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

发布时间:2023-10-14 18:00: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
------以纪录片《过年》创作为例
不久以前,在云南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周观看了一部哥伦比亚制作的有关红树林的片子,片中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颗红树林种籽,从树上掉下来,随着一声“碰”落到海水里缓缓漂游,最后在一片红树林的密集树根上停住了,发芽,长出了嫩叶。就这么一个完整的长镜头画面让我非常感动,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会上和我有同感的人很多,都在不断揣摩摄像师是怎么跟拍和制作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要重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
每一种艺术门类都依靠其独特的语言系统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否则,它将失去存在的个性及其价值。电视纪录片是视听的艺术,它通过画面语言、有声语言和字幕文字等作用于观众的感知,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画面语言、声效语言和复合语言。所以,电视画面语言实际上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而画面语言在电视语言的构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认识和发挥画面语言的作用,提高画面质量,是提高电视纪录片创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叙事性的画面语言比采访同期声讲故事更有现场感
通常我们说“百闻不如一见”,在纪录片里画面语言是摄像用镜头在现场记录到拍摄对象的有声图象,电视画面以其特有的写真方式,真实地再现现场的客观事物,无异于将观众带到现场,使观众得到“眼见为实”的真实心理满足。我们看卓别林的默片电影,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但卓别林要表达的意思观众都能看明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读懂了“画

面语言”
现在,纪录片创作非常重视讲故事,于是用采访同期声讲故事成为普遍手段,许多编导干脆把讲述人请到演播室里面“口述历史”然后编辑插入一些表现性的画面,或者用情景再现手段搬演过去发生的故事。
其实,好的纪录片,永远是在现场忠实拍摄,用同步的画面和现场声效叙事,记录主人翁同步发生的故事,因为同步记录是不可以再现的,随着人物的动作行动变化,场景变化,故事性总是在拍摄过程产生。叙事性的画面语言永远比采访同期声讲故事要更加真实,更加有现场感和吸引力。最动人的解说词,最煽情的音乐,最精良的制作,也等同不了替代不了用事实本身说明问题。
文学叙事的语言是描述性的,它的图像隐藏在描述语言中,电视的叙述语言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传达出来的,画面和现场声效是纪录片最原始的事实材料,我们需要调整的就是将自己固有的文字思维方式,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转化为影像思维方式,用影像语言的系统来取代根深蒂固的文字语言系统。优秀的纪录片讲述故事是建立在活生生的画面语言基础上的,取决于编导能否抓拍到有视觉冲击力的叙事画面。纪录片专家冷冶夫说,纪录片的故事不是说出来的,是用画面语言讲出来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画面说话?让画面讲故事?
纪录片《过年》讲述的是闽南侨乡105岁的老阿嬷王亚插,老阿嬷一生共生育了10个子女,10个子女又分别繁衍215个子孙,遍布海内外9个国家和地区,在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的现在,这本身就是一个即将消失的历史现象。透过这个“国际化”的大家庭,我们抓住百岁老太太如何过传统春节,海内外子孙如何回家拜年,用浓浓的年味年俗,以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声音、情节、细节,开放式的结尾,完成了由一个个兴奋点连接而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aea9d791711cc7931b716f9.html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