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骨-字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8-07-02 04:48: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包含-”骨”-字的成语.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 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 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 1▲哀毁骨立 △āihuǐgǔlì △典故: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子: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极尽半子之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2▲傲骨嶙嶙 △àogǔlínlín △典故: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3▲冰肌玉骨 bīngjīyùgǔ △典故: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出处:宋·苏轼《洞仙歌》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例子:换却~胎,丹心吐出异香来。(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

4▲病骨支离 bìnggǔzhīlí △典故: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

5▲病入骨髓 bìngrùgǔsuǐ △典故: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6▲柴毁骨立 cháihuǐgǔlì △典故: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7▲抽筋拔骨 chōujīnbágǔ △典故:比喻非常勉强。

8▲夺胎换骨 duótāihuàngǔ △典故: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例子:安知~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清·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诗)

9▲凡胎浊骨 fántāizhuógǔ △典故: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10▲焚骨扬灰 féngǔyánghuī △典故: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出处:《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11▲粉身碎骨 fěnshēnsuìgǔ △典故: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例子: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杨朔《东风第一枝》)

12▲风骨峭峻 fēnggǔqiàojùn △典故: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13▲钢筋铁骨 gāngjīngtiěgǔ △典故: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14▲割骨疗亲 gēgǔliáoqīn △典故: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15▲骨鲠在喉 gǔgěngzàihóu △典故: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例子: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如~,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

16▲骨鲠之臣 gǔgěngzhīchén △典故: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17▲骨寒毛竖 gǔhánmáoshù △典故: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谓骨寒毛竖也。”

18▲骨肉离散 gǔròulísàn △典故: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出处:《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例子:“冲风夺佳气”,~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八)

19▲骨肉团圆 gǔròutuányuán △典故: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20▲骨肉未寒 gǔròuwèihán △典故: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晁天王临死时嘱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

21▲骨肉相残 gǔròuxiāngcán △典故:比喻自相残杀。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例子:汝家~,何以枉杀天下无罪人。(《南史·宋文帝诸子传》)

22▲骨肉相连 gǔròuxiānglián △典故: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例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和人民~。

23▲骨肉至亲 gǔròuzhìqīn △典故: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例子:萧队长又说,贫雇是农是~,我才敢说话。(曲波《暴风骤雨》二十五)

24▲骨软筋酥 gǔruǎnjīnsū △典故:形容全身乏力,肢体瘫软的样子。 △例子:贾环见了父亲,唬得~,忙低头站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25▲骨瘦如柴 gǔshòurúchái △典故: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例子:刘姥姥看着凤姐~,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26▲骨腾肉飞 gǔténgròufēi △典故: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例子:庆忌~,走逾奔马,矫捷如神,万无莫当。(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

27▲刮骨去毒 guāgǔqùdú △典故: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28▲含着骨头露着肉 hánzhegǔtóulùzheròu △典故: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例子: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的,我倒不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29▲恨入骨髓 hènrùgǔsuǐ △典故: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30▲恨之入骨 hènzhīrùgǔ △典故: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例子:那知府亦~,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31▲画虎画皮难画骨 huàhǔhuàpínánhuàgǔ △典故: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例子:~,知人知面不知心。

32▲鸡蛋里找骨头 jīdànlǐzhǎogǔtóu △典故:比喻故意挑剔。

33▲鸡骨支床 jīgǔzhīchuáng △典故: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例子:积数日,~,较前尤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寄生》)

34▲积毁销骨 jīhuǐxiāogǔ △典故: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例子:而股肱之臣不惟国体,职竞寻常,自相楚剥,为害转深,~。(《晋书·刘乔传》)

35▲镌心铭骨 juānxīnmínggǔ △典故: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36▲刻骨仇恨 kègǔchóuhèn △典故: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例子:战士们热血沸腾,跃出战壕,怀着对阶级敌人的~,杀声震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白刃格斗。(穆欣《北线凯歌》三十)

37▲刻骨镂心 kègǔlòuxīn △典故: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例子:虽~,难报万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38▲刻骨铭心 kègǔmíngxīn △典故: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例子: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誓图死保。(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39▲刻骨相思 kègǔxiāngsī △典故: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0▲刻肌刻骨 kèjīkègǔ △典故:形容感受极深刻。 △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绍诗表》:“刻肌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例子:此事真可为~者也。(唐·吴兢《开元升平源》)

41▲镂骨铭心 lòugǔmíngxīn △典故: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42▲镂心刻骨 lòuxīnkègǔ △典故: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

43▲毛骨悚然 máogǔsǒngrán △典故: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44▲迷恋骸骨 míliànhàigǔ △典故: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45▲铭肌镂骨 míngjīlòugǔ △典故: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46▲铭心镂骨 míngxīnlòugǔ △典故: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例子:~,无报上天。(唐·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

47▲奴颜媚骨 núyánmèigǔ △典故: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例子: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8▲起死人肉白骨 qǐsǐrénròubáigǔ △典故: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例子:先生之来,实出天赐。如起死人而肉白骨,孤敢不奉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49▲千金市骨 qiānjīnshìgǔ △典故: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

50▲敲骨吸髓 qiāogǔxīsuǐ △典故: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51▲切骨之仇 qiègǔzhīchóu △典故:形容仇恨极深。

52▲亲如骨肉 qīnrúgǔròu △典故: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53▲情同骨肉 qíngtónggǔròu △典故: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与公覆(黄盖),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

54▲柔心弱骨 róuxīnruògǔ △典故:形容性情柔和。 △出处:《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55▲肉薄骨并 ròubógǔbìng △典故: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出处:《元史·郝经传》:“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破壁孤城而去。”

56▲伤筋动骨 shāngjīndònggǔ △典故: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出处:元·无名氏《蝴蝶梦》第二折:“打得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57▲生死肉骨 shēngsǐròugǔ △典故: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例子:文致诋欺之法,久矣不行;~之恩,今焉创见。(宋·陈亮《谢郑侍郎启》)

58▲舐皮论骨 shìpílùngǔ △典故: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例子: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海上通信》)

59▲铄金毁骨 shuòjīnhuǐgǔ △典故: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60▲铜筋铁骨 tóngjīntiěgǔ △典故: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韩侍郎婢作夫人》:“此时偶然坍将下来,若有人在床时,便是铜筋铁骨也压死了。” △例子:他本来是一副~,黑皮肤衬着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象个乡下人。(朱自清《哀互生》)

61▲痛入骨髓 tòngrùgǔsuǐ △典故: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例子:宋襄公志欲求伯,被楚人捉弄一场,反受大辱,怨恨之情,~,但恨力不能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62▲痛心入骨 tòngxīnrùgǔ △典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 △例子: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相为悲伤也。(《三国志·蜀志·孙乾传》)

63▲脱胎换骨 tuōtāihuàngǔ △典故: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例子: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神爽体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64▲仙风道骨 xiānfēngdàogǔ △典故: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出处:唐·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例子:此二人素有~。(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65▲形销骨立 xíngxiāogǔlì △典故: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出处:《南史·梁本纪》:“帝形容本壮,及至都,销毁骨立。” △例子: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痴若木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

66▲悬梁刺骨 xuánliángcìgǔ △典故: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67▲颜筋柳骨 yánjīnliǔgǔ △典故: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68▲怨入骨髓 yuànrùgǔsuǐ △典故: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69▲凿骨捣髓 záogǔdǎosuì △典故:形容十分刻毒。

70▲泽及枯骨 zéjíkūgǔ △典故: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例子:圣德之君,~,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71▲粘皮带骨 zhānpídàigǔ △典故: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72▲至亲骨肉 zhìqīngǔròu △典故:关系最近的亲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除是至亲骨肉,缓和疼痛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73▲冢中枯骨 zhǒngzhōngkūgǔ △典故: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例子:~,吾早晚必擒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7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zhūménjiǔròuchòulùyǒudòngsǐgǔ △典故: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e23924aaea998fcc220e41.html

《包含-骨-字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