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实用文档

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5年)

纲要


中卫市规划局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5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第一部分概述.............................................................11修编背景及规划重点.................................................2
1修编背景...............................................................22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回顾.........................................33规划指导思想...........................................................64技术路线...............................................................75规划重点...............................................................76规划围与层次...........................................................87规划期限...............................................................9
2城市发展条件分析及策略............................................10
1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102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33相关规划的要求........................................................144城市定位..............................................................175城市发展目标..........................................................176城市发展战略..........................................................19
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13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2
1城乡统筹目标..........................................................222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223城镇发展战略..........................................................224乡村发展战略..........................................................23
4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24
1市域总人口............................................................242市域城镇化水平........................................................25
5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7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272城镇体系规模结构......................................................28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28
6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30
1产业发展目标..........................................................302产业发展重点..........................................................30


实用文档
7市域综合交通规划..................................................34
1交通发展目标..........................................................342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布局..................................................34
8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37
1教育科技..............................................................372文化体育设施..........................................................383医疗卫生..............................................................404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设施布局............................................40
9市域基础设施规划..................................................41
1水资源利用规划........................................................412电力设施规划..........................................................413通信工程规划..........................................................414供热工程规划..........................................................415燃气工程规划..........................................................416环卫设施规划..........................................................42
10综合防灾减灾规划.................................................43
1综合防灾体系建设......................................................432防洪工程规划..........................................................433抗震防灾规划..........................................................434消防规划..............................................................44
11乡村居民点规划...................................................45
1乡村居民点体系........................................................452村庄发展导引..........................................................45
12资源保护利用及空间管制...........................................46
1建设限制分区..........................................................462分类管制措施..........................................................47
第三部分中心城规划......................................................4913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50
1城市性质..............................................................502城市职能..............................................................503城市人口规模..........................................................504城市用地规模..........................................................51
14中心城规划总体布局...............................................52
1城市规划区协调........................................................522中心城用地布局现状....................................................573发展方向分析..........................................................57


实用文档
4规划布局..............................................................585建设用地平衡..........................................................59
15中心城用地规划...................................................60
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02居住用地规划..........................................................623仓储用地规划..........................................................63
16中心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64
1规划布局原则..........................................................642规划目标..............................................................643总体布局结构..........................................................654城市景观及特色........................................................66
17中心城综合交通规划...............................................68
1对外交通..............................................................682城市道路交通..........................................................683城市公共交通..........................................................684其他交通设施规划......................................................685交通管理规划..........................................................68
18中心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69
1环境保护目标..........................................................692中心城环境功能区划....................................................693主要环境污染物综合整治措施............................................69
19中心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0
1给水工程规划..........................................................702排水工程规划..........................................................703再生水工程规划........................................................704电力工程规划..........................................................705通信工程规划..........................................................706供热工程规划..........................................................707燃气工程规划..........................................................708环卫工程规划..........................................................70
20中心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71
1抗震防灾工程规划......................................................712防洪工程规划..........................................................713消防工程规划..........................................................714人防工程规划..........................................................71
21近期建设规划.....................................................72


实用文档
1近期建设规划原则......................................................722近期建设目标..........................................................723规划期限与规模........................................................724近期建设重点与发展时序................................................725用地空间布局..........................................................72
22中心城建设时序和远景规划设想.....................................73
1建设时序..............................................................732远景展望..............................................................733城市远景规划的发展要点................................................73
23规划实施策略.....................................................74



实用文档
第一部分概述


实用文档
1修编背景及规划重点
1修编背景
1.1宏观政策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已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出台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上述要求,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强调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打破现存的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障碍,推动跨区域城市群的形成,成为我国当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2沿黄城市带的形成
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打造“黄河金岸,塞上明珠”,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求,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促进全区社会经济跨区域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沿黄城市带规划初步形成以为中心,北连,南接,西通中卫的城市群格局。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通讯网络一体化,形成城镇体系和经济产业群,跻身中西部重点城市群建设行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把沿黄城市带打造成为具有特色的精品城市带,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西北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基地,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支点,全国十大新天府,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1.3区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近年来,中卫的区域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已经形成了铁路(包兰线和中宝线)高速公路(G2012G6G70、航空的对外交通格局。此外,正在修建的太(原)中(卫)银(川)铁路和包兰铁路复线将大大提高中卫市的对外联系,提升区域交通地位;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中卫—靖边—)在过境长度274公里,经过中卫境100公里,并设有输气端口和加压站。以及2020年前后拟建的俄


实用文档
罗斯、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气管道从中卫通过,中卫区位优势凸显;中卫市域发展330kv电网,未来形成750/330kv电网。中卫基础条件的逐步改善,对中卫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2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回顾
2.1上版规划编制情况
200312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中卫市,辖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卫市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中卫市人民政府于20044月组织编制《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5,并于同年8月通过自治区政府审批。
2.2上版规划主要容
城市规划区围:西起沙坡头旅游区,东至镇罗镇东侧,北界美利工业园北区,南控黄河以南南山台子(含美利工业园南区、垃圾处理厂、远景拟建的支线飞机场),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中心城建设用地围:东起柔远镇、西至迎水桥镇西侧、北起包兰(宝中)铁路、南至黄岸,面积约51.5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中卫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生态旅游文化城市。规划年限: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5年。
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3.2平方公里,人均116.1平方米;远期(2025年)人口规模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1.5平方公里,人均114.5平方米。
布局结构:城市用地形态为沿黄河、铁路之间东西向发展的带状用地,南北宽约24公里,东西长约16公里。城市总体布局格局为“三组团—三轴—三中心”。城市核心组团以鼓楼为中心发展为城市商业中心、沿鼓楼南北街发展为城市行政中心并综合构成城市主中心;迎水组团以发展仓储物流为主,附设组团中心构成城市次中心;柔远组团以发展教育科研、居住为主,附设组团中心构成城市次中心。鼓楼南北街——彩虹大道形成城市南北向综合发展轴,中央大道(即沙坡头大道)形成城市东西向的综合发展轴,大道


实用文档
形成城市生态景观轴。
2004版中卫城市总体规划图
2.3上版规划实施状况
城市规划区的实施状况:已建成定武高速、沙坡头大道、五葡路、大道、香山机场及其快速通道,建立了中心城与区外城市的便捷交通体系,有效缓解了过境交通,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美利造纸工业园的基础上,开工建设美利工业区和5个工业园,加强了城市的竞争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城市功能。腾格里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将形成中卫最大的湿地湖泊,是集沙漠治理、休闲度假、水产养殖、生态建设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是市政府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卫旅游产业、构建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先后对腾格里沙漠和香山荒漠地区及南山台子等沙区进行了综合开发治理,有效地改善了中卫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心城建设用地的实施状况:2008年底,城市总人口14.57万人,城市建设用22.71平方公里。中心城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组团,迎水和柔远组团新增建设用地不多。按照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实施完成城市核心组团路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级行政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新建世纪小区、水木兰亭等居住小区,并配套相应服务设施。建设五湖工程及黄河湿地公园,奠定了中卫旅游城市的地位。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要求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城


实用文档
市商业网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解决了一些城市建设的现实问题。

2004年城市现状用地与2009年城市现状用地对比分析
2.4对上版总体规划的认识与评价2.4.1实施成效
城市定位基本准确,有效引导了城市建设
上版规划中涉及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策略、城市用地规模、城市性质等重要容,已经得到政府认可和事实证明,本次规划修编中基本予以保留和延续,或根据实际情况仅作微调。
上版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旅游城市的策略在此期间对城市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加快了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公共开敞活动空间,以黄河沿岸、南山台子及城市规划用地围边缘为绿化的重点,形成良好的环绕城市的绿色背景,有效地改善了中卫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腾格里湿地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及五湖工程的建设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卫旅游产业、构建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
城市交通得到改善
总规实施以来,完成了定武高速、沙坡头大道、五葡路、大道、香山机场及其快速通道等对外交通的建设,增强了中卫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中


实用文档
心城基本实现了总规中确定的路网格局,特别是平安大道、怀远路、应理路、香山路、环城东路等工程的建设,加快了城市核心组团发展步伐。同时通过旧城改造工作的开展,对城市街巷的拓宽整治,一些重要道路交叉口的改造拓宽,使旧城的城市道路交通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城市拓展基本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格局
按照上版总体规划构架起了城市总体框架。城市核心组团构成城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鼓楼南北街形成城市南北向综合发展轴,沙坡头大道形成城市东西向综合发展轴,大道形成生态景观轴;按照总规完成政府行政办公大楼建设,带动周边地段市级行政办公、文体娱乐等设施建设,建设居住区及与之相配套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市道路、灌渠等沿线绿化带建设,构筑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逐步搬迁迎水组团工业企业,启动物流园区的建设。
2.4.2存在不足
中心城缺乏游览空间,未能体现旅游城市的特色
上版总体规划未能对中心城旅游项目及设施予以重视,经市政府对核心区用地的调整,实施五湖工程,体现了旅游城市特色,使核心区的环境、产业及综合功能得到了提升,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
城市旧区的疏解与规划引导问题不足
上版规划对城市旧区的疏解未给予足够重视和指导。实施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力度不足,在居住区和商业区的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老城的建筑密度,另一方面,规划对传统街区及景观风貌的重视不足,造成环境质量及城市风貌下降,交通拥挤。
3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原则,努力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和谐社会。
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以建设精品旅游城市为目标,遵循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确定中卫市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实用文档
发挥西北地区主要铁路交通枢纽作用,加强物流商贸市场建设。加快培育现代农业,走外向型、国际化、高端市场的农业发展道路。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建设,搭建沿黄城市带区域一体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构筑西部生态屏障,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保护风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处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尊重历史文化和地方文脉。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4技术路线
深入分析城镇基本现状、发展的潜在动力及限制性因素,明确相关规划的要求,确立规划目标,编制具体的规划容,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在规划中,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突出中心城各组团、中心城与外围城镇的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支撑与措施三大重点容,对城市安全及区域协调进行重点研究。
5规划重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从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出发,根据中卫城市在新形势下的区位特点,找准城市地位,优化城镇布局,明确产业分工,突出城市特色。
5.1市域重点容
按照沿黄城市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卫城市定位,突出“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品牌,发挥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优势,深入研究中卫城市发展的城镇结构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成为带动沿黄城市带南翼发展区乃至南部山区部分县镇经济增长的核心。
5.2城市规划区重点容
在城市规划区考虑中卫城市合理的布局形态,科学规划各大重要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大沙漠


实用文档
化、盐渍化及城市“三废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建设项目有大柳树水利工程、沙坡头水利工程、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原料林基地工程、沙漠湿地恢复工程、腾格里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美利工业区建设、中卫编组站建设、中卫区域物流园区建设、沿黄生态恢复及湿地保护工程、南山台北坡生态恢复项目、大道及两侧景点、景区规划建设项目。
5.3中心城重点容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已建、在建、拟建项目的建设,在未来几年城市核心组团基本形成。为了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沿黄城市带南部副中心城市的职能,依据沿黄城市带城镇规划指引,确定城市定位与特色,处理好中心城各组团以及中心城与外围城镇的关系,在统筹考虑柔远组团与迎水组团的空间规模及职能分工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及路网的调整和变化,明确中心城拓展方向,完善城市旅游职能,促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突出自然生态背景下的黄河古城形象,体现浑厚与沧桑的城市气质,强化沙漠与黄河、绿洲与湿地、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交融。
6规划围与层次
总体规划围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
6.1市域
围:中卫全市,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包括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规划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2城市规划区
为了使城市在一定时期有一个足够的发展空间,有效地协调城乡建设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考虑产业布局、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控制。本次规划把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周边区域纳入到规划控制围之中,城市规划区围东、西、北界为沙坡头区行政界线,南至黄河向南6公里处,面积合计为2080平方公里。
6.3中心城
围:东起柔远镇、西至迎水桥镇西侧、北起包兰铁路、南至黄岸,面积约51.5


实用文档
平方公里。
规划容:中心城规划。
7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5近期:20092012远期:20132025远景:2025年以后


实用文档
2城市发展条件分析及策略
1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1.1区位优势
中卫市地处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蒙、甘交界地带,位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与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的交汇处,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且为沿黄城市带区域发展主轴线上南部极点城市,受到、、等大城市的辐射。随着“太中银”铁路的建设,将处于、等太平洋港口群通向、中亚、欧洲大西洋港口群的新亚欧大陆桥国段的中枢地位,为对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2交通优势
中卫市是联系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中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中太铁路在中卫交汇,形成“x”形布局,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规划中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之一。京藏、福银、定武(宁盐和中营)3条高速公路和109国道、101201202省道4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贯通黄北。中卫香山机场于20088月建成,主要航线为中卫至、。中卫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是、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陆通道,也是承东启西、拓北展南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1.3资源优势1.3.1水资源


实用文档
中卫市水资源条件优越,地下水蕴藏丰富。属国家黄河上游水利水能开发的重要梯级地带,是西北可利用水资源最优越的城市。建成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西部大开发十大项目之一,境与靖远交界处的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规划建设的三大控制骨干基地的唯一待建工程,因此中卫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利水电能源基地,将是西电东送通道的重要的电源点和输电节点。
1.3.2矿产资源
市域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发现矿种19种,矿产地189处。主要有煤、铁、铜、金、电石灰岩、制碱灰岩、水泥灰岩、饰面用岩、石膏、瓷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砖瓦粘土、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等,遍布四乡八壑,品位高,易开发,是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石膏储量约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黏土储量约50多亿吨,硅石储量约1亿吨;煤炭储量约12亿吨,品位和地质成矿条件较好,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密度、高发热度优质无烟煤被誉为“天下第一煤”
1.3.3土地资源
中卫市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中部卫宁黄河冲积平原1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9%;位于山区与黄岸之间的台地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5%南部陇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42.4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6%
腾格里沙漠东西长约106公里,南北平均宽约12公里,占地总面积为186万亩。前期完成造林36万亩,市政府计划通过今后十五年来完成其余150万亩的植树造林工程,形成生态屏障带,新增耕地面积36万亩,建设人工牧场30万亩,安置移民15万人。南山台子、南部干旱水土保持区根据中卫市防沙治沙总体规划预新增上万亩耕地、林地。
1.3.3旅游资源
中卫自然人文景观独特。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沙坡头旅游区,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获得了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而且以丰硕的治沙成果饮誉世界,是“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以丹霞地貌著名的寺口子风景区层


实用文档
峦叠嶂,险幽奇绝,令人叹为观止;现存的中卫大麦地岩画规模宏大,容丰富多彩,总数达1万多件,密集程度世界罕见;双龙山石窟(石空大佛寺)创建于唐朝,随山形而凿,以九间没梁洞而闻名于世,是古丝绸之路——灵州道上的珍贵文物,也是佛教的知名寺院。

1.4产业优势1.4.1工业
中卫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造纸、酿酒、冶炼、建材、化工等工业,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结合中卫及周边地区资源分布,重点发展以煤化工、电石乙炔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及延伸上下游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镁、钙、钠、铜、硅等金属材料冶炼和延伸开发及石膏、硅石等非金属材料、新型建材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未来将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工业基地。
1.4.3农业
利用独特的光热气候和人工灌区的水资源优势,已形成枸杞、硒砂瓜重点生产基地,而且马铃薯、高酸苹果、红枣、清真牛羊肉等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很大前景,具有成为沿黄城市带农业特色产业区、农业特色旅游区的优势。
1.4.3旅游业
中卫旅游业是继工业和农业之后的第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自治区统计局2008年调查结果,中卫市是继市后全区旅游经济产值第二大城市。

(2008
市县指标接待国游客总人

万人次776.24277.31
126.81
127.00110.35134.49






中卫市


实用文档
接待国游客总收
接待国游客人均
花费额接待海外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
亿元人次
40.3251911586
21.537767937
4.56359102219.25
4.813784677.17
2.782524338.67
6.65494172741.38
万美元300.76224.29
2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1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中卫市沙漠、台地、山地总和156.5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0%。南部山区长期以来干旱少雨,干旱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剧,降雨量无法满足这里的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频繁,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2.2旅游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和整合
建市五多年来,中卫旅游有了显著发展,沙坡头景区的保护与管理有了显著提高,城市景观风貌也在改建、新建,但中卫的旅游活动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且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有待培育和提升,同时,由于受市域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影响,大量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导致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沙坡头区,回乡风情的海原县和枸杞之乡的中宁县可进入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全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旅游空间的结构亟待优化和整合。
2.3经济基础较弱
2008年人均GDP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中,排位倒数第6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9%中卫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区处于中低水平,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工业产值小,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创新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生产受到人均耕地资源少,自然条件差、技术进步慢等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大,移民任务十分艰巨。


实用文档

全国、及中卫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
主要经济指标
计量单位
全国中卫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34000
120.1125.29
中卫占的比例(%21.068.5011.1710.8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
146183581.2449.43120487397.1644.383006701098.51119.1
3相关规划的要求
3.1《回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回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与中卫总规相关的主要容包括城镇化目标和发展方向两方面。
3.1.1城镇化目标
依据近五十年人口增长变化特点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全区20102020年城市化水平可分别达到4548%5558%左右。2010年中卫市中心城人口达到16人;2020年中卫市中心城人口达到35万人。
3.1.2发展方向
利用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依托本地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能源、水利、旅游资源,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加速工业的升级改造,增加旅游业的投入使其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充实、提高中卫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西南部及宁、甘、蒙接壤区的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全片区发展的增长核心。
3.2《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
《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与中卫总规相关的主要容包括城镇化目标、城镇职能结构和中卫城市发展指引。
3.2.1城镇化目标
沿黄城市带2012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可分别达到66%72%左右。2020


实用文档
中卫市中心城人口达到30万人,中宁城区人口18万人,鸣沙、宣和、镇罗人口为2~5万。
3.2.2城镇职能等级结构

沿黄城市带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实用文档
沿黄城市带城镇职能结构规划(2020
城镇职能等级
城镇名称
职能类型交通枢纽
市域中心
中卫
——旅游
县域中心
中宁
综合型
城镇主要职能
沿黄城市带南部副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以商贸、旅游为
主的新兴城市
枸杞之乡,以商贸、旅游、农副加工
为主的小城市
中心镇鸣沙(农贸型)、宣和(农贸型)、镇罗(农贸型)

3.2.3中卫片区发展指引
本片区应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大沙漠化、盐渍化及城市“三废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沙坡头水利枢纽、引黄灌区节水改造、退耕还林还草、-中卫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加强对中心城市中卫的倾斜性投入,重点充实、提高中卫的综合实力,建设成为带动全片区乃至南部山区部分县镇经济增长的核心。
中卫
中卫是沿黄城市带南翼中心城市。西北地区东部重要交通枢纽和水电基地,以发展商贸、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旅游文化城市。
规划定位: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新兴城市。特色:中国魅力城市200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拥有5A级旅游景点-沙坡头。发展方向:未来发展要突出“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品牌,并抓住支线机场和太中银铁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成为沿黄城市带的南部副中心城市;发展特色农业。
城镇拓展方向:南扩东移、依河发展。中宁
中宁是中卫片区次中心城市,以工业、商贸、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综合型城市。


实用文档
规划定位:枸杞之乡,以商贸、旅游、农副产品为主的小城市。特色:枸杞之乡。
发展方向:未来发展要突出“枸杞之乡”,大力发展枸杞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城镇拓展方向---近水亲河、北接南连、东扩西展、提升涵;加快与中卫市一体化进程。
4城市定位
生态旅游与交通水电枢纽城市,枸杞硒砂瓜马铃薯之乡,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工业基地,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自治区中西部中心城市。
5城市发展目标
5.1城市发展总目标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卫作为沿黄城市带南部副中心城市的职能,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突出“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品牌,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发展特色农业,把中卫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制定城市发展总目标如下:
重要旅游城市
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借助沿黄城市带区域协同发展,以沙坡头为核心,统领沿黄城市带西部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节点城市的服务、管理、接待功能,有效整合中宁枸杞等农业特色旅游资源,全面扩大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组织、协调和商务服务的职能,建设中卫休闲度假与农业特色旅游区和极具吸引力风景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交通水电枢纽城市
中卫市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陆路交通条件在地区也得天独厚,方便的交通条件构成了西北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卫市水资源条件优越,地下水蕴藏丰富,属国家黄河上游水利水能开发的重要梯级地带,是西北可利用水资源最优越的城市。建成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和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年发电量可达84亿千瓦时,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利


实用文档
水电能源基地。
商贸城市
中卫市具有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优势,且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是承东启西、拓北展南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依托迎水桥铁路编组站的建设发展商贸业极具优势,是沿黄城市带对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集散中心。
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中卫市是枸杞硒砂瓜马铃薯之乡,具有良好的农业条件与发展基础。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选择区特色农产品,一方面与农业生产区相结合,另一方面逐步加深农业产业化步伐,走高附加值、品牌化的加工生产道路。
5.2城市发展分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2025年,全市GDP总量达到817.8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GDP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3.4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逐步转向技术带动型,基本完成工业化。
社会发展目标
规划期末,中卫市的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主要社会人文指标逐步达标。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完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人居环境优良。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
基本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保投资占GDP2%以上;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9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大于9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再生水回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工业废水、废气实现100%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的削减幅度不低于全国的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CODSO2的削减比例不低于国家总体要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实用文档
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标率稳定在85%以上。
6城市发展战略
中卫市应强化资源及环境优势,以旅游发展为战略核心,以区域、产业、文化、环境、城市等协同发展为驱动,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川济山力度,建设具有中国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中卫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遵循以下总体发展战略:
61旅游带动战略
旅游产业是中卫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和目标。根据沿黄城市带规划提出的建设“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打造国家重要旅游城市不仅是中卫市保持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中卫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卫市应充分挖掘市域的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明确旅游发展方向。树立国家重要旅游城市地位,城市建设要具备旅游强市的标准,全面促进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
6.2生态建设战略
中卫市生态环境脆弱。近几年来,市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加大,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腾格里沙漠生态造林工程和南华山生态造林工程将构成中卫市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建设极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今后在生态建设方面应加强城市大环境绿化和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大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建设力度,加快治沙造林步伐,因地制宜地营造乔、灌、草合理配置的防风固沙林带、大型防护林带和高标准平原绿化体系。
6.3产业提升战略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优势现代农业,把枸杞、马铃薯、硒砂瓜、水产、蔬菜、高酸苹果、红枣、清真食品等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发展,走外向型、国际化、高端市场路线,突出“名牌”“优质”“特色”“绿色”把中卫市建成沿黄城市带农副加工综合基地。
重点推进第二产业
突出优势特色产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


实用文档
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壮大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区域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会展传媒业、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把中卫建成辐射周边,联结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6.4支撑强化战略
借助沿黄城市带区域一体化战略,建立适度超前的交通、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强各个城镇与客运交通枢纽的联系,加强各个工业区与物流中心的联系,制定交通与产业协调发展、交通设施协调发展、客运交通发展、物流与货运交通发展的策略,突出交通的服务职能。完善统一社保制度,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和劳动者的合理流动。整合区域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共享,鼓励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对其他学校和社会全面开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抓好电子社区、教育信息化等工程建设,应用为主,重点突破,建立信息共享与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


实用文档
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实用文档
3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城乡统筹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遏制当前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和谐发展,实现整体的生态稳定和社会稳定。
2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
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社会经济公平和城乡共同发展等问题。
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转移支付,在要素投入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人口的转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城镇发展战略
加强城镇间的区域协调;强化中心城市、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县级城市、构筑县域中心;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集聚规模;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轴线状开放式城镇组织体系。
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商贸、娱乐中心;县城及乡镇充分发挥承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先进工业;各乡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饮水工程、农村超市网、燃气网、信息宽带网等项目的建设,把城市文明逐步渗透到农村。


实用文档
4乡村发展战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典型试”的基本原则。
改变原有村庄发展模式,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盘整村庄土地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提高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建设新农村;挖掘风貌、产业、功能等方面的特色,创建特色村。
对于无特色、用地分散、距离较近的村庄,应实现撤并。适当扩大撤并后中心村的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鼓励以中心村为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成立农村社区,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




实用文档
4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1市域总人口
1.1人口现状
2008年底,中卫市域总人口114.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7.3万人,农业人口86.9万人。沙坡头区总人口为39.0万人,中宁县31.4万人,海原县43.8万人。
1.2人口预测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法、综合增长率法两种方法对中卫人口进行预测。线性回归模型法
根据中卫市域20032008年的总人口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101.7813+2.47768X
式中Y为规划年末总人口数,X为规划年限。预测中卫市域的总人口如下:2012124.08万人2025156.29万人综合增长率法
根据20032008年全市人口的综合递增率为13.5(不含2008年行政区划调整将三河镇划入后增长)考虑到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山区生态移民等因素,确定20082012年为18‰,20132025年为15,则市域总人口2012年为122.65万人,2025年为148.84万人。
对两类结果进行综合校正,最后确定中卫市域总人口:2012年为123万人,2025年为150万人。


实用文档
2市域城镇化水平
2.1城镇化发展目标2.1.1数量目标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分析法
根据地区城镇化水平及人均国生产总值,运用人均国生产总值与城镇化水平相关的一元回归方程式进行分析:
Y=10.1034x-50.5341
式中Y为城镇化水平,x为人均国生产总值。
根据中卫市域经济发展,2008年人均国生产总值为10498元,2012年、2025年人均国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2%10%,则人均国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6518元、57025元,即可得近期、远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47.6%60.1%
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指数法
现状城镇化水平(非农口径)为23.9%,根据近几年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考虑到中卫市域未来城镇化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因此确定中卫市域的城镇化水平2008-2012年年均递增8%20122025年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5%则城镇化水平近期、远期分别为32.5%61.3%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测算,并参考沿黄城市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2012年城镇化66%2020年城镇化率72%,结合中卫市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卫市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而且山区移民基数大的特点,确定规划近期、远期市域的城镇化水平如下:
2012年城镇化率45%,城镇人口55.4万;2025年城镇化率60%,城镇人口90万。
2.1.2质量目标
2012年预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平方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0%,人均道路面积18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20平方米。
2025年预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实用文档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人均道路面积23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25平方米。
2.2城镇化发展途径
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基础推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契机促进人口就业结构的非农化以第三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实现城市建设水平的现代化


实用文档
5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层面为整个中卫市域围,包括12县,下辖20个镇、20个乡、33个居委会,总面积17391.3km2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发展战略及《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发展指引,中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布局以市域中心城市为基点,依托黄河、铁路、主干公路规划布局,形成若干城镇发展轴线,选择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重点扶持,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规划市域城镇发展轴线为34条,其中一级轴线1条,二级轴线1条,三级轴线2条。
一级发展轴线
依托包兰铁路和黄河,位于城镇体系由北向南的一级轴带发展区暨沿黄城市带区域发展主轴线,沿线城镇有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镇(宁安、石空、新堡)3个重点镇(宣和、镇罗、鸣沙)和5个一般镇(东园、常乐、永康、恩和、白马),集中了市域12个城镇,占市域规划城镇总数的约60%,属市域城镇密集区。
二级发展轴线
中心城—宣和—旺—三河,沿中宝铁路、福银高速、101省道的城镇发展轴线,处于城镇二级轴带发展区。
三级发展轴线
a中心城—香山—兴仁——海城,沿202省道的城镇发展轴线,属城镇三级发展轴线之一。
b、兴仁—喊叫水,沿京藏高速、国道109的城镇发展轴线,属城镇三级发展轴线之一。


实用文档
2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根据中卫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参照城镇体系规划,考虑城镇现状的人口规模,以及对城镇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结合城镇化水平预测指标,参考各城镇总体规划预测的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对中卫市城镇进行综合平衡后,提出未来城镇等级结构规划目标。
一级中心城市:中心城。
二级中心城镇:中宁县城(宁安、石空、新堡)、海原县城(三河)。三级重点镇:宣和、镇罗、鸣沙、兴仁、海城。
四级一般镇:东园、常乐、永康、香山、恩和、白马、旺、、俊、喊叫水等。
中卫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2025年)
数量
(万人)4510-251-31以下
12510
白马、旺、、俊、喊叫水
中心城中宁县城、海原县城宣和、镇罗、鸣沙、兴仁、海城东园、常乐、永康、香山、恩和、
四级一般镇
等级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镇三级重点镇

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根据中卫城镇发展现状和历史定位,以及对城镇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参考各城镇所处的区位及产业优势,提出中卫城镇职能结构规划目标。
规划期末,中卫市域城镇职能结构分成5级,即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乡集镇,职能类型包括综合型、农副商贸型、农业型等3种。各城镇职能规划如下表:


实用文档
中卫市域城镇职能结构(2025
中心城
职能结构
市域中心城市、旅游、商贸物流、
工业、农副食品加工基地市域次中心城市、农副加工综合基
地、工业、商贸物流县域中心城镇、商贸、农副产品加

中心镇、农贸、农副产品加工
城镇类型综合型
中宁县城(宁安、石空、新堡)综合型
海原县城(三河)宣和、常乐、镇罗、鸣沙、海城永康、东园、恩和、白马、喊叫
水、兴仁、兴隆、旺、俊、香山
农副商贸型农副商贸型
农贸、农副产品加工农业型


实用文档
6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产业发展目标
做大能源产业,做强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完善产业体系,辐射带动更广的区域。
2产业发展重点
2.1打造“两带三区两基地”的现代农业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巩固提高现有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重点打造沙坡头区农副食品加工基地和中宁农副加工综合基地。
强化其作为沿黄城市带南翼之首地位,发挥中卫农业大市优势,统筹农业空间布局,重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节约灌溉之间的关系,并应结合农产品加工,交通物流及商贸市场的布局,统筹规划好从种植——初级农作物与产品流通——深加工——高级产品流通——销售的农业产业化流程,从而实现农业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加大与其它产业联合,在枸杞、硒砂瓜、马铃薯、红枣、高酸苹果、清真牛羊肉、淡水养殖等方面加快发展。引导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发展,组建统一品牌或地域品牌,初步形成“两带三区两基地”的现代农业格局。
以中宁为核心的枸杞特色产业带
以中宁和沙坡头区为主体区,黄河为连接带的“两区一带”格局,增加两地种植面积,多建高质产区、片区大、科技高的枸杞种植园。
以沙坡头区和海原为核心的特色林果业带
建设以腾格里沙漠绿化区、南山台子绿化区和南华山绿化区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带,结合治沙造林和涵养水源,种植防护林、经果林及其它农作物种植为一体的产业带。
以沙坡头区为核心的硒砂瓜产业区
环香山分布的百万亩瓜田为硒砂瓜种植核心区,加快提升整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总体控制在环香山地区硒砂瓜的种植面积,严格监视有硒砂瓜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提高硒砂瓜品质,优良化,走集约生态化发展道路。


实用文档
以沙坡头区和中宁为核心的红枣、高酸苹果产业区
重点建设中宁、沙坡头区两个生产基地。利用红枣与硒砂瓜的间作解决一定的生态问题;逐步扩大苹果的产区规模,沿国道109、高速公路G2012、大道两侧呈带状方向发展。
以海原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区
以海原为重点建设地段,加强低产区的改造,发展成为国知名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农作物种植基地
重点建设三大种植基地,即以中宁和各大国营农场为主的杂交玉米种植基地;以沙坡头区和中宁为主的瓜菜种植基地;以引黄灌区为主的小麦、水稻种植基地。
百姓菜篮子基地
按照“集约化生产,外向型销售,规模化经营”思路,着力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巩固中卫鸡蛋和海原牛羊产业规模;重点建设沙漠湿地和黄河湿地淡水鱼养殖区。
2.2产业集群化的工业发展模式
中卫市现有大小工业园区14个。沙坡头区有6个,美利工业区、美利工业区南区、镇罗金鑫园、常乐瓷园、红科技园、迎水桥精细化工园;中宁县有4个,石空工业园、宁新工业园、红梧特色农业加工园、瀛海工业园;海原县有4个,高崖滩羊皮毛加工园、兴仁建材园、海城镇传统手工业园、海原新区工业园。
借助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依托沿黄城市带“四带一区”的工业布局,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优势产业为原则,整合提升市域现有工业布局,联合沿黄城市带有条件的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区,建立市域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统筹、配套完善的工业布局体系。
实施产业集群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在规划上统一协调,在技术上相互合作,在信息上高速沟通,在项目上加强互补,延长产业链,系统整合,实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科学发展。重点推进一区两县龙头工业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工业基地,围绕能源化工、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形成两级工业园区。



实用文档

中卫市各工业园区发展定位与产业导向

园区名称
总体定位
产业导向精细化工、新材料、能源冶炼、中小企业
综合园区
石空工业园、宁新工业园、美利工业区南区、镇罗金鑫园、常乐瓷园、迎水桥精细化工园、瀛海
红科技、红梧工业园、园高崖滩羊皮毛加工园、海城镇传统手工
业园、海原新区工业区
农副园区一般基地
农副食品加工、高端食品工业、羊绒加工、纺织、传统手工
接纳产业专业化发展
工业园、兴仁建材园
基地
循环经济园发展趋势
重点基地
美利工业区
宁东承接区
一般基地能源园区材料园区
以机械制造、化工、冶金、建材等为主
专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园

2.3依托交通枢纽,构建商贸物流圈
融入以为核心的沿黄城市带“一核两翼”商贸物流格局,依托迎水铁路交通枢纽和中宁陆路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形成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以中卫商贸物流园区为核心,构建农产品销售及生产资料转运服务为主的商贸服务圈。发展多种农产品商贸市场,建成沿黄城市带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商城。中宁应不断扩建枸杞的商贸市场,同时组建综合性的农副食品贸易城;中卫则应在农产品销售物流中心基础上,不断充实自身的其它商服功能,重点体现在农业发展咨询、服务中介,同时由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则在房地产、金融、教育等领域有所强化。



实用文档
中卫商贸物流业规划
名称
定位
发展方向
物流业建设重点在重点发展农产品物
中卫商贸物流园区
农产品贸易物流中心
专业化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包括批量产品的交易与物流服务
流的同时,承接中北部与南部工农业产品的汇集,建成重要物资中
转中心
重点打造枸杞专业化商贸物流中心,并发展成为红枣、高酸苹果的产品集散地
重点打造枸杞等农产品的仓储与外送基地,优先发展通往中卫与
的物流通道
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枸杞贸易,举办或扩大相应产品节庆,并打造枸杞等农产品一条街。建设成为农产品知名的商贸城市设立相应的产品交易市场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咨
商贸业建设重点
中宁商贸物流园区
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



实用文档
7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交通发展目标
建设以航空港、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干线为依托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使中卫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交通联系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县市之间,以及各县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建立与中卫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相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布局
2.1公路
市域现有京藏、福银、定武(宁盐和中营)3条高速公路和109国道、101201202省道4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贯通黄北,全市公路总里程3800公里。根据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及中卫市公路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现规划如下:
沿黄城市带西线高速北起G6京藏高速平罗县南端,向南连接西绕城高速,南端终点由恩和南移至中宁。
将中盐高速中宁段在恩和与G6连接的路段,调整为在清水河与G2012G6连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以G6线路调整为契机,建立顺畅的高速公路节点,防止因南北向交通与东西向交通在恩和至中宁段汇集而产生交通瓶颈。沙宁路正在建设中,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应以景观性、集约性为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根据公路交通网规划,省道101201202均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强化市域的南向西向联系。


实用文档
以国省干道连接路、扶贫开发路、观光旅游路、园区主干路、城市出入口、乡村硬化路为重点,提高公路的通达度和覆盖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到规划期末,中卫市公路网基本形成。.
2.2铁路
中卫市是联系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包兰、甘武、中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太中银铁路在中卫交汇,形成x形布局,可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乌鲁木齐等12个大中城市。根据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中卫铁路发展如下:
加快中太铁路建设,扭转铁路运力不足困境,促成欧亚大陆桥陇海段复线的形成。
加快建设包兰铁路到中卫段的复线工程,改造铁路运输紧的困境,完善西部第二条综合运输通道。
推进中宝铁路复线工程,缓解东南方向铁路运输紧局面。预留建设第二条包兰铁路通道。
预留中武铁路复线建设条件。与预留第二条包兰铁路通道的重合部分可共用通道。
在美利工业区以及需大宗货运的货物集散地建设与干线铁路连接的铁路联络线,形成无缝连接的大宗货运铁路集疏运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设置中宁火车站东站
2.3航空
中卫香山机场于20088月建成,先期规划的航线为中卫至、、等地,远期规划开通、、乌鲁木齐和等航线。该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5万人次,货邮吞吐400吨,可起降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等支线飞机。面向打造中国旅游精品城市的发展机遇,应保障香山机场的发展空间,完善机场相关配套设施,加强机场管理和服务水平。随着客货运发展迅猛,机场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实用文档
2.4市域公交规划
规划建立以城际公交为主体、城市公交为衔接的一体化的“大公交”体系。规划中宁、海原、沙坡头区之间便捷公交线路。建制镇、集镇、农村社区中心设公交车停靠站。
2012年,实现公交覆盖所有建制镇、集镇和工矿点,并为工矿点提供快速公交服务。到2025年,实现公交覆盖所有农村社区中心。
2.5货运站场及物流发展规划
中卫市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是: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农业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形成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综合考虑中卫市的区位、建设用地、交通、环境等因素,最后规划形成三级物流园区:
规划物流园区表
名称

服务
功能

中转物流。为区域城市及工业区提供运输、仓储、配送、联运等服务集散物流。主要为城市消费物流服务及
市域为市域工业园区提供运输、仓储、集散
服务
基地
专业物流。主要为工业区提供专业的运输、仓储、简单加工、配送服务专业物流。主要为工业区提供专业的运输、仓储、简单加工、配送服务集散物流。主要为城市消费物流服务及
包兰线、太中银、中宝线、G2012包兰线、太中银、G2012G109G6线G109包兰线、太中银、中宝线、G2012线
石空三河新堡城区
运输方式
位置
中卫物流园区

区域
中宁物流园区

石空专业物流中心美利工业区专业物流中心
基地
海原物流园区县域
为工业园区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服务G70G109集散物流。主要为城市消费物流服务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服务
包兰线、太中银、中宝线、G2012
中心城物流园
城区
城区


实用文档
8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科技
1.1高等教育
贯彻“科教兴市”战略,鼓励多渠道办学,完善多层次、多专业的社会教育体系,加大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力度,建立学研开发基地。
规划在柔远组团西南角、靠近大道处集中布置教育科研用地,为城市发展大、中专院校及相应的科研机构提供保障,并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科技动力。
1.2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抓好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以中卫市南华山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规划建设中宁和海原职业教育学校。
1.3基础教育
实施教育强市,完善义务教育设施布点。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布点。按省级学校标准,普遍提高中小学用地标准与运动场、专用教室等配套设施标准。
对一区两县义务教育设施布点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贴近居民生活。中心镇和一般乡镇,应根据人口变化,适度集中办学。距离近的乡镇初中设置根据人口规模可适当合并,距离远的乡镇可以逐步建设寄宿制中小学。加强学前教育,在乡镇设立中心幼儿园。
信息化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中卫市建设市级教育平台,一区两县建设县区级教育资源平台,争取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学校、教师、学生可依托网络化教学和网络化学习。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率和普及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
1.4科技
中卫市应在新材料、特色优势农业、资源与环境三大领域做为科技发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用文档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紧密围绕工业园区建设,突出能源化工、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中卫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的竞争力。
坚持把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作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公益性事业,加快培育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技术服务组织、农业成果转化中心等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开放的电子政务平台,与沿黄城市带其他城市形成信息网络,包括远程教育系统和各层次医疗信息化网络等社会信息。全市各县乡建立共享数据库,构造从市场到生产的无障碍信息网络,发挥各地区优势。
在中心城筹建科技信息中心,区域共享。在两个县城各建1个相当规模的科技馆,向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在的普通市民开放,使其成为居民接触科学的平台。
2文化体育设施
2.1文化设施布局
中卫作为新兴城市,以其优势大胆开发黄河文化区,打造集生态娱乐文教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带,使其成为沿黄城市带最美城市。统一规划中卫境黄河文化带设施布局,在中宁黄河段建枸杞庄园和枸杞博物馆,在沙坡头区段建设以沙漠、黄河、绿洲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提高旅游景点及设施的文化含量,服务全市及沿黄旅游人群,建成中卫市综合文化长廊。
中卫中心城结合行政中心规划市级的文化中心。市级文化设施类型有文化宫、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剧院、体育场(体育馆),市级文化设施应与城市文化定位相吻合,带动不同文化区的发育。
在中宁和海原县城分别配置县级文化活动设施,重点建设青少年宫、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剧院等,以满足区域文化活动需要。社区级文化设施旨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主要设施有文化康乐、图书阅览、科技普法、教育培训、老年活动、青少年和儿童活动中心。
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参见下表。


实用文档
文化娱乐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项目
一般规模(㎡/处)建筑面积
文化中心青少年宫电影院(500~800座)
图书馆
2000~24001000~15001000~20001000
用地面积4000~60001000~2000
1500
8~108~103~56~10
服务规模(万人/处)

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建立综合文化站,设图书室,健身室、老年人活动室、电子科教室。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150㎡的图书借阅室,藏书5000册,文化活动室200㎡。
2.2体育设施布局
建设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体育基础设施,达到区域共享,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
在中心城规划建设中卫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训练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设施,达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力。兴建一批群众体育设施,进一步提高群众体育水平。
中宁、海原县县城2025年人口规模1025万左右,应建设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地、游泳馆等各类体育设施齐全的综合体育中心一处。
重点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具体标准可根据国家“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指标”的规定,小区必须有一处使用面积达到200㎡以上的体育活动室,各小区必须具备两场:全民健身广场、标准灯光篮球场、200m田径场和25×11m的游泳池,一条健身路径或一套室外综合建设器材等。新建小区留置室外体育活动场地,总使用面积不得少于900㎡;旧区改造的小区指定的体育活动场地总使用面积不少于800㎡。
中心镇在普通乡镇建设综合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广场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中学建设标准田径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文体活动中心,一个面积510㎡的篮球场,以及面积为10000㎡的健身广场。
根据“农民健身工程”的要求,积极发展农民体育。现已以行政村为单位,规划体育设施,每个村建设一个篮球场、一个门球场、一个室健身房和一条健身路径。


实用文档
3医疗卫生
进一步提高中卫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建成完善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紧急救援等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
2025年中卫医疗机构应达到市域人口每万人30-50床的规模。
中心城建设以综合性医院、急救中心、传染病院(院区)、采供血机构、专业救治机构为骨干的医疗救治网络。中宁和海原县,应进一步扩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和中医医院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设成为服务于县乡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
乡镇卫生院着力发展中心镇卫生院。特别是宣和、镇罗、鸣沙、兴仁、海城等中心镇的医疗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规模可按照每万人6床计算,用地面积可按照100120m2/床进行配置。
4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设施布局
2025年,逐步建立起覆盖广、效率高,与中卫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城市的和农村养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相对完善老年政策法规体系。
中心城建设一所多功能的市级老人福利服务中心。沙坡头区建设一所集老年人休闲、养老、旅游接待等功能齐全的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性老年公寓。
中宁和海原县各新建一所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
建立社区、基层农村养老托老所(院),逐步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中心镇和一般镇均应该建立老年公寓,床位可按照每百名老年人口(60岁以上)1.52的标准配置。


实用文档
9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水资源利用规划
中卫市域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黄河,市域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占总土地面积90%以上的山区,水资源匮乏,人畜用水困难。已建成的固海扬黄灌溉工程,解决了部分地区人畜饮水,今后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技术,山区利用非灌溉季节,实施引蓄水工程。
2电力设施规划
建设沿黄城市带750kv环网网架工程。围绕在中宁县东南约18公里处的黄河750kv变电站建设750kv输电线路。在中卫地区发展330kv电网,未来形成750/330kv电网。建设石空、迎水桥、宣和、恩和330kv输变电工程。加强重点负荷区的供电能力,形成双回路环网结构。
3通信工程规划
规划在各区县镇设立局所,提高通信带宽。
规划期重点完成电信网建设、广播电视网建设、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高速宽带城域网建设。
4供热工程规划
市域城区均采用集中供热。
中心城规划建设燃煤热电厂(2×330MW)和中意生物热电联产,实现热力供应联网运行。
5燃气工程规划
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中卫—靖边—)在过境长度274公里,经过中卫境100公里,并设有输气端口和加压站,为城市及周边城镇供气。


实用文档
6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期在中心城南山台子和北部沙漠分别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在中宁和海原各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实用文档
10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加强政府对城市安全的综合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建设,统一组织、协调、指挥首府防灾减灾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全市协调统一的灾害监视、预测、预报、预警、情报信息平台、指挥和救援等综合网络,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保障应急物资储备与供应,加强防灾减灾综合法律和规系统建设。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社会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2防洪工程规划
境受山、河两系洪水的威胁,历史上曾因山、河洪水泛滥,造成淤泥沉积、河岸崩塌,黄河多次改道。防洪工程的安全(特别是堤防)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规划河洪防洪标准城市段为50年一遇,其它段为20年一遇。规划山洪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的级别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98确定,同时新建防洪码头,采取泄、导、蓄及植被和水土保持等多种防洪措施。
3抗震防灾规划
根据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中卫地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规划区各类工程设计应据此作为设防标准。坚持“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和“防、抗、避、救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要求,协调好抗震防灾规划与城市布局及各专项规划的关系;从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的角度综合制定抗震防灾规划,为专项抗震规划和各单位抗震预案提供条件。


实用文档
4消防规划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结合中卫市域各城镇的性质和规模,形成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体系,统筹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acfa3e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b7.html

《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