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调研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0-05-27 04:02: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5篇

乡村组织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乡村要振兴,首先就要实现组织振兴。而农村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的基础,其班子队伍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水平,才能够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当前,农村班子队伍的能力素质、作风水平与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全面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__。

一、当前存在问题

(一)农村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后备干部力量不足。乳山寨镇农村干部的平均年龄52岁左右,干部年龄偏大给农村工作带来很多弊病,使得干部素质、工作效率及工作作风都很难得到改善,村级各项建设缺乏活力,同时也影响到村级班子的正常运转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另外,农村缺少年轻有能力,可塑性较强的后备干部,从当前备案的145名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和能力素质来看,质量均不够高,存在年龄不大但素质一般的普遍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班子建设。

(二)农村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从调研情况看,凤台顶、宝口、果枣夼、小管村等70%以上村,因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思路不宽、观念陈旧等原因,无法充分利用村级资产资源优势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在引导村级发展,促进集体增收等问题上,点子少、方法措施不多。个别农村干部素质差,品行差,不能将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导致整个班子队伍软弱涣散,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部分农村带头人担当意识不强,创新发展能力薄弱。农村支部书记思想解放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够,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对农村基层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缺少研究,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担心集体经济集体管,怕管理跟不上,集体资产流失,搞砸了受党员群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更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精神。

二、根源分析

(一)农村工作复杂,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目前农村工作工作难度大、任务繁重,群众素质较低,部分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非常棘手,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经济待遇低、养老、医疗保险不完善等问题,不具备吸引到优秀人才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一些村在选人用人时往往捉襟见肘,出现“人难选”、“选人难”的现象,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此外,比较僵化的人才选拔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人才的选择。

(二)个别村级班子矛盾多,组织建设难度大。宗族势力、派别斗争的存在,造成个别村级班子关系不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建设。一是个别村级班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出现“两委”争权、独权、揽权、越权、搁权等现象,搞内斗削弱了整体战斗力。二是个别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难落实,村内一些重大事项都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互相猜疑、勾心斗角,难以形成合力。三是遗留下来的宗族势力、落后于时代的村风习俗影响了部分村领导班子的威信和执行力。

(三)奖惩机制不健全,无法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从农村干部的年度考核机制上看,虽然有一套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但缺少科学性的考评奖惩机制,有些考核为了平衡各村的实际工作,也难以体现考核的实际作用,难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干好的也好不到哪去,干不好的也差不到哪去,经济上没有多大的差别。正是因为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造成了农村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没有标准、没有动力、没有压力。

三、对策与措施

村级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子强了,一强百强。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促提升上下功夫。

(一)注重农村干部选拔培养,提供人才保障。要健全和完善村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__打破“论资排辈”、“宗族平衡”的思想桎梏,严格按照干部队伍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多渠道选人,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以退伍军人、返乡毕业生、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等为重点,建立农村人才数据库、党员发展对象数据库、村级后备干部数据库,实行“三库联动”的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回引人才”计划,每年选出1-2个政治上积极进步、思想素质较高、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群众基础较好、有带富能力的骨干党员群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行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最终充实到村级班子队伍中,为实现乡村组织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二)注重农村干部能力提升,强化素质保障。一方面,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的素养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好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一支“能办大事、敢办难事、真办实事”的村级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敢于在一些重点难点工作任务中向农村干部压担子,使干部在工作历练中快速成长,同时,经常性对农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及现实表现,通过访谈群众、集中评议、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考察,对群众口碑不好、存在问题不改、实践证明不行的干部果断调整。

(三)注重农村干部考核激励,强化作风保障。设定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和更加务实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和干部考核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一方面,改变过去年终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按照“量化目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户数赋予不同的工资基数,每月突出不同的工作重点进行即时考核,凡是达不到满分的都要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资,每月扣除工资总额部分奖励考核排名靠前的村,形成“先进吃后进”、“后进无市场”的考核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紧紧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出台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意见,明确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让干部干有方向;对每类农村干部的年终工资核算方式予以明确,使利益更直接、绩酬更合理,让干部干有动力。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11月13日市政协德庆联络处组织驻德庆市政协委员深入到武垄镇双象村等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与村民交流等方式,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实效、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村振兴规划制定情况

(一)坚持高位统筹推进。德庆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号工程,召开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德庆县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 __社会主义思想全力争当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决定》,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督导指导组,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二)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沟通对接,加快编制《德庆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20XX-2035年)》,明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抓手以及支撑,德庆县列为中国农科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东唯一示范点。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与肇庆学院推动百名博士教授“上山下乡”编制镇村乡村发展规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我县出台《德庆县乡村振兴20XX年工作要点》、《德庆县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清单》以及《德庆县20XX年“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德庆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德庆县20XX年16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德庆县20XX年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方案》、《德庆县20XX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百日冲刺行动方案》5个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措施,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一)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目前,全县1333条自然村,已有1145条自然村召开动员会,召开率达85.9%;已有810条自然村开展清拆工作,开展率60.8%;已有111条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完成率8.3%;三清理24735处,三拆除13314处,三整治6889处。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引导农民拆旧建新,今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64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4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目前累计动工579户,完成年任务的89.4%;已竣工验收479户,完成年任务的73.9%。

(二)全力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巩固提升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水平,全力推进16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目前,全县16个贫困村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已完成村巷道硬底化104.1公里,铺设暗渠化管道84.81公里,铺设雨污分离管网110.84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8座,配套建设标准化公厕46个,完成村庄卫生改厕1371间,铺设自来水管道84.96公里,完成住房风貌整治353间,正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巷道硬底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内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三)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建设“美丽德庆·幸福家园”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基本建成“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收运制度化、常态化,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95.49%,分类减量比率53%,农村保洁覆盖率100%,德庆县被评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全省3个),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先进县。

(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有序推进,全县累计完成投资率91.3%,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物有所值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已通过财政审批,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及PPP实施方案联合评审,正在发布竞争性磋商公告、采购社会资本方,预计12月动工建设。

(五)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以农村改厕工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公共厕所、交通站场厕所、景区景点厕所和其他公共场所厕所建设,推动“厕所革命”取得良好成效。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户比例达到97.57%,今年4月,第30个爱国卫生月暨广东省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现场宣传活动在我县官圩镇金西村举行。今年10月,德庆县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百日冲刺工作方案,全力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利用,提前2年完成省、市提出的农村改厕任务和要求。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建成乡道955公里、村道623公里,今年将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562公里。推进村(巷)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已完成乡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改造、村委会通自然村村道路硬底化、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3类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100%。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二是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乡教育水平。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全省首批健康县城试点,加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不断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覆盖率达99.7%。拓展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高效便捷公共服务。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主要存在问题

德庆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起好步、开好局的预期目标,但仍存在推动农村生态宜居条件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一是乡村振兴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二是乡村振兴推进进度存在不平衡性;三是乡村振兴推进方式与人民对美好愿景方面有待增强。

(二)意见建议

德庆县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631”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议如下:

1.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实施“一核三治”乡村治理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引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农村产业“四化”工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工程,示范打造100条自然村,带动全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人才“上山下乡”工程,加强与高校、企业集团合作,大力招才引智、培育本土人才,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作用;实施乡风文明“三级培育”工程,坚持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县镇村三级同创,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实施城乡“二元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2.全力打造农村产业发展“三大平台”。加快建设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力推进德庆贡柑产业园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步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相关工作。

3.大力构建“一个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建设集农资销售、农机技推广、农产品展示流通、电子商务、物流、检验检疫、涉农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助农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辛店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股改+拆违+引进新业态”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更强,经济薄弱村 __转变。结合城南新城开发建设,统筹谋划各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村(居)民致富。

一、村居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

街道共有25个村(居)、3个纯城市社区,另外有齐鲁石化2个社区在辖区范围内。25个村居中,有3个村居(西夏、车站、山王)集体收入比较好,年均收入在100万以上。收入,西夏主要是齐鲁石化、华能电厂等大企业占地,从用电用水等给予部分政策支持,和租占地费用;车站、山王是两个城中村,主要靠房屋租赁费用。有19个村居集体收入在10万至100万之间,收入的主要为村居周边工业企业租地费。有1个村居(安乐店)集体收入在10万以下,3万以上,仅为7.82万元,主要为承包地租金。另外,有2个村居(陈家、矮槐)在3万以下,收入全部是上级补助资金,为经济薄弱村,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合同不规范(期限长、没经民主议事程序)个别人长期占用集体资产等问题、租赁承包费用低等原因,集体资产价值流失比较严重,集体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

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辛店街道自xx年开始,以安里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在25个村居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除车站社区以外,其余24个村居已完成改革工作。共核实村居集体总资产约20.19亿元、集体土地约2471万平方米(折亩数约37065亩),经过身份认定,共确定享受集体经济股份的村居民24141名,经过股权量化,共有约16.37亿元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能够用于经营产生经济收益)被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人。已有安里、渠村、杨家、仉行、窝托5个村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其余村居正在积极办理中。经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村(居)民对集体资产有多少、分别是什么非常清楚,堵住了被侵占、被挪用、流失的漏洞。最主要的一点,提高了集体资产的预期收益。

(二)拆违促进集体经济发展。20XX年,我们通过拆违,拆除了75万平,为各村居拆除腾空大量可用建设土地。同时在拆违过程中,一并进行了经济承包合同的理顺,对那些明显不合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土地和院落收归村集体或重新发包。比如杨家社区,分别对拆违拆出的3个地块规划了农贸市场、邻里中心、沿街商铺等项目,进行对外租赁经营,预计大幅提升集体收入500~600万元。

(三)积极新业态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辛店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组建村居集体资产运营中心,加强村居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协助村居股份合作社规划产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现代农业、娱乐中心等建设,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重点推进的村集体项目主要有6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在渠村违建腾空区,结合生态防护林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城南市民休闲中心,集室内休闲、体育运动等于一身,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40万元左右。

三是对华能辛店电厂西侧窝托社区的山体进行复垦利用,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标准化停车场。

四是以安里村生态园为辐射点,北至南外环、东至淄江路、南至安里生态园南路、西至辛朱路,包括安里、王朱、仉行等村,涵盖森林公园、特色农业、文体特色产业以及蚯蚓养殖等,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服务、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田园综合体。综合体内建设联动棚,将安里村各户初具规模的葡萄种植引入综合体内,实现村民致富、品种优化、统一管理,绿色生态。待综合体发展成熟后,将范围扩大至王朱村,同时引入渠村煎饼等食品加工业。带动城南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五是在山王社区违建腾空区,规划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项目,预计建设260个车位的智能立体停车场,预计投资900万元。服务周边餐饮、小区居民停车,极大缓解牛山路及周边小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投入使用后山王集体收入年增收5万元,20年后固定资产全部移交山王社区。规划建设城市休闲娱乐综合体项目,位于牛山路与山王路交叉口,预计投资2000万元,由股东和集体集资,规划建设特色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项目。投入使用后,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

六是在杨家社区拆违腾空区,加快推进农贸市场、邻里中心建设,其中杨家农贸市场项目位于一诺路以西、牛山路以南,占地面积约20亩。通过股东集资1.5万元/人,共集资1000万元进行开发。现已开工建设,预计7月份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200万元。杨家社区邻里中心项目位于牛山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2亩,预计投资1300万元,由集体和股东集资建设,现已开始施工,预计年底交付使用。集体收入预计年增收300万元。两个项目,集资分红回报率保守估计不低于15%,平均每位股民增收1万元。

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是村居可用土地资源较少。土地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大多数村居可用建设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二是在建项目的手续问题。由于辛店街道整个辖区位于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上,必须在保护好水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方能开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立项问题较难解决。

三是发展思路不明。部分村居受困各类因素影响,发展思路不明确,没有好的发展项目。

四是政策扶持方面。一方面,上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流动性资金,靠自身建设集体项目难度较大,需上级出台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存在政策障碍。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土地利用方面缺乏政策依据和支撑。

四、关于加快农村产业振兴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完善组织功能方面。应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功能作用,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运营。在经营模式创新上,借鉴江浙一带“股改+小微产业园"模式等成型经验,利用好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般、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与承包大户、技术能人、企业等联合与合作,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

二是工商注册登记方面。一方面,工商注册程序繁琐,目前,经济股份合作社仍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注册登记,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工商注册登记后税费负担过重。登记注册后,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面临税费的问题。合作社办理工商登记后共需缴纳房产税、租赁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红利税等十余项税费,辛店街道目前集体资产20.19亿元,如果没有优惠政策支持,将面临缴纳超过1个亿的税费。另外,村居委会还负担着社区治安、卫生、教育等公共职能,其运转经费仍由合作社列支,应当制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对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中用于村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的部分,实行税前列支。

三是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方面。构建统一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出租和集体资产变卖处置、集体工程项目购建等,提供正规的公共交易平台。

四是政策扶持层面。一方面,加大上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利用村居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给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需加快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瓶颈问题。

根据政协枞阳县委员会年度工作安排,县政协组织综合调研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开展了产业扶贫、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多个方面的调研视察活动,并赴巢湖市和湖州市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工作的先进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党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县是农业大县,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习近平 __提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系统推进”的科学理念,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很多有益探索。

(一)产业振兴方面。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万千工程”为抓手,重点围绕白茶、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健康养殖和秸秆综合利用六大产业,引导农业主体集聚发展,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全县共培育县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8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2个、省级示范村8个。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 __。实施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以枞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为抓手,整合开发枞阳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创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2个。四是农村电商迅速发展。引进“农村淘宝”“和沐生活”“邮乐农品网”等大型电商平台,扎实推进农村电商网点建设,全面覆盖全县259个行政村(居),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并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全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46%。

(二)人才振兴方面。积极采取动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参加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举办留引本土人才招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情传递活动等方法,激发和引导更多的外出人才“回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同时,大力培育本土乡村人才,认真开展乡村人才振兴情况摸底,帮助回乡创业者申报参加省乡村企业家培训,大力实施“千人农村电商”培训计划,认真推进“天下枞阳人”人才库建设。

(三)文化振兴方面。“文化育县”战略稳步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初步建立起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紧扣民生工程,着力文化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实施“公共文化普惠、关爱、精品输送、援建帮扶”四大惠民工程,将全县22个乡镇图书分馆和259个村、社区居委会纳入总分馆体系,形成总分馆上下联动机制,实现通借通还,促进了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发展。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先后创作了黄梅戏新剧《地之梦》和《家风》。

(四)生态振兴方面。一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认真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定,完成区内24个养殖场(户)关闭搬迁、湖泊“三网”拆除和县机械化屠宰厂主体工程建设。同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累计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3个。二是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稳步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序推进,10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老洲镇裕丰村等10个贫困村完成农村改厕试点工作,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14个、市(县)级中心村12个,完成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营造林14783亩,新增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6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7个。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 __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出台了《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枞阳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健康、环境质量优良、资源利用高效、产业能级一流的绿色发展体系。

(五)组织振兴方面。一是成立了高规格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二是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三是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横埠镇横山村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任务基础上,启动了全县范围内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23个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深度开发。实施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枞阳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但产业结构单一,大多只是初级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缺乏知名品牌,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差,产品效益不明显。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二是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农业、乡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缓慢,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兴支柱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还不够成熟,宣传推介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不够、网络销售渠道狭窄等现象较为突出。三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财政投入少,部分产业项目资金没有集中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小额信贷门槛较高、手续复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周期短、扶贫贷款资金闲置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农村人才、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一是农村空心化严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地区转移,“空壳村”、“老龄村”等成为普遍现象。我县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常年在外务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在一些村难以落实。二是村级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不足。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好的领头人和领导班子至关重要,但我县大部分农村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后备干部不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选调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少且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够,导致村级班子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欠缺。三是专业技术培训较少。全县面向农村、农民的种植、养殖、特色林果产业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较少,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衔接不紧。四是农村技术服务力量不足。农业部门及农技推广队伍多年没有新人补充,面临专业技术人员断层的困境。农村教育、卫生等方面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乡风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一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不够。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但我县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遗产尤其是地方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群众忽视乡村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传承乡村文化思想的观念淡薄,致使部分古树名木被随意砍伐,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破烂不堪。二是挖掘开发特色乡村文化不够深入。枞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挖掘展示出来的乡村文化内容呈现散、弱、小的状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简单化、雷同化的倾向,没有深入透彻地挖掘和总结文物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导致乡村文化旅游缺乏特色。三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教育不够。广大的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但我县乡村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滞后,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导致乡村振兴的主体发生了偏离,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责任意识、参与意识都明显不足。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特色创新。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需重视。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大部分村庄均未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基本保洁设施配备较少,还没有建立起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一整套有效体系,导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粪便等污染源得不到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环境状况堪忧。二是环境治理经费缺口大。近年来,虽然全县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民间资本带动不足,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面对环境治理工作量大面广、治理成本高的现状,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程质量不高。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但我县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程没有安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未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导致工程质量普遍不高。同时,后续长效管理和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设施的闲置与浪费。四是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认识不够。部分乡镇、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没有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大多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杂物乱堆乱放、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人保护环境,共建幸福家园的共识尚未形成。五是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单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相互衔接不够,未充分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对于农村住房改造,多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只关注外观的统一,忽视了民居的多样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特色不够鲜明。

(五)乡村组织振兴探索实践不够。一是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不够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我县将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县农委,其他相关部门参与不够,工作进展不快。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监管治理方面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乡镇作为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对私搭乱建、乱倒乱烧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执法难度大。二是乡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不够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少数村出现“无人可选”的现象,村级组织带动缺乏活力。三是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不够。当前乡村社会生产方式日益变革、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单靠行政、法律或教育手段都无法取得好效果,经常出现“说服教育太软不奏效、法律手段太硬增仇恨、行政措施太远够不着”的问题。我县在推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力量有机融合,实现有效治理方面,探索实践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绿色引领、融合发展,全面加快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结合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因地制宜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扶贫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瞄准链条补短板,突出产业链条的连接和延伸,有效扩大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效益,探索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二要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学习借鉴浙江长兴县水口乡大力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凭借优质周到的服务和低廉的市场价格体系快速发展的经验,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田园风光的美丽村镇,使传统村镇、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等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广大农民幸福地生活在美丽家园。我县乡镇产业各具特色,麒麟花卉苗木、钱桥蓝莓、官埠桥、雨坛白茶等,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政府引导确立适宜的市场价格体系的基础上,都可以探索建立产业与文化、乡村旅游、民宿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三要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渠道。要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同时紧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和“三农”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及时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向重点乡村倾斜,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可借鉴浙江安吉县鲁家村做法,在盘活集体资产、积极向乡贤募捐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农村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在做好群众工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政策,做好筹资筹劳。四要完善扶贫信贷机制。建议进一步放大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政策效应,鼓励金融部门降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扶贫贷款资金要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自主经营发展,坚持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

(二)坚持创新改革、培育人才,全面激发农村内生活力。一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权分置”、“三变”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要把改革成果用足用好,重点要在明晰农村产权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开展股份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二要全力实施农村人才引进战略。要把引进与农业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学历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考核体系,把农业人才指标纳入发展指标。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和先富起来的农村能人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三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建议实施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人才安心工程,关心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感情留人;完善激励机制,畅通晋升渠道,实现事业留人;加大对乡村运转经费、工资待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待遇留人。同时加强荣誉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要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要立足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切实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紧盯农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实用技术服务,精准培训到合作社、到产业、到农户、到田块。全面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精心遴选一批乡村发展的带头人,使能人带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三)坚持传承文化、弘扬乡风,全面构建记得住乡愁的农村。一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乡土风味,体现人文特点,彰显地域特色,最大限度留住千百年来传承的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民歌等乡村文化。建议实施“枞阳乡村记忆”工程,加强对乡村古民居、古庙宇、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遗存的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其中蕴含的乡村文化。二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内涵。要坚持以开发利用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对于那些具有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的乡村文化,要和枞阳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创意形式进行深度开发,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将文化底蕴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三要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流媒体深度、广泛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四要发挥好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坚持生态宜居、全域覆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一要全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持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推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要提高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程质量。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坚持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农村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严格把握施工主材产品质量关,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不出问题。三要统筹建立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程中,提留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长期管护。将乡村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管护等岗位设置与贫困户就业结合起来。四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品质。五要注重乡村环境的长期维护。要加大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湿地的保护,重点是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检查和打击力度。借鉴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村干部“四诺履职、纪实管理”制度,对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现象加大治理力度,切实打造农民认可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六要加强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合理地确定“一般村”、“重点村”、“特色村”,将发展潜力弱、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推动乡村特色化发展。深入挖掘人文、生态特色内涵,在民居外部改造上融合地方风格和特色,使其与乡村建设相得益彰,充分彰显文化魅力。要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双重需求,统筹规划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服务功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五)坚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全面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一要持之以恒抓好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切实强化对“三农”干部的培养、储备、管理和使用。要选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着力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头雁作用。二要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整合资源,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大日常综合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三要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以村民自治为根本,积极引导各村级组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成立适宜乡村建设发展的理事会、保洁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全力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四要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要制订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20XX年10月11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县人大大表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新场镇团结村、新新社区、东风村等地,实地调研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农业产业发展、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以及部分镇、县级部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有规划、有抓手、有亮点,乡村振兴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基本情况

(一)明确乡村振兴总框架,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

健全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夹江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由县委 __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 __任副指挥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成员,统筹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成立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布置、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蓝图。根据县委、县政府“1+4”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成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的总体目标,并明确20XX年争创省级、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镇1个、示范村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建立乡村振兴的规划体系。确立了乡村振兴总体规划“1+2+N”思路,“1”指夹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即夹江县乡村建设规划和夹江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N”为各类子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目前,《夹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2022年)》已于7月印发,《夹江县乡村建设规划(20XX—2022年)》《夹江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XX—2022年)》分别由县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编制完成。

(二)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抓好统筹协调。成立“美丽夹江·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设立“五大行动”综合督导组和工作推进组,分别由县委、县政府 __及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负责“五大行动”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研究制发《“美丽夹江·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夹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专项行动方案》《夹江县20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等重要方案,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明确了三年总体规划、三年专项方案、年度实施方案,划定了长期、近期工作目标。

二是抓实具体工作。因地制宜抓实“五大行动”推进工作。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重点推进垃圾收、转、运体系正常运转,加快推进8个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在58个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明确了58个行政村、31725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其中,6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项目选址及工程测绘,正在按程序组织进行设备采购。全县规划建设场镇污水处理厂19个,已建成5个,在建14个。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计划任务数8959户、整村推进数11个。目前,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完成1168户,民生工程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3055户,进度分别达到41.6%、44.9%。依托场镇、市场、村小、村委会等既有公厕设施,推进农村公共厕所新(改)建128座。结合旅游、交通等相关项目,加快旅游公厕、交通枢纽及加油站公厕改造10座。在农村村容村貌提升方面,以“家园美化、村庄绿化、照明亮化、环境净化、乡土文化、发展变化、‘六网一中心’”为重点,聚焦13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容村貌提升、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投入650万元。在农村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整合项目资金1350万元,安排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5个,统筹推进相关治理工作。

(三)着力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围绕“一个镇(街道)一个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村一个百亩特色产业(扶贫)园”建设思路,建成县级农业园区19个。全县“一区六带”建设成效明显,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6.5万亩、21万亩、6.36万亩、3.2万亩。夹江绿茶出口量位居全市第一,达到2.3万吨,并成为全省首批蔬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建设县之一。20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24元,同比增加821元,增幅9.7%。在全省40个高收入组中增幅率指标位列第13位。以县级农业园区为基础,研究制定《夹江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20XX-2022年)》《夹江县20XX年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聚焦新场茶叶园区、马村水果园区、甘江果蔬园区,年内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力争新增投资2300余万元。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按乡村振兴战略的构想,以新场镇、新场镇东风村、团结村等镇村为重点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一)宣传发动不足。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亮点可圈可点,但就全县来看,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不知道就不参与,不参与就不支持,存在基层特别是镇、村对群众的宣传不够、发动不够、组织不够。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工作不平衡。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村社劳动力和人才大量外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兴旺发展战略任道重远。 (三)农技服务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明显落后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近年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8 家,家庭农场 5个,完成夹江县新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和夹江县马村水果现代农业园区2个县级园区认定,为我县农村产业兴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基层农技服务质量和技术保障不够。(四)项目推动滞后。项目缺乏资金保障,工作推动滞后,全县8个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目前只开工建设2个,19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5个,还有14个在建之中,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完成1168户,民生工程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3055户,进度分别达到41.6%、44.9%。“五大行动”行动工作开展滞后,20XX年相关工作完成难度大。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家喻户晓。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宣传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意义,宣传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宣传各地亮点和好的做法,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广泛汇聚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二)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按照省、市关于创建省级、市级先进镇(街道)、示范村要求,指导相关镇(街道)、村社加快开展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园区发展,全力打造亮点,积极争创省级先进县,省、市先进镇(街道)、示范村工作。同时,以点带面,积极规划和包装生成项目,有序推进其他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技队伍服务、培训、考评机制,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

(四)强化统筹、确保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所需资金达到1.4亿余元,资金需求量大,需向上争取资金,要加大相关项目包装生成、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建设按时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a1e8f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3d.html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