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13 08:02: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 教 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红(yīn)   然(hè)   育(fǔ)   取(dì)

B.异(chà) 金(tuó) 恶(zēng) 注(jiào)

C.徨(páng) 猎(shè) 祈(dǎo) 澎(bài)

D. 起(dí) 震(sǒng) 尴(gà) 惧(dàn)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即合 晴天霹雳

B.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九曲连环 鞠躬尽瘁

C. 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目不窥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

B.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边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 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 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 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6)《已亥杂诗》中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生活中,肯定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请你运用掌握的有关描写人物的手法,对其做简要的描写(6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现代文(15分)

手掌里的清凉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

什么?(3分)

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2分)

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1) →感受清凉→(2)

3.按要求品析语言。(6分)

(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他“”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

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1分)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3分)

(3)文言文阅读(15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自矜: 颔:

覆: 遣: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个人,你更喜欢哪一个,请写出理由来和大家分享。(3分) 

三、作文(50分)

以“我的___________” 为题,(先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A

3.A

4.C

5.C

6.A

7.(1)杨花榆荚无才思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独怆然而涕下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阅读理解

(一)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阿长没文化不识字,不知道《山海经》是怎么样的一本书,我对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表明对阿长的隔膜与轻视。

2.反应:“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本来我不抱什么希望,但竟然是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很意外,非常震惊、激动和感激,被阿长对孩子的关爱深深打动。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疼爱孩子,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

4.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12.略

5.①题目新颖而优美。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用“手掌里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由手掌上传递的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③以“清凉的”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1.(1)渴望(期盼)清凉(2)传递(给弟)清凉

2.(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哥帮弟弟解凉做铺垫)(2)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时的费力。

3.甲【解析】乙文的开头句是“哥哥显得非常失落”,而补充的内容写的是哥哥扇风的情节,与甲文“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一句更匹配。

4.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遇到困难肯动脑,而且肯吃苦,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三)1.自夸;点头;盖;打发

2.(1)曾经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边,斜着眼看了很久不离开。

(2)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滴入葫芦,从钱孔倒入,铜钱却没湿。

3.任何再难再复杂的事,只要不断练习,不断实践,就一定会熟能生巧。

4.例:卖油翁,作为下层劳动者,拥有高超的技艺,并不以此自矜,面对陈尧咨的忿然,沉着冷静的讲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令人喜欢。或者陈尧咨,能说明理由即可。

作文

根据题目作文,范文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59928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e8.html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