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3)

发布时间:2020-09-11 20:46: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 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4.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5.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6.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7.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

B北宋

C西夏

D

9.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南)宋和议

B辽(北)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10.“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 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11.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重视教育 D重武轻文

12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13.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将诗中的“大散关”作为分界线中的一端的两个政权是 (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4.“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开展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藩坊 B市舶司 C藩市 D知州衙门

15.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

A藩镇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1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阿骨打 D元昊

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校初一5班开展了“中国历代版图及疆域的探究”活动课,得知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18.中文歌剧《马可·波罗》曾在意大利热那亚的歌剧院演出,它取材于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这一事件发生于我国的

A汉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9.“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赵匡胤 D李世民

20.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转运使 B通判 C知州 D宰相

2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苗族

C藏族

D回族

22.下列哪一位人物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了金政权,并依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松赞干布

23.“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24.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

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25.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毕昇;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宋代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所以①③属于宋代的成就,故选B。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所以澶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大意是说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郊饮马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岸边饮水的情景。故本题应选B项。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指南针是北宋时期发明的,并运用到航海中,C项符合题意;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AB项不符合题意;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A

解析: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从东汉末年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南宋时期国家政权处于分裂并立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所以表述错误故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汉族建立的政权,C项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故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故A符合题意;辽(北)宋和议

、夏宋和议、金灭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综观宋朝历史,崇文抑武是一种极其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倡和贯彻者,非一朝一帝,也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它源于专制集权主义,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强化了专制皇权。所以出现了题文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方长江流域、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景德镇兴起为瓷都反映了南方手工业的发展、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共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而BCD项只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统治杀害岳飞后,宋金达成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时,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所以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市舶机构办理手续,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故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故C符合题意。藩镇是唐朝末年的割据势力,故A不符合题意。北宋时节度使的财权被转运使分走了,故B不符合题意。通判掌握地方司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他的部下拥立他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为了加强统治,他采取“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权利,巩固了统治,B项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A项不符合题意;阿骨打建立金,C项不符合题意;元昊建立西夏,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过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建立北宋。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巩固了统治。故C符合题意。秦始皇于前221年统一全国;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李世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A

解析: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与题意相符;B项通判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职,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与题意不符;C项知州是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与题意不符;D宰相是中央行政长官,与题意不符。故选A。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族各部的统一,C符合题意,阿保机是辽的建立者,A不符合题意;元昊是西夏的建立者,B不符合题意;松赞干布在唐朝统一了西藏各个部落,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可知反映了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这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故①不符合题意。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利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但是不利于军队战斗力增强,故②不符合题意。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故③符合题意。宋太祖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故④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形成了宋金对峙局面,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D项中所述情景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反应出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作品不是赵宋王朝”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故选D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6c71e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c8.html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