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生活废品回收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6-09-28 21:5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前言

1.1 选题

在全世界大力提倡垃圾“3R”化处理(REDUSE 减量化REUSE再用化 RECYCLE再生化)的今天,废品回收作为与之最紧密相关的行业,也应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然而,在哈尔滨市却经常有废品回收站扰民严重”或者“居民与废品回收人员发生冲突”等新闻见诸报端。出于专业的敏感,我们对此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逐渐深入的展开对于废品收售有关的人、事的调查研究。

1.2 调查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更替量增加,城市垃圾8%~10%的速度增。由此产生的生活废品也逐年增加。有人说“废品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再生资源的利用不但成为一种可能更成为市场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健全的废品回收系统不但可以减轻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更有节约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从以上方面考虑,废品的回收问题都不应再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目前现实生活中废品回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现有的专业知识,提出相关的设想与建议,促进废品回收系统的完善。

2 调查基本情况

2.1 调查范围及对象

废品是垃圾中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废品和工业废品两大类。生活废品的主要来源是居民区,五小单位(学校、商店、饭店、小工厂、办公单位)。其中由居民区产生的废品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由于能力及时间的限制,本次调查,我们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城市居民产生废品的回收状况。

依据废品回收过程中涉及的环节,我们确定调查对象是城市居民,小区物业部门、废品回收人员、废品回收站及相关管理部门等。

在初步的走访和踏勘中,我们发现废品的回收状况主要与居民的基本情况、小区物业管理、废品回收人员及废品回收站有关。为了使调查能较准确地反映事实情况,更具说服力,我们在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三个人口密集的城区中,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对其中的废品回收状况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为了了解废品回收站在其数量、规模、分布规律等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在哈尔滨市划定了一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区域。以城市中心为顶点向市郊扩展,涉及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三个区,基本可以代表哈尔滨市的整体状况(见图1

2.2 调查方法

调查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居民是出售废品的主体,他们各方面的习惯和态度都具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意在全面了解居民对废品回收问题的看法和希望,并取得各种意见支持者的比例。我们共对选区内的48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小区物业部门对于废品回收问题了解较全面,认识较深入。我们采取访谈调查的方式,通过多次的访谈得到政府、物业部门的看法和意见。

对于流动废品回收人员,我们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多数回收人员文化水平偏低,问卷调查的配合度和准确性有限,因此通过访谈调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2.3调查步骤(见图2

3 现状调查及分析

3.1哈尔滨市居民生活废品回收概况

目前哈尔滨市的城市居民日产生活垃圾3500吨左右,其中可回收的部分占23%左右(2003年数据)。由于,分捡所需费用过高等原因,市政府并没有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分捡。 而且自2002 年哈尔滨市公安机关对废品回收行业审批特种许可证的做法被取消后,废品回收行业全面放开,废品业由过去国有物资回收企业一统天下演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废旧业市场、废品回收站、个人上门回收三种方式相互补充的格局。绝大多数居民生活废品的回收过程都是靠居民、流动废品回收人员及拾废品人员自发完成,以市场为主要的调节方式。

3.2 居民在废品处理上的需求与矛盾

3.2.1 居民卖废品的习惯反映其需求

哈市有70.7%的居民卖掉了家中的废品(见图4),总价值约为700万元/年。每户平均每月卖1次左右,大多是中午或傍晚的闲暇时间,周末相对平时较多。其中53.9%卖给了流动回收人员(见图5

低收入人群选择卖掉,证明虽然废品价格较低,但对节俭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卖的高收入人群扔掉的也少,多数是因为其家中废品量多,因而选择卖掉(见图6)废品扔掉的原因多为价格太低,且家中不便积存。(见7

年龄方面,可以明显的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选择卖掉废品的人所占比例越大,而支持分类回收的人却越少。反映了老年人的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的缺乏。(见图8

3.2.2居民卖废品时的矛盾心理与建议

.针对小区物业管理

在物业管理不严的小区,流动回收人可随便进入,便于居民卖废品的同时,在噪声等方面对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甚至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物业管理较完善的小区禁止流动回收人随意进出,居民卖废品将流动人带入小区内,卖完后不注意他们是否离开小区,这样也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部分居民建议由物业在小区内设置回收站负责小区的废品回收工作物业与回收人员协商,在居住区内定时定点回收

.针对废品回收人员

居民对废品回收人员回收时敲桶的噪音颇有意见,33.1%的居民对此非常气愤,反映其敲桶声从早六点开始便连绵不绝,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病人或者考生的居民更是对此深恶痛绝;52.5%的居民认为虽然噪声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但尚可接受。

34.5%居民们认为他们工作很不容易,表示同情,但负面的反应更多;36.5%的居民认为他们影响市容;更有47.7%的居民认为流动的回收人员有不诚实的经营行为小到缺斤短两大到偷盗窃;而认为对自己生活无影响的人仅有14.7%(见图9)。

许多居民表示,尽管对流动的回收人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但是由于没有更好的处理废品方式,所以还是不情愿的将废品卖给了他们。很多市民认为废品回收应该是一个政府行为,政府应该加强管理,不该产生今天这样的局面。

3.3 废品回收从业人员

作为整个废品回收流程的中间环节,废品回收人员的生活特点、工作规律、工作需要及希望影响此行业的发展趋势。

3.3.1基本状况

据粗略统计平时稳定哈尔滨市流动废品回收人员6000左右,大多是来自安徽等地的农民工,他们或只身一人或举家来到哈尔滨从事此行业,男性居多。回收人员的年龄范围跨度较大,有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多数从业者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是收废品几乎不需要本钱,并且完全是个体行为,可自行安排工作时间及收购范围,而且每年还可以在春秋两季农忙时返乡务农。

回收人员一般都租住在城市中环境较差、相关服务设施匮乏的棚户区,并存在收购范围靠近居住地的特征(见图11)。回收人员的月收入存在着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大的特点在农忙期,尤其岁末,由于废品量增多,加之大量的从业人员返乡过节,回收人员减少,其人均收入相比其他月份有所升高。近年来,随着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人均收入逐渐减少。据调查,人均月收入由三年前的800元左右降至现在的每月400元左右。

3.3.2工作规律与希望

工作规律

废品回收人员的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通常是早六点至晚七点,冬季是早八点至晚四点。他们工作的活动范围基本固定86%的回收人员在距自己居住地半径1500左右的范围内工作,每天回收路线不固定,其中90%回收人员会送到距离较近的固定回收站。废品种类主要以废旧塑料瓶,易拉罐,报纸,书本为主,少量铜铁等废金属。回收的废旧物品80%以上来自城市居民,少量来自酒店,餐馆及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见图13

工作希望:

在对回收人员的访谈中,一些回收人员也向我们提出了他们的一些希望。他们希望废品收售价格能够统一,有一个稳定、合理的市场。在工作中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另外,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同样希望在人身安全、居住环境、医疗条件、尤其是子女教育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合理的保障(见图14

3.4 废品回收站

3.4.1废品回收站发展及目前概

计划经济年代,哈尔滨废旧物资回收工作分金属回收和生活物资回收两类进行,并拥有各自的回收网络,站点分布严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由于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废品回收量及市场占有量逐年下降城市的改造建设使原固定网点数量减少 ,回收网络支离破碎,公司于2000年左右彻底停止废旧物资回收工作,此后这项工作由个体的商户自主经营。2002年国家取消了公安机关的特种行业审批许可,此后废品回收行业可谓全面放开,回收站点的发展和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目前,据公安机关统计,哈市有废品回收站500--600家。较三年前有所增加。由于各区域内居住人口密度不同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同以及经营者的能力等因素,哈尔滨市的废品回收站规模差别很大小到一个人,一杆秤,几个麻袋;大到有几名固定工人,占地几百平方米。

3.4.2废品回收站的分布特性

1 分布不均性

有些区域废品回收站集中分布,这些区域地价、房租便宜或者管理不善。如道里区中医街上有四家,道外区八区附近有三家另外如道外区一条废弃的铁道线旁共有三四家回收站,有十几户回收人员在此居住。有的区域却没有回收站分布。分布的不均匀性反映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见图15)。

2 临近商业区

在我们调查的范围内平均每14公顷就有一家废品回收站,而在道里区买卖街周边平均每 7.2公顷就有一家废品回收站。买卖街上有大量大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中医街一头连接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央大街),另一头深入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也许正是这种土地使用性质导致了这一现象,商业区人流量大,每天产生出大量的可回收废品,是对回收站客观上的吸引力(见16

3 靠近居住区

由于居民区是产生城市生活废品的主要源头,物业管理严的小区内没有回收站,但附近往往有回收站的分布。如道外区中财雅典城小区附近有两个回收站;居民区内的回收站多存在于物业管理不严的小区内见图17

3.4.3废品回收站自身特点及对周边影响

在我们重点调查的565公顷选区范围内共有废品回收站39家,其中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回收站有5家,平均每14公顷就有一家废品回收站,每113公顷就有一家大型废品回收站。中小型废品回收站面积约为20---50平方米,往往紧靠居民楼,或就设在居民楼里工作人员一般为1---2人,设施简单,仓储面积小。占地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回收站,一般有3名以上的固定工作人员,回收站往往同时是他们的生活场所,大型回收站工具相对齐全,并有充裕的场地对废品进行处理(见图1819

1 方便居民“卖废”

回收站每日回收大量废品种类主要居民家中的旧报纸、书籍、酒瓶、废弃塑料,金属器皿等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影响城市景观和形象

多数回收站点是经营者自发建设,场所大多是低矮破旧的简易房,多采用围墙,栅栏,破铁皮等围合。废品堆放杂乱无章有的甚至缺少堆放场地而占道经营。回收站附近的居民90%认为废品回收站不但对周围居住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形象见图20

火灾隐患

无论回收站规模的大小,存在火灾隐患是其共特点。目前哈市回收站多处于人口密集区而且缺乏消防设施由于废品不科学堆放,回收站内缺少消防通道,回收来的纸,塑料等易燃品成为极大的火灾隐患。(见21

4治安、安全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废品回收站点在利益的驱使下,成了少数不法分子的销脏场所,有的还把回收来的水瓶等物卖给黑加工点,成为造价制假的帮凶。

5 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数回收站随意堆放废品,孳生大量蚊、蝇、鼠类,传播疾病,危害周围居民健康同时也构成了对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周围居民70%认为回收站影响城市的环境卫生(见图22

3.5 我们发现

3.5.1政府管理的模糊空白区

虽然2003年由市公安局牵头,市供销社、发展计划委、工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参加,出台对流动回收人员实行监督与管理的“四统一”文件,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区废旧物资流动收购管理的通告》,但至今仍是一纸空文,废品回收人员与回收站点的建设仍处于无管理状态。

3.5.2相关法规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可再生资源回收”相关法规还没有确立,正在制订的《资源综合利用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条例》两部法规还未出台。

在哈尔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有:《关于加强我市废旧物资收购市场管理的意见》(200371),《哈尔滨市整顿规范废旧物资流动收购工作实施方案》(20031126,由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展计划委员会、工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供销社等五部门共同制订)但其中并没有关于固定回收站点的规划要求、环卫要求及后续监督的规定,没有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3.5.3城市规划及规范的盲区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规范,有详尽的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条款,但缺乏关于废品回收站点的布局、规模、隔离带、卫生设施和防火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之环卫专项规划中未对此提出具体的规划及实施要求,在中观规划中尤其是居民区规划也缺乏废品回收站的布置规划,对其在居住区内的选址、与住宅楼的合理间距、隔离带宽度及防火等级及卫生要求等方面均缺乏相关规范。这是目前回收体系混乱、站点布置随意和不合理的根源。

4 建议

4.1 正视回收问题

哈尔滨市在九十年代以前,废品回收公司在每个区设置若干回收站,全市不过百余家。现如今,仅市区内就有500-600家回收站,数量大大增加回收站和回收人员的增加都表明废品回收市场的扩大化。废品回收已逐渐成为城市正常运转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城市物资循环链、城市经济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成为我们不仅要正视更要重视的城市问题

4.2 补充相关规划

1.禁止市区内的回收站对废品进行私自处理,以防污染环境。考虑在城郊设立大型的废品分类及处理厂,并将其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对市区内的废品回收站的布点进行专项规划。考虑不同地区产生废品量差异采用大、小、临时回收站相结合的方法布置不同规模的(50-200m),不同服务半径(500-1000m)的回收站,小型回收站的服务半径控制在500以内。

3.在选址时,注意避开城市干道主要景观带旅游休闲区等。

4.设置在民区内的回收站也应考虑其运输流线是否影响居住区内交通其周边应设绿化隔离带,最小宽度为5,同时考虑其防火要求。

5.针对特殊种类的废品电子废品、有毒有害废品等),建立专门的回收站对其进行回收和处理。由于特殊种类废品的数量相对较少,可以以区为单位设置若干个不同门类的特种回收站,

6.统一固定回收站的牌匾及其他标识,禁止在回收站外立面乱涂乱画。

7在较大规模的社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实现垃圾处理和废品回收两个体系合二为一。利用社区内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做好本社区内的废品回收工作由保洁员完成废品收购(在可能的情况可安置下岗职工)工作由于服务对象有限这种回收可以定期的,分种类的例如在星期一回收塑料制品,在星期五回收纸制品。

4.3加强管理力度

继续推进回收人员的整编工作,依据“七不准”规范废品回收人员从业行为避免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分片区掌握其基本资料,以做到有据可查。以行业协会协同政府部门的形式组织管理,负责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并保护其利益,反映其要求。

对废品回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环保局、市容环卫办公室、工商局等部门应严肃固定废品回收站经营资格的审批工作。加强对其选址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审查。并负责定期审查回收点在卫生条件、操作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公安局负责废品回收站的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工作,打击不法收购。其他有关管理部门应在资金、就业、经营场地、房租、税收、交通运输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扶持。

4.4提高环保意识

单靠经济手段推进废品的回收工作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才是根本。政府应加强对于可再生资源利用意义的宣传,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对垃圾进行分类,定时定点交投。并加强对于少年儿童环保意识的培养,使环保意识深入民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7b28a977232f60dccca10e.html

《城市居民生活废品回收现状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