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5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8: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淮北一中高一年级(下)历史必修2

周练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75分)

1. 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
A.沈括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徐光启

2.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如蜀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花黄色,子如草麻子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畅通 B.欧洲的商业革命 C.朝贡贸易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扩张

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如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其错误数(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有人用现代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式“PT = 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解释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的“价格革命”理论,通常 T、V值被视为不变量,M值的变动影响 P值。据此分析16世纪的西班牙(  )
A.M值减少,P值上涨        B.M值减少,P值下跌
C.M值增加,P值上涨        D.M值增加,P值下跌

5.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该论文 (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导致了新航路开辟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6.“这个大战的结果,在海外方面,是英国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界立下一个基础.”材料中的“大战”指(  )
A.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三次英荷战争 C.英法七年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7.观察下图。下列对作者在书名中所用“海上囚徒”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这种贸易中的奴隶都是各国的犯人  B.海上航行时不服从者被囚禁在船舱

C.奴隶贸易是解决非洲犯罪的主要措施  D.贸易中被贩卖的黑人缺乏基本人权

8.如图是1959-2008年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变化示意图。从政治角度看,图中两个总产量逐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B.多党合作制度在西藏确立
C.西藏地区完成三大改造       D.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9.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公民原则和义务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和多党制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

10.下图《新兴西方的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宰了世界贸易。当时欧洲能够主宰世界贸易的原因包括
        

①新航路开辟      ②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重商主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达·迦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2.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


A.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B.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圈地运动引发产量减少价格上涨

1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
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4. 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

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15.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16.“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7.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8.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19.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②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④是中国共产党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2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 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2.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2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C.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衰退

24.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25.1505年,威尼斯胡椒在安特卫普市场上每磅售价为20个格罗特,葡萄牙胡椒则为16至18个格罗特……葡萄牙胡椒之廉价便大得其益。“葡萄牙胡椒廉价”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牙
A.组建了东印度公司  B.本国盛产胡椒 C.垄断了到东方的新航路     D.商人营销得当

26.英国议会颁布了一道法令:绝对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棉织物输入英国:凡因违法而被扣押的货物,应予没收、拍卖或再输出。该法令最有可能颁布于
A.工业革命前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世界经济大危机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7.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8.“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提出“一国两制” 的构想     D.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2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权分立,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30.“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主阶级,这是因为(   )
A.固定地租贬值     B.封建主奢侈享乐 C.专制王权的腐败    D.劳动者日益贫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31. (25分)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1)控制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17世纪前后东西方国家是如何追求海权的?(4分)由此造成的历史命运有何不同?(4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逐步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中国政府为改变这种命运曾做出过怎样的努力?(1分)


(3)新时期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权及海洋的和平利用与开发,请简要分析其国内外背景。(6分)


(4)综合上述资料,谈谈各国对海权不同追求给我们带的深刻反思。(4分)


淮北一中高一年级(下)历史必修2周练5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B    3.C    4.C    5.A    6.C    7.D    8.A    9.B    10.C    11.D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D    19.B    20.C    21.D    22.D    23.C    24.A    25.C    26.A    27.C    28.A    29.C    30.A    
31.
(1)西方: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重视发展海权,主动创建海军,争夺对海洋的控制;(写出其中一国的追求,即可得2分)东方;明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意识淡薄。(2分)
命运:西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成为16世纪典型的殖民帝国;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写出其中一个代表国 即可得2分)东方的清政府逐步与世界脱轨,落后于世界。(2分)
(2)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答出3点即可得6分)
努力:晚期政府曾通过洋务运动,创建水师。(2分)
(3)背景: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步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对海洋的争夺激烈等;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海权意识增强等。(答出3点即可得6分)(4)反思:①海权决定国家兴衰;②过度发展海权损伤国民经济;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③国家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每点2分,共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早起西学东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地名信息以及“大地是球形的”的概念,是新航路开辟的成果,因此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的传教士,所以本题正确答案C项。
2. “西番葵”即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在151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万历年间又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由此可知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故B项正确.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商业革命的表现.
商业革命的表现:
1、世界市场扩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
3. 根据所学对四项说法进行分析判断,第1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法正确;第2项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第3项七月事件发生,革命的和平发展被打破,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第4项新中国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在此前起了代宪法的作用.第二、三四项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比较简单,回忆再现教材上的已学知识分析即可.
4. 材料反映的16世纪西班牙开辟新航路后,积极进行资本积累,因此16世纪西班牙的货币成增加趋势,导致白银等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题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地理位置: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他们向海外发展.
2、航海技术: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3、政治: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4、宗教信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5.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荷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限制荷兰的海上活动,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实在英法七年战争以后,所以B、C、D说反错误,题干意在强调海上自由,意在为荷兰海上扩展辩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荷兰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
荷兰殖民扩张:(1)对外贸易发达.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2)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
6. A、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夺取了荷兰的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英国的扩张在北美,A项不符题意;
B、英国在1561年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结果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B项错误.
C、18世纪英法之间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英法发生七年战争(1756-1763)交战的结果是:英国侵占印度大片领土,法国殖民势力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和新法兰西,英国由此树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项正确.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主要在欧洲发动的争霸战,这不符合“英国的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界立下一个基础”.D项错误.
故选C.
由题意可知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重点是掌握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争夺的殖民地地区.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7. 本题主要考查罪恶的黑奴贸易,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奴隶贸易四百年”可知该书描述了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向美洲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的史实,故排除ABC三项;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海上囚徒”可知非洲黑人在贩卖的过程中缺乏基本人权,故选D。
8. 由材料中,可知:1965年之后,西藏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粮食产量也逐年上升,得益于西藏自治区成;
故应选A.
本题以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意义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
9.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新中国的性质、特点等等,公民与义务原则不是其两大原则,故A项错误;
B、根据所学知识,故B项正确;
C、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故C项错误;
D、人民公社运动是1958年起实行的,是在“左倾”错误思想引导下的一次冒进运动,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以1954宪法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宪法两大原则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1954年宪法的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
10.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6——18世纪,西欧列强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重商主义等手段使得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故①②④项符合题意;第③项开始于1765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763年”。故排除均含有第③项的ABD三项,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史实的掌握。郑和是明朝初期的人物,与材料所提时间“明朝中后期”不符,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根据所学,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开辟欧洲到亚洲航线航海家是达·伽马,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麦哲伦。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可能要经过欧洲—大西洋—美洲—太平洋—亚洲。麦哲伦符合航海的路线,选D。 
12. 本题考查的是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图表的时间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称”价格革命“。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1500年~1640年英国史实,排除;C项明显错误,措施英国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B。
13. 本题考查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旨在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材料中“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有利于保护本国手工业发展;“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有利于推动生产技术进步,这些措施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符合资本原始积累需要,C项正确,故选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是在工业革命以前,而工业化潮流是工业革命带来的,A项不正确,故排除;法国与英国之间为争夺殖民地战争是在18世纪中期,迟于材料中时间,B项不正确,故排除;17—18世纪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英国而不是法国,D项不正确,故排除。故选C。
1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了,B正确。A错在第一次开始联系;C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国掌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命脉,并没有维护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D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各方面差异大,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并没有消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分歧。故选B。
15.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作者认为如果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富人手中而不能分流到大众手中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种现象会威胁社会稳定,所以作者要求防止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在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排除。故选B。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方才形成,排除C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故排除D。故选A。
17.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干部选拔标准系列变化知识点,旨在考查理解材料、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材料主要概括了建国以来因不同时代的需要,而选拔干部的标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和调整的史实。诸如,解放初因为阶级斗争是时代的需要,所以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阶级出身的标准;人民公社时期,我国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劳动建设中的模范和积极分子等。综上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表述本身符合史实,但材料主旨无从体现,排除;CD两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B。
18.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两项和材料无关,故排除AB;C项所体现的是政治方面,而题干中的材料是经济现象,故排除C项;由所学可知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③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故D正确。由此可见,排除ABC,故选D。
19.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迁移知识的能力。第一届全国人大在1954年9月召开后,政治协商会议就不再代行其职权了,①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参政议政机构,不是国家权力机关,②错;有①或②的都排除,故排除ACD。故选B。
20. 本题考查了西欧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由材料内容“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可知对外扩张的国家指的是荷兰。地理大发现后,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于17世纪拥有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17世纪,所以C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选C。
21.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材料揭示的是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开辟)对商业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疆界”与“奇迹”之间的联系。“疆界”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喻指商业活动范围,新航路开辟导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所以ABC不对,故选D。
22.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新史观的运用。结合所学知识,对于欧洲来说哥伦布是发现美洲“新大陆”;在美洲人看来,欧洲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侵略者是野蛮人,没有文明可言;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始会合,逐步打破了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选项中只有D项理解全部正确。故选D。
23.



本题考查学生对农耕文明影响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选择陆地”的意思是在当时世界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中国还固守农业文明,落伍于世界。A不是这一做法的主要影响;B叙述不正确,应该是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地区之一;D叙述不正确,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C符合题意。故选C。


24.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A项正确;B与题意无关;C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D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选A。
25.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时间“1505年”可以判断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情况。结合葡萄牙的达迦马开辟通往印度航线的史实可知,葡萄牙人在印度等地殖民扩张,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C正确;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A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D不是葡萄牙胡椒廉价的主要原因,排除;故本题选C。
26.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绝对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棉织物输入英国”可知此应为盛行于17——18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让进口商获利甚少或无利可图,迫使他们放弃进口的重商主义。A项中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B项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中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D项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
27. 结合所学知识,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为了增强国力,统治者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选C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英国的崛起

28. 此题考查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掌握,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材料涉及的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材料没有提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 、政治协商制度,排除BCD。故选A。
29. 本题主要考查对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中“独立施政”的表述与隋唐时期的“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中的“地方分权”的表述与隋唐时期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应为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晚于题目中的时间“隋唐(时期)”,故排除;隋唐时期,在中央逐步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故选C。
30.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价格革命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价格革命”期间,货币大幅度贬值,由于封建地主收取固定货币的地租,因货币贬值而购买能力进一步下降,因此削弱了西欧封建主阶级,故A符合题意。BCD都与价格革命无关,排除。故选A。
31.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闭关锁国的史实来分析,可概括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重视发展海权,主动创建海军,争夺对海洋的控制;明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意识淡薄;第二小问命运结合西方新航路开辟,进行殖民扩张的影响和中国闭关锁国,在近代被动挨打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如西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成为16世纪典型的殖民帝国;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东方的清政府逐步与世界脱轨,落后于世界。
(2)第一小问原因结合史实,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思考,如西方资本主义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
(3)背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系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即可,如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步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对海洋的争夺激烈等;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海权意识增强等。(4)反思即经验和教训,从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和中国的被动挨打的史实中可以总结出海权决定国家兴衰;过度发展海权损伤国民经济;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还可结合时政热点谈做法,如国家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的崛起;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57d62b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1.html

《[百强校]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