来的。站在窗前看雨中的凉州,就觉得时间是从来不曾流逝的,或者如雨,流逝了,复又回到天穹,渐聚为云;或者如沙,吹散了,旋而归寻来路,相拥成丘。然而时间毕竟流逝着,流逝的形迹,便是这漫无目的飞散的雨。风很大,这原是席卷黄沙的风,从西汉北京的渊深之处袭来,有一种荒芜空寂的况味。

  《凉州词》似乎由来少雨,抚着字行遥望,目光所及之处,黄云、白草、羌笛,孤城,沙碛和雁,乡心和月,零乱的马蹄和零乱的尘土,祁连山的墨玉被慢慢切割,慢慢研磨,夜光杯就在夜色之下举起,色泽是如此悲凉……那么雨呢?“惊沙拥风,散如时雨”,这是江南春雨的怀想吧?只有连怀想也已经如此粗砺了。此外还有:“边城暮雨雁飞低”,这雨就让人茫然;万物归家的时分,那一羽孤雁,竟是把家遗失在了哪里呢?

  凉州。只一个“凉”字,便洞见世代的幽深。想着那幽深之外,有一条苍老的河流,浑浊着,粘稠着,汹涌而来,与我血脉相连,时序顿时就纷乱如雨。结群起落的沙和草是没有年轮的,年轮只长在终年孤寂地伫立着的树木体内,它把枝桠紧紧缩着,环抱自己,仰望苍天,看物是人非,看云起云落,那一个“凉”字,便深深地印在年轮里了。

  对于个体生命来说,编年史是隔膜的,只有情感,能够透过竹简和帛,深入生存的底蕴。生命如此脆弱,如此短暂,然而几千年的征战史和相斫史,使一片土地冷漠如斯,对生命的挣扎竟无所容心,只以永远的荒芜和永远的弃绝相向着。黄沙白草两茫茫。那些从来不曾被珍惜过的生命,只为为断的西风吹出塞去。没有碑,也无须有碑,对人的生命和千年浩叹,都绞结在千古的《凉州词》里了。

  除却一段黄土垒起的厚厚的城墙,古凉州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不再荒凉的凉州自然不必再存留一个“凉”字,一个与中原和现今都并无异样的城市,这自然好的。可是凉州城的标志,现在竟然会是“马踏飞燕”,一匹奔驰的骏马,踏着一羽匍地的乳燕,却令人惊悸。形容某人的骁勇,便让他脚踏一名战败者;渲染某物的飞快,便让它脚踏一羽弱小者;这种古往今来的残忍,世代相传,竟成为一种闲时品赏的美的趣味,思之只有无尽的悲哀。

  那一支横笛吹起的时候,必是水落黄河冷的时候,必是风吹大月来的时候,——“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然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弱小的。

  历史日渐褪色。凉州已然湮没,凉州只留存在《凉州词》里。

鸣沙流山

只在这里,才知道了月亮怎么能是皎洁。皎洁,一个永恒的不醒的梦,一个梦的轻扬影子,她沁凉彻骨,无与伦比。

她从一个遥远的海子里升起来,刚刚爬上沙梁的时候,还染着那死去的海子苦涩的微红。那一夜她已经圆了,在空寂澄澈的沙丘之上照耀。那轮月,本来应该是圆的。

月圆时分的鸣沙流山。

于是夕阳就沉落在沙梁的另一边了,那垂老的辉煌,望中依然令人震惊,驼铃如往古一样是驯良的,迟滞的,然而,在渐次高耸的沙梁和渐次围拢的夜色中,有一骑骆驼仰天嘶鸣了,其声凄绝,愤懑。哑默的空气一下就被撕裂。于是,风从谷底扬起,沙从谷底扬起,涌浪一般拂过坡谷,涌浪一般冲刷沙梁,并且迁徙沙梁,而后没入夜空。在重塑过的坡谷上留下鳞关的踪迹,让人冥想水的波纹。

水波纹的鸣沙流山。

古人记录说:其山流动无定,峰岫不恒,俄然深谷为陵,高崖为谷……”数千年了。只有月亮知道,即便无水,流动也是永在的,倾覆和崛起也是永在的。在这草木无所依凭,虫鸟无所归栖,只不断地流变的峰谷之间,假如有心灵生长,那浪游的心灵,怎么能够存留一片古老的陆地因稳定而衍射的辉光,因均衡而滋养的寥落呢?

鸣沙流山。

因着风的冲刷,夜空是如许明净。月亮在千年苦难的磨洗之中,变得澄莹。这曾被多少焦渴的眼睛注视过的月亮,一次再次从死去的海子里挣扎着升起,既令沙暴狂野,又使沙山安详。这一个夜晚,一个梦像熔化的蜡烛一样无力地流泻了,沙的峰谷在皎洁的冷光之中起伏抽动,那个梦就像起伏抽动地流泻着。没有火苗,这一个夜晚只飘荡一点吹散亡魂的小风。流沙之下的沙州古城早已停止哭泣,只有流沙是永恒的,只有月是永恒的。如果这永恒的苦难和永恒的流变中独行过几颗心灵,哪怕如风烛摇曳,也必定是永恒的。

夜空太高,太远,月光所期许的空间是一无所有的。像是展开一支瘦长的翼。即使只有一支翼,飞翔也不再是无由企及的梦想。惟有圆月注视这瘦长的翼,并用皎洁鼓荡这翼。惟有圆月谛听。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我经历过一个全体青少年都渴望当兵打仗的时代,今天看过去它不免荒诞,但当时的一切都是有本有源,顺理成章的,那是一个生活有如舞台布景,被装饰得如火如荼的时代。

    绿军装风靡全国,成为青少年们唯一的,具有绝对统领地位的流行时装,这种整齐单一的审美趣味,自然源于这一代人所获得的整齐单一的教育。炸碉堡堵枪眼之类的英雄主义行为,雪山草地的浪漫主义传奇,是自幼年以来一直喂养我们的食品,比起异域的童话,这种喂养是不由你个人或家庭选择的,它带有统摄性和强制性,接受是一种义务。那种整齐单一的着装趣味,并非仅为审美的尺度,而更是道德的尺度了。

    这一代人的唱火药味十足的歌,由衷地相信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等待着我们去解放。这一代人觉得生在和平年代是一件遗憾的事情,甚至连“和平”这一类的字眼都是懦弱的,带有“修正主义”气味的,因为它使人生平庸,何况它几乎总与“演变”这样可耻的字眼连在一起。“我们这一代青年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这样一类名言的流行程度可以压倒当今任何一支流行曲,这一代人无论从高音喇叭里听到它,还是从友人来信中看到它,都无不为之动容,从而进入一种躁动不安的梦境状态。革命的饥渴,战争的饥渴,献身的饥渴,伴随着青春期特有的饥渴,使这一代人如浸没在狂潮之中,没有立足点,也不肯沉没,于是便不断地翻卷,涌动。我们可以从当年流传下来的诗文中,看到那个时代的生命标本,比如当年广为传抄的政治抒情诗《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这一代人不断讨论的话题,几乎是从记事以来,这场虚构的大战,就通过官方话语和私人话语,无数遍地让他们体验过了。因此,诗人的虚拟,在这一代人的情感里,是比真实生活更真实的。诗的场景是:那一场“赤遍全球”的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诗人站在北美的陵园里,站在为攻打白宫而牺牲的战友墓前,抒情和回忆。回忆中有他们共同经历的红卫兵运动,井冈山,大串联,更有那令人难忘的夜晚,一同收听国防部的宣战令,出征,一同奔赴“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今天,我手里写下“国防部的宣战令”这几个字的瞬间,突然有一种极恶劣的情绪反应,我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但在当时,我确曾为这样的诗句激动过:

    “还记得吗?/我们曾饮马顿河岸,/跨过乌克兰的草原,/翻过乌拉尔的高峰,/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穿过巴黎公社的街垒,/踏着国际歌的鼓点,/驰骋在欧罗巴的每一个城镇、乡村、港湾。/瑞士的风光,/比萨的塔尖,/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富士山的樱花,/哈瓦那的烤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这一切啊:/都不曾使我们留恋!/因为我们有/钢枪在手,/重任在肩……”

    这些中国青年,就是这样踏遍了全世界,胸怀理想,也胸怀仇恨,浴血南征北战,直至“冲啊!攻上白宫最后一层楼顶,占领最后一个制高点。”直至全世界一片红,共产主义最后实现。

    读这样一些诗句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国际法准则,不会有良心上的歉疚,更不会以为“侵略”这个向来只用于帝国主义的字眼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我们是正义的。何况,我们在受教育中所获得的道德准则还包括:对阶级敌人绝不心慈手软,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直至今天,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圣洁的情感,只不过有点儿幼稚而已。

    如果我们的历史课本或课外读物,向我们描述过某些我们应该知道的历史,而且描述不是限于那些意识形态的辞藻,能略微地进入某一段社会生活,比如二战前德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或许我们会获得某种对照。与历史对照可以使人较为理智地思考自身的处境。从如火如荼的舞台布景中走下来,观看了另外几出同样如火如荼的剧目以后,你才有资格有能力评价你自己参与演出的那一场戏。其实我们可以很轻蔑地对待“空前绝后”“史无前例”之类的修辞方式,对于历史来说,这些巨大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辞藻,几乎都是谵妄的,不诚实的。

    命运最终没有满足我们当兵打仗的痴迷,没有真的听到“国防部的宣战令”,把战火烧到世界上去,没有真的实施“赤遍全球”的战争狂想,实在只能说是上帝对我们的怜悯。在我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再从历史图片中看到那些十二三岁的德国孩子,在纳粹德国即将覆灭的前几天,列队接受“元首”的接见,准备开上战场去充当炮灰的情景,我说不出我的感受。我想,一切战争狂想都是有罪的,所谓“圣洁的情感”,不能减轻丝毫的罪愆,那些满稚气的德国孩子,会说他们纯正的雅利安血统不是圣洁的吗?

    纳粹德国的宣战令满足了德国青少年的战争狂想,而在此之前,统治者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来灌输这种战争狂想的。

    纳粹当局严密控制自小学开始的全部教育环节,取消全部私立学校,改组了绝大部分教会学校,使教育“一体化”得以全面进行。

    纳粹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这样一代青年,用希特勒的话说:“全世界在这代青年的面前都要骇得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身上既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里看到骄傲的神色和猛兽般的犷野……”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方面,文化课程大幅削减,政治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政治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忠诚于领袖,具有为实现纳粹主义的坚强意志责任心,勇猛好斗,不重私利,勇于为纳粹德国牺牲一切。而在可怜的文化课程内,也充满着纳粹的革命化气味:历史课还未历史知识的系统,而着重种族斗争,宣扬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着重激发爱国热情;生物、地理、德语等课也向种族论(而德国总有数量可观的知识分子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着这一类理论)严重倾斜;数学课时常用于学习计算炮弹飞行轨迹或枪炮瞄准的提前量;而物理化学等等,就更是可以注入战争实践或军工生产一类的内容。

    国家通过各种组织严密地控制了每一个青少年。从6岁到10岁,你是学龄团员,跟随你的一个记录簿,开始记录你在纳粹化运动中的种种表现。10岁到13岁,你必须通过考核----比如背诵纳粹主义要义和纳粹党党歌,野营,操练,为国家收集废铜烂铁----然后升入少年队,你必须在希特勒生日那天参加集体宣誓:“在代表我们领袖的这面血旗面前,我宣誓把我的全部精力和力量献给我国的救星阿道夫.希特勒。我愿意而且时刻准备为他献出我的生命,愿上帝帮助我。”你被授予一把刻有“血统和荣誉”字样的少年队员短剑,你学习服从,学习射击和投弹,铺设电话线,学习追逐整个社会都视之为荣誉的荣誉。14岁到18岁,你就成为青年团的正式团员。你必须过集体生活,住在营房里,接受按武装部队的要求组织的军事训练,学习纳粹史、种族学,听时事讲座:德国被包围了,要把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为德意志民族夺取生存空间,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等。你必须参加农村劳动服役,必须统一着装,必须在大型的集会游行时严守纪律,跟随喇叭狂热地呼喊……而在这之后,你成年了,你将幸运地接受国家赐予你的“最高和最后的国民教育”----服兵役。在多年的受教育中,你已深深认同这一点:德国陆军是全国的榜样,它具有最可贵的素质,即纪律、团结和牺牲精神,军队是德国“最具社会主义性质的组成部分”,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场所,它必须作为青年教育的终结阶段。

    在这环环紧扣的教育体系中,你一点一点地失去了个人的自由,你既没有个人行为的空间,也没有个人思想发展的空间,生活中所有空间和时间都被集体、国家所充满。但这又有什么呢?元首早就这样教导过的:“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意志的自由,要比个人思想和意志的自由有价值得多。”而且这种价值似乎是可以立刻看见的。

    你走完了党所勾勒的接班人成材全过程,通过了多年不间断的治炼,你有了挺拔的身姿和钢铁般的意志。连终日标榜民主自由的那些美国人也不禁羡慕你,并因此而怀疑他们的宪法制度是否比得上纳粹的理想,他们说:在新闻短片里,那些年轻的德国兵多么英俊多么富有生气!而我们美国的年轻人则整天看电影,像一群废物。

    在一个全社会都仰慕军人的时代里,青少年会为自己确定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他们的体格、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知识结构、以及他们青春期的欲望,都在推涌着他们。他们仿佛站在世界之巅,俯视这个小小的世界,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何况“血统和荣誉”的短剑,是祖国早就授予了它们的呢?为德意志民族而战,为斩断套在祖国颈上的绞索,夺回祖国的自由和生存空间而战,为拯救了德意志祖国的元首而战,为血统和荣誉而战!用纳粹党的教导来说:这是进入历史的伟大时刻,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至此,难道战争还是可以避免的吗?

    后世的论者试图控清为什么会发生纳粹那样的罪恶,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在充当希特勒的屠夫。有学者不惮烦琐,一个一个地调查纳粹军队中士兵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结果发现,这些杀人恶魔,个个都说得上是品行端正的普通德国青年,他们的经历也不过是德国青少年从学龄团、少年队到青年团、国防军这样普通的经历。

    一名上尉在法庭上如此叙述说:

    19433月初,我收到了80个囚犯,要我用希尔特给我的毒气把她们杀死。……

    “在几个党卫队人员的协助下,我把那些女人的衣服剥光,并把她们推进毒气室。门一关上,她们就开始尖声号叫起来。我通过一条管子把一定数量的毒盐送入室中……从一个窥视孔看室内发生的情况。这些女人只呼吸了大约半分钟便栽倒在地上。我开了通风机以后,把门打开。我发现那些女人都已死在地上,浑身都是粪便。”

    当检察官问他当时的感觉时,他的回答是: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毫无感觉,因为我是奉命用我已告诉过你的办法杀死这80个人的。而且,我正是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

    片刻之间虐杀80个生命,而毫无感觉,这便是纳粹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巨大成功。我想象,在说到“而且,我正是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之时,我名上尉依然是英俊挺拔的,内心里他依然认定自己是德意志祖国的忠诚战士。

    德国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六七十年代,都已是过去了的事情,人们在形容这两段历史的时候,都喜欢用同一个词----浩劫。但这一个词并不能结束一切。追述这些,就是由于它们在我心里总也不能过去,而且我想,没有直面于它的认真清理,所谓浩劫,是不可能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过去的。

    作为这一代中人,我不喜欢听受害者对当时青少年们的“革命行动”一味地控拆,不喜欢听诸如“红卫英雄”之类的鄙称,我总是下意识地回护着少年时代的“圣洁的情感”。但有一次,当我又读到一位老人在回忆录中作这种控拆的时候,有地声长叹却触动了我----“这些坏人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啊!”我蓦地想起那些眼熟的军用皮带,那些涂在老师脸上的墨汁,还有,一个出身很好的中学生,把同学绑在木桩上做稻草人,用军体课上学来的很标准的甚至很优秀的刺杀动作,向同学前胸不断突刺……快三十年了,我几乎不再想起这些,这无疑是一种回避。而在读到别人的历史和别人对自身的剖析后,我想我们有必要明白我们这块土地曾发生的事情,我们有必要回答那个总是被回避着的问题——

    这些坏人究竟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农舍中的奥威尔 (书评)

时代的进步是一件颇令人怀疑的事情,在所谓的进步中,我们一面固然在获取,一面却也无可挽回地在失去。我们获得了电话、互联网的迅捷,其巨大的代价,是失去了书信的温煦。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能再看到书信集这样的读物,不再有那条平朴的后园小径,让我们走近我们希望走近的人。

书信集是出版物中别样的一种,其特殊正在于作者写作它们的时候,是并不为发表计的,它只是亲朋之间的私语,未结领带也未上妆的倾谈,呈露的是本真的人。它的结集出版,往往是作者顾及不到的身后事了。自然也有例外的,只好权且留作别论。

先前读过奥威尔的《动物庄园》、《1984》以及一些散文随笔,觉得此人锋利,冷峻,凛然立着,投出两道冷兵器似的目光。堂·吉诃德舞长枪是回护残梦,而奥威尔执一柄短剑,是戳穿世人新崭崭的甜梦,刀法委实无情且残忍。待读过这部《奥威尔书信集》,却觉得心里和暖起来,像是绕到了冷兵器的背后,发现了大片干草和玉米,黄灿灿地散发着冬日阳光的气味。

一个作家过着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在我看来,比他具有什么样的天赋、获得了什么样的声誉更重要。后者是一个是否令你歆羡的问题,前者是一个是否让你认同、热爱的问题。奥威尔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自然离不开他的写作问题,出版问题,现实政治问题。他是一个介入现实的行动中的作家,这一切构成了他日常生活的首要部分。但我更关注的是那些次要的部分,比如他在沃灵顿村和朱罗岛上的二度农夫似的生活。

奥威尔到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叫作沃灵顿的村子里租下一处农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那时他刚从西班牙战场回来,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脖颈,奇迹般没有夺去他的性命而只夺去一条声带。这处农舍中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需要一年的劳作收拾好荒芜的园子,种上土豆、卷心菜等作物,在饥饿的日子里,作家夫妇靠这些土豆以非同寻常的方式熬过来了,而在如火如荼的春种时分,作家的目标是让土豆增产六英担,以抵御我预料中的明年冬季的饥荒;这里饲养着一只奶羊,为产少许羊奶;有几十只家禽需要喂食照看,小贩会沿街收购鸡蛋;壁炉有些漏烟;雨天厨房可能进水;和农夫一样为干旱操心……奥威尔对生活索求很少,他觉得自己理应如此生活,并从中感到温暖和满足,他称这是很好的小房子我这里的情况还相当不错不管怎么也是一个适于写作的安静场所。因为生活告诉他,有一块立锥之地是一件大事,即使是一间漏雨的房子

奥威尔就是在这所农舍里,写作了著名的《向卡泰罗尼亚致敬》。奔赴西班牙投身反法西斯战争的经历,还有亲身体验的阵营内里的种种,使作者成熟并且锐敏。他孤身站在阵营之外,披露一场屠杀,披露某些人蓄意篡改的历史,指出法西斯主义如何在反法西斯的面具下横行。他的写作遭到普遍的攻击并屡遭出版商拒绝,但一个对生活索求很少的人是自由的,他有足够的土豆可以越冬。

写作《1984》的奥威尔,是租住在朱罗岛上的一所农舍里。奥威尔很满足地写信告诉友人,他以少得几乎可以说是零的租金,拥有了一个离群索居的好地方从伦敦到这里来只要大约48个小时那边有漂亮的白沙滩;牧羊人的空窝棚没有床,但却非常舒适有时还会有一到两周时间,人们跟本土的联系被完全隔绝,但是只要你的手里有面粉可以做烤饼,这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俭朴的、淳厚的日常生活,这种对俭朴淳厚生活的天然挚爱,深藏着人性的温暖。我们在梭罗那里感受过这温暖,而在奥威尔这位早年受伊顿公学贵族式教育的学生、后来慨然赴疆场的反法西斯战士、继而几乎所有作品都闪烁着短剑寒光的格斗者那里,却同样感受到这温暖,这在我是意外的,更是欣慰的。

1984》最终是在朱罗岛的农舍里完成的。45岁的奥威尔支撑病体,每天有一半时间必须卧床喘息,他在喘息中打制了这个惊世的冷峻的乌托邦寓言。这是临近他生命终结的时刻。他记挂着一个未经审判就被判处死刑的西班牙共和党人;记挂着如果不进行斗争,集权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取胜;记挂着原子弹对人类的威胁;也记挂着他收养的小男孩。他是不想让这孩子在伦敦学走路,为了给孩子一个自由奔跑的地方而迁居朱罗岛的;他悉心关爱这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而天性亲近土地的孩子;他愿意孩子自由生长,他长大以后当个农民,我也会同样高兴;他患病后,还忘不了找一头健康的奶牛,以保证孩子饮奶的质量;而现在因为他的疾病有传染性,他再不能看见孩子,这使他十分哀伤…… 

这一切都使奥威尔像一个古道中人。确实,他的审美取向也是古典的,他处处提防着现代社会在进步的名义下像魔鬼一样地驱使着我们,在书信中写道:值得读的任何东西几乎往往都是过时的。 

参考答案:

1. 4分)[B][D](每项2分)

2. 4分)①等待一个诗人的长成需要时间(1分);一个诗人只按照他心灵的质地写诗(1分)。②表现诗人独立的思想感情(或心灵本色)(2分)。

3. 4分)①恰好飘落在被选择的位置;②有骨骼的;③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4. 6分)①“树”指诗人;“叶”指诗歌作品:“骨骼”指诗歌作品中独立的思想感情。(每点1分,共3分)

②挖掘诗的生长与树的生长的相似性(1分),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看法(1分)表现得深刻透彻,生动形象(1分)。

5.(4分)笼中继续扑翼的鸟具有身处困境却不失去生活理想的勇气,具有面对厄运坚持飞翔而毫不动摇的精神。两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6.(6分)(1)接受现实,生活得心安理得。(2)面对厄运,悲观绝望,只求速死。(3)困境面前敢于抗争,不懈奋斗。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

7.(4分)鸟儿应当在辽阔的空中飞翔。一旦被囚人笼中,也不应该放弃飞翔的理想,因为天空是靠自己寻求和创造的。作者通过对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的褒扬启示我们:在厄运和困境中不应当悲观绝望,不应当放弃理想,而应当敢于抗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两问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8.(4分)ADB作者运用反语,用讽刺的口吻描述它们的表现。C是因自己难以达到扑翼鸟的那种精神境界而感到惭愧。E文章运用的是象征手法,三种鸟象征了现实生活中的三种人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态度。)每答对一项给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db432b3169a4517723a380.html

《筱敏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